南怀瑾全集南怀瑾简介南怀瑾金刚经南怀瑾语录南怀瑾先生南怀瑾选集南怀瑾

#南怀瑾#

心一境性有三个层次:身(身体),口(嘴巴),意(意识思想),三者都要进入专一境界。之所以用打坐这个方式,是因为我们的身体习惯于动,甚至坐在那里都要歪着坐,眼睛没有事地要东看西看,打坐至少是让你的生理有一个假装的静相。打坐的时候,嘴巴也休息了,不说话,意识也要专一于一个东西。有的方法要求嘴巴唸、唸佛号或者唸佛经,但那也是为了让你得止。这是修定的基本原则,所有的修法,不管是佛法还是外,都要遵循这个路线。譬如说修白骨观,嘴巴不说话,身体站着、睡着、或者盘腿坐着,意识观想自己为一个白骨。这个法门也须要专心一致、心一境性哦!心专一了,不理会别的什么思想和感觉,把它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境界,这才叫白骨观,谁做到了?现譬如说呼吸法门,修安那般那,你要专一的听自己的呼吸,要把心理和风大的呼吸配合,把二者统一。心就是呼吸,呼吸就是心,其他杂念妄想丢开,把这种境界变成一个习惯,谁做到了?
譬如念佛,你用嘴巴或者在心里念一句南无弥陀佛,念至整个心里都是这个佛号,其他杂念不起。将这种专一念佛号的境界变成一种习惯,心一境性,谁又做到了?你们修行打坐还要问一问,你今天坐了几次啊?我坐了两次啊,三次啊。我就笑你们,坐了一次,你就好象对得起祖宗十八代了,好像打坐都是为了别人。
打坐的时候,你要静下来,思想都宁静了,心专一了,自然感觉到一个清净状态,并把这种境界变成一种习惯。所谓变成一种习惯,不是说只有打坐的时候才这样,要做到不管是走路也好,睡觉也好,做事也好,时时刻刻都在这个境界中,那才是心一境性。
我们再看密宗,他们是身口意三方面一起来,手里叫你拿着杵啊,摇着铃啊,嘴巴里叫你唸着咒语,心里面还要观想四臂观音、曼达拉等等。我们前面研究的移喜磋嘉、密勒日巴、甘波巴等都是用这种方法,不管你用什么方法,首先都必须要做到专一,心一境性,并把它变成一种习惯,行住坐卧都在那个境界上才可以。中国宗标榜的是直指人心、明心见性,号称没有方法的方法。但到后来就慢慢演变为参话头了。所谓参话头就是提起一个怀疑的话头在心中研究。譬如说:“生从那里来?”“死了有没有?”“念佛的是谁?”“哪里来?哪里去?”等等,就叫做话头。话头也要参到心一境性,然后才能谈得上开悟不开悟,这也是初禅的第一步。
再譬如说我们一般人学静坐,或者天主教、基督教、回教的祷告,也都是要心一境性。譬如有人不用任何方法,只是闭目养,思想来去也不管,一切清清楚楚,这个叫空心静坐。至于它的价值与好坏,它的般若智慧与功力,我们暂且不谈,这也属于一种定,也要心一境性。甚至像哲学家、科学家,他们用思想研究一个问题,会专心到忘我的地步,心中除了他们的问题外,没有任何别的杂念。道家有个词,形容得很好,叫“精思入神”,精密的思想已经到了进入神话中那个神的境界,这也是一种定了。所以管子说:“思之,思之,神通之”,用很专一的思想来思维,到最后突然灵感发了,什么都知道了,这也是一种境界哦,接近初禅了!所以讲,有成就的人都有他定的修养的一面,这样给你们讲你们就可以了解了。世界上所有的宗教和哲学,都要达到心一境性这个状态,并把它变成习惯,忘记了时间和空间,永远在那个境界。但是世界上谁做到了?有些人想钱、名利、男女,到了发疯的境界,那也是专一啊,但那不是道,那是病态,他是走岔了路,我们叫他神经病。中国武侠小说有个名词,叫走火入魔,那也是专一啊。所以佛说四禅八定是共法,是佛道以及外道共同的一个法和原理,但并不是佛法。我们用现代化的逻辑的办法,把显教、密宗给你们分别讲清楚了,也告诉了你们心一境性的道理。现在回过头来,看一下前面讲的那些祖师们,他们证道非达到心一境性的境界不可。你们大家也在学静坐,你们大部分不过是坐在那里闭眼休息一下,等于睡眠,不是静坐修道,大家要反省一下自己了。
