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法讯

1.中元节 | 天师拜忏、还受生债超度法会

2.天师府初一、十五早课上表祈福活动通知 

3.天师府书籍募捐倡议书 

4.虎山嗣汉天师府皈依办理须知

5.龙虎山道教协会常住道众(在职)名单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通常简称为“清静经”或“常清静经”,是道教徒日常持诵的功课经之一。此经是三国葛玄受之于东华帝君,观其旨要,乃发挥老子清静无为思想,以之指导心性修养

《清静经》全文不到六百字,篇幅虽短,内容却很丰富,是道教炼养术重要资料之一。首先经中先阐释无形、无情、无名的“大道”,具有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的功能;而道有清、浊、动、静,“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因此,“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接着说明,人要常清静,必须遣欲澄心,去掉一切贪求、妄想烦恼,实现“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的常寂真静境界。最后指出,“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所以《清静经》,是教人遣欲入静的修炼要领,是道门日常修持的重要功课之一。

 道教徒认为:“常清静设教,导俗辅正,扶宗务化,民以归根,使含真而抱一,体洽玄元,炼神合道,羽化飞仙,不为乖谬……乃至千真万圣咸不出于此矣。”《清静经》有杜光庭、王道渊、侯善渊、王元晖、白玉蟾、无名氏、李道纯以及默然子等多种注本,均收入《正统道藏》。

 一、人们烦恼是因为心不静

《清静经》经文称:“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既是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由此可见,众生烦恼忧虑而不得真道的根本原因,在于心不清静而生妄求外物之心,因此修道之要在于澄心遣欲,去除妄心而恢复清静真心。故经文云:“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二、内观心性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进而言之,所谓修心遣欲,就是以观想的方法,了悟世间万物及众生身心皆空幻不真。经云:“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

 三、遣除各种心念

了悟身心以致万物皆空还只是观想的第一步,即遣“有”,否定了有形之物的真实性。更进一步,不仅将有形之物认为空幻,而且这种观想出的感觉也是不真实的,应在观想中遣除,才能使心念不生,体合于道,常清常静。故经文云:“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静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能达到身心常清常静的人,才可得入真道。但是所谓“得道”只是一种方便说法,指去除一切牵累而达到彻底了悟的精神境界,并非真有一个“道”可以求得。因此修心得道,只能是“得无所得”以无得为得。经文说:“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四、注重心性修养

《清静经》所讲的内观心性修养方法,在隋唐时极为流行。类似《清静经》这样短小精炼的经文还有许多。如《太上老君清静心经》《太上老君内观经》《太上灵宝洗浴身心经》《太上灵宝智慧观身经》《太上玄都妙本清静身心经》等。这些经文的思想义理及词句都与《清静经》基本相同。唐末五代至宋元,心性修养成为内丹性命双修的一个方面,因此《清静经》越发受到重视。唐末杜光庭之后,南宋道士白玉蟾、金元道士候善渊、李道纯、刘通微、王道渊等均为《清静经》作注,诵习此经为道士日常必修功课。

 


嗣汉天师府 | 道教祖庭
福生無量


转发分享    功德无量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转发者及众读者

···


小编提示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发分享至朋友圈,劝善戒恶,功德无量


- The End -

修行人的公众号

自然|无为|玄德|清静


 “嗣汉天师府”

致力于传统国学道学文化的复兴、阐释、传播

修行人心灵净土,炼道者的法海梯开悟|增慧|止心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嗣汉天师府


延伸资源下载(道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为什么《清静经》是道门日常修持的重要功课发布于2021-11-15 06:2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