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杨仁山,是近代最重要的学推动者,于一八六六年创金陵刻经处、刊印佛书无数。后来欧阳竟无主持支那内学院、章太炎写《齐物论释》都启发于他,影响巨大。

    

     可是,这样一位近代佛学复兴的关键人物日本经书院想把他自己的著作汇为全集,刊入《续藏》时,他提出的书单却非常怪异。

    

     他说「鄙人著述甚少,已刊成者,有阴符、德、冲虚、南华四经《发隐》一册,佛教初学课本一册。」佛学初学课本,乃是佛教三字经之类的东西,除此之外,就都是对道家典籍的阐释了。

    

     这对一位著名佛学大德来说,不是甚为奇特吗?何以如此?

    

     他不是毫无门户之见的人。例如婆罗门基督教,他就完全不能接受,且说基督教出于婆罗门。〈与夏穗卿书〉道:「基督天方之学,皆以事天为本,其源出于婆罗门,而变其规模也。婆罗门教最古,以大梵天为主,或有宗大自在天者,皆从人道而修天道,不出六凡之表。佛教兴,而婆罗门之明哲者多从佛教,利根上智,现证罗汉果,即出六凡而为四圣之初门。可见佛教非出于婆罗门也」。

    

     就是在佛教内部,他也一样有检别、有弃取。例如他抨击:「宗一派空腹高心,西来大意,几成画饼。台教一派,尚能讲经,惟泥于名相,亦非古法」,对日本净土真宗更不敢苟同,与之反复辩论,成《阐教编》一帙。

    

     那他为何偏要大谈道家道教呢?


二、

    

     用佛教义理来解释道书,起于唐代成玄英的《庄子义疏》。嗣后解者渐众,如憨山注老注庄,皆颇受推崇。

    

     杨仁山也认为佛道相通:「遂悉心体究,而后恍然古圣垂教之深意,直与佛经表里」,故为疏释其义。

    

     当然,在这四本书里,也不是每一章都能用佛理解释,如《老子》便只释了三章,《列子》释了四十二章,《庄子》解了十二章,仅《阴符经》全部解了一次。

   

     可见得他最看重《阴符经》。用佛理解释道书,首先做的亦是《阴符经发隐》,次为老,再次为列,复次为庄。

  

     不过,他刊印佛经时,系以华严与净土为主,他自己也多次强调他「教尊贤者,行在弥陀」,所以在笺《阴符》时说:「论道之书,莫精于佛经,佛经多种,莫妙于华严。悟华严宗旨者,始可与谈此道矣」,似乎是以华严教法来诠释着《阴符经》。

    

     却其实不然。注《老子》三章,倒有两章用华严之说,一用其十玄六相以说重玄,一用华严十世。注《阴符》则无。不仅未涉及华严,也未用净土说,反而是以禅宗之说为主,辅以心识之论。其所以如此,我觉得就是文本的客观性限制或导引了他发挥的方向与空间。《老子》论道化之处较多,故可以华严法界比附;《阴符》教人执天之行,盗天地之机,故心性之功为说。犹如《庄子》说心,说混沌,说齐物。杨仁山就其言而释义,援用佛理之处又与上举二书不同也。

    

    也因为如此,所以杨氏的整体佛学见解其实并不易在此类笺释中看出来。牵就文句,相机而作,就其可以说之以佛理者说之,本来也就不是要藉此以见自家宗旨。也不是先有了一套理论,再藉古人杯浇我之块垒。反因要随文敷义,其间参错佛义,时见扞隔。


三、

    

      如《阴符经发隐》大体是用禅宗。禅宗明心见性,故曰:「上智之士,一超直入,所谓初发心时便成自觉」,顿悟是也。就算是顿中之渐法门,也仍是伏业识而发妙智。其转邪归正之法,他以止观法门为说,云:「炼者,炼其心也,以智慧火销烦恼垢,有炼矿成金之效。……以止观炼其心」。其下更举《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云云,及般若无知等语,亦均不违禅宗治心之义。


