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育堂语录卷一

(一)

  凡人欲学一事,必先见明理,立定脚根,一眼看定,一手拿定,不做到极处不休。如此力量,方能了得一件事,纵不能造其巔,亦不至半途而废,为不足轻重之人。凡事有然,又何况性命之学哉!

言及仙,世上人人俱爱,而教之学习此道,百中难得一二。呜呼!红尘滚滚,孽海茫茫,有何乐处?有何美处?独奈何人不及察,反因此而丧厥良心,不惟不能超凡入圣,且宛转生灭,愈趋愈下,其受尽诸苦,更不堪言。

吾师是以代为之悲也。今又为尔生幸焉,历年辛苦,一生真诚,故有今日之遇。如精神不振,淡漠相将,今日如故,明日依然,吾恐法收之后,缘了之余,悔亦晚矣。

论自古神仙,那一个是天生就的?都由匪伊朝夕,由少而多,自微而著,积而至于铺天匝地、亘古及今得来。故曰:“释迦不从地涌,太上不自天生。”即满空真宰,无一不几经折磨、几遭屈辱,而始修成正等正觉如来金身者,又何况尔中等根器哉!

又莫说年华已迈,岁月无多,恐有心学道而无成道之期,不如听其自然,一任造化为转移,随其意之所之,全不收拾精神,整顿心力,则如无缰之马、无索之猿,势必狂奔妄踯而不已,是又自消前福,以贻后殃,奚可哉?

吾想一失人身,万劫难得;又况生居中国,有礼义文教之光华;又逢法会,得闻道德性命之真谛:此种因缘,即历代仙师亦少有如此之便者。何也?生等但尽其诚,不待出门一步,自获真传。

试思古来仙子,虽今日成道,神住大罗天宫,而当日遨游九州,受尽多般苦恼,历尽无数风霜,至于货财之糜费更无论焉,旁门之拐骗且不言矣,待至积诚久而结念深,居心苦而行道难,然后仙真深怜困穷,切念劳苦,然后感而下降,始将大道玄机一步一步传出,俟功圆行满,始为一洞真仙焉。

生等较前贤之遇师闻道,其难易为何如也?且自古仙师,多有因时会不良,星辰不偶,深处艰难,无可如何,然后看破红尘,出而访道。如吕祖四十而遇钟离,五十而得闻至道;张祖六十而始抛家访道,七十而得火授诀。以此观之,只怕不肯一心向道,哪怕年纪之已老耶!吾道有云:“凡人不怕不年轻,只怕向道不心诚。”纵至九十、一百岁,果能如法修炼,无论男子妇人,都有移星转斗之权,起死回生之妙也。

自古学道最年轻者,除文观音外不多闻。非少年入道之难也,由少年奉道多有游移两可,二意三心,更有仗恃时光,怠于从事,不甚迫切,是以学者多而成者少也。

惟尔等中年老迈之人,凡尘色相已曾历试其艰,世上名利都是屡经其苦,非但世界声华视同嚼蜡,了无意味,且知诸般苦趣皆藏于其中,所以道心生而人心死,人心隐而道心彰,始可了悟前因、深彻命宝。

虽曰苦尽甘来,而当其矢志靡他,杳不知有修炼之苦,是以一劫造成,不待另起炉灶焉。生等果能尝得世味苦否?道味甘否?这边重一分,那边轻一分,切莫似少年人尘缘未了,凡心未空,且功修未积,孽障难消,是以徒思得道而不能成丹也。

生等具挺挺志气,浩浩天衷,自然丹成,指顾云腾足下矣。


(二)

诸子谈及阳生之道,已非一端,总不外无思无虑而来。即如贞女烈妇,矢志靡他,一旦偶遇不良,宁舍生而取义。又如忠臣烈士,惟义是从,设有祸起非常,愿捐躯以殉难。此真正阳生也,不然,何以百折不回若是耶?

由是推之,举凡日用常行,或尽伦常孝友,或怜孤寡困穷,一切善事义举,做到恰好至当,不无欢欣鼓舞之情,此皆阳生之候。

只怕自家忽焉见得,忽焉又为气阻。又怕自家知道,因而趾高气扬,喜发于言,形动于色,洋洋诩诩,不知自收自敛,视有如无,因被气习牵引而散矣。

又或读书诵诗,忽焉私欲尽去,一灵独存,此亦阳生之一端也。又或朋友聚谈,相契开怀,忽然阳气飞腾,真机勃发,此亦阳生之一道也。更于琴棋书画,渔樵耕读,果能顺其自然,本乎天性,无所求亦无所欲,未有不优游自得、消遣忘情者,此皆阳生之象也。总要一动即觉,一觉即收,庶几神无外慕,气有余妍,而丹药不难于生长,胎婴何愁不壮旺?

