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你们都是什么小饼干!
 
 

儒学

儒学,一般指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由孔子创立,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比较著名的有:先秦孔孟荀、西汉董仲舒、东汉谶纬、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下面提到的理学、汉学、宋学……也可以说是“儒学”的一部分。

【理学】

理学是两宋时期产生的主要哲学流派,又称学。这一哲学的中心观念是“理”,把“理”说成是产生世界万物的精的东西。重要的理学家有北宋五子南宋杨时朱熹陆九渊、元朝吴澄、许衡、刘因、张昶、明朝王守仁等。

【考据学&汉学&宋学】“一锅端”!

到清代时,考据学大兴。考据学是一种治学方法,又称为考证学或朴学,主要的工作是对古籍加以整理、校勘、注疏、辑佚等。其研究范围,以经学为中心,而衍及小学、音韵、史学、天算、水地、典章制度、金石、校勘、辑佚等。

汉学,是指在理论上崇尚原始儒学和盛行于东汉的古文经学,在治学方式上提倡“实事求是”,具有崇尚汉儒、重小学训诂与名物考辨的特色。(汉学还有一个意思,是指中国以外的学者对有关中国的方方面面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不过这个含义不在咱们今天讨论的范围内。)

宋学,并非泛指宋代学术,而是指宋明理学,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因为陆王心学在清代影响不大,康熙中叶以后基本湮没无闻,所以,主要是指程朱理学。其治学方式是以理贯经,使经学理学化。

宋学旨在阐发儒家经典所蕴含的义理,汉学则讲求对经籍章句的考据训诂,所以清儒以义理归之宋学,以考据归之汉学。

 

 
 
第二步:神仙打架啦!
 
 

其实呢,这几个词本身并不难区分,难的是它们之间的battle啊。今儿咱们就说说清代的“汉宋之争”。

清代的汉学与宋学之争从开始到终结经历的三个阶段:清初,汉学与宋学的初步分化;清代中期,汉学形成了独立的学术派别,汉学与宋学形成了壁垒分明的对立;道咸以降,在严重的社会危机面前,汉宋之争趋于汉宋兼采。汉宋兼采虽为传统儒学注入新的活力,但随着近代社会的变迁,传统儒学因不能适应近代社会的需要而出现异端,汉宋之争随之结束。

一、清初:汉学、宋学的分化

清初统治者提倡程朱理学,是因为理学所包含的“纲常伦理”“君臣父子”的说教正适合统治阶级的需要,再加上理学在实践方面讲求“立志”“修身”,重视道德自律,提倡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于清初政局的稳定和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但是,程朱理学早已衰微,在清初的政治高压下,士人在学理上只知墨守程朱,讲其视为科举入仕的敲门砖,没有发明和贡献。

这种风气同晚明以来兴起的经学复古运动相抵触。于是,清初对程朱的不满就集中到对宋儒经说的不满上,清算宋儒“经祸”,还经典以旧貌就成为“经世大业”。另外,清初程朱理学的强烈排他意识,以独尊的姿态而斥一切异己为异端,使得反对程朱理学的学者起而揭破程朱的异端性质,使其不能自居于“圣学”,其突破口就是运用历史考证,以考证字义史实攻击程朱,直接推动了汉学考据的兴起。再加上这时,清朝的统治渐趋稳定,经世思潮已经失去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出现了背离宋学、回归汉学的趋势。汉学已开始发端,代表人物是阎若璩。这时,在对待汉学与宋学的态度上,表现出尊汉抑宋与独尊程朱两种倾向。在对待经典的态度上,考据学者以辨明经典真伪、考证经典本义为第一要义,理学家则以确守程朱义理为本,不容许有人怀疑朱熹注解。清初汉学与宋学的分化虽已很明显,但是这时“汉学”的旗帜尚未打出,学者治学,并不截然划分汉宋畛域,汉宋之间的门户之争还不明显。考据学者中,宋学的影响随处可见。同时,考据作为一种治学方法,亦为理学家们所用,这时汉学与宋学还在进一步分化,要到乾隆时期,才能形成壁垒分明的对立。

