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抟老祖生平


陈抟(371~989),字图南,自号扶摇子。北宋初期一位有相当影响的思想家,尤其是在学、内丹养生领域,其影响颇大。


陈抟自幼好学,早年熟读经史百家之言。宋庞觉《希夷先生传》说:“年十五,《诗》、《礼》、《书》、数及方药之书,莫不通究……唐士大夫揖其清风,欲识先生面,如景星庆云之出,争先睹之为快。”后唐长兴年间应考不弟,遂访道求仙,寻求精上的解脱。《宋史·陈抟传》说:“遂不求仕,以山水为乐。自言尝遇孙君仿、獐皮处士,二人者高尚之人也。语抟曰:武当山九室岩可以隐居。抟往栖焉,因服气辟谷,历二十余年,但日饮数杯。移居华山云台观,又止少华石室,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


后晋天福年间,陈抟返归四川,师事邛州天庆观高公何昌一,学锁鼻术。文同《丹渊集·拾遗下》说:“闻是州天师观都威仪何昌一有道术,善锁鼻息飞精,漠然一就枕辄越月始寤。遂留此学,卒能行之。后归关中,所修益高,蜕老而婴,动如神人。”入宋,陈抟数次入阙,太宗礼待甚厚,赐号“希夷先生”,令增葺所居华山云台观,数月后送还归山。陈抟在京之时,太宗多延入宫中与语,“自契崆峒之问,八素九真之要诀,四觉七缘之妙门。”

陈抟 採自明洪自存《仙奇踪》


系统的内丹理论

系统的内丹理论


据史籍所戴,其著述甚富,共有十余种。《宋史·陈抟传》说:“抟好读《易》,手不释卷。常自号扶摇子。著《指玄篇》八十一章,言导引及还丹之事。宰相王溥亦著八十一章,以笺其旨。”“又有《三峰寓言》及《高阳集》、《钩潭集》诗六百余首。”《通志·艺文略》道家书类有:“《赤松子八诫录》一卷,陈抟撰。”道家外丹类有:“《九室指玄篇》一卷,陈图南撰。”五行相法类:“陈抟《人伦风鉴》一卷。”《人伦风鉴》又称作《龟鉴》。史载陈抟精通相法,此书即其相法专著。别有诗文四种。


《太华希夷志》卷下记述了这些著作的传播情况:“先生没后,有弟子曾孙武尊师,因文正范公指教,得《入室还丹诗》于京师凝真院,得《三峰寓言》于太华李宁处士,得《指玄篇》于赤城张无梦,得《钩潭集》于张中庸进土,共三百篇余。”可见其内容丰富,篇幅颇大。此外,还有《诗评》一种。《宋朝事实类苑》卷四一说:“田微君告,字象宜,笃学好文,理致高古。尝学诗于希夷先生,先生以《诗评》授之,故诗尤清丽。”在《宋史·艺文志》易类中载:“麻衣道者《正易心法》一卷。陈抟《易图》一卷。”另《道枢》卷十有《观空篇》,亦为陈抟所著。《道藏》中尚收有《阴真君还丹歌注》,题“希夷陈抟注”,考其注文,其内容与陈抟的其它著述相合,亦当为其著作。又据史载,陈抟曾刻《无极图》于华山石壁,著《太极图》、《先天图》流传世间。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关于处世之道的内容。刘歆指出,人际交往是“人道之本始,纪纲之大要”,有人际交往就会思考如何交往,因而古代众多思想家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处世之道。


其中,道家以站在世俗之外的心态冷眼旁观,体会俗世种种,滋生出独特的处世智慧。道家既有指导实际生活的经验性方法、技巧,也有待人接物的理论性原则、价值,更有超越实际生活、追寻心灵自由的超越性境界。但是,长期以来道家处世之道备受误解,如以老子为阴谋论,以庄子为阿Q之“精神胜利法”或避世主义。


充分挖掘道家处世之道,不仅有利于探索解决中国传统思想如何适应现代的问题,也有利于现代社会人们深入传统资源寻找解决其自身面临的困境。


一、守柔与尚雌的处世技巧


与其他诸子哲学相比,道家最显著的特点是守柔尚雌。老子在其书中以“母”“牝”“婴儿”“水”等外表柔弱之物为道的喻体以表示其对柔弱的崇尚。对此,《吕氏春秋》总结说“老子贵柔”。


不仅仅是老子,庄子在其书中以颜回之卫、叶公子高使齐、颜阖傅卫灵公太子等故事说明,面对强者的压力,弱者的生存之道是以柔弱的姿态应对;支离疏“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却因其无用之德得以在混乱的世间生存,看似柔弱的残疾人在强者环伺的世界反而能自我保存。道家坚信“柔弱胜刚强”。


《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种思维常被后世误解为阴谋论。其实,这里的“欲”不应强化解读,而应弱化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即应接事务时采取低姿态,想要的结果自然而然会得到。