即或不至成仙,果能持守不失,神常返于穴中,气时归于炉内,久久真阳自发生矣。

尤要知人有阳则生,无阳则死。以此思之,纵自家鲜有功德,不能上大罗而参太虚,亦可迈俗延龄,为世间地仙人仙焉。

诸子从此悟得,方知阳即道,道即虚无自然。子思子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其即此收敛阳光、不许一毫渗漏之说欤?

诸子卓有见地,吾故以铺天匝地、亘古历今之真正元阳无时无处而不有者示之;若以此教初学人,反使无路入门,将他本来色相一片欢欣鼓舞之机亦窒塞焉。


(三)

人生天地之间,除却金丹大道、返还工夫以外,形形色色享不尽之荣华富贵,无非一幻化之具。

在不知道之凡夫,第以声色货利为务,谓家有赢余,皆前世修积得好,今生受用甚隆。谁知享用多则精神消散,到头来,不惟空手归去,而且天地与我之真亦消归无有。此即太上谓“天地万物盗我之元气”者是。

是知荣华美景,即到帝王将相,不知修性立命,还不是日积日深,惟耗散其真元而已,而真身毫无益焉。故富贵之劳人,不如贫贱之适志者,此也。古云:“在世若不修道德,如入宝山空手回。”斯言洵不诬矣。


吾师往来蜀郡,见世人非役志于富贵功名,即驰情于色财气,吾心甚是怜悯。独奈何有心拔度,而彼竟不知返也。且不惟不肯受度,反啧有烦言,谓吾道为奇怪。

噫!如此其人,吾虽有十分哀怜之意,而亦未如之何也矣!诸子思之,当今之世,人心汩没,不大抵如斯耶?独不思一劫人身,能有几何?转眼光阴,就是迟暮。焉知今日富贵,转世不贫贱乎?又焉知今日为人,转世不畜类乎?古云“人身难得,中国难生,大道难逢。”既得人身,幸生中国,又闻正法,此即无上因缘也,较诸帝王将相忽焉而享、忽焉而灭、转世即不堪零落者,此其境遇不高出万万倍耶?

苟能由此潜修,即使不成仙作圣,而转世再生犹为有根之人,斯亦幸矣。况乎合兹法会,天上格外加恩,直准一劫修成。诸子际此良缘,一个个努力前进,不怕难,不辞苦,惟有矢志于道德之场,潜心于功行之地,难道天上神仙尽属痴聋而不见不闻者乎?只怕人不肯用心耳,莫患天神之不默护提携也。


诸子当此世道纷纷、人心昏愦,在凡人以为时处其艰,而在有道高人则又以为大幸。何也?

若使境遇平常,不经磨折,不历坎坷,还不是平平度去,又孰肯回心向道,著意求玄?惟此千磨万难,事不遂意,人不我与,方知尘世境况都是劳人草草,无有一件好处,于是淡于名利而潜心为我,厌于人世而矢志清修。

纵今日不得为仙,然仙道已历其阶;若使转世为人,难道天神岂肯舍尔而他求哉?所以古人云:“神仙还是神仙种,哪有凡夫能作仙”者,此也。

吾再论今日之遇。如今学道人不下千万,能得真常妙道、全体大用,无一不与之讲明者谁乎?惟诸子从吾讲学,无有一丝半点遗漏而堕于一边之学者,此其遇为何如也!足见神天之爱道,独于生不吝焉。

且生自入道来,屡遭磨励,历受风波。在旁观看来,学道人还不荷天之庥,反遭许多惊恐。殊不知遭一番谗谤,即进一分道德,经一番磨炼,即长一分精神,且也夙根习气为之一消,前冤后孽由此一除。

此正如人之染污泥,经一番洗涤,而身躯爽泰矣;又如金玉藏于石中,经一番煅炼,而光华始出矣。此福慧双臻之道,不在于安常处顺,而在于历险经艰。生莫因人言肆起,而稍有退缩之志也。

吾观诸子,的是神仙真品,不似拖泥带水者又想神仙、又思富贵、两念交杂于一心者比。


附:

黄元,名裳,字元吉,一说号元吉,江西丰城人。清代内丹炼师。

清末道光、咸丰、光绪年间,数次往来蜀中授徒,创立了天府乐育堂,传授内丹诀法。后由弟子笔录并编纂成《道德经讲义》、《乐育堂语录》、《道门语要》三书留传于世。




中华道藏,正统道藏,道家文化道家思想万寿道藏美利坚)

中华道藏,正统道藏,道家文化,道家祖师,道家思想万寿道藏美利坚


延伸资源下载(道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乐育堂语录》卷一(一、二、三)发布于2021-07-23 12: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