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友预约了辟谷这个事儿,今天就来讲讲辟谷。




 
 



 谷最早的记载源自《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而游乎四海之外......”作为一种延年益寿的养生法则,辟谷在很多古书典籍里也有记载。
传统的辟谷分为服气辟谷和服药辟谷两种主要类型。
服气辟谷主要是通过绝食、调整气息(呼吸)的方式来进行,其效用目前缺乏科学依据;服药辟谷则是在不吃主食(五谷)的同时,通过摄入其他辅食(坚果、中草药等),对身体机能进行调节。

    传统的辟谷分为服气辟谷和服药辟谷两种主要类型。服气辟谷主要是通过绝食、调整气息(呼吸)的方式来进行,其效用目前缺乏科学依据;服药辟谷则是在不吃主食(五谷)的同时,通过摄入其他辅食(坚果、中草药等),对身体机能进行调节。



 
 



    集秦汉礼仪的论著《大戴礼记·本命》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
    葛洪反对单行辟谷可致仙的观点(主张择仙术之善者而兼习之,尤其必修金丹),认为单行辟谷可成仙是行气家“一家之偏说”,但并不怀疑辟谷术的健身延年效果。
个人比较赞同葛洪的观点,以前有文章讲过,修炼所以能长生不死,是因为可以复其根,返其本。人的命蒂,归根结底,还是在先天上,不经修炼,人不可能返先天。先天之数,不补则耗,所以人生而必死。通过养生,保健,来延寿去病,终究只是治标不治本。




 
 

 辟谷这个事情,我是比较赞同自发的辟谷,而不是有为的去。比如人精气足了,会自然而然的厌荤腥,厌饮食。这时候人就可以趁机而上,渐渐少食,加上采气,可以慢慢的进去辟谷境界。不过若是这时候运动量太大,就有可能会前功尽弃,不过也不妨事,能做到一次,二次三次也不难。
    不过人到了一定的境界,吃的多点,总是会觉得不舒服,时间长了,食量也自然会减少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有一定的功夫,身中气脉通畅,精气充足,五谷,肉类,虽然能补人精气,但是为杂,为浊,人吃多了,就会有不舒服的感觉。
   通常修行,是以积精累气为妙的,不过这精,这气,要以清灵为好。黄庭经有云,独食太和阴阳气,故能不死入黄宁。这太和之气也不是普通人能得的,若没有还丹,不用特意去辟谷,不过若是养生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古人有言,若要长生,腹中常清,若要不死,腹中无滓。这就是就养生而论了。
   修行与辟谷,修行为主,辟谷为辅,功夫到了,自然会辟谷,主要注意一些对自己修行有影响的事物少吃,没有什么问题。相反,要是功夫没有到自然不食的程度,特意去辟谷,不但对修炼没有作用,反而有害。特别是前期,没事去绝食,弄得身中气弱,一副病怏怏的样子,如何起火?如何补亏?如何筑基?食谷以养精气,食肉以养元气,古人早有言明。
阳明云,  饥来吃饭倦来眠,
            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
            却从身外觅神仙
   


 吕祖云,边饮,也食肉,守定烟花断淫欲。行歌畅咏脂粉词,持戒酒肉常充服。

各位道友有什么想知道的,也可以预约。

每天更新,欢迎关注哦。




以上仅个人看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木由


-end-




欢迎交流

公众号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记得关注?

?




延伸资源下载(道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四十七.浅谈辟谷发布于2022-03-06 13:4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