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学百问》是北京白云观监院李信军道长历时三年完成。全文分十一章280问,详细系统的介绍了道教文化历史的形成、延传、发展以及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

目录

第六章 道教医学

143、中国最早的医学实践者——“巫”指的是什么?

144、什么是“巫师”、“巫医”?

145、什么是道教医学及阴阳学说?

146、道教医学中的“天人感应思想是什么?

147、书“符”所用的材料及其作用是什么?

148、道教医学对传统中医学有怎样的促进作用?

149、历代道教著名医学家有哪些人?

150、魏晋南北朝都有哪些著名道医

151、葛洪对医学的贡献主要在哪些方面?

152、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针灸家是谁?

153、陶弘景的医学贡献主要在哪些方面?

154、唐代著名道医及其贡献主要有哪些?

155、宋代著名道医及其贡献主要有哪些?

156、明清著名道医及其贡献主要有哪些?

157、道教医学名著主要有哪些?

158、最早的医学《祝由》科,是如何治病疗疾的?

159、《黄帝内经》是怎样的一部经典

160、中医十大名著之一《黄帝内经太素》作者是谁?

161、为什么说“医道通仙道”?

162、为什么历代道教徒都有习医的传统?

163、道教医学的现代意义是什么?

164、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什么意思

165、什么是“太上老君说百病”?

166、什么是“太上老君崇百药”?

143

中国最早的医学实践者——“巫”指的是什么?

       国医学的产生及发展脉络,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均认为,中国医学的起源是很早的,以伏羲制九针、农尝百草、黄帝创医药为始。之后,随着远古人类医疗活动与经验的积累,到了殷商时期,“巫医”的治病方法和手段主要是通过各种厌胜、祈禳、禁法术来遣神役、镇魔压邪、驱除病蛊。这从甲骨文的卜辞内容中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同一时期,巫医们在医疗方面不但懂得使用药物(如艾条)来治疗,而且还知道用鱼的“行水”特性来化散瘀血,用枣的药性来治疗疟疾等。对腹内寄生虫病和蛀齿等一些病症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及简单的治疗方法。

       可以肯定的说,道教医学的历史源头远可追溯到古代奴隶社会的原始宗教形态——“巫术”。巫术医学正是原始社会巫术文化的一个重要产物,它是中国传统医学早期发展的一个历史形态。

       “巫”,今人受形而上学的影响和束缚,将其简单的视为“迷信”活动。早期的“巫”,其实是“巫”与“术”的通称。他们是上古时期代表天神与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进行有效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不但传达上天的意志,还代表封建社会向上天祭祀及祷祝等重大活动

       关于巫与术、巫与医,在我国古代典籍中记载很多,如“有神巫……命曰季咸,知人死生、存亡、祸福、寿夭,期以岁、月、旬、日,如神”。我国古代的“巫”,主要分官巫和民巫两大系统。官巫(夏、商、周三代时称小宗伯或大宗伯)验测国运,预卜战争,司掌宫廷祭祀,记辑王言,编纂史册。而民巫则为百姓行禳、求福、驱邪免灾以及治病疗疾等。

       众所周知,殷商时期,原始社会的鬼神信仰、天神崇拜十分盛行,所谓的“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凡遇事都要请巫师通过卜筮、祭祀,向天神和上帝(指玉皇大帝)乞求福佑。如有疾患,不论大小均要开占问卜,只不过规格不同而已。小病用占筮,中病用龟卜,大病用御祭,根据病厄的轻重缓急选择进行。总的来说,中国传统医学的产生,是在远古人类进行医疗活动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经验积累逐步形成的,但在我国原始社会里,由于医药水平还很低下,许多疾病不能医治,许多病因无法解释,最初知识形态的医药知识在很长时期内是和原始宗教形态——巫术结合在一起的。这也正如《古今医统》所说:“以巫而替医,故名巫医也”。

144

什么是“巫师”、“巫医”?

       “巫师”,今人不解其意,多以贬之。原因是对中华古代文明认识上的不足及受形而上学的影响和束缚所造成的。其实,“巫师”在我国历史上不但相延时期长,而且对社会的诸多方面还都产生过积极、深远的意义和影响。这一文化现象,是深深扎根于中华土壤之中的,虽然未被现实所正视,但它的这一历史价值却是弥足珍贵的。相信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对中华古代文明的感召与回归,这一特“术”文化,必将得到时人的重新认识及尊重。

       关于古代社会的“巫师”及其历史贡献,笔者想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略论之,以斑窥豹。

       一、“巫师”,在远古时期被称为小宗伯或大宗伯。他们作为上天和人世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上为统治者服务以祭祀天地神灵、社稷、宗庙;下为百姓治病疗疾、导人向善”的职责存在,并推动着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维护着社会的安宁与稳定。

       二、作为记录国家大事、文书司案。通过观察天象变化,预测凶祸福以及战事,指导农牧生活、生产等。这在甲骨文中都能很清楚地看到。

       三、“言辞、歌舞以悦神”。“言辞”,即通过文书词赋这一特定程式,向上天申明祈祷忏悔之意;“歌舞以悦神”,歌和舞,是远古时期巫师在祭祀中特定的一种歌诵、蹈拜仪式,以期取悦于神灵,降福于人间。这一言辞和歌舞传统,为之后发展中的音乐、歌舞以及诗词(指美学、神韵)等方面,奠定了基础。