我们前面介绍的那些男女祖师们,乃至中国一般修禅的,都是真正下过功夫后达到心一境性的境界的。不经过这样的修证功夫而想要证悟成佛,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没有经过这样的功夫,你一生所学都是枉然,没有用。你可能会说,有些人智慧很高,像六祖啊,中国其他的禅宗大祖师啊,包括像有些密宗的大祖师们,他们似乎没有经过这些经历就悟道了,那是因为他们多生累世所积累的戒定慧根基深厚了,在道理上一下就悟道了。注意哦!他们那个空是般若的空,不是空无边处定的那个空;他们的心一境性是大乘的心一境性,比一般的心一境性要高很多,这是我们对心一境性的研究分析。所以我经常讲,一般人都不懂,把显教、密宗跟普通的佛的教理都分开了,其实,显教就是密宗,密宗就是显教,你懂了学理就明白这一点了。
中国有四个字“好学深思”,要深入研究。叫你证得空性,不是叫你不用大脑。修行证道如果不用头脑,会越来越笨,来生变猪,猪也变不上,都变昆虫了。这是很严重的事,不要搞错了,往畜牲道去修了。正确的修持方法再加上时间,当你达到心一境性的境界时,你的身心,包括气脉,当然要起变化。要达到那种境界,也许要几十年,也许一百年,也许三、五天,这就要看各人的根器,看你前生所种的种子了。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很多弟子听他说法后,当下就得罗汉果。唯识有两句话:“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多生多世修行的种子,生出你现在的情形,你身心的变化也许很快,也许很慢,不是呆定的。身心的变化也许伴随着痛苦,也许伴随着快乐,身体有时候痛苦,有时候是舒服,总之会有各种反复的变化。前面讲的西藏那些修行人身心变化的境界,很令人向往,但也令人望而却步,“哎呀,我怎么受得了那种苦行,我没有那么多功德啊!”
初禅是“心一境性、离生喜乐”,心一境性我们刚讲过了,那么什么叫“离生喜乐”呢?“离”就是对人世间的厌离心,对人世间有脱离之感,这是初步。然后,慢慢气脉打开了,你可以得喜乐了。这个喜不是普能发了财,或者讨了一个好老婆,或者嫁了一个好男人那种喜,是法喜充满,无比的快乐。到了这个程度,你有分离之感,身心可以分离了。如果身体衰老了,不想留在人世间了,也可以马上走,如果再想来,找一个身体投胎就是了。佛把什么都告诉你了,可是一般研究佛学的人,甚至研究唯识学的人,只知道在嘴巴上讲讲四禅八定,而不经过各种各样的修持,所以永远不能了解佛法的深意。佛法越来越衰没了,也就是这个原因。我们普通人懂了一点佛法的道理,或者有一点体会,也会很高兴快乐。但这只是一种心理上偶然的反应,也是很好的,对现有的生命也会有帮助。但要想修证做功夫,这个是不算数的。你看那些有成就的祖师们,都曾经离开尘世去专修,也许即生成就,也许两生,也许很多生,不一定的。如果走大乘的路线,修菩萨道,一方面有家庭,有事业,一方面还要修持,那需要大智慧,大功德,大气派。修菩萨道要一边入世做事情,一边随时有慈悲心,在大愿,利世利他。这个比出世专修还要难,也许成就比小乘还要快还要大。
要达到初禅境界就要修持,或者叫行持,在大乘叫行愿。行愿所培养的功德必然会引发身心的变化。在密宗他们是用修气修脉修拙火的方法。如果自己的拙火发动不起来,也可以用修火观的方法。至于说哪种方法更适合你,没有一个呆定的说法。但有一点,不管你是用什么方法,要想有成就都需要修持自身的功德,这个功德包括自己心理行为的转化。功德到了的人,不修气脉,拙火也会发动起来,四加行里面的“煖、顶、忍、世第一法”的境界,也都会来。有些人初步有一点功夫,他的傲慢心就来了,而且脾气瞋恨心就越来越大,越来越讨厌别人,看不起别人,这样就走向外道魔道了。所以说修定是共法,就是这个道理。孟子说:“人之患、好为人师”,不是说不可以为人师,传道是应该的,但是要做到不受人家恭维,不被这些事影响了自己的静修,所以这句话里戒定慧包含了。如果你有功夫以后,更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得到的一切,不过是众生本有的自性功能,因而发起更多的慈悲心、布施心,那就是佛法了。
同样的道理,修密宗的人寻找上师,要对上师很严格的考察,如果一个人吝啬没有慈悲心,就不是一个好的上师。换句话说,上师对弟子也要作严格的考察,看这个人有没有资格作学生。四禅八定加上佛法小乘境界,以及大阿罗汉的灭尽定,都不是究竟,这不过都是法尘影事而已。