二、清中期:汉宋学术的对立与斗争

乾嘉时期,清王朝的统治趋于极盛,呈现了“国富物阜”的繁荣景象,被称为“乾嘉盛世”。盛世的繁荣为文化的兴盛创造了条件,但是长期以来清政府实行专制主义政策,尤其对思想文化的控制十分严厉,大兴文字狱,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士子们只得埋首故纸堆,把时间和精力用于古代典籍的整理、注释上。清代统治者也发现考据学对于笼络文人士子,粉饰太平盛世,巩固其封建统治有利无害。因此,在继续尊奉程朱理学的同时,又大力提倡对古籍的整理与考据,促进考据学的兴盛。

考据学兴起后,在同宋明理学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反思辨、重实证的学风,学者治学,越来越尊崇汉代经说,及至乾隆间,惠栋注《》,全尊汉儒,不取宋以后之说,于是出现“汉学”标帜,这个主张逐渐取得学者认同,于是时人目为“汉学”。既有“汉学”,则视崇宋儒者为“宋学”。汉学旗帜的标出,表明经过长期的积累,一个自成体系、别立门户的学术派别形成了。

三、清末:汉宋之争的发展及结局

嘉道以降,随着乾隆盛世的结束,原来潜伏着的社会危机象火山喷发一般展现出来,政治的腐败、经济的凋敝,引起了社会的急剧动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接连发生,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与此同时,清朝还面临西方殖民势力的威胁,中国面临着被宰割的危险。这种旷古未见的历史变局,使得传统文化出现了巨大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经世致用学风再度兴起,汉学因不切实用而遭到冷落,宋学从经世致用的角度批评汉学,曾经一度复兴,随着封建统治危机的加深,汉学与宋学的门户之争逐渐淡化,汉学、宋学共同服务于封建统治,汉宋渐趋合流。

鸦片战争以后,汉学、宋学受到了西学和新学的冲击,渐有被取代的趋势,再加上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四书》《五经》遭受冷落,汉学、宋学都不成为人们讲求的对象,汉宋之争随传统经学一起终结。

【参考文献】
 

胡晓彤:《浅谈清代的汉学和宋学之争》,《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史革新:《从“汉宋鼎峙”到“汉宋合流”——兼论晚清汉宋学关系》,《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5期。

张循:《清代“汉宋之争”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兰州学刊》2016年第9期。

想获得相关参考文献的宝宝,可以关注“栗子学姐考研历史” ,向后台发送“汉宋之争”即可获取相关文献(PDF版),想要以前资料的宝宝,戳以前的推送可以get获取相关关键词哦。下载内容搜集自网络,仅供试读。不得商用!请购买支持正版书籍及论文!

END

供稿|栗子

排版|小禾

资料来源|中国知网

往期

知识点】美国对外扩张政策de超超超全梳理!

【知识点】中共不同时期土地政策之超超超系统整理

【知识点】史上最全整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的内政与外交

【答题技巧】对儒、法、道思想综合评价的两种问法

【知识点】唐宋科举制比较

【知识点】经济重心南移

【知识点】门阀士族的兴衰

 
努力做一个可爱的人
 
儒家思想,汉宋之争,朱熹,陆九渊,汉学,宋学,西学,理学

儒家思想,汉宋之争,朱熹,陆九渊,汉学,宋学,西学,理学儒家思想,汉宋之争,朱熹,陆九渊,汉学,宋学,西学,理学儒家思想,汉宋之争,朱熹,陆九渊,汉学,宋学,西学,理学儒家思想,汉宋之争,朱熹,陆九渊,汉学,宋学,西学,理学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知识点】儒家思想(一)——汉宋之争发布于2021-05-10 00: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