当代社会,为争夺更多资源、获得“成功”,多数人以力相争、崇尚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激烈竞争固然有利于实现自身价值、促进社会成长,但同时也带来人心欲望张扬、社会短视浮躁的后果。道家守柔尚雌哲学一方面为个人提供了规避锋芒以实现目的的方法,另一方面为社会发展提供一种反思的角度与能力。


二、节制与宽容的处世准则


无论对自己的思虑还是欲望,道家都主张不可恣意,而要有所节制。这包括通过对外在知识追求的限制、管理权力的内收、名利欲望的节度等方法的修炼,以达到在应接他者时自己内心的安宁与祥和。老子指出“圣人为腹不为目”,即是说饮食上保证自己吃饱喝足即可,不需要满汉全席、奢侈浪费。庄子批评惠施“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因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这里庄子并不是反对人们对知识的追求,而是反对仅仅追求知识、不知追求生命自身,是为“逐万物而不反”。现代人们关注科技与伦理之间的冲突,更可见庄子的先见之明。


自我节制的结果是对他者的宽容。《老子》讲“和光同尘”,《庄子》讲“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即是说在人世中,需要一种宏阔的心态对待另一个与自己不同的他者。但这并不是说道家主张无原则的原谅,老庄对道、德有自己的坚守。


只是在他们看来,人性是贵“真”的,即在不受干扰的自然而然的情形下,人性的自我发显是真诚的、良善的。因此,一个宽容社会的形成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所有人因循自我心灵的彰显,才会形成一个和谐的社会。


当今社会有些人由于戾气严重而在处理事务时易于冲动,欲望的张扬与权力的霸道对个人人性造成伤害的同时也破坏了社会价值。以自我为中心、不知反省、不接受异己的存在是一个重要原因。以老庄之道收敛自己的性情,谨慎对待周遭的世界;既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也要接受他者的不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应是我们应当遵循的处世原则。


三、尚和与超越的处世境界


老子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是说万物保持阴阳平衡才能存在。人禀受天地之气而来,在世间也需要保持和谐状态。首先是自我身心的和谐。庄子在《人间世》中提到“形莫若就,心莫若和”的说法,意指以虚无之心平和之境应接事务。


在庄子看来,人心本然是和谐的,也应该是和谐的,但由于大道沦丧,人心被各种欲望、思虑控制而呈现异化状态,这种异化需要经过一定的修养工夫才能回到其本然状态与应然之境。在物质至上、欲望张扬的当今时代,人心的混乱、迷茫、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需要和谐的力量进行调整,这就需要人们回到道家所强调的少私寡欲、抱德炀和的修养工夫,回到自我性情的本真平和状态上来。


其次,自我与他者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道家认为真实呈现的人性是自足的、不喜干涉的,每个人遵循自洽自适的性情,以无为的方式生活在世间,在位者与百姓互不知道对方的存在,百姓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则会形成一个符合人类理想的和谐社会。


这种社会对自然环境也是顺应的。庄子曾指出对于马牛,应该任其逍遥于草地,而不是“络马首穿牛鼻”,扭曲自然本性使其为人所用。这要求我们开发自然的同时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再次,道家处世之道要求不能局限于自我与他者的区分。在著名的“楚王遗弓”的故事中,老子藏弓于天下的视野比孔子藏弓于人的视角宏阔得多。


《庄子·大宗师》有“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著名寓言。道家追寻的最高道德不是儒家信仰的仁德,而是一种不为外在名利引诱也不为内在思虑控制的自我性情的自然发显,是一种空灵虚静之“虚”德,而不是有着仁义等实质内涵的“实”德,是为“游心乎德之和”“道通为一”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精神境界。在道家的处世哲学中,如果人们都能达到这种境界,那么和谐社会的理想就是现实的。












































































在这些著述中,陈抟建立了一个相当完整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以传统的道教学说为核心,并吸收了儒家的易学观念与佛教定学说,构成了一套系统的内丹理论。陈抟的各幅易图,正是形象地阐述了他的学说。其中以《无极图》影响最大,它集中地显示了陈抟的内丹理论。


在黄宗炎《太极图辩》中,记述了《无极图》的基本模式:“其图自下而上,以明逆则成丹之法。其重在水火。火性炎上,逆之便下,则火不熛烈,惟温养而和燠;水性润下,逆之使上,则水不卑湿,惟滋养而光泽。滋养之至,接续而不已;温养之至,坚固而不败。其最下圈,名为玄牝,玄牝即谷神。牝者窍也,谷者虚也,指人身命门两肾空隙之处,气之所由以生,是为祖气。凡人五官百骸之运用所觉,皆根于此。于是提其祖气,上升稍上一圈,名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有形之精,化为微芒之气;炼依希呼吸之气,化为出有入无之神,使贯彻于五藏六腑,而为中层之左木、火,右金、水,中土相联络之圈,名为五气朝元。行之而得也,则水火交媾而为孕。又其上之中分黑白而相间杂之一圈,名为取坎填离,乃成圣胎。又使复于无始,而为最上之一圈,名为炼神还虚,复归无极,而功用至矣。盖始于得窍,次于炼己,次于和合,次于得药,终于脱胎求仙,真长生秘诀也。”


