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思修

闻是能闻之性,思是正念思维。思维与思想不同:思想是杂乱的,思维是单纯的;思想是浮动的,思维是沉静的;思想是永远攀缘前境,不肯放弃的,思维是暂借前境,系心一处,不久即须脱离的。所以家工夫,名曰“思维修”。

三摩地

三摩地,是译音,不是译义。“三”字不作数目解,“地”字不作方所解。三摩地之义,即是“定”。入三摩地,即是入定。但定之程度,有深浅不同,此处所谓定者,当超出四禅定及四空定以上,而近乎首楞严三昧(三昧即是三摩地)。

闻思是禅,是修;三摩是定,是证。此二句经文,言由禅的工夫而得定的效果。从禅入定,有修有证,此是总说,以后再分说。


初于闻中
初步下手,专从耳根能闻之功用上做起,不用其他眼、鼻、舌、身、意五根。


入流忘所
常人以耳闻声,都是把自己的觉性粘滞在耳根上,作为追求外面声尘之用,本经卷四所云“浮根四尘,流逸奔声”是也。做禅定工夫,要反其而行之,正当闻声的时候,只不过闻到这个声音而已,对于声之大小长短,音之高低清油,好听不好听,皆不去分别,听到后来,连声音也忘了,各种杂念也都停止不起了,这样就叫做“忘所”,觉性向外奔是出流,觉性向内反转是人流,故曰入流忘所,强名为内,并非死守身内:虽说是入,实无所人,《庄子)所调“听止于耳,心止于符”,其作用大同小异、但初步做工夫,须选择几种声音而听之,不可随便乱听。


选择之条件如次:(一)声音平和无刺激性;(二)声音日夜相续不断:(三)声音前后一律,没有变化;(四)近处没有别种声音扰乱。


要合于以上的条件,只有山岩前爆布声,或山溪旁流泉声。久听可以使人入定,瀑布声要远听,近则喧闹;流泉声要近听,远则不闻。故结茅须在远近适宜处,若茅蓬左右无水声者,可于室内放置大自鸣钟一座,用功时可听钟摆声,但嫌敲打报时之铜铃声颠有妨碍,容受惊。


最好只开一边发条,将报时的发条作废,则钟摆虽动,而钟铃不响矣。
尚有松树林中的松涛声,虽亦和平悦耳,但赚其声大小断续。未能前后一律,故不十分合用。


以上各法,乃余往年在山中实地试验之谈,非理想可比,如果依法做去,决定能够达到入流忘所之境界。否则,这道门槛永无跨进之一日。若用别种法门,亦未尝不可,但于旋流返闻没有关系。(皖南多山,松树成林,绵亘数里,微风鼓荡,如音乐声。余慕陶弘景故事,尝于光绪末年往彼处松林中静坐,实验半月之久。听瀑布及流泉声,乃民国十年在九江庐山实验多时,奈远近皆无适当之房屋可住,只能席地而坐,天雨则不能出门,遂于无办法中想得一法,即听自鸣钟之法是也。有数次静坐,恰到好处,被钟声打断,从头再做,颇费工夫,后将敲打的发条停止不开,方免此弊。)


所入既寂
声所既忘,入流亦忘,于是外面声尘并内面工夫作用都忘了,此时只感觉一种静相。寂即静也。静相虽比动相有幽闲之美,然静亦是病,不可永久死守在这个静上。


动静二相
静与动是相对的,是两边的,是比较出来的。如何是静?离动即是静,先动后不动即是静,彼动此不动亦是静。


了然不生
有动才有静,无动即无静,动相既遣,静相亦难以独存,只要不去贪著,静相在某一时期忽然消失,此时只剩得一个了然的境界。


“了然”二字,指耳根功能而言。做工夫先听到有声,这是动相;但因那个声音和平而不刺激,所以听到后来,虽有声亦不觉其有声,这是静相;再到后来,耳根与声尘脱离关系,心中既不散乱,亦不昏沉,耳根并不起有声无声之感,这就是了然不生。


如是渐增
由此再加工夫,渐渐向前增进。

闻所闻尽
闻是耳根,所闻是声尘。耳根虽与声尘脱离关系,但是闻性尚粘滞在耳根上,并未与耳根脱离关系,虽已忘所,犹未忘能。须知根与尘亦是相对的,尘既不缘,根无所偶,自不能永久的独存,只要不死守在了然的境界上,总有一个时期,闻性与耳根脱离,而能闻与所闻俱尽矣。

是谁知道尽闻?就是自己的觉性知道。觉性粘滞在耳根上,叫做闻性、闻声;觉性粘滞在眼根上,叫做见性、见色;觉性粘滞在鼻根上,叫作嗅性、嗅;觉性粘滞在舌根上,叫作尝性、尝味;觉性粘滞在身根上,叫作感性、感触;觉性粘滞在意根上,叫做辨性、辨法。(身根在经末梢,意根在神经总枢。)

