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总的原则是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其中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又是养生的重中之重。下面这100条中医养生建议,条条是精华,再忙也得看完!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

晚间如冬,阳气由“收”转“藏”,应早些休息,使身心得到调养。冬季主藏,冬季不藏则春夏不长,第二天没精


2.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

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主要靠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

有了正确的观念,就会有正确的决定,就会有正确的行为,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人违背了养生法则,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

这就和交通规则一样,你违背了交通规则,不一定会出事故,但其危险性是显而见的。


5.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

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起辅助作用。

 
6.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

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

(1)足够的气血

(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
 
8.足够的气血靠:

足够的食物+适当的运动+必要时间内(晚间)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

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1.过度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它们清理掉。

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12.运动可以帮助人的气血运行,但同时也在消耗人的气血,所以运动不能过量。

人体的微循环主要应该靠松静来达到的,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3.人体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气来清除它们,但人的血气因为垃圾的增多和血脉的阻塞而减少,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正是人衰老的机理。

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

(1)减少体内的垃圾;
(2)增加血脉经络的畅通;
(3)增加体内的气血。
 
14.对于一个有宿疾的人来说,只有气血充足了(一是通过补充气血的方法,二是通过静坐打通气机),病情才会显现出来。

所以练功的人在功夫达到一定水平后都会出现一些“有病”的现象。这个时候要沉住气,定下心来多做些静功来增加自己的气血,以尽快度过这个时期。

 
15.与其相信药物,相信检查的数据,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觉,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调节能力。

但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开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这一切。



16.健康,从调节心性开始。
 
17.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
 
18.凡人欲求长寿,应先除病。

欲求除病,当明用气。欲明用气,当先养性。养性之法,当先调心。


19.人受五行之气而治生,故肉身以气为主。

气亏则病,气滞则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气。


20.气以行血,血以补气,二而一也。

凡人久视则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情六欲之过则伤元气、伤心肾。


21.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
 
22.人为什么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其实这就是“虚”的妙用。

道家讲,虚则灵。这和谦虚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一样,所以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23.人要想健康,就必须使体内有足够的“气”来“气化”所进的食物,只有这样,体内才不会积累垃圾,才不会有多余的食物来释放游离的“虚火”损害你体内的脏器。

这个“虚火”反过来会损耗你的“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人生病,大多数是饮食不节的缘故。

 
24.身病之起,无不由心虚弱,外邪乘入。而心虚气弱,每由心魂恼乱,真体不充,发现种种不安。

贪食贪胜贪得贪乐逸,皆足以致病。以贪之不得,于是乎嗔。贪嗔可使心荡气促,胆惊肝旺,六脉震动,五脏沸腾,外邪同时入,此病之起因。


25.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
 
26.食能以时,身必无灾。
 
27.邪气所凑,其气必虚,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
 
28.俗语说“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这个“机”字如果能真正领悟透了,那么你的悟性就算是开了。

老师教人,医生治病,其实就是在点拨你的这个“机”,让“机”打开。这个“机”,有时也叫“关键”。

当然,这个“机”起作用是有条件的,就和氢气只有达到一定浓度,遇火才可以燃烧爆炸一样。记住,别人的作用都是外因,自己才是真正的内因。

 
29.人生最忌是个乱字,心乱了,对外可以紊事,对内可以打扰血气,使失正常。

凡恼怒恐怖喜忧昏疑,都是乱,为多病短寿的根源,不但养病时不应乱,即平居时亦忌心乱。


30.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又伤脾胃。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劳虑伤神。


31.人生病可分两种:

一是经络基本畅通但气不足。表现是经常这疼那疼,这是因为气不足以气化食物,而产生了相火(虚火),随着经络在体内乱穿,哪儿通走哪儿,遇到一个地方堵塞了,这个地方就疼了。这样的人吃一点儿药物就会立即见效。

二是经络不通,气也就无处存身。表现在外表看不出有什么毛病,但一旦发现就是大病,而且这种人经常是吃什么药都见效慢,或根本不起作用。


32.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

所以,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看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

 
33.心神不安,情性躁急,为致病致死之总因。故安心法,为卫生第一要诀。

心可以主动一切。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血顺则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内部抵抗力强,病自除矣。故治病当以摄心为主。

 
34.纵欲耗精,损伤正气。思虑烦多,心劳成疾。安然无恙,居安思危。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35.热水泡脚,舒血通窍。春日浴足,外阳固脱;夏日浴足,暑温可却;秋日浴足,肺润肠濡;冬日浴足,丹田温热。
 
