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的一切学问,都要能够落实在“以人为本”(解决人的实际问题)与“顺势而为”(顺应事物发展规律做事)的核心上才是正途。并且,能够葆有格物功夫与明德境界,才能抵达中国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境地。

那,什么是“格物”呢?

格物就是探究事物势能发展变化规律的学问。它为人们提供先见之明、顺势而为、胜物而不伤的方法和智慧使人能在生命的成长中具有各就各位、各自饱满的能力,也是抵达中国文化的功夫和境界的路径。

什么是格?《说文》解释为:“木长兒”,突出的长树枝,有别其他树枝,可令人一眼就能看清,比喻为事物的明显特质。

什么是物?周代的喜说“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是说,凡是有样貌(虚象)、形象(实象)、声音和颜色的事物,都属于“物”的范畴,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尹喜是老子的好朋友,是尹喜让老子写下了《德经》。)

其中,鉴貌辨色,从中国先秦时期开始,就已成为非常普遍的格物方法。这个“貌”,是指无形的气质、气象。“气”属于貌类,如:英雄气、豪杰气、官气、英气、静气、匪气、书卷气、山林气、富贵气、淡泊气、不群之气,气势汹汹、喜气洋洋……此外,诸如谦虚、温柔、骄傲、跋扈、蛮横、冷淡、慈祥、低调、平和等词语也都属于“貌”的范畴。而对于“色”的应用,在人体方面,则成为中医的重要诊断方法。

古代文献对人物的物象和声音特点的记载,是非常普遍的。尤其是对人物的描述,通常都会记录人的身体或相貌特点。如:隋炀帝是“眉骨隆起,贵不可言”,三国刘备“耳大垂肩,双臂过膝”,唐代高僧马祖道一是“牛行虎视”,宋代朱熹出生时右眼角长有七颗排列如北斗的黑痣……

对“貌、象、声、色”这些“物”类势能的甄别,即称为“格物”。《宋史》载邵雍“于凡物声气之所感触,辄以其动而推其变。”但凡对事物、声音、气象有所感触,便依凭其动态来推验事物变化的规律,这就是格物之运用。

“格物”二字,格的是物,知的却是自己——让自己的洞察力与行动力越来越强,可以敏锐而深刻地看到问题的实质,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轻地陷入憎恶、愤怒、怀疑、失望、贪爱等狭隘、极端、肤浅的状态中了。相反地,视角与智慧将更加宽广与清明,也因此会让理解、宽容与悲悯的力量更加饱满!

格物的立论基础是“有物有则”。(诗经·大雅·悉民》)即天地间凡事物皆有其法则、规律。格物的维度有三:天、地、人。其中“格天”是天文(观天象),“格地”是卜居(堪舆风水),“格人”是识鉴人。

这世间,任何一件事物都可以从“显现”与“本性”两个方面来分析,每件事物都包含这两面,连你自己都不例外。其中,“显现”是外在呈现的象,“本性”是内在的势能,它超越一切显象而存在。若问二者什么关系?二者是一体两面。这是真理!而格物之学,最重视的就是研究事物的“本性”,即“识势”——《道德经》:“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吕氏春秋》:“水出于山而走于海,水非恶山而欲海也,高下之然也。稼生于野而藏于仓,稼非有欲也,人皆以之也。”这是自然之势。
万物有象,表象即表法。有象必有势能,势能不会消失,它无问南北,莫曰古今,一直都在!人若无任何势能之时,死亡便是表象,亦不过是势能又转化为另一种显现而已。
关于“表象即表法”,我们从《庄子》所言的故事中,或可得到更明晰的认知《庄子·外篇》载:鲁哀公当政时,庄子拜见鲁哀公。见面后,鲁哀公说:“鲁国多儒士,很少有信仰先生道学的人。”庄子答道:“我认为鲁国少儒士。”鲁哀公说:“先生此言差矣!在我们鲁国,穿儒服者随处可见,怎能说鲁国少儒士呢?”庄子不卑不亢地答道:“我听说,儒士中戴圆帽者,知晓天时;穿着方鞋者,精通地理;佩带用五色丝绳系着玉玦者,遇事能决断。君子身怀那种学问和本事者,未必穿儒服,而穿儒服者,未必具有那种学问和本事。”鲁哀公听得很入,庄子接着说道:“事实上,仅凭穿着来判断是否为儒士,是很可笑的!若您认为不是这样,何不在国中号令:‘没有儒士的学问和本事而又穿儒服者,处以死罪!’”鲁哀公不服气,于是在全国张贴命令。五天后,鲁国国中仅有一个身穿儒服者,立于朝门之外。鲁哀公立即召他进来以国事征询他的意见。无论多么复杂的问题他都能对答如流,果然是位名副其实的饱学之士。事后,原先自以为国家人才济济的鲁哀公,感到很惭愧。

在这个故事中,庄子所言从儒服的装扮上可以代表各自内在精通的功夫与智慧,即是“表象即表法”。

格物之学要牢记格物是功夫、明德是境界的核心指要,并须谨记南宋辛弃疾所言“物无美恶,过则为灾”的准则。

而格物智慧的窍诀,就是在道法自然的基础上,践行好三十二个字:“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事事相关,物物相应;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易经)

邵雍在这方面运用得非常娴熟!《宋史》评价邵雍这个人,智慧高妙,英气勃发,性情豪迈,是有史以来的佼佼者。但他又坦荡平和,为人柔软,没有棱角,因此他呈现出清净但不激烈,与人相处和谐但不盲从的气质,人们跟他越交往,就会越尊敬他!

南宋大儒陆九渊说:“圣贤之所以为圣贤者,不容私而已。”圣贤之所以能成为圣贤,就是因为心中“无我”“寸心不昧”,行事无愧于心!可是,邵雍的“虚明”境界是如何抵达的呢?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心无妄思,足无妄走,人无妄交,物无妄受。”(《瓮牖吟》)又云:“耳无妄听,目无妄顾,口无妄言,心无妄虑。四者不妄,圣贤之具。”(《无妄吟》)心不胡乱思考,耳不胡乱听从,脚不胡乱行走,朋友不胡乱交往,物品不胡乱接受,这样就能达到“无妄”的境地啊!邵雍这个无事定心、临事守心、历事炼心的大境界,令程颐大为赞叹,他说:“无妄者,至诚也!”

关于“诚”的大用,四书中的《中庸》和《孟子》,早就为世人指出了方向。《中庸》说:“诚者,自成也。”“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人若能做到诚意十足,自然就能够通达天道,不依外力之功,就能成就自己!而这,也是邵雍通达天道的窍要所在。

宋代英邵武师说:“古之学者治心,今之学者治迹,然心与迹,相去霄壤矣。”是的,治心乃根本之事,治迹为矫情之行,二者相距甚远。
明代憨山大师说:“拜容易敬心难,意不虔诚总是闲。五体虚悬空费力,骷髅磕破也徒然。”(《费闲歌》)没有十足的意诚,怎么可能会入道呢?!
庄子说:“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做事不精细,内心缺少诚意之人,是不能打动别人的。那些传承千百年的匠人生命,贯穿其中的都是“精诚”二字!古语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汉代王充《论衡·感虚》)人的至诚之心,是能够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的!只要专心诚意地做事,再困难的问题都有解决的可能。
也正因如此,邵雍这种“无妄”的精神,远比他的生平事功更令人侧目!
(以上内容选自米鸿宾《一代传奇:邵雍的智慧》,东方出版社)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心与道的结合__格物发布于2024-04-09 16: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