       四、巫师作为“符咒”的创造者,他们通过这一神学教义,推动并促进了文化的多元与演变,特别是在“书画艺术等领域的“灵感”与“创作”上,给后世以深远影响。

       五、巫师善于通过“术”来阐释教义,如医学的产生与发展,就是通过他们用药、禁咒等方式、方法,使百姓精神释然、身体上获得健康的。

       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在远古时期,都是通过巫师的行为及作用,来维护封建统治、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心灵安抚,治疗疾病及心理疏导的”。 

       “巫医”即是巫师在行医时的别称,在古代“巫”与“医”是没有严格区分的,他们都是通过“术”来治病疗疾,济世利人的。今人为了区分其性质,才勉强把古代属于宗教层面的称巫师,属治病方面的称巫医。两者之间,实谓同出而异名,是二位一体的。

       关于巫师、巫医和人类发展及创造的关系,西方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一书中说:“肯定没有人比野蛮人的巫师具有更强烈追求真理动机……作为总体来看,当初出现由这类人组成的阶层,确曾对人类产生过不可估量的好处。他们不仅是内外科医生的直接前辈,也是自然科学各个分支的科学家和发明的直接前辈。正是他们开始了那以后时代由其后继者们创造出如此辉煌而有益的工作”。

       古代巫与医的结合,是早期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道教医学在其形成、发展中,更是直接继承、吸收了古巫医的各种方法、方术。故原始的巫术、神仙方术是传统医学和道教产生的共同渊源,这一种文化是上下数千年一脉相承的历史产物。

145

什么是道教医学及阴阳学说?

       道教医学是一种宗教医学,作为宗教与科学互动的产物,它是道教徒围绕其宗教信仰、教义和目的,为了解决其生与死这类宗教基本问题,在与传统医学相互交融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医学体系,也是一门带有鲜明道教色彩的中华传统医学流派。

       道教医学以黄老思想、阴阳五行学说,天人感应,以气为本和形、气、神三重结构的人体观,以及五运六气说、天地人周期、节律相关说等为理论基础。同时,道教医学还以五行、九宫二十四节气天干地支等道教常用符号体系与人体的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等相对应、相结合来进行阐述、发挥和临床应用。

       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要素构成,在这五种元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即所谓“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的原理。古人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组成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另外,五行学说在中医方面还详细阐释了与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五行属性。如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以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来分析脏腑、经络之间的各种生理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道教医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自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黄帝创医药,直至东汉时期道教的正式形成,在长达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医学一直是和“道”文化交融互渗,密切相关,同步发展的。道教形成并在以后传播及发展过程中,历代高道大德又秉承了以医弘道、济世利人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医疗救助,精于探索医典药方,为中国医学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历史高道,更是以医学理论宏富、医德高尚、医技精湛而彪炳千古,享誉全球。

146

道教医学中的“天人感应”思想是什么?

       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教把天地当作一大宇宙,而人身则是一小宇宙,所谓天中有地,地中有天,人中有天地。其中包含着天地人同源同构、互感互应、相互关联,共成一体的天人观。

       道教的这一天人合一哲学观,在历代诸多经典中均有阐述和发挥,如《三元延寿参赞书》中说:“天地之间人为贵,然囿于形而莫知其所以贵也。头圆象天,足方象地,目象日月,毛发肉骨象山林土石。呼为风,呵为露,喜而景星庆云,怒而震霆迅雷,血液流润而江河淮海,至于四肢之四时,五脏之五行,六腑之六律,若是者,吾身天地同流也”。

       道教天人合一观即天人感应思想,是道教医学模式建立的重要理论认识基础。如著名学者盖建民先生说:“道教医学模式是熔生理治疗、心理治疗、精神信仰治疗和社会治疗于一炉的综合性、多元化医学模式。这一医学模式从人之身心内外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联、协调的视角出发,强调理身、治心与医世的统一,道教医学模式的建立,有其深厚的宗教哲学基础”。

       天人感应,就是说人和天地是互感互应、同源同构、共为一体的。从医世的层面来说,人想要不得病、少得病,就必须依天地、四时、节令的规律,做到顺应自然、效法天地,积功累德、广种福田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这对于人心浮躁、精神错乱、思想极端、行为失常,乃至勾心斗角、争名夺利的此类病人来说,可谓是一剂济世之良药,救命之偏方

147

书“符”所用的材料及其作用是什么?