36.故求长寿无病,常强肉身。

欲强肉身,当调伏精气神。欲调精气神,当拒绝扰乱之贼。欲杜此贼,当先摄心。欲求摄心,当化贪嗔痴三毒。欲化除此三毒,必学心戒。但空口言戒,无益于事,必求开慧,方不为所愚。欲求开慧,必先求定。欲求得定,必学静坐。

 
37.静坐是息心法。

心息则神安,神安则气足,气足则血旺,血气流畅,则有病可以去病,不足可以补充,已足可以增长。现在病可去,未来病可防。

 
38.能静则仁,有仁则寿,有寿是真幸福
 
39.心过劳的人,心疲肝旺,心过劳就是心太满,不虚。心满,则不纳肝(木)生之火,心不纳肝生之火,则肝气必积而盛。

肝木克土,脾胃受病,消化不良,营养不足,夜眠不安。土又克水,于是肾水大亏,水不足则火更旺,心肾相联,心气更弱,肺病即成。内部相互关联,一动全动,一病全病。而扰之者,乃在妄心,所以治病在安其心,安心在息妄,息妄在明心,明心即自觉,而健康的功效在乎静坐。


40.一切修身修心法门,只有两字诀:曰放下、曰回头。

放下屠刀,立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要一放下,一回头,病者顿愈,迷者顿觉。此真无量寿者。

 
41.人在生病的时候最忌讳是嗔恚心起。

这个时候一定要安然顺受,让心安定。然后慢慢调理,健康就会很快恢复。否则心急火上,肝气受损,加重病情。

 
42.子时失眠,肾水必亏,心肾相连,水亏则火旺,最易伤神。
 
43.睡时如有思想,不能安着,切勿在枕上转侧思虑,此最耗神。
 
44.午时属心,此时可静坐一刻钟,闭目养神,则心气强。
 
45.早起如在寅时三点至五点,此时切忌郁怒,不然必损肺伤肝,万望注意。


 
46.人生一切事业,皆以精神为根本,而精神之衰旺强弱,全赖心神之静定不乱,一个乱字,足以妨碍一切工作。
 
47.人生以血气流通为主,气滞可以阻血,血阻可以结毒为疖为瘰,为癌为瘤,皆是血气不流通之故。

气以顺为主,血以通为畅。百病无不先由气滞,气郁于内,肝先受伤。挽救之法,在化除要诀。而化除要诀有二:第一寻其根,其根在心,心空则一切自化。第二以药石、按摩助其化除,帮助血气之流通。

 
48.养病治病不可求速。

因性急助火,火旺损气,反而不美。另不可贪多,贪则无恒而性急,况百病由贪而起,不可再贪以重增病苦也。


49.养生先养身,养身先习动;养生先养心,养心先习静。

有动有静,动静相济,一张一松,预防百病;动后血通,血通气行,气行神爽,祛病健康;静后而定,定后而安,安后神怡,无病健体。


50.上医治未病之病,谓之养生;中医治欲病之病,谓之保健;下医治已病之病,谓之医疗。
 
51.静养法:

安坐(卧)在床上,把身心一齐放下,自己浑身如融化,不许用一毫气力,好像没有这个身子相似。呼吸顺其自然,心也不许它用一点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把心安在脚底板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向上,自然全身气血顺畅。

 
52.修行要诀:寂照照寂,切忌用力,成佛作祖,无他秘密

具体要求:不许任何部分用一点气力,包括意念、呼吸、肢体。若有所思所闻所觉,即是用气力,甚至乎使臂指即是用气力。呼吸稍粗亦即是用气力。

做到:眼不观,耳不闻,鼻不嗅,舌不尝,口不纳,心不想。不久呼吸自然而平,似乎不由口鼻内出纳,而浑身八万四千毛孔中有了动作,或张或翕,此时无我无身无气无心,天然心归本位。所谓引火归元,又名水火既济,为治疗百病之总诀


53.为了养生而死的,占十分之三。

到底怎么回事?是因为太爱惜自己的身体了。为了这副臭皮囊,怕受辱,怕受宠,怕吃亏,怕上当,瞻前顾后,左顾右盼,担惊受怕,患得患失……这样,他那颗心整天缩成核桃样,像是被狗反复啃过,怎么能不死。

越怕死,越死得快。你要是养生,就得不怕死。只有不怕死,才能远离死。为什么?因为他不把死当回事,不怕死,死也就没法了。

养生,并不是修道的目的,但是修道的人已经看透了生死,所以不再怕死,既然已经不再怕死,那么死也就不再是问题。生死这一关过去,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因此,修道的人能够长生。没想到长生,反倒能长生。一心想着长生,反而死得快。长生不是修道的目的,它只是修道的附带现象。


54.人有病,人还不以为有病,这就是人的最大的病。知道自己有病的人有多少呢?
 