无极图 採自《宋元学案》


按照黄宗炎这一记载,《无极图》共分五圈,自下面逆行而上,开始于“得窍”,终于“脱胎”,完整地阐述了内丹修炼的全部过程,即得窍,炼己,和合,得药,脱胎、还虚的五个阶段。《无极图》的关健在“水火”。“水火”是指什么呢?中国医学理论认为,人体五脏与五行相配。心在上焦,属火;肾在下焦,属水;心中之阳下降至肾,则温养肾阴;肾中之阴上升至心,则滋补心阳。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和肾水是相互升降,彼此协调,以维持人体生理动态的平衡,这就叫作“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相反,如果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或心火炽盛,下伤肾阴,便失去了这种协调,出现心烦、失眠、遗精等多种病变。长期如此,就会伤身损寿,以至病夭。心火与肾水交济,这就是《无极图》的核心内容。这个核心主要由两部份组成,一是修性,一是修命。


性命双修


水火既济图 明代彩绘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在《无极图》中,陈抟阐述了性命双修的具体步骤。首先从修命开始,即识“玄牝之门”,守—“得窍”,这是第—圈所示。所谓“玄牝”,亦称“玄根”。陈抟说:“从玄根而论之,则混元一判,三才具焉,四时迁焉。则内景而论之,则洪蒙一判,三宫具焉,万象生焉,四时运焉。此天地人皆生于一者欤,其妙在乎合三五之气,用九九之节符。三五者何也?水火土也。于是闭幽门,研八遁,分三明。其父泥丸,其母雌一,以收三光,归于子室,精神不失矣。八遁者,何谓也?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是也。



































































































































































































































































































































天人相宜:以自然之物,养自然之人;悟天地之道,行天地之仁!


修身养性是完善自我的第一步,也是成就大业的第一步。良好的修养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保障,也是人生有所成就的前提。圆满的人生和基本品德是不可分的。惟有修养自己的品行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和恒久的快乐。


曾子说过:“吾日当三省吾身。”三省吾身,意思就是要常常反思,反省,以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修身是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养性,使心智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修身之道:能平,能静。保持心情舒畅的最好方式就是要有一颗平常之心,一颗淡泊名利之心。


精神是人生的本源。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精神的修养,全是内心所要做的功夫


所谓治心之道,如惩忿室欲、静坐养心、平淡自守、改过迁善等等,都属于精神方面的修养。因而,精神修养须按照静坐、平淡、改过进行。心静自然平和,平和和之后改进也能很好的进行。这三者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修身养性之道能平,就要与人为善。古人云: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以言诲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师儒之道,亦莫大乎此。


仲尼之无常师,即取人为善也;无行不与,即与人为善也。为之不厌,即取人为善也;诲人不倦,即与人为善也。一个平和的人无论处于何时、何地,都能觉察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永远怀着一颗上进之心。平和之人必为低调之人,不招人厌恶,不引祸端,即使有祸也能避过。


平和即心理平衡,合于自然松静之道。老子讲:“静为躁君,重为轻根,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人只有心静,才能去躁,沉稳才能避开轻浮之举。水面静,映出的月亮是完整的。心静才可接受宇宙的良好信息和能量


平和待人,谦而不欺,立身之本。无论一个人有多大的成就,多高的社会地位,谦虚做人的要求都是立身之根本。谦而不欺是一种低调的做人品格。谦是礼,不欺是果,与人为善但并不善被人所欺。


平和谦虚也是一种尊重他人的体现,只有尊重他人才可以获得他人的尊重。当然凡事皆有度,不夜郎自大也无需妄自菲薄,这两种做法都只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不要过分谦虚,这样不仅不会获得他人的尊重,反而令人看清自己。


孔子说:仁者静。老子说:致虚静,守静笃。静不仅是哲学概念,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一种为人处世之道。竟蕴含奥妙无穷的人生真谛和成功谋略。儒道释三家都强调静。儒家讲求修身,立志,治学皆以静为本;道家讲求平和冲淡;释家禅宗讲求静坐以静心。由此可见“静”是人生最高境界。


礼记·乐记》记载: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静是一种真实无妄、虚灵自然、无往无碍的境界,这种境界体现于道义,就是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体现于对生命的体验,就是庄子的逍遥游,即可以表现为波澜壮阔,也可以表现为小桥流水。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这个道理。老子说“上善若水”,指的就是这种无所执着,顺物自然的状态。


内心清静,自有远大静,是内心和谐的胸怀气度,是修身养性的精神追求,是厚积薄发的成功之道,更是人生与事业的美丽风景。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静是一阳初动万物资始者,庶可谓之静极。