       “符”,即符咒、符箓。为上古时期,巫师、巫医所常用的一种治病疗疾方法、方术等。道教形成后,继承并发挥了这一方术,用于“辩症施治”的医疗救急之中,

关于符咒,据《祝由十三科》中说:“书符字用朱砂,研细写在黄纸上”。“朱砂”,性味甘、寒,归心经,有镇心安神,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心火亢盛所致的心神不宁、心中烦热、惊悸不眠、癫痫及疮疡肿毒、瘴疟诸疾有特殊疗效。《神农本草经》说:“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名医别录》则说:“通血脉,止烦满消渴……除中恶,腹痛、毒气、疥瘘、诸疮”。《本草纲目》中也说:“治惊痫,解胎毒痘毒,驱邪疟”。

       朱砂,颜色为红,故又称丹砂。为道门书符、治病常用之物,用时将其与相调,画于黄表纸上,以火化后服用。

       黄纸,是专用姜黄染色制成的专用符纸。“姜黄”,性味辛,苦温,入心、脾、肝经。具有行气破瘀,通经止痛功效。能治各种血瘀气滞、胸腹胀痛、胁肋刺痛、风痹臂痛、痛经、闭经、跌打损伤、痈肿等症。

       “黄纸”,又称黄表纸。为道门书符治病的必用之品,其功能很多,不但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而且对妇科疾病、恶毒疮疡皆有奇效。据《祝由十三科》讲:“凡遇病人请符,审其病症,即起大慈救人心。朱砂书符以济人,其功甚大”。关于纸的功能及作用,《本草纲目》中说:“诸纸,甘,平,无毒;楮纸,烧灰,止吐血、衄血、血崩、金疮出血;草纸,作捻……最拔脓;麻纸,止诸出血”等。

       道医在为病人书符之时,要求首先辨别症状,根据病情缓急制作不同专科病符。如说:“如阳症用好米醋,或用井水。阴症用姜汁,或酒、或水。风疾用竹沥姜汁。外科症用符灰加水,或醋磨墨敷于患处……遇病施治,妙辨阴阳”。道医在这里所提出的“遇症施治,妙辨阴阳”,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曾高度赞赏:“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故证有阴阳,脉有阴阳,药有阴阳……没能明彻阴阳,则医理虽玄,思过半矣”。传统中医学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恢复阴阳之协调平衡,促使阴平阳秘,这是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

       从以上可以看出,早期道医看病的方法,就知道用“遇症施治,妙辨阴阳”。也就是观察属虚症,还是实症,是热症还是寒症,病在表还是在里,属正病还是邪症等。然后再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书符时将药量进行适当加减,以期达到阴平阳秘、却邪扶正、表里平衡的功效。

148

道教医学对传统中医学有怎样的促进作用?

       “仙道贵生,无量度人”,“重生、乐生、养生”,是道教的基本教义。为此,道教认为只有能够做到却病强身才可能延年益寿,从而达到“长生久视”。因此,去除疾病才是“益寿”和“延年”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因此重视养生、重生的道教就必然要同医药学发生密切的关系。

       如出自黄老道家之手的《黄帝内经》、方家之手张仲景的《伤寒论》。东晋著名高道葛洪的《抱朴子?仙药》、《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等书最早发现并记载了“尸瘵”(肺结核),有病变36种至99种,并认定为传染性疾病。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撰著《本草经注》、《名医别录》、《效验施用药方》等,首创按药物性质分类法,改《神农本草》的上、中、下三品分类为玉石、草木等七部分类,并对药物名称、来源、产地、形状、药性、鉴别、功用、炮制、保管等进行了详细记述,为我国药物学留下了珍贵的资料。唐朝著名道教学者、医学家孙思邈则广泛搜集民间验方秘方和偏方,并精心研究药物及治疗,写下了不朽名著《千金方》,对祖国医药学的发展及临床治疗贡献卓越,以致被后世尊为“药王”。

       道教医学除在医理、脉象、针灸、草药(包括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等之外,还对其它方面作出特殊贡献。如:

       1、解剖学。《黄帝内经》说:“夫八尺之士,死可解剖而视之”。关于此,早在魏晋时期道教就有解剖观察的记述及经典传世;而宋朝吴筠的《欧希范五脏图》和杨介的《存真环中图》,则被公认为是最早且详尽的“人体解剖图”。

       2、生理学。道教认为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是“气”,故有“人在气中,如鱼在水中;得之则生,失之则死”的论断。并以此提出养生所贵必“宝精”、“爱气”,道教的这一种“元气论”,不但有助于养生、重生,而且还对我国传统医学的“病者观气,以知虚实”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3、经络学。在道教文化宝库《道藏》中,保留着许多有关经络学方面的著作,如《黄帝内经灵枢集注》、《黄帝八十一难经纂图句解》、《渊源道妙洞真继篇》,都是关于论述针灸及经络的理论及阐释。

       通过以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道教医学从一开始就在“仙道贵生”的教义下,积极探索、研究并在各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而像《黄帝内经》、《抱朴子》、《本草经注》、《千金方》等名著,至今仍被国内外医学界、学术界研究、学习并广泛应用。 但值得深思的是,长期以来,道教文化由于受到西化的影响,一直处于鲜为人知或遭排贬的境地。正如著名学者卿希泰先生所说:“道教医学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曾做出过巨大贡献。然而过去学术界受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影响和束缚,在论及中国医药学的史实时,往往有意无意地回避、掩盖道教对中医发展的影响和积极作用,更有甚者干脆一笔抹煞道教医学的存在。这种状况不能不说是中国医学文化史研究中的一大缺憾”。

149

历代道教著名医学家有哪些人?