     可是继而又说:「上篇人心之机,但是妄动,未曾对境,故上根一踏,便登圣境。此言盗机。乃是起念取境之机。从此入者,尚须升进,方登圣位」。起念对境及次第升进之说,便非禅家旨趣。


     接着再说:「上文心生于物死于物,妄心之生死,剎那不停也。此以调息为门,息出曰生,息入曰死,生死轮回,互为其根也。断生死,入涅盘。」既以生死指妄心,又以生死指调息。依禅家之说,讲妄心生死是可以的,以调息说生死便无谓。


     这乃是牵扯道家修持法门而形成理论上的矛盾。佛教是要断生死的,若把生死指为气息出入,难道僧人修心就是要闭息求死吗?理论在此,就不通彻了。

    

     再者,杨仁山是倡净土的,《十宗略说》强调此宗殊胜,《杂录》卷八〈代陈栖莲答黄掇焦书一〉也说:「近代自命大彻大悟为人天师者,命终之后,难免隔阴之迷,随业流转,较之往生净土,直登不退者,相去冥帝霄壤?」这都是批评禅宗的。

    

     姑不论死后隔不隔阴、是否仍随业乃流转,是难以究诘的事;此处所说,显然是认为禅宗之悟尚不保险,仍会退转。但在笺《阴符》时,因净土说完全用不上,故仅就禅理说,云顿中顿法门,是初发心便成正觉;顿中渐,则逐妄归真。不知既然初发心便已成正觉,又何必再修净土?此非自相矛盾乎?


     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各本《发隐》中也常有。读者颇不易把搦,但见其忽说禅忽说华严忽说净土忽说唯识,莫测其指归何在。


     换言之,由于受文本本身文义脉络之限制,杨仁山这种藉道书来讲佛理的形式,显得零碎,且颇有矛盾扞隔之处。其实反不如他自作一书去好好谈佛理,会讲得更清楚。


     不过,我想杨仁山当日不自去作书,而要采取注疏方式,借道书以说佛理,大概也自有考虑。


     历史上,「述」与「作」本来就是两种类型,孔子以降,述而不作,或者说「寓作于述」亦早已蔚为传统,斯即「重言」之一类也。看起来固然不若自己著作可以讲得更符合自己需要,也可以尽量表达自己;而实际上,利用读者本来已经对经典具有的信心或敬意,入室操戈,盗梁换柱,夺胎易骨,效果也许更好。

    

     何况,「黄老孔颜心法原无二致,不被后儒浅见所囿」的信念,也只有借着用佛理解释道书才能传达。自作书,讲佛理,绝难达致此一效果。

    

     阐说佛理,讲得再有系统、再精彩,也只能接引本来就对佛教有兴趣之人。而重新笺释道书,却可能打通壁垒,让原本只喜欢道学道法的人,因此而亲近佛教、认识佛教。杨仁山或其前那些以佛理注释道书的人,如憨山注《庄子》,大概就有此用意。

    

     杨仁山也有不少佛经注释,如《大宗地玄文本论略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略论》,或自书佛义者,如《佛教初学课本》《十宗略说》之类,写作目的与释注道书不同,因此杨氏两行之。


四、

    

     然而,杨氏之解道经,仍有基本之关怀所在,否则就不会费气力干此等事。其关怀何在?在于寻找佛道会通的可能性。

    

     基于这样的关怀,所以他在解释道经时,主要强调的,一是佛道皆出世之学。二是其超凡入圣之法亦相同,皆在斋心:断除缘虑业识,显明本心真性,即能超离凡情。佛道二教,宗旨相同,方法也相同。其随文笺释,阐发此义处,翻来覆去,大概主要都在讲这两点。

    

     基本理论都是说人之所以陷溺于轮回,在于业识无明故逐物生心,流荡不返,堕在生灭门中。但若能转识成智,则可证入真如,超凡入圣,不为贼所夺。如何转呢?他提出「心」。这个心,乃是无始涅盘清净体。若能明心炼心,便可去除烦恼,得证菩提

    

     这里,他大量采用唯识家转识成智之说,欲破妄识而起真心《阴符经发隐》谓:

    

     上篇曰心机,盖指心源妄动之机,未分能所,属第八识,即三细中之第一业相也。上等根器,方能见之,此机一转,主登圣位。中篇曰盗机,属第七识,内执见分为我,外执相分以为我所,将心取境,故曰盗机。……下篇曰目机,属前五识更显露矣,所云「心生于物死于物」者,第六意识也。


     此处释义,全以八识相比附。依行派之说,前六识为眼、耳、鼻、舌、身、意。此称为「了别境识」。因为有眼识故能了色之境,有耳识故能了声境,有鼻识故可了境,有舌故可了味境,有身故可了触境,有意识故可了法境。第七识别称为末那识,此识即思量之意,把真心思量为「我」,因此会伴随而生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四烦恼。至于第八识,名阿赖耶识,又名种子识,是一切的种子,它发生作用时,末那识与前六识亦开始作用。这三类八识,《成唯识论》分别以心、意、识名之,曰:「薄伽梵处处经中说心意识五种别义。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

    

     杨仁山释《阴符》上中下三篇之言机,不就是用此之义吗?他说第八识「此机一转,立登圣位」,也是用瑜伽行派的转识成智说。


     瑜伽行派认为八识有「有漏」「无漏」之分,通过修行可使有漏转为无漏。前五识由有漏转无漏,可得成所作智(欲利乐诸有情,能在十方现种种变化);将第六识由有漏转无漏时,可得妙观察智(善观诸法自相、共相,能现无作用差别,皆得自在);将第七识转为无漏时,获平等性智(观一切法或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在将阿赖耶识由有漏转无漏时,获大圆镜智(离诸杂染,如大圆镜,现众色相)。杨仁山说第八识,上根器之人见之,一转即可登圣位者,指其能获大圆镜之智也。云第七识「中等根器者尚能见之,得此机者,趣大则入贤位,向小则取灭度」,也是说能转为无漏便可得平等性智,否则就流于有漏,无法超渡。杨氏又说前六识「此等根器纵能悟入,多在信位,亦有未入信位者,作将来胜因,所以不说证道之相」。采用转识成智说,非常明显。

    

     但是,在佛教内部,转识成智之理论其实是充满争议的。依楞伽地论之说,八识中,阿赖耶识本身就是真常净识,具有觉悟的能力,可转其他各识。但摄论宗认为:能转阿赖耶的,乃是第九识,阿摩罗识,此识可转八识。《大乘起信论》则视阿赖耶识为染净同依,迷染未觉时是阿赖耶,觉悟时就是清静如来藏,由心生灭门转入心生如门。

    

     为什么会有这么不同的看法呢?如前所述,阿赖耶识乃种子识,《成唯识论》说:「第八名心,集诸法种起诸法故」,即指此。一切现象皆为识中藏摄的这一种子所转化变现,因此,阿赖耶识是藏摄一切善恶、有漏无漏之种子,而为善恶正负得以产生之依据。既如此,他本身就该是非善非恶中容无记性的,可以兼容善恶的活动而不生排斥,让生命成为一个统一体,一切善恶都在此发生。但在心识这个问题上,佛教另外一些派别发展了其他的讲法。遂让阿赖耶识的性质复杂了起来。

    

     这主要是指如来藏系经典。如《胜曼经》云众生皆有如来藏,它是众生的自性净心,因被贪嗔痴所覆遮,故若能去除遮蔽,恢复本心之清净,便可成佛。《楞伽经》里也谈到类似的观念。所谓如来识,意指如来之种性,存藏于人心中。此即人能成佛之内在根据。

    

     而众所周知,佛教部派思想采取的乃是一阐提不能成佛的观念,对于人如何可成佛,各派也各另有看法。藏在《大乘玄论》中总结各总「佛性」说为十一种观点,或以六法、或以真、或以第一义空,其中「第七师以阿赖耶识自性清净心为正因佛性」(卷三)。可见主张以自性清净心为成佛依据的,只是其中一小派。一些经典,如《大毗婆沙论》更曾对心性本净,被客尘污染了才不清净之说予以批判。此经卷二十七云净心与染秽的客尘烦恼相杂后,为什么一定是清净心被污了呢?清净心就不能净化客尘吗?若说客尘本性染污,虽与清净心相杂,亦不受其影响,则清净心应该也一样,不当受客尘染污才是。再说,本心是在客尘之前生,抑或与客尘烦恼俱生?若是先生,住待烦恼来染,便非无住之心。若是俱生,则又怎么能说是心性本净?