摘录自《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

“虽初静虑有意地乐。而不离喜。总说喜名。”再说初禅定。初静虑就是初禅,初禅境界我们都晓得啊,大家不管你修禅、修密宗,修净土、修止观,你看我们佛经上说,真可怜啊,现世修行人,初禅都没有达到,不要乱吹了,真初禅达到的境界,是“系心一缘”、“制心一处”。“制心一处”,(初禅是什么?还有下一句呢?你怎么不告诉他呢?就是问你这些呀,这样也不做啊?)“离生喜乐”。这个经典大家都看到的,都很熟,有些人都背的来,你们大家都背的来……(录音中断)
……就是舍受的感受硬是跳出来了,等于所谓“如鸟之出笼”,《楞严经》上比方,如鸟开了笼子,放出来了,这个身体都快出超了;我们现在被身体束的好苦啊,你看尤其有病的,有些鼻子敏感的,流鼻涕啊,头痛啊,身上难过啊,你都像这个鸟一样,这个东西被它困住了。那个如鸟之出笼---舍受境,出了,但是还是说,念还是定在一处啊,这就是初禅哦。所谓“离”是离什么?离“欲地”,离欲这个“离”,离生喜乐。这个时候欲就没有了,自然没有了,乃至男女之欲啊什么东西……不能说你根根都断了,还没有。至少在这个境界很清净了,乃至一切欲都没有了。“离生”,那是无比的喜欢,清净!当然,不像我们现在,好像人家送你一块糖那么喜欢,或者中了爱国奖券那么喜欢,那个还是粗的。到那个境界,那是无比的喜欢。你一看这个人的脸,那自然就是祥光满面,祥的光彩就来了,所谓“慈悲喜舍”。不像大家打坐在那里,绝不是这个境界。所以一望而知,他自然是菩萨相就来了。等于每个肌肉都展开了,因为他什么呢?进入初禅境界“离生喜乐”,得喜得乐。那无比的喜乐,就这四个字。
修到这个境界,你就可以到中央菜场吹牛角去了,“呜嘟嘟”牛就可以吹了。其实呢还早得很,譬如现在我们看到末法时代,连打坐学好都很难呐,何况进入初禅呢。
进入初禅是初静虑境界,初静虑境界那个乐是意地中间的乐,意识境界的,那个境界就扩大了,那不怕你有境界哦。譬如你修白骨观,或者是修念净土,你现前意地就是极乐世界,自己观想成功,制心一处,站起来了,是你观想起来的,就这个极乐世界是不是你那个模子还不知道,但是,阿弥陀佛就站在你这个意地境界上起来,定住了,你可以达到这个境界。那就是说一念断了---往生,那你不要考虑,那出境证由你自己签就是了,出境证、入境证,不要要求,由你签字好了。是这个境界,是意地乐。
在意地乐里头自然有喜,所以总说,初静虑---初禅定,大喜的境界。所以,修密宗的“胜乐金刚”(上乐金刚),你看那些单修双修佛像,叫“喜”,“胜喜”(上喜)这个境界了。所以你要晓得,学密宗教理不通,我说你们不要去学密宗,不要乱搞,你教理不通达,一定要把唯识学好。胜喜、上喜,你什么喜啊?而去天天送红包,跑观光饭店吃喜啊?那很简单,别人结婚,你跑去签个名字,坐下来吃就是了,也用不着送礼,男方、女方搞不清在哪一家,反正你说恭喜恭喜,胜喜上喜---我得了“初禅”,四“喜”定了,那不是这个境界啊。