       纵观道教发展史,历代兼通医术的道教名士层出不穷,同时在道教史和中国医学史这两个领域中都享有盛誉和道教医家也不乏其人,可谓代代有之。其中董奉、华陀、葛洪、陶弘景、杨上善、王冰、孙思邈、王怀隐、马志、崔嘉彦、刘完素、傅青主、赵宜真、周履靖、刘一明等人就是道医中的代表人物

       通过道教发展历史来看,道教医学家在其虔诚的宗教信仰驱动下,经过长期不懈的医疗实践和种种对人体生命奥秘的探索,在人体医学、病因病理学、治疗学、食疗学、疾病预防学、药物学(本草学及化学制药学)以及性医学、卫生学等领域中积累了丰富的医学思想。

       盖建民先生说:战国秦汉时期盛行的方士医学在中国传统医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方士医对传统医学的发展曾经做出过积极的贡献。据他统计,仅从先秦及汉入载《古今图书集成》之《医部?医术名流列传》的著名方士就有凤纲、沈羲、安期生、崔文子、李少君、安丘望之、韩康、葛越、王遥、华陀等人。

       方士医对我国医学的贡献巨大,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及至两汉,他们就发现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的用药就多达数百种,其中植物类药252种,动物类药67种,矿物类药46种。大大促进并丰富了我国传统中药的数量及用途。

150

魏晋南北朝都有哪些著名道医?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道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黄金阶段,同样,医学在这一时期也呈现出非常景象,可谓高道、名医辈出。据《古今图书集成》之《医部?医术名流列传》记载,魏晋南北朝的著名道医有封君达、董奉、负局先生、葛仙公、鄞邵、蔡谟、殷仲堪、葛洪、许逊、徐熙、徐秋夫、羊欣、刘涓之、徐嗣伯、顾欢、徐謇、张远游等人。此外,葛洪之妻鲍姑、茅山宗陶弘景皆精于针灸、医药和养生。中国医学史上的第一部制药专著——《雷公炮炙论》的作者雷敩也是精于医药的一位道教医学家。

       在这些道教医学家当中,他们各有所长,颇多建树,对推动传统医学医理、针灸学、本草学、制药学等各方面成就斐然。其中,雷敩的《雷公炮炙论》对后世中药制备的方式、方法,功能及效用影响深远。

       《雷公炮炙论》,是道教外丹黄白术的丹药制备技术与器具的专业论著。该书所载药物300多种,详细记述了古代制药学知识及各种药物的炮炙和加工方法。可以说,我们现今中药制备的炮制十七法,例如炮、煨、炒、煅、炼、制、度、飞、伏、镑、曝、露等,在很大程度上是道医配制各种药物,即对《雷公炮炙论》的继承和发展。

151

葛洪对医学的贡献主要在哪些方面?

       葛洪,字稚川,东晋著名道士。著有《抱朴子内篇》二十卷、《抱朴子外篇》五十卷、《肘后备急方》四卷、《碑颂诗赋》、《军书檄移章表笺记》各三十卷、《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一卷、《神仙传》、《隐逸传》、《良吏传》各三十卷。内容丰富,涵盖了宗教、哲学、政治、伦理、教育、医学、养生等方面,以及大量的化学、炼丹及科学科技实践记录等内容。

       关于他的医学成就及贡献,据医学界和学术界研究并整理的相关资料来看,其贡献主要表现在:

       葛洪的医学思想和对医生的医德方面,他提出:医生处方用药要以“价廉、简便、灵验”为原则,选择和实施医疗措施要力求“救急、方便、实用”的临床治疗学思想。他的这一颇有创意及具针对性的治疗学思想,是以道教医学家们在继承《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所奠定的一些治疗学原则,诸如辨证论治、调整阴阳、扶正祛邪、因势利导原则基础上,在长期的济世行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并且以其独创性极大地丰富了传统医学的治疗思想,以及对医德、医风行为操守的规范,起到了历史性、建设性的作用。

       在对疾病的认识方面,他也取得了许多堪称世界一流的成果。在《肘后备急方》中,其对伤寒、痢疾、时行、时气(流行性传染病)、瘟疫、疫疬(急性传染病)、狂犬病、结核病、丹毒病、沙虱病、马鼻疽以及食物中毒等疾病都有相当深刻的认识和医学创见。他对天花流行的发病症状及治疗,比阿拉伯医生雷撒斯对天花的描述早了五百年;关于结核性传染病,葛洪已认识到这类病有极强的传染性:“其病变动,乃有三十六种,至九十九种。大略使人寒热淋沥,恍惚默默,不知其所苦,而无处不恶。累年积月,渐就顿滞,以至于死。死后复传之旁人,乃至灭门。觉此候者,便宜急治之”。在这里他明确指出了患痨病的人“死后复传之旁人,乃至灭门”,因此告诫人们一旦患上此疾,不要害怕躲避,而应当及时隔离(避免传染)治疗。关于对沙虱病的认识及治疗,葛洪比日本医学界早了一千多年。1930年日本医学界经过深入研究,证实了他所描述的这种沙虱的幼虫——红恙螨将寄生体内的病原体——东方立克次氏注入人体,从而引起这种急性传染病。

