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三十世家·五宗世家



原文


 孝景皇帝子凡十三人为王,而母五人,同母者为宗亲。栗姬子曰荣、德、阏于。程姬子曰馀、非、端。贾夫人子曰彭祖、胜。唐姬子曰发。王夫人兒姁子曰越、寄、乘、舜。


  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帝前二年用皇子为河间王。好儒学,被服造次必於儒者。山东诸儒多从之游。


  二十六年卒,子共王不害立。四年卒,子刚王基代立。十二年卒,子顷王授代立。


  临江哀王阏于,以孝景帝前二年用皇子为临江王。三年卒,无後,国除为郡。


  临江闵王荣,以孝景前四年为皇太子,四岁废,用故太子为临江王。


  四年,坐侵庙壖垣为宫,上徵荣。荣行,祖於江陵北门。既已上车,轴折车废。江陵父老流涕窃言曰:“吾王不反矣!”荣至,诣中尉府簿。中尉郅都责讯王,王恐,自杀。葬蓝田。燕数万衔土置冢上,百姓怜之。


  荣最长,死无後,国除,地入于汉,为南郡。


  右三国本王皆栗姬之子也。


  鲁共王馀,以孝景前二年用皇子为淮阳王。二年,吴楚反破後,以孝景前三年徙为鲁王。好治宫室苑囿狗马。季年好音,不喜辞辩。为人吃。


  二十六年卒,子光代为王。初好音舆马;晚节啬,惟恐不足於财。


  江都王非,以孝景前二年用皇子为汝南王。吴楚反时,非年十五,有材力,上书原击吴。景帝赐非将军印,击吴。吴已破,二岁,徙为江都王,治吴故国,以军功赐天子旌旗。元光五年,匈奴大入汉为贼,非上书原击匈奴,上不许。非好气力,治宫观,招四方豪桀,骄奢甚。


  立二十六年卒,子建立为王。七年自杀。淮南、衡山谋反时,建颇闻其谋。自以为国近淮南,恐一日发,为所并,即阴作兵器,而时佩其父所赐将军印,载天子旗以出。易王死未葬,建有所说易王宠美人淖姬,夜使人迎与奸服舍中。及淮南事发,治党与颇及江都王建。建恐,因使人多持金钱,事绝其狱。而又信巫祝,使人祷祠妄言。建又尽与其姊弟奸。事既闻,汉公卿请捕治建。天子不忍,使大臣即讯王。王服所犯,遂自杀。国除,地入于汉,为广陵郡。


  胶西于王端,以孝景前三年吴楚七国反破後,端用皇子为胶西王。端为人贼戾,又阴痿,一近妇人,病之数月。而有爱幸少年为郎。为郎者顷之与後宫乱,端禽灭之,及杀其子母。数犯上法,汉公卿数请诛端,天子为兄弟之故不忍,而端所为滋甚。有司再请削其国,去太半。端心愠,遂为无訾省。府库坏漏尽,腐财物以巨万计,终不得收徙。令吏毋得收租赋。端皆去卫,封其宫门,从一门出游。数变名姓,为布衣,之他郡国。


  相、二千石往者,奉汉法以治,端辄求其罪告之,无罪者诈药杀之。所以设诈究变,彊足以距谏,智足以饰非。相、二千石从王治,则汉绳以法。故胶西小国,而所杀伤二千石甚众。



译文


孝景皇帝的儿子共有十三人受封为王,这十三人分别由五位母亲所生,同一母亲所生的为宗亲。栗姬所生的儿子是刘荣、刘德、刘阏(è)于。程姬所生的儿子是刘余、刘非、刘端。贾夫的所生的儿子是刘彭祖、刘胜。唐姬所生的儿子是刘发。王夫人儿,姁(xǔ)所生的儿子是刘越、刘寄、刘乘、刘舜。


  河间献王刘德在孝景帝前元二年(前155)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为河间王。他喜好儒家的学问,衣著服饰言行举止都依仿儒生。山东的众儒生大多都归附于他。


  他在位二十六年后去世,他的儿子恭王刘不害继位。刘不害在位四年去世,他的儿子刚王刘基继位。刘基在位十二年去世,他的儿子顷王刘授继位。


  临江哀王刘阏于在孝景帝前元二年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为临江王。他在位三年去世,因为没有后代继承王位,封国废除,改为郡县。