意思是真正的静是潜伏,是蕴积,是在安静的状态中积蓄一点生动的意念。就像是冬至阴气殆尽,阳气初动,此时根正本固,是世间万物有待生长的一个起点,也是最具生命力的一个起点。心中守住这样的感觉,既安详,又充满生机,那才是君子守静的根本。


安得静心有洞天。静源于心,心必有志。凝神而能气定,气定而能守静。善守静者,心宽似海,心明如镜,心坚如钢。当一个人心静如水时,其心犹如明镜一尘不染。面对世俗纷扰都能以平和之心对待。内心的平和宁静可以忽略外界纷繁复杂的局面,可以为自己保留一份纯与真。


静能克浮躁,静能生智慧。世界喧嚣,人心浮躁,若要身心安稳,心中的多一份平和,脚下的路便会开阔一寸,平和对待别人,解脱了自己;眼底的淡然多一些,生活中的美好就会多许多,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潜心修行,人生因淡然而清雅,生命因平和而博大。人生在世,如能富而不奢,达而不狂,挫而不躁,功而不骄,成而不怠,定会进入别有情境的一方洞天。


”所谓“得窍”,是指炼功之际要澄思息虑,意念集中在玄牝—窍,一心一意固守命门,一呼一吸气沉丹田。这类似现代丹功锻炼中的调息入静,意守丹田。后来的内丹家,把这些功夫归属丹法修炼中的筑基阶段。筑基一词,亦是比喻,如造屋建阁,必先奠基使基础稳定,结构坚实,然后才能竖柱安梁,砌砖盖瓦。修炼内丹,也是同样的道理。


三宝成丹图 明代彩绘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无极图》的第二圈叫作“炼精化气,炼气化神。”这个是在筑基的基础上,炼有形之精,化为无形之炁;炼依希之炁,化为莫渺之神,属于陈抟丹法的第二个“炼己”阶段。按照内丹理论,炼丹的药物是由精、气、神构成的,精气神是生命的三太原素,丹经中称为三宝。陈抟说:“故曰存精、养神、炼气,此乃三德之神,不可不知。”三宝之中,以精为物质基础。元精本身虽属先天,但亦多杂质,为有形有质之物,不能通过督脉、任脉,上升至头顶上丹田。所以必须将精与气合炼,化为精气相合之阳“炁”,轻清无质,始能随意念沿任、督二脉运转。此合三(精气神)为二(炁神)的过程,就叫作炼精化炁


炼精化炁


炼精化炁阶段中又可分几个具体步骤,其中“炼己”是最基本的功夫,在整个内丹修炼中不可须臾或离。


陈抟《胎息诀》说:“定心不动,谓之曰禅;神通万变,谓之曰灵;智通万事,谓之曰慧;道元合炁,谓之曰修;真炁归源,谓之曰炼。”这里所说的即是“炼己”功夫。

慧灯福油图 明代彩绘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按照纳甲学说,“己”纳离离卦在人身为心,故“己”即指人心,指念头。陈抟说:“夫欲实其腹,先虚其心。心主静者,气主动者也。故通乎道者,翱翔海宇之外,而心常宁焉。休息毫厘之间,而气常运焉。静,然后能契至虚,虚极则莹,莹极则明,明极则彻,彻则天地之大,莫能逃乎方寸矣。”“善治生者,先治其心。将噪则安之,将邪则正之,将求则以舍而抑之,将浊则以清而澄之,行止于是,造次于是,久之则物冥于外,神鉴于中,不求静而愈静,不求泰而弥泰,于是动寂俱忘,天真自适焉。”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朦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


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


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


大道至简,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我们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天地之道,简易而已。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


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


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现心静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静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而是清欢。保持一颗童心,不开心的时候,心无遮拦地向朋友倾诉烦恼,开心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也许所有的忧愁会在倾诉中流走,所有的紧张会在大笑中释放。像孩子一样,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保持心灵原生态,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


伍冲虚《天仙正理直论》曰:“己者即我静中之真性,动中之真意,为元神之别名也。然必先炼己者,以吾之真性,本以主宰乎精炁者。宰之顺以生人由此性,宰之逆以成圣亦由此性。若不先为勤炼,熟境难忘,焉能超脱习柒,而复炁胎神哉!”可见,炼已是指如何集中意念,使形神安静。因此又称为修心、炼性。炼己偏重性功,这与佛家禅功相似。陈抟十分强调修心的重要性,故在图中特别注明炼己。


炼己修心,入定静寂,静极之时,正有动机,于恍惚杳冥之中,觉丹田气动,这就到了采药的时候。所谓“采药”,就是运用意识的作用,调动肾中精气沿督脉而上行,到达上丹田。陈抟说:“窍冥才露一端倪,恍惚未曾分彼此。中间主宰这些儿,便是世人真种子。”这里所说的“真种子”,便是采取的药物,即精气混融物。

