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牛牛和悠悠学习《三字经》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想把《三字经》的内容也归集总结一下,写在 里,今天算是第一篇。

 

《三字经》是一本传统文化蒙学读物,包括有教做人与人相处的内容,日常知识,学习经典有哪些书籍,历史知识简概,劝学勉励立志的内容。读了这本书,就相当于给孩子打下了一个传统文化基础,还有与人相处做人方面的规范,以后进一步读什么书也有了指引,还能从书中故事找到榜样,以便以后效仿。

 

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发现,将《三字经》按内容划分一下,学习起来更加有效率,而且更于理解记忆。仔细研究了一下,可以按不同的内容分为家长教育篇生活常识经典学习篇华夏历史篇劝学立志篇。这样就有五个分支结构,分类之后可以让孩子学的更快,理解的更加透彻。

 

当然,反复的诵读才能熟记于心这是不可避免的过程。但是通过内容总结划分,就算不能背诵,也能知晓其中的理。我们学习的最主要目的也是为了了解其中的道理,进而使其融入其品行之中。背诵有利于提高语文和语言能力的作用,对孩子以后作文立言也有帮助。暂时不能背诵,先了解大概道理也是很有裨益的。

 

 

 

 

 

现在我们看《三字经》教育篇: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译文:

 

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禀性都是天然合道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和所接受的教育不同,品性慢慢地发生了变化。

 

思考:

 

“人之初,性本善。”有的说,人生下来本来就是善良的,有的竟然说,人之初,性本恶。那这里的“善”字到底怎么解释,这是一个从古代争论到今天的话题。今天我也来聊一下我的观点。

 

我们在《道德经》读书笔记,《千字文》认读,华夏文化知识等系列都有说到,华夏文化都是从“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开始的,是从宇宙观的建立开始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察宇宙天道运行规律,以知四时节气的变化,以天道定人伦,进而教化天下百姓。

 

而孩子刚刚生出来是天然合道的,为什么呢?因为孩子刚生出来根本不懂什么善恶的区别,饿了,不舒服了就哭,开心了就笑,纯白素朴,从来不伪装,生下来也不会去做什么好事,或做什么恶事,也不会认为这个好,那个坏,谁一直带他,他就跟谁亲。

 

《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说明了道这个万物母亲的眼里,所有的生物和物体也没有善恶之分,只有各自的天命之分,各司其职,各守其命,没有偏私善恶,这里这样解释正与这个思想是一致的。

 

《道德经》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大家都知道,道家思想从来不讨论人道的,就连人伦的仁爱、礼与法都是持批判态度。所以“上善若水”实际应该译文成“上善若道”,要不然上下文意思无法译文通畅。

 

这里的“水”,只是用水的性质利万物而不争做比喻,天道不争且利万物,正是跟好真的人道不一样的地方,于是为众人之所恶。所以这不是指现实中的水,而只是借用水的一个性质喻道。所以“善”,还有合道为善的意思。

 

因此,“人之初,性本善”译文成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禀性都是天然合道的,更为客观,合理。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译文: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孩子,就会失去原来合道的本性。为了使孩子保持合道的本性,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致志地用道家思想去教育孩子。

 

思考:

 

人道何其多,七嘴八舌,机心诡诈,只有道为一,逾万世而独立不改,通天地而特立独行。因此首先应以道家思想来教育孩子,观察他们的天性进行引导,告诉他们天道规则,其次儒家的仁爱和礼仪思想,来教会他们仁爱他人和知晓礼仪规范,孩子实在顽皮无法规劝的,就得动用法家思想来教训惩戒来认识规矩了。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译文: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思考:

 

深切的感受到教育好一个孩子,是需要父母老师倾注无数的耐心和心血来浇灌的,父母有时需要循循善导,反反复复的来解释,才能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学到其中的知识,同时还要给到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让孩子健康的成长。这两个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译文:

 

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那么到老的时候都很难有所作为的。

 

 思考:

 

其实这一篇与其说用来教孩子的,还不如说是对父母和老师的要求,父母和老师不学习,也无法把孩子教明白。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译文: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就不懂得道义,不能成才。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益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义和知识。

 

思考:

 

用玉石的雕刻和打磨来作比喻,告诉孩子学习就如同对玉石的雕刻和打磨,这样才能懂道理和成材,让他们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译文:

 

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汉代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思考: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孔子的学生有子说:“那种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却喜欢触犯上级,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的。有德行的人总是力求抓住这个根本。根本建立了便产生了仁道。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大概便是仁道的根本吧!”

 

可见教会孩子懂得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就已经确立好了教育的根本了,也就不容易去犯什么大错。

 

 

(网络图片,侵删)

 

 

 

 

▼共享更多教育思想,请关注转发▼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三字经,道家思想,道家三字经,道家思想,道家三字经,道家思想,道家三字经,道家思想,道家


延伸资源下载(道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三字经》教育篇:道家思想怎么来解释“善”这个字发布于2021-05-08 15: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