尽闻不住
工夫做到尽闻(尽闻即是句“闻所闻尽”之意)的程度,觉性已与耳根脱离,同时亦暂与其他诸根脱离,此时只剩得一个觉在。这种境界虽好,但亦不可久住在上面,若住在觉上,觉即是病。觉性本是一,分出则有六,收回仍是一。虽已由各处集中于一处,但嫌其尚困陷于肉体之内,未能大而化之,故以为病。


觉所觉空
觉是能觉之观照,所觉是尽闻之境界。粗的能所虽除,细的能所俨然存在。“能”与“所”是相对的。如果不住在尽闻上,则所觉之境界空,所既去了,能亦不立,于是能觉之观照亦空,此时只剩得一个空在,设若心中知道有空,而住于空上,空亦是病。


空觉极圆
觉与空,并非不好,但觉要觉得究竟,空要空得彻底。觉不究竟,则是众生明觉,而非著萨的慧觉;空不彻底,则是小乘的偏空,而非大乘的真空。


如何是慧觉?觉即是空,非觉外别有空。如何是真空?空即是觉,非空外别有觉。明觉未尝不是觉,偏空未尝不是空,但嫌其滞于局部,而不圆满,必到慧觉真空之地步,方可称为极圆。


空所空灭
有所空之境,必有能空之心。“能”与“所”对,“心”与“境”对,只要去了这一边,那一边也就随之而去。学者证到空境之后,而又不住于空,则所空之境与能空之心俱灭矣。


生灭既灭
凡是相对的,都不出生灭法。动与静对,动相虽去,静相犹存,耳根尚未离尘,此时须要不住在静上,则动静二尘俱灭矣;尘与根对,声尘虽去,闻根犹存,觉性尚未离根,此时须要不住在闻上,则根与尘俱灭矣;根与觉对,闻根虽脱,知觉犹存,本性尚未离觉,此时须要不住在觉上,则觉与所觉俱灭矣;觉与空对,觉境虽遣,空境尚存,自性尚知有空,此时须要不住在空上,则空与所空俱灭矣;一切俱灭,而又不住在灭上,方可谓生灭既灭。


寂灭现前
有生有灭的叫做生灭,无生无灭的就是寂灭。凡是可以灭的境界,都将他一概灭却,最后证得这个无始终、无内外的本体。因其本自无生,何处有灭?到此地步,方可谓寂灭现前,又名为无生法忍


以上几层工夫,步步前进,一步深似一步,须按着先后次序做去,不可躐等而求。自初步“入流忘所”起,以后每逢变换一个境界,只以“不住”二字应付,即可通过,再向前进;若住在上面,则难以进步。程度虽有浅深不同,工夫却是先后一贯,并且要老老实实的用功,丝毫不能取巧。
关于工夫先后浅深之程度,试用普通常识做为譬喻说明如左:
第一步:人流忘所,譬喻冰山推倒,碎为冰块。
第二步:了然不生,譬喻冰块消融,烊为清水。
第三步:闻所闻尽,譬喻清水蒸发,散为水汽。
第四步:觉所觉空,譬喻水汽化解,分为氢氧。
第五步:空所空灭,譬喻氢氧分子,析为原子。
第六步:寂灭现前,譬喻原子打破,变为能力。
物质还源,能力不可思议;觉性归元,灵力不可思议。所以观音大士有三十二应、十四种无畏、四不思议,皆归元以后之事。世人并未曾做这种归元工夫,遂武断地斥为迷信,似非学者实事求是的态度。须知,法专重在破除迷信,迷信不破,就根本不认识佛法,所有批评,皆未免隔靴搔痒。彼斥人为迷者,自已又何尝觉悟耶!


今试问彼自己身体从何而来?曰父母生的。问父母从何而来?曰祖父母生的。问祖父母从何而来?曰人类始祖一代一代传下来的。问始祖从何而来?曰他种高等动物变的。问高等动物从何而来?曰低等动物变的。问下等动物从何而来?日原始细胞逐渐演进的。问原始细胞从何而来?曰水中生的。问水从何而来?日地球表面最初热气冷凝的。问地球从何而来?日太阳中由速转离心力分出来的。问太阳从何而来?日星云星雾团结而成的。问星云星雾从何而来?曰稀薄气体浓集而起的。问稀薄气体从何而来?日太空中自然生出来的。问太空从何而来?何故要从无中生有?追根究底,问到此处,则瞠目结舌,不能回答矣。


最后一个问题,若不能解决,就让你用尽知识,使尽聪明,还是堕在迷津,而未登觉岸。假使不求之于佛学,无论世间何种科学哲学,皆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若肯虚心研究佛学,当可得到一点影响的认识、比量的觉悟。至于亲切的认识、现量的觉悟,全靠自己依法用功、实修实证,非语言文字所能形容,非念虑思想所能测度,说易固不易,说难亦不难,在乎各人自己的根器。




延伸资源下载(道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楞严经》耳根圆通法门浅释发布于2024-01-06 19:40: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