       另外,葛洪在长期的金丹实验和济世行医活动中,十分重视五金八石等矿物性药物和以此为主要原料炼制的丹药。他在传统医学史上率先将金石类无机药物和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各种丹药用于临床治疗中。例如以盐水用于霍乱、腹痛、伤寒、中风、胸膈上痰的引吐、疮疡伤口的清洗;水煮磐石渍足治卒死;炼矾石末贮囊中置腋下治狐臭;以水银、胡粉、猪脂合药治疮疱等。现在人们都知道“蛇怕雄黄”,而对这一认识也是他在《抱朴了内篇》卷17《登涉》中指出的,如说:入山随身佩带雄黄以防蛇咬。同时指出“蛇若中人,以少许雄黄末内疮中,亦登时愈也”。

       葛洪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道教学者、医学家、药物学家和炼丹家,他的医学成就和炼丹经验,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化学、冶炼、医药、科技等影响深远,被国际所尊崇。

152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针灸家是谁?

       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医学不仅在治疗学、药物学方面,而且在针灸、外科等领域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其中在针灸学领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针灸学家——鲍姑。鲍姑为东晋著名道士、医学家葛洪之妻,他们常在一起上山采药,之后炼丹制药,行医济世。据《南海县志》及《羊城古钞》记载,说她善长针灸,行医济世足迹遍及南海、广州、惠州、番禺、博罗等地。

       鲍姑是中国医学史上有确切史料记载的第一位女针灸家,她的针灸及医术对葛洪在医学研究上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葛洪《肘后救卒方》中载有医方109条,而其中绝大多数是灸方,达90多条,书中对灸法的医疗效用、施治方法、宜禁都有很系统的阐述,由此可以看出鲍姑的针灸水平及对葛洪的医学影响。

153

陶弘景的医学贡献主要在哪些方面?

       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为南北朝时期道教著名思想家、医学家、博物学家和书法家。其一生笔耕不辍,著述颇丰,撰写了大量重要的道教著作,并在天文历算、地理方物、医药养生、金丹冶炼等方面都有论述。在医药方面,他的《本草经集注》、《肘后百一方》、《陶隐居本草》、《药总诀》及化学制药《集金丹黄白方》、《合金丹诸法节度》、《太清诸丹集要》等重要著作,对后世本草学、针灸学、化学、冶炼学的进展具有积极的重要推动作用。

       在治病辨症方面,他提出:要因人而异,即男女、老幼、虚实、环境的不同,病因、病理就有很大区别,应采取相对的诊断及治疗。对药物上的区分,他首次将《神农本草经》中的365种药物上、中、下三品,改为按照药物在自然界中的属性进行分类,即为玉石类、草药类、木质类、虫兽类、果蔬类、米食类、有名未用类等七大类。同时他又把药性酸、咸、甘、苦、辛五味,更细致地区分为寒、微寒、大寒、平、温、微温、大温、大热八种。他的这一举措,被誉为“是对五世纪以前药物学的一次全面综合和总结”。唐代官修本草《新修本草》和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分类法,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本草经集注》是陶弘景在长期采药、用药实践基础上完成的。他将《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共计七百多味药加以汇总和区分,完成并分类为包括药物炮炙和配制方法、诸病通用药、中毒解救法、服药后的宜忌、药物不宜入汤酒、药物畏恶等七情和四季药物相使等。此外,他提出“诸病通用药”名目,并列举出80余种疾病的通用药物,这不仅给医生处方用药带来方便,而且开创了按药物主治作用进行分类的先例。同时他还规定了丸剂、散剂、膏剂、汤剂、酒剂的制作规程,考订了药用的度量衡。

       陶弘景辩证法因素的药学思想极大地促进了传统药物学理论的发展,他的本草学成就在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154

唐代著名道医及其贡献主要有哪些?

       据《古今图书集成》之《医部?医术名流列传》记载,唐朝著名道医有孙思邈、曹元、韦慈藏、孟诜、日华子、元(玄)珠先生、王冰、沈应善、紫极宫道士、陈寨、王彦伯等人。

       唐朝是道教历史上发展的鼎盛时期,道教的鼎盛,体现了华夏古文化、古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更是体现了大唐政权对民族文化的高度重视和继承。

       在医学贡献方面,唐代道医不仅在传统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与整理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有的还直接参与了政府组织的本草学著作的编修工作。其中道教著名学者李淳风就参加了我国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的编修和校对等工作。《新修本草》是我国医药学史上一部重要的本草学著作。它不仅是我国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学典籍,而且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比欧洲著名的纽伦堡药典早了八百年。《新修本草》总共五十四卷,包括正经二十卷、药图二十五卷、图卷七卷,加上目录二卷,共载药物844种,比南北朝时期著名道医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多了114种。

       唐代道医在中医脉学上也有建树,其中以著名道教学者,科仪集大成者的杜光庭为最,他不但精通教义、科仪,而且还擅长医学,其医学著作《玉函经》,被后世医家视为瑰宝。《玉函经》共分为三卷,是一部专论脉学的医书,该书对脉理玄微有独到的阐述。清代著名医学家程林曾高度评价:“当与葛稚川(葛洪)、陶隐居(陶弘景)、孙真人(孙思邈)并驾”。