炼形住世图 明代彩绘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药物采取后,即用意识引精气沿督脉、任脉运行,其中经过了上丹田、气管、中丹田、下丹田、会阴、谷道,完成一个循环,即炼精化气一小周天。陈抟说:“北方正一之气,主其洞房、金室,坎离之二气也。坎离交则日月精华自然合一,而会于三田矣。金室下元者,肾宫也,其名曰寿海。尾闾不禁,则沧海竭矣。故曰长生至谨房中急,此之谓欤。内使三房九室,使内外洞彻,乃存漱五牙之玉液而咽之。于是闭命关,下金锁,制精气,欲急伏铅汞之将飞。铅者,水中之金也,盈则魄动矣。汞者,火中之银也,满则魂摇矣。大肠者,玉堂之府也。小肠者,元阳之府也。左膀者,太和之府也。右胱者,太素之府也。胃者,中黄之府也。胆者,太清之府也。修之治之,勿令故焉,斯可也。”


在这个循环运转中,口中津液往往增多,其味甘美清,此即丹田经中常说的“琼浆”、“玉液”,咽之对人体大有补益效力。如同陈抟所说:“通乎道者,使龙虎潜交,饵之以紫金黄芽,养之以红银白雪,故得雄依雌恋,虎伏龙潜,自然风雨顺序,天地之功成矣。心精专则其内不倾,上合三焦,而下玉浆,取津于玄膺,入于明堂,溉于其喉,神明通矣。斯乃下有还丹,则必上烹元液,使阴尽而阳生,火抽而水添,循环而不止。何以取津乎?搅漱舌之下,则波涛自满,咽之则注于丹海矣。”“但能息息皆相顾,换尽形骸玉液流。”


炼炁化神

炼炁化神


据丹经所载,经过炼精化炁三百次后,即可转入炼炁化神。炼精化炁为初关,将精与气合炼而成为阳“炁”作为丹母,为三归二;炼气化神,则“炁”与神合炼,以炁归神,则为二归一,亦称中关,或大周天大小周天的区别有于,小周天是采药运转入下丹田,经过上顶泥丸宫到下炉丹田而封存;上顶曰乾鼎,下田曰坤炉。即运精炁沿督脉而上,顺任脉而下,二脉通则百脉皆通,自然周身流转,无有停壅之患而长生。


陈抟说:“炼三元之气既久,则五脏之灵光夜烛矣。三魂宁者,梦寐灭矣。三田各有室焉,其室一寸有二分,阳驰阴走,圣人状之为龙虎,谓其难制伏也。曰鼻曰目曰心,此身前之三关也。曰尾闾曰肘后曰辘轳,此身后之三关也。曰口曰手曰足,此身外之三关也。呼吸进退,阙一不可焉。三田者,存炼北方之正气,采之有时,还之有数,自然变化,九玄金液之大丹也。地户者,口中也。帝乡者,额心也。鼻之气,出清入玄者也。夫存想发火,运载河车,不离乎呼吸而已。于此炼其津液,而入于玄宫,肾之铅汞飞出于上道,于是上下关键而不泄,圣胎斯成矣。舌之吐缩,漱津咽液,当如江河之注,五内源源不绝者可也。养三田,净六府,固神室,闭邪关,于是结五内之精华,育大化之元胞,使气住于神宫,丹回于脑,可以变朽为荣矣。三田修炼之功,至则留精止胎,自然三气右旋于脑户,六阳左绕于乾宫,上下顺流,百关俱爽,则九窍洞达矣。”



















































































































婴儿孩童时期,人人自带三分灵气,能量充足。


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人慢慢长大,灵气和能量也逐渐被消耗殆尽。


有一种说法,说人在下班之后,回家之前,在车上发呆一会,这是难得的放松一刻。公司都是同事,家里面对亲人,唯独在车上的一刻,一个人才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这个时候是最轻松的,内心也是最为宁静的。


其实,这也是在找回一点点丢失的能量。


修复自己的能量,只需要一个字:静。


身静,心静,神静,思静。


早在两千年前,庄子就揭示了其中秘密,和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有关。天大地大,人在其中,天地人三合为贵。


一、给自己一点空间,才能从天地中得到能量。


庄子说,有知觉的物类,包括人,都是依靠气息的流动,背后有一种能量的隐形连接。


比如:我们面对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时,就会感到心旷神怡,这是自然和人的能量连接;我们和志同道合的人交流时,会感到有兴奋,这是能量的共振;我们和意见不合的人沟通时,会感到心累,这是能量的抵消……


万事万物的背后,都有一种看不见的能量在自然流动。这种看不见的能量,普通人无视,有道人会运用。


《庄子》曰:“凡道不欲壅,壅则哽,哽而不止则跈,跈则众害生。”