......
“初静虑中。意乐俱故。”好了,现在我们懂了这个“寻、伺”。所以你修行打坐,不管你念佛,修密宗,参禅,修止观,天台宗,管你什么宗啊,还有个“端午粽”,随便你怎么修吧,慢慢的,那你在那里打坐也好,心里头没有达到初禅境界。初禅,要注意哦,系心一缘,就是制心一处,系心一缘,“离生喜乐”这个境界就是初禅。我们看到世界上各种宗教各种修行,今天这个世界有多少人能够达到初禅定?不晓得,不多,有是有,初禅并不困难,但是很少。
到了初禅,就是“初静虑中”,第一步,第一步啊,“意乐俱故”,初禅是“离生喜乐”,心里得喜了,身上有快感了。快感当然不下坐啊,会定在那里,坐着身体也会端正了,舒服得叫你下坐你不干。不像我们现在打坐啊,叫你不下坐,绝不干。两腿发麻,腰酸背痛,头脑发胀,你说这个是喜乐啊?又痛又苦啊。那有什么喜乐?意境上面,思想不能停,念佛也不能专一,都在痛苦中。真正达到初禅,身心---生理、心理都转变了,有出离之感,这个身体的感受的范围,绑你不住了。等于说,我们常常说的,开笼放鸟飞,这个鸟出离了这个樊笼,那海阔天空很舒服,达到初禅的境界。
初禅的境界你说“有寻有伺”没有?当然有。不过这个“寻、伺”程度,诶,没有寻伺怎么会觉得“哎呀”,我现在很舒服啊,“嗯,对了,不错了”,心理无比喜,可是的的确确的分别思想的杂念妄想,清静多了,比较可与上面所讲的“任运”,不像我们平常那么痛苦,比较可以自在了。
所以人生的境界,自在就是真自由哦,真正的自由除非你达到修道的境界,否则人生没有自由。所以“初静虑中。意乐俱故”,要注意,“寻伺”的境界与“喜”“乐”有关的,在初禅境界里还有,初禅正是寻伺境界所到达的。我也常常比方像插头一样,插电一样,诶,对了,这下插对了,就是舒服了,得定了。但是你要把这个插头怎么样插对了,这个巧妙是“寻”来的;有时候,一下瞎猫撞到死老鼠,对了,定了,这个道理属于“寻伺”。

摘录自南师《唯识与中观》录音稿
注:上文为摘录,文章仅供参考,请勿断章取义,以南师原书或录音为准。

点击“南怀瑾全集南怀瑾简介南怀瑾金刚经南怀瑾语录南怀瑾先生南怀瑾选集南怀瑾易经”即可请购正版南师著述

▼▼▼

南怀瑾全集南怀瑾简介南怀瑾金刚经南怀瑾语录南怀瑾先生南怀瑾选集南怀瑾易经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南怀瑾先生:不经过这样的修证功夫而想要证悟成佛,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发布于2023-12-16 13: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