  临江闵王刘荣在孝景帝前元四年(前153)被立为皇太子,四年后被废黜,以原太子的身份被封为临江王。


  他在位四年,因为侵占宗庙墙外的空地扩建宫殿获罪,天子征召他。刘荣应召出发,在江陵北门祭祀行路之。上车之后。轴断车废。江陵父老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哭泣着私语:“我们的君王恐怕回不来了!”刘荣到了京城,前往中尉府接受审讯。中尉郅责问他,他因畏惧自杀而死。埋葬在蓝田。几万只燕子衔土放在他的坟墓上,百姓都哀怜他。


  刘荣在景帝诸子中年龄最大,死后没有儿子继承王位,封国废除,封地并入朝廷,成为南郡。


  以上所述三国的第一代国王都是栗姬的儿子。


  鲁恭王刘余,在孝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为淮阳王。第二年,吴、楚七国反叛被平定后,在孝景帝前元三前(前154)改封为鲁王。他喜欢建造宫殿、苑,畜养犬马。晚年喜好音乐,但是他不善辩说,说话口吃。


  他在位二十六年去世,儿子刘光继位为王。刘光最初也喜欢音乐车马,晚年变得吝啬,唯恐财产不够用。


  江都易王刘非,在孝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为汝南王。吴、楚七国反叛时,刘非十五岁,有勇有谋,上书天子,志愿领兵攻打吴国。景帝赐给他将军印,令其攻打吴国,吴国被击败后,第二年,他被改封为江都王,治理吴国原有的封地,因为有军功受赐天子的旌旗。孝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匈奴大举入侵汉境为寇,刘非又上书志愿攻打匈奴,天子没有答应。刘非喜好使弄气力,建造宫殿,招纳各地豪杰侠士,骄奢至极。


  他在位二十六年去世,他的儿子刘建继位为王。刘建在位七年后自杀而死。在淮南、衡山两国谋反时,刘建略知他们的图谋。他认为自己的封国靠近淮南,恐怕一旦事发,被淮南王并吞,于是暗中制造兵器,并且经常佩带着天子赐给他父亲的将军印,载着天子的旌旗出巡。易王去世,尚未埋葬,刘建看上易王宠爱的美人淖姬,夜晚派人把淖姬接来,跟她在守丧的房舍中发生奸情。等到淮南王反叛事败露,朝廷惩治同党、涉嫌者,颇牵连到江都王刘建。刘建恐慌,于是派人多持金钱,通过活动想平息这件讼案。他又相信巫祝,派人祭祀祷告,编造虚妄不经的话。刘建还跟他的姊妹都有奸情。这些事被朝廷得知后,汉朝的公卿大臣请求逮捕刘建治罪。天子不忍心,派人臣去审讯他。他招认了所有犯之罪,畏罪自杀。于是封国废除,封地并入朝廷,成为广陵郡。


  胶西于王刘端在孝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吴、楚六国反叛被击败后,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为胶西王。刘端为人残暴凶狠,又患有阳痿病,一接触女人,就要病几个月。他有一个宠爱的少年,任为郎官。这个年轻郎官不久与后宫有淫乱行为,刘端处死了他,并且杀死他儿子和母亲。刘端屡次触犯天子法令,汉朝的公卿大臣多次请求诛杀他,天子因为他是至极兄弟的缘故不忍心这样做,因而刘端的行为更加过分。有关官员两次请求削夺他的国土,于是削夺了他的大半封地。刘端心里怀恨,于是对封国内的钱财不再计算管理。府库全都倒塌破漏,腐坏的财物以亿万计算,最终也不加以收拾整理。他又命令官吏不准收取租赋。刘端又全部撤除警卫人员,封闭宫门,只留下一门,从那里出宫游荡。屡次改换姓名,假扮为平民,到其他的郡国去。


  凡前往胶西任相国、二千石级的官员,如果奉行汉朝法律治理政事,刘端总是找出他们的罪过报告朝廷;如果找不到罪过,就设诡计用药毒死他们。他设诡计的办法穷极变化,强横足以拒绝他人的劝谏,智巧足以掩饰自己的过错。相国、二千石级官员如果遵从王法治理政事,就中其陷害,被朝廷以法治罪。因此,胶西虽是小国,而被杀受伤害的二千石级官员却很多。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原文地址:《史记》三十世家·五宗世家(一)发布于2024-04-27 15:2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