凡为道是不求滞塞的,滞塞就会不通畅,梗塞不止就会互相乖戾,乖戾就会产生各种祸害。


俗话说,“堵塞不通”是百病的根源,就是这个道理。


人在婴儿和幼年时,与“道”是最接近的,尚没有心机和心智隔绝与天地的连接。随着年纪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多,人与人之间的磕磕碰碰,人就会形成一种稳定的心智,用来认知这个世界,也用来保护自己。


这种心智,是双面性的,一方面保护了自己,另一方面也隔绝了自己和天地的连接,从而失去灵气。


所以,洞悉其中道理的人,如庄子说的“弃智绝学”,老子说的“绝学无忧”,不再依赖心智来保护自我,而是放下自我,顺应天地的变化,和大道同行。每天都会经历世俗的事,却不放在心上,这样就留出了一个空间,道才能顺畅流动,人从中获得能量的流动。宇宙的源头,总是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只有留出空间的人,才能保持自身的流畅性,保持新鲜活力。


二、静默可以调理疾病,宁静可以止息焦躁。


《庄子》曰:“静然可以补病,宁可以止邃。”


人在生病劳累之后,总是需要静养。


因为人的头脑每天都想很多,心中有虑,说很多话,做很多事,劳累形体,就像一碗水摇晃不止,心神不宁,养不住心神,则身体难以保持精力旺盛。


静养,就像一碗水安静下来,有沉淀,才有清澈,这个时候心神才能得到安静,身体才能慢慢得到能量的修复。


庄子提出休养之法,以静养神,《黄帝内经》也有记载:“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尽其天年。”


人,每天需要给自己留出一点时间和空间,在独处中得到安静,在安静中修复能量,保持精气神充足。







































大周天则以鼎下移,以黄庭中丹田为鼎,以下丹田为炉,元气氤氲二田之虚境,修持只守二田之间,不固定于一处,任其自然灵活,待守到昏冥全无,灵光不昧,用绵密寂照之功,入定之力,使元神发育成长而已。陈抟说:“二肾之宫,其左为日,其右为月,而斗所居者是也。吾身有日月焉,使之高奔,上彻于泥丸,中行于五内,上下三宫,循环无穷,则百骸固而精髓实矣,此黄庭之道也。”“必知会合东西路,切在冲和上下田。”是指明大周天非运气循环而是洗心涤虑,以真气董蒸,以目绵密寂照,冲和丹田,由有为到无为,“炁”的本身由微动到不动而尽化,炁神合一,最后只余元神而已。

五行八卦图 明代彩绘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接着逆而上之,即第三圈所示的五气朝元。此阶段调动元神,炼化元气,使之贯彻五脏六腑,内炼五脏。图中所列五行,即指五脏。五行之中,水指肾脏,火指心脏,木指肝脏,金指肺脏,土指脾脏。陈抟说:“五行者,散而为五,混而为一者也。一者,道之始,药之祖也。故天以一阳降而生复,六降而生干。阳极矣,则一阴降而生媾,六降而生坤。圣人收采天地之真气,分成二体,一曰铅,二曰汞,各八两,合乎三百八十四铢,以应于卦爻者也。仰观天道,俯推漏刻,以均分其火候,夺取一千八十之火功,以脱凡胎。斯盖起于一,终于一,金丹之火候也。”


其内炼五脏,要求五官封固。俞琰曰:“眼含其光,耳凝其韵,鼻调其息,舌缄其气,叠足端坐,潜神内守,不可一毫外用其心也。盖眼既不视,魂自归肝;耳既不听,精自归肾;舌既不声,神自归心;鼻既不香,魄自归肺;四肢既不动,意自归脾。然后魂在肝而不从眼漏,魄在肺而不从鼻漏,神在心而不从口漏,精在肾而不从耳漏,意在脾而不从四肢孔窍漏;五者皆无漏矣,则精、神、魂、魄、意相与混融,化为一气,而聚于丹田也。”五气混触,聚于丹田,和合而成“圣胎”,即取坎填离阶段,这是第四圈所示,为内丹术的核心。

养胎仙守图 明代彩绘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图中左为坎卦,阴中含阳,为肾,为水;水中生气,谓之真气,或叫作虎。右为离卦,为心,为火;火中生液,谓之真水,或叫作龙。




















































































































