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

#方剂

  • 瘖痱证的病因是纵欲过度,病机是肾之阴阳俱亏,少阴经气无以上充下荣。

  • 地黄饮子的菖蒲远志二药并非用来交通心肾、开窍化痰,而重在益精气

地黄饮子出自刘河间《黄帝素问宣明论方》,河间曰:此方“主治瘖痱肾虚弱厥逆语声不出足废不用”,可见此方为瘖痱证而设,现行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方剂学》谓本方之功效为“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

地黄饮子是治疗瘖痱证的主方,而关于瘖痱证的成因,统编《方剂学》认为是“下元虚衰,虚阳上浮,痰浊随之上泛,堵塞窍”所致。盖“瘖痱"二字出自《素问·脉解篇》,其云:“内夺而厥,则为瘖痱,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厥也”。这句经文已明确指出“内夺而厥”为瘖痱证的病因病机,“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厥也,”则更进一步阐述病理变化。“内夺”,吴昆云:“内,谓房劳也。夺,耗其阴也”。《类经》十四卷第十一注:"内夺者,夺其精也,精夺则气夺而厥,故声瘖于上,体废于下。”《素问·厥论篇》也有“秋冬夺于所用,下气上争不能复,精气溢下”之论,故“内夺”乃指色欲过度,肾精下夺,精气耗散之意。“厥”,《素问直解》云:“厥,犹逆也。经脉之血,皮毛之气,不相顺接,而厥逆也。”张景岳曾云:“厥逆之证,危证也,盖厥者尽也,逆者乱也,即气血败乱之谓也。”可见“厥”为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之意。“此肾虚也”,说明病位在肾,性质属虚,但何者为虚?《素问厥论篇》云:“此人质壮,以秋冬夺于所用,下气上争不能复,精气溢下,邪气因从之而上也,气因于中,阳气衰,无以渗营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纵欲过度,强夺肾精,精气耗散,元阳随之而虚。故此处“肾虚”乃是肾阴阳两虚。清阳之气当升不升,当实不实,故谓之厥,此谓“少阴不至者,厥也"之意,《素问识》云:“少阴不至者,以阴虚无气,无气则阳衰,致厥之由也。”就是很好的说明。《黄帝内经素向白话解》对《内经》原文的解释为:“人若纵欲过度,耗散阴精,因使肾虚.....引起了肾气不能上达舌本而音哑,肾气不能下达而足痿的病变。因而说,厥逆的形成,是因为少阴肾气不至的缘故”。

关于“瘖”,统编《方剂学》认为“痰浊上泛,堵塞窍道,故舌强不能言",按照《内经》本义,内夺而厥致瘖,是因为肾脉上挟舌本,语声不出,乃纵欲太过,肾精亏损,无以上充所致。

综上所述,按照瘖痱证的《内经》原旨,纵欲过度为发病原因,肾之阴阳俱亏,少阴经气无以上充下荣为发病之理,并无统编《方剂学》认为的“虚阳上浮,痰浊随之上泛,堵塞窍道”之机制存在。

关于地黄饮子的功效和主治,统编《方剂学》认为是“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主治“下元虚衰、虚阳上浮,痰浊阻窍“之瘖痱证。盖地黄饮子一方为刘河间所创,他在《黄帝素向宣明论方》瘖痱证后特别注明“主肾虚”,对此方的功用,河间曰:“主治瘖痱肾虚弱厥逆语声不出足废不用”。可见河间对瘖痱证病因病机的理解与《内经》本义是一致的并由此来遣药选方的,故此方之功效重在滋肾阴、补肾阳,并无“开窍化痰”之用。地黄饮子的菖蒲、远志二药统编《方剂学》认为是用来交通心肾、开窍化痰。我们认为,河间用此二药之意并不在开窍化痰,而重在益精气,本草纲目》曾谓远志其根有“补不足”,“益精”、“坚壮阳道”之功,其叶有“益精补阳气”之能。时珍又云“远志入足少阴肾经,非心经药也”。故远志有入肾经益精之能。本草纲目》谓菖蒲“能治一切诸风,瘫痪不遂,五劳七伤,填血补脑,坚骨髓、长精汁,润五脏、裨六腑....”故河间用此二药之意重在益精填血,加强补肾之力。从地黄饮子的方义分析来看,河间确实按照《内经》对瘖痱证阐述的原意来造方的。全方滋阴温阳并用,正如冉雪峰在《中风临证效方选注》中所云:“此方汇集滋补肝肾之品,而温煦以鼓荡之,为温补缓补之剂,目的在于扶正,而不在于祛邪。”综上所述,本方用之,则肾之阴水得复,阳气复旺,阳恢阴复,故能渗营其经络,温润濡养肢体;又肾脉上挟舌本,阴精充足,舌系得灌,再添阳气以鼓动之,故声自出。

 

REF:徐嘉,徐力.地黄饮子功效刍议[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4,01:14-15.


整理丨王德福

图片丨蔓


中华医学杂志天人合一与中医理论


延伸阅读(中医理论,中医学理论、中医经方学、麻衣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地黄饮子方义探源丨“内夺而厥,则为瘖痱”发布于2023-05-26 12:43: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