55.天天三更半夜还在网上的人,本身就是养生的大忌。
 
56.别贪小便宜,大便宜也别贪。

一个贪字就含着祸。贪,患得患失会导致人得心脏病。贪,患得患失是不懂道法自然的表现。


57.不要天天想着吃什么补阴,吃什么壮阳

记住了,运动就可以生阳;静坐就可以生阴。阴为阳之母,阳为阴之用。


58.人在气不足的时候,不能盲目补气,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

如果是因为血不足,就需要先补血,因为血为气之母,否则就成了干烧器皿,把内脏烧坏。如果是因为淤滞不通,就可以增加气血,血气同补,这样才能达到补气的作用。


59.环境对人养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就是为什么人在空气清新的深山老林里,会把痼疾养好的道理。

因为深山老林中的精微物质(负离子)会通过人在放松情况下的深呼吸把它吸收到人体内部,从而滋润孕养五脏六腑,使人重新焕发活力。还有重要的一点常人并不所知,就是人不仅仅是通过口鼻来呼吸,人身体的每个汗毛孔都是可以呼吸的,而且正是它们吸取着天地的精华。

 
60.人在松静的状态下,慢慢深呼吸就能体会到人和天地精微之气的交换:

在吸气时,实际除了肺在吸气,整个身体是在把体内的气向外排,即把人的气释放到天地;而肺在呼气时,实际人是在通过全身毛孔吸收天地的精微之气。这大概就是老子所说的“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61.运动有两点禁忌

一是不能在气血不足的时候运动。

二是不能在污浊的环境中运动。

 
62.运动的作用有二:

一是增加气血的运行速度,促进体内的垃圾排出体外。

二是打开皮肤的毛孔,吸收天地之气。

 
63.什么是悟性?什么是智慧?

悟性和智慧就是用最简单的方法来处理、看待一切事物。但一些庸人自扰的人总是把简单的事情看复杂了、做复杂了。繁和简其实是一回事,是一回事的两个方面。聪明的人看到的是简单的一面,愚蠢的人看到的是复杂的一面。

 
64.衣服厚薄,欲得随时合度。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时不可极厚。
 
65.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
 
66.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67.人生如天地,和煦如春,惨郁如秋。
 
68.污浊之物的产生一是因为食入不干净食物,但更主要的是食入了过多的食物,体内不能运化造成食物堆积成垃圾。

69.顺应自然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人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顺其自然了呢?其实这太简单不过了,你有病了,你不舒服了,你不自在了,那就是违背自然了。要做到顺外面大自然的自然,还要顺自己内在的自然,这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


70.世上绝对没有这种“好好的就突然生病的事情”。

很多人一听到医生宣布自己得了重病时,往往都会显现出一副无辜的模样,希望用切、割、毒、杀等外来方式去除疾病,然而,疾病真的会没来由地产生吗?

感冒为例,通常患者都会表示,自己在感冒之前,曾经一连熬了好几个通宵;有些人会说,自己最近吹了冷风、淋了雨;有些人则说,工作的压力很大,常常头痛又失眠。

事实上,诸如此类现象,都是导致感冒的因素,换句话说,如果病人的敏感度及警觉性够的话,自然能够做到“防患未然”的目标。


71.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滞,可以养生。
 
72.没有怕吃亏的心,没有占别人便宜的心。

换句话说,就是你能吃亏,别人要什么你都舍得,你都给他,而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不去贪便宜,那你的心还能不定吗?


73.齿,骨之穷也,朝朝琢齿,齿不龋。
 
74.学问深时意气平,心定则气平。

所以对于一个得道的人来说,观察一个人,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这也是相随心转的结果。


75.名为五欲之最难破者,色次之,财又次之,食与睡更次之。名心不死,无以入道



76.百病之始,起于风邪乘入。

如体气虚弱,营卫失调,或忧思惊恐,色劳力,真气耗而外邪入矣。

 
77.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饮食乃却病之良方。
 
78.对于医生而言,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坚心专,两心相合,可以统治百病,无不神效。