孙思邈历览前代医籍,以方书浩博,简册繁重,难于寻检。他根据自己在医药学上的研究和实践,删繁就简,编为《千金方》,“以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之济,德踰于此”。(《千金要方序》)是书简易实用,可以救急,故曰《备急千金要方》。这部书包括对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卫生等各方面,尤其注重对妇科儿科疾病的治疗,所以把妇人方、少儿方列于全书之首。他又把晚年的经验总结起来,撰成《千金翼方》三十卷,作为《千金要方》的补充,书中收载了当时所用药物八百余种,对其中二百多种药物的采集、炮制等不仅作了详细的记述,并且补充了许多治疗方法。孙思邈认为食物对养生、治病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他在《千金方》中特别列出《食治》一门,详细介绍了谷、肉、果、菜等食物疗病的作用。并注重饮食卫生,如主张“食欲数而少”(《千金要方?养性》),即多餐少吃,“熟嚼”,不吃陈腐的东西,食毕要嗽口,以及“食止,行数百步”(《摄养枕中方》),等等。他认为作医生的应当先了解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千金要方?食治》)他说:“药、食两攻,则病勿逃矣。”(《千金翼方?养性》)还主张把药物与针灸结合起来治病,所谓“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千金翼方?针灸》),这是医学上提倡综合治疗法的先声。当然还应指出这些书里还夹杂一些迷信的糟粕,这正是作为道教徒的孙思邈的宗教世界观的局限性。


明正统《道藏》中所收医药类书籍自《黄帝内经素问》、《八十一难经》以及上述之《肘后方》、《千金方》等约二十部,但还有一些道教医籍如张三丰《仙传方》、赵宜真《济急仙方》、邵真人青囊杂纂》、臞仙《寿域神方》等都未收入。总之,道教是重视医药的,虽然其出发点是为了宗教上的求仙长生,但其内容包含有不少科学的有价值的东西,应该引起重视,加以发掘整理。










一、道教与医药


道教为了达到成仙长生的目的,首先得却病延年,而医药的作用也在治病、防病、延寿。所以,医药成为仙道修炼的重要方术之一,凡是学道求仙的人必须懂得医药,医药成为有知识的道教徒的必修功课。道教徒把药分为上中下三品,认为上品药服之可以使人成仙,长生不死。《抱朴子?对俗篇》说:“知上药之延命,故服其药以求仙。”中品药可以养生延年,下品药才用来治病。上药中的上上品就是道教的金丹大药葛洪说九鼎神丹服之都可以成仙,如云:“九转之丹,服之一日得仙。”还丹“服之一刀圭,即白日升天。”(《抱朴子?金丹》)但是这种金丹是经不住实践检验的,历史上许多求仙心切的人,吃了金丹大药,不仅没有成仙,反而中毒死亡,不仅不能延年,反而短命。所以古诗上说:“服食神仙,多为药所误”。历史上服丹而死的事例不少。唐朝诸帝,如宪宗、穆宗、武宗、宣宗都是服丹药中毒死的。①五代时南唐烈祖李昪使道士史守冲等炼金石为丹。李昪服金丹中毒,临死时给他的儿子齐王李璟说:“吾服金石欲延年,反以速死,汝宜视以为戒。”(《南唐书?烈祖本纪》)自宋以后炼外丹服食术求仙之风才日渐衰微。隋唐以前由于道士一直追求金丹妙药,总是千方百计地去寻找长生不死的“上药”,这种“上药”事实上是没有的,上药不可得,只好退而求其次,找寻可以延年益寿、治病养生的中、下药。为了服食,必须懂得医药,所以道教徒中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都是著名的医药学家。


神农本草经》是战国、秦、汉以来药物知识的总结。这部书里就带有明显的方士和仙道的色彩。它把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药一百二十种,久服可以轻身益气,不老延年。中品药百二十种,可以抗御疾病,补虚弱。下品药百二十五种,可以除寒热邪气,破积聚。葛洪引《神农四经》说:“上药令人身安命延,升为天神,遨游上下,使役万灵,体生羽毛,行厨立至。……中药养性(生),下药除病”。(《抱朴子?仙药》)可见上药就是修道求仙所追求的,这些药物大都出战国秦汉时方士所传,其中对好些药物都说:“不老神仙”,“长生不老”就是证明。在《汉书?艺文志》里就把“医经”、“经方”、“房中”、“神仙” 四类书同列于方技略,正说明古代迷信与科学是互相杂糅混在一起的。在上品药物中列于首位的就是历代方士奉为仙丹妙药的丹砂。葛洪说:“仙药之上者丹砂”。(《抱朴子?仙药》)“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其去凡草木亦远矣,故能令人长生。”(《抱朴子?金丹》)葛洪在炼丹中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丹砂(HgS)加热离解出水银,水银和硫黄反应,加热升华,又生成丹砂。道士们不理解其中的化学反应,把它看得很神秘,视为仙丹,结果许多人服之中毒而死。李时珍批判道:“水银乃至阴之精,禀沉着之性。得凡火锻炼,则飞腾灵变,得人气熏蒸,则入骨钻筋,绝阳蚀脑,阴毒之物,无似之者。……《抱朴子》以为长生之药。六朝以下贪生者服食,致成废笃而丧厥躯,不知若干人矣。方士固不足道,《本草》其可妄言哉!”(《本草纲目》卷九水银条)