       在外科(理伤正骨)治疗方面,唐代道医也作出了积极贡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蔺道人。蔺道人,唐会昌年间长安人。曾长期隐居于江西宜春一带,擅长外科,精于医道,常行医济世,远离仕宦。其著有《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方》一书,该书内容是总结伤科临床经验的理伤正骨专著,载有极为丰富的正骨经验及治疗方法,被后世医家视为中国传统医学史上最早最详尽的外科宝典。

       提到唐代道教医学,及其大有成就、贡献尤巨者,无疑当属“药王”孙思邈。据《旧唐书?孙思邈传》记载:“擅长阴阳、推步、通百家之学,崇尚老庄,精于医道及炼丹之术”。自注《老子》、《庄子》等书。并说他“不慕荣华,而隐于终南、太白等山林”。

       孙思邈一生精研医道,广泛搜集民间验方、秘方,总结临床经验和唐以前的医学经典术论。著有《备急千金方》三十卷和《千金翼方》三十卷,以及《神枕方》一卷、《医家要妙》五卷、《千金髓方》二十卷等。

       他编著的《千金要方》一书分三十卷,计232门,合论5300首,内容包括传统医学的内、外、妇、儿、五官各科及解毒、急救、食治、养性(涉及到居住宜忌法、按摩法、调气法、服食法、房中补益等道教医学及养生)、脉学、针灸等内容,被誉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千金翼方》是孙思邈晚年的著作,作为对《千金要方》的补充,内容涉及本草及临床各种,尤以本草、伤寒、中风、杂病、痈疽等论述最富特色。《历代名医图赞》说他:“唐孙真人,方药绝伦,扶危拯弱,应效如神”。

155

宋代著名道医及其贡献主要有哪些?

       据《古今图书集成》之《医部?医术名流列传》记载,宋朝著名道医有王怀隐、马志、李宁、甄栖真、曾若虚、郝允、黄冠道人、郑荣、郭照乾、章迪、章济、靳豪、杨大均、医扁肠毒道人、皇甫坦、吴源、戴煟、唐与正等人。

       两宋时期,是道教发展史上的又一鼎盛时期。在医学上,除对传统医学的继承和发微之外,在其它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巨大的成就。其中,太平天国七年,宋太宗命道士王怀隐与王祐、郑奇、陈昭遇等以国家名义编修大型医书《太平圣惠方》。据宋史记载,王怀隐,初为道士,宋州睢阳人,住京城建隆观,善医诊。因常给宋太宗治病,于是被诏令还俗,任命为尚药奉御。王怀隐对传统医学的最大贡献就是主编了《太平圣惠方》,全书共一百卷,是一部理、法、方、药体系完整的官修医书,临床应用价值很高。该书完成后,宋太宗亲自为之作序:“朕闻皇王治世,抚念为本,法天地之覆载,同日月以照临,行道德而和惨舒……令尚药奉御王怀隐等四人,校勘编类,凡诸论证,并该其中,品药功效,悉载其内。……今编勒成一百卷,命曰《太平圣惠方》,仍令雕刻印板,遍施华夷,凡尔生灵,宜知朕意”。可见,王怀隐及《太平圣惠方》的历史影响和在医学史上的地位之高。

       其它主要表现在中医“脉象”理论的研究和创作上,如被中医视为最具权威,脉理阐微者张伯端和崔嘉彦所著的《八脉经》、《崔氏脉诀》,则被奉为具有历史性的医学名著。

       张伯端,道号紫阳,宋代著名道士,养生家、医学家。张伯端在医学及内丹养生方面,可谓发微颇丰,创获犹巨。他的内丹著作《悟真篇》,被后世誉为能和魏伯阳所著的《参同契》相媲美,尊奉为“丹经之王”。而医学脉象著作《八脉经》,则被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他的《奇经八脉考》中,大加赞赏:张紫阳《八脉经》云:“八脉者,冲脉在风府穴下,督脉在脐后,任脉在脐前,带脉在腰,阴蹻脉在尾闾前阴囊下,阳蹻脉在尾闾后二节,阴维脉在项前一寸二分,阳维脉在项后一寸三分。凡人有此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唯神仙以阳气冲开,故能得道”。濒湖(李时珍自号濒湖)曰:“丹书论及阳精、河车皆往往以任、冲、督脉、命门三焦为说,未有专指阴蹻者。而紫阳《八脉经》所载八脉稍与医家之说不同。然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其言必不谬也”。

       紫阳真人所著的《八脉经》,对奇经八脉的分布、循行路径提出了新的、独到的见解,极大丰富了我国传统经络学说。通过李时珍对《八脉经》的评价,足能说明该书在中医脉学发展史上的特殊贡献。

       崔嘉彦,字希范,号紫虚,南康人,著名道士、医学家。其著作有《崔氏脉诀》一书,在中医脉学上倡导“四脉为纲”学说。据《四库全书总目》卷一0五《子部?医家类存目》记述其脉诀说:“夫脉者,天真委和之气也……但以浮、沉、迟、数为宗;风、气、冷、热主病,且如浮而有力者为风,浮而无力者为虚;沉而有力者为积,沉而无力者为气;迟而有力者为痛,迟而无力者为冷;数而有力者为热,数而无力者为疮。更看三部,在何部得之……更看五脏,何脏得之,六腑亦然,学者当以意会而精别之,庶无按寸推尺之诮”。