79.对付一些顽固的病症,不能正面硬攻,要从其他的相关方面突破。

如治疗肾病,肝病这些顽固之症,可通过调肺、脾等来达到效果。

 
80.中庸,是养生的根本原则。

人体中的气血也是一对阴阳,血为阴为体,气为阳为用。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不足,易得淤积之病,如肿瘤、血栓等;气太过,易得脑出血之类的病。所以,只有气血平衡,人才能健康。

 
81.人只有悟到什么是“自然”了,才算是得道了。

知道自然,然后能顺其自然,这个人就是神人。懂得阴阳了,懂得顺其自然了,你就一定会成为良医大德了。


82.什么是自然,自然就是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面,任何事物都要经过生、长、收、藏的过程。

你顺应这个过程,采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去调节病人的平衡,怎么会治不好病呢?

 
83.人但知过怒过哀足以害性,而不知过喜过乐亦足伤生。
 
84.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85.什么是平衡?平衡就是阴阳的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约,哪一方太过或不及都会失去平衡。

怎么会伤元气,失去平衡就是在伤元气。经常处于平衡的状态,元气就会保持得好,人就衰老得慢。


86.大自然中,一个事物的出现,总有令它产生的因素,但同时总会出现另一因素来制约它。这就是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也是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道理。

养生的道理也是如此,你生病了,总有一个使你生病的因素存在,同时也会有一个制约它,令你疾病消失的因素存在。正如自然界中毒蛇存在的地方,必定附近就有解蛇毒的草药存在一样。

 
87.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其味真性俱得。
 
88.如何具有大智慧,没有博大的胸怀,哪来的大智慧。
 
89.俗语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也要应时,到什么年龄就要学他这个阶段应该学的东西,否则就是不应时,不顺其自然。

小时候应该学什么,应该学德,学孝道,接着学识字断句,再往下学如何做事。到青年学如何优生优育、家庭幸福。到了中年,学习养生之道。到了老年,学放下心态,安享晚年。


90.五志能够致病,五志亦能解病。
情志跟疾病的相关性是很密切的,有些疾病就是因情志而起,你用药物治疗,治来治去都不好,对于这类疾病,解铃还需系铃人。
 
91.养生有一条很重要,就是不能怕死。

怕死者阳气不足,阳气不足,死神就会找到你。这就是道家所讲的,修炼人要有英雄的气质。仁、智、勇三者缺一不可。

 
92.当你把学问理解到非常简单朴素的时候,这时候你才是真正得到其中的三昧了。

如果你还感到它是那么博大精深,深不可测,那是你还没有掌握到她的精髓,是只见到茂密的树叶,而没看到她的根本,这时候你还是处于“有”的阶段,没有达到“无”的境界。一切离不开阴阳,万事万物离不开阴阳。这个根本就是阴阳。知其一,万事毕。

 
93.凝神定气,物我两忘。这是养生的真谛。
 
94.力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
 
95.五行相生相克的应用:

凡是因五脏太过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五行相克的方法对治。同样,凡是因为五行不足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五行相生的方法解决。这是运用五行的根本原则。

 
96.现代人往往都在追求提高物质生活方面下工夫,这种追求的后果是很可怕的。

要知道,人们对于物质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一旦这种欲望得不到控制,那等待我们的就是无止境的痛苦。其实,物质能带来的享受,精神也能;药物能治疗疾病,心理疗法也能做到。所以,我们用一生来追求财富,不如用一生来培养出一种好的心态,让我们的精神达到一种超凡的境界。

 
97.当人们掌握了健康的理念和方法之后,才会真正享受到那种完全不用担心疾病的自信,愿我们都能拥有这份自信。
 
98.老年膳食安排巧,精、兼、少来身体好。精:食物新鲜,营养全面;兼:食不厌杂,粗细配搭;少:三四五顿,七八分饱。
 
99.记住,我们偶尔拉肚子、打喷嚏、咳嗽、发烧等都是我们自己的身体修复系统在工作,不要一出现这些症状就滥用药物。
 
100.很多重病或绝症,都只有一个理由:恨。

当这恨没了,病也必一起消失。恨不消,病难除。



本期编辑:惜言 图片感恩的句子经典语录张爱玲语录经典语录村上春树经典语录小王子经典语录千图网

本文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


推荐阅读:

世上的病多是气出来的,6个“泄气阀”帮你排解!
35岁后衰老加速!抗衰的8个权威意见,必须知道!

↓↓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日行万步


延伸阅读(中医理论,中医学理论、中医经方学、麻衣神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中医养生至高境界,100条建议,条条是精华(再忙也得看完)发布于2021-05-04 22:19: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