葛洪(283-363年)丹阳句容(江苏句容县)人。他“综练医术”,(《晋书》本传)是著名的医药学家。葛洪医药方面的著作有《玉函方》一百卷,《肘后要急方》四卷,《神仙服食药方》十卷,《黑发酒方》一卷等。他感到医药的方书卷帙烦重,加以选辑整理,编撰成《玉函方》一百卷。又将方便经验方编撰为《肘后要急方》,用以救急,便于携带,可以悬于肘后,故又名《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它包括传染病、慢性病、外科、眼科、小儿科及兽医等各方面。对各种病的起源、病状、治疗方法都有所叙述。如其中关于痘症(天花)流行和结核病的记述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记载。又提出用狂犬脑敷贴伤口来治疗狂犬病的方法,这也为后来科学证明狂犬脑里含有抗狂犬病毒的物质。《肘后方》经陶弘景增补为《肘后百一方》,“取佛书人有四大,一大辄有一百一病之义名之” (《直书录解题》)。以后金代杨用道又取唐慎微《证类本草》中所附药方,加以增补,名为《附广肘后备急方》,足见这部书为历代医学家所重视。


陶弘景(456-536年)丹阳秣陵(江苏南京)人。弘景知识广博,是南朝著名的道教学者。史称其尤明“医术本草”。(《梁书》本传)他的医药学著作有《本草集注》,增补葛洪《肘后方》为《肘后百一方》,还有《药总诀》、《效验施用药方》、《集金丹黄白要方》、《服草木杂药法》、《灵方秘奥》等。


如上所述,由汉代结集的一部古代药典神农本草经》载有药物三百六十五种,分为上中下三品,这一分类法受炼丹方士的影响,认为上品药服之可以成仙,显然是不科学的。《本草》经过汉魏晋以来的历代传抄,字义残缺,品次错杂,弄得很混乱。陶弘景是精通药物学的,他在《本草》学上的贡献是:(一)整理了《神农本草》,陶弘景在《本草集注》中改变了把药物按上中下三品分类的方法,他根据药物种类的不同分为玉石、草木、虫兽、米食、果、菜及有名未用七大类,这种分类法显然比三品法更科学、更明确一些。以后唐代的《新修本草》和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分类都是在这基础上加以改进的。(二)根据汉魏晋以来几个世纪许多名医用药的经验加以提炼总结,于《神农本草》三百六十五种药物之外,又增补了三百六十五种药物,取名为《名医别录》,把《本草》中药物发展成七百三十种。(三)对药物的性能、形状、特征、产地都加以说明。对于一种药物有多种性能的,就以它主要的功能为本。中医在用药上本有君、臣、佐使的分别。但在《神农本草》中则以上品为君,中品为臣,下品为佐使,这种机械的划分显然是受了炼丹家方士的影响。陶弘景以药物主治之病来确其性能,如治黄疸病的药有茵陈、栀子等,祛风的用药有防风、防己、独活等。这是对《本草》学的一个重要的发展。(四)在药物的配伍使用上,以主治之药为君,辅助的药物为臣、佐使,又根据人的老少、男女、身体的虚实以及各地的生活习惯、环境的不同进行辨证论治,发展了《本草》学。


隋唐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孙思邈(581—682年)。他隐于太白山,学道炼气,精于医药。著《备急千金方》三十卷、《千金翼方》三十卷。















陈抟《胎息诀》说:“龙虎相交,谓之曰丹;三丹同契,谓之曰了。若修行之入,知此根源,乃可入道近矣。”即是指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所谓取坎中之一阳,填离中之—阴,使离卦变为纯阳乾卦,由后天复归先天,这就叫作“得药”而结“圣胎”,或称“婴儿”。《指玄篇》说:“邈无踪迹归玄武,潜有机关结圣胎。”这里所说的“圣胎”、“婴儿”,都是神气凝合的比喻,并非实指。明伍冲虚《天仙正理直论》说:“婴儿喻神之微。”

超凡入圣图 明代彩绘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至此,经过得窍、炼已、和合、得药四个阶段,精气神合炼的结果,只余元神,由有为过渡到无为,由命功转入纯粹的性功,常定常觉,寂空观照,做到一切归乎自然,进入炼神还虚阶段。炼神还虚,复归无极,这是《无极图》的最高境界。这种还虚理想与佛教禅宗“真如觉性”说相似。陈抟《指玄篇》说:“若得心空苦便无,有何生死有何拘。一朝脱下胎州袄,作个逍遥大丈夫。”即四大归空,脱离生死,很大解脱。后来的丹经中常以代表无极,代表虚无,即一切归于虚,—切融入圆明,一切复归最终的本源。


总结以上论述,陈抟《无极图》系统地阐述了内丹修炼的全部过程。其核心内容是修心养肾,所调“心即佛之道”,“肾即仙之道”。佛道双修,以求脱离生死,跃出轮回。它的理论基础是类比宇宙论的人体生命哲学。






延伸资源下载(道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陈抟老祖传心法,无极丹道耀今古!发布于2024-02-15 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