       崔嘉彦在其医书中强调,“以浮、沉、迟、数为宗;风、气、冷、热主病”,“ 更看三部”,“ 更看五脏”,他把脉象和三部及脏腑结合起来阐述脉证规律,建立了“四脉为纲”辨脉辨证新体系。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曾对他高度评价,并将其医学成就辑入《濒湖脉学》一书中。

       两宋道教医学,除在针灸、本草以及传统医学的内、外、妇、儿各科外还在养生、内丹方面,尤其在医学的“脉象”上可谓创获犹巨。这对中医通过脉象的变化与反应,以观病之轻、重、缓、急,以知虚、实、寒、热等对症下药,有效把握病情、病理、病势,产生极强的科学性、针对性及疗效性作用。

156

明清著名道医及其贡献主要有哪些?

       明代道教医学家入载《古今图书集成》之《医部?医术名流列传》的有韩、高道者、徐孟会、陈君佐、王尚、凌云、郑元厚、王金、李守钦、宋铨、陆厚、赵献可、孙钝、过、殷榘、贺良爵、松阳道人、刘一鹏、谢武、曹鹤征、焦桂芳、崔真人、李錞、戴思谦、顾颙、张鸣凤、徐待征、王锡、锁万言、葛天爵、祁嗣箓、王爱溪、黄昶、无名道人、郭琬、罗世颂、程伯昌、陈錞、葛万覃、刘嬾窝、冯国镇、张汝霖、蒋晓、汪显高、邢增捷、郭东、陈得祥、洪魁八、王禹道、董清教、王衎之、罗宪顺、程邦宁、姚应凤、陈治、吴邦宪、刘邦永、冼嘉征、陈凤典、祝尧民、张惟一、王名高、田养德、余正宗、余绍宁等人。《医术名流列传》所收录的医家名录止于明代,未收清代医家。据著名学者盖建民教授考证,清代著名道医很少,仅有傅山、周学霆、何潮元、愈坚,以及深受道教影响的徐大椿等人。

       下面,我把明清道医中有突出贡献、影响深远的数位高道做一简单介绍,以便通过他们来了解明清道医所为道教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及为人类保健医疗事业所做出的巨大成就及贡献。

       一、 赵宜珍,号原阳子,元末明初江西安福人。其少通经史,长习进士业,因久病不愈乃弃儒入道。赵宜真为忠孝净明道第四祖,精通医术,济世利人,被时人所重。在医学方面,其著有《仙传外科秘方》一书,共十一卷。该书开宗明义指出:“外科冠痈疽于杂病之先者,变故生于顷刻,性命悬于毫发,故也”。认为痈疽之名虽有二十多种症状,然而重要的是只有两样,即阴症和阳症而已。“发于阳者为痈,为热、为实;发于阴者为疽,为冷、为虚”。对各种痈疽的临床症状、病因及治疗作了详尽阐述,并强调对痈疽要及早治疗:“病之初发,毒必旁腐肌肉,苟治不早,则毒气透膜,膜透则元气泄,脏腑失养,精神枯槁,脉坏绝矣”。同时在治疗上,他列出了“卫荣还魂汤”,也有外敷用药“冲和仙膏”等。赵宜真的《仙传外科秘方》,是传统医学在治疗痈疽外科方面的专著,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历史影响。

       二、邵以正,自号承康子,云南昆明人。据《明史稿》记载,说他编著一部影响较大的道教医学丛书《青囊杂纂》,对道教医学经方的搜集、整理与传播做出了特殊的贡献。《青囊杂纂》共收有《仙传济阴方》、《徐氏胎产方》、《仙传外科集验方》、《小儿痘疹证治》、《秘传外科方》、《济急仙方》、《上清紫庭追痨仙方》、《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等八种医方书,并附有《秘传经验方》一部。该书汇集了大量临证各种单方、验方,对各种方剂的功用,主治、组成、用法一一给予介绍,在临床治疗上有重要价值及影响。

       三、兰茂,字延秀,号和光道人,云南嵩明县人。其自幼闭门潜修,读书好道,不求闻达于当时,惟心利济于将来。关于他的习医经过,乃因孝心所致。“兰子因母病,留心此技三十余年,其学皆探本穷源,得古人精奥”。此后给人治病“投入数剂,无不立愈”。

       兰茂不但精于医学,而且对道教内丹养生术、文学、戏曲、绘画、地理等均有建树,著述颇丰。除《滇南本草》、《医门览要》等医书外,还有炼养著作《性天风月通玄记》及《声律发蒙》、《玄壶集》等传世。

       兰茂的《滇南本草》是我国古代内容最为丰富、保存最为完整的一部地方性本草学专著。清代植物学家吴其浚在其名著《植物名实图考》、《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中曾引用了《滇南本草》当中的七十条资料。

       兰茂一生誓以医药丹法济世利人,医道惠及滇南,生前就受到云南百姓的爱戴。他羽化后,乡民还建祠堂、道观等,以纪念这位仁慈的道士医师。

       四、傅山,字青主,号朱衣道人,山西大同人。其博通经史,工于诗文、书画、金石、精医道。曾有人这样评价他:“世人都知道傅青主的字好,但他的字不如诗,诗不如画,画不如医,医不如人”。生动地表明傅青主的医技和医德。