    

     此皆破如来藏本性净心说的。但在中国,如来藏系思想渐受儒家讲本心善性的思想倾向所影响,越来越昌盛。乃至阿赖耶与如来藏合流,前文所举《楞伽经》说阿赖耶本身就是真常净识,或《大乘起信论》说阿赖耶染净同依,迷时为阿赖耶,悟时即如来藏,均属于此等调合之说。故虽云染净同依,却与摄论师不同。依摄论师云:阿赖耶乃妄识,唯其中亦有净者(因染净同依故),修行后,染渐去,而净者可证入第九识阿摩罗识,又名无垢识。此时阿赖耶便无如来藏之意涵。

     

     杨仁山之说转识成智,亦是牵入如来藏。注《阴符》援引如来藏思想,甚显,但尚未将之与阿赖耶合一,《道德经发隐》就有了:

    

     谷者,真空也。神者,妙有也。佛家谓之如来藏。不变随缘无生而生,随缘不变,生即无生。生尚不可得,何有于死耶?玄者,隐微义;牝者,出生义。佛家名为阿赖耶。此二句与释典说如来藏以谓阿赖耶同意。

阿赖耶,本只是种子识,即杨仁山所谓:「从阿赖耶变现根身器界,或谓之门或谓之根,奚不可者?」种子识中容无记,其实与本心清静如来藏云云并不相同,杨仁山接受的,是两者揉合过的思想,所以才把两者合起来说。而此如来藏,又被他视为道之本体。

    

     依大乘空宗说,缘起性空,以空为道之本体,是没有问题的。可是,据瑜珈行派之见,乃是空境而不是空识,也就是「体有相空」,心识是主体,这个主体是实有的,境为外相,此相才虚假不实,因为相由心识而生,故相空而心识不空。当然,这种「有」或「不空」,也与一般认知中的有不同,故《成唯识论》说:「为遣妄执心所外实有境,故说唯有识。若执唯识真实有者,如执外境,亦是法执」。可是这个理有不空的识,毕者不能与缘起性空之性比配着说。这就显示了杨仁山在诠释道理时,其理论依违于如来藏,阿赖耶,空宗、瑜珈行派诸说间,不无混揉附会之处,说义未尽通圆。


五、

    

   诸如此类,我认为这是他在以佛理解道经时,受道教理论影响而造成的困难与混淆。这些混淆,在杨仁山时并未妥予解决,其后学则因对道家道教均无研究,故亦并无人赓续发展此一论题且予以解决之,有点遗憾。

    

  《杨仁山全集》目前以2000年黄山书出版社得最好,周继旨先生点校。周先生所撰〈前言〉甚多精粹语,可惜对杨仁山之道经笺释并无说明,本文可视为对其点校本的补充。其次,周先生对佛教内部之理论问题并不熟稔,因此一方面将自性清静心视为「是至善的」,一方面又将阿赖耶归入《大乘起信论》所云生灭门中,这些都是误说。由此错误出发,周先生发挥了一大篇的「宋明理学即是沿着佛学所关辟的模式重演一遍」之论述,其实也都是错的,非常可惜。



                                    龚鹏程



龚鹏程,1956年生于台北,当代著名学者和思想家。著作已出版一百五十多本。

办有大学、出版社、杂志社、书院等,并规划城市建设、主题园区等多处。讲学于世界各地,现为世界汉学中心主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中心主任。擅诗文,勤著述,知行合一,道器兼备。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龚鹏程大学堂


延伸资源下载(道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龚鹏程道家经典的佛教解释发布于2021-05-08 15: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