       傅山一生淡泊名利,著述甚丰,主要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傅青主幼科》等。其中《傅青主女科》分上下两卷,上卷列九症四十一方,内分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五大类;下卷列四十一症四十二方,包括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五大类。

       傅山一生行医济世,在中医妇科领域颇有建树,对推动、研究妇科疾病作出了巨大贡献。

       五、刘一明,号悟元子,素朴散人,山西曲沃人。清代著名道士、养生家、医学家。

       刘一明在修道与习医上,主张并强调修道之人必须重医、习医。他认为习医不但可以治病救人,且可以自救。如他在《会心内集》卷下“去病歌”中说:“欲修道,先去病,浑身无病方延年。若还有病不肯除,犹如瞎子跳坑井”。

       刘一明是清代著名内丹家,精研易理丹道,著有《周易阐真》、《孔易阐真》、《象言破疑》、《通关文》、《参同直指》、《悟真直指》、《指南针》、《悟道集》、《会心集》等著作。在医学方面,其潜心研究,著有《眼科启蒙》、《经验杂方》、《经验奇方》、《杂疫症治》等多种医书。值得一提的是,刘一明的《眼科启蒙》一书,对近代医学眼科的研究、治疗发挥了巨大作用,被誉为“眼科瑰宝”。同时他对道教在清时的发展也作出了卓越贡献。

157

道教医学名著主要有哪些?

       道教历代医学名著,浩如烟海,数不胜数。仅就当代医学界、学术界广泛研究、应用的也不下数十部。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道教医学名著都有哪些,今特别列出在历代传统医学上影响巨大而又意义深远的部分经典,以供喜欢道教医学读者们的参考。

应该指出的是,所选择的这些经典曾对我国医学的医理,针灸、脉象、本草(包括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人体学、解剖学、经络学、生理学等方面;而在临床治疗上则囊括了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病、传染病以及各种疮疡毒症……;同时对于中医用药的如:丸剂、散剂、膏剂、酒剂的制作规程,也起到了规范性等作用。这些经典医籍既是历代高道行医治病,济世利人的经验总结,又是他们呕心沥血、精究医道并广泛搜集各类偏方、验方、经方和单方的智慧结晶及成果。

       如果要从医学发展的层面来看历代高道所阐述的医学名著,大致可罗列为:上古时期,出自巫医之手的,即最早的医学书《祝由》科;战国、秦汉之际,由黄老道家著作而成的《黄帝内经》;东汉早期方士医师的《神农本草经》;东晋著名道士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金匮药方》、《肘后救卒方》等;西晋上清派魏华存的《黄庭内景经》;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所编著的《本草经注》、《名医别录》、《效验施用药方》、《药总诀》,雷敩的《雷公炮炙论》等;隋代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唐代杜光庭的《玉涵经》,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千金髓方》等;宋代张伯端的《八脉经》,崔嘉彦的《崔氏脉诀》等;明代赵宜真的《仙传外科秘方》,邵以正的《青囊杂纂》等;明末清初傅山的《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傅青主幼科》;清代刘一明的《眼科启蒙》、《经验奇方》及《杂疫症治》等。

       通过道教发展历史来看,道教医学家在其虔诚的宗教信仰驱动下,经过长期不懈的医疗实践和种种对人体生命奥秘的探索,在人体医学、病因病理学、治疗学、食疗学、疾病预防学、药物学(本草学及化学制药)以及性医学、卫生学等领域中积累了丰富的医学思想,对推动中华医学的繁荣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巨大而深远的作用和影响。

158

最早的医学《祝由》科,是如何治病疗疾的?

       《祝由》科,是我国上古之时治病疗疾的一种医术、方术之书。“祝由”之意,即是通过巫师(早期方士、巫医)向神灵叙说病人疾患产生的原因,并乞求神明的谅解、保佑,以期却病疗疾。如《黄帝内经》中就有上古之人运用“祝由”治病的记载:“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

       关于“祝由”治病之术,另据《说宛?辨物》中也说:“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管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诸扶而来者,舆而来者,皆平复如初”。通过这一记载来看,苗父用草织成刍狗,作为祈祷之物,面向北方祷祝了十句咒语,来的病人就康复如初了。

       早期巫医除用“祝由”之术外,还善用“符咒”。“符咒”,是符法和咒语的合称。即书符疗疾时需要配合咒语来进行的一种方术。此外,他们在进行书符和祝咒时还必须遵循行法前的基本仪规,诸如斋戒沐浴、设坛摆供、请愿、祈祷等仪式。可谓科式繁多,威仪殊胜,如《祝由医学十三科》这样说:“凡书符先念祝水咒,次念祝墨咒,三念祝纸咒,四念祝笔咒”等。以此说明,道医书符的程序是非常复杂的、严谨的,用水、用墨、用纸、用笔都要诚心持咒,将病者病情写明后,虔诚祈禳,使其灾消祸散,解除疾厄之苦。关于用“符” 治病,据《太上祝由科》记载的多种治病疗疾之法,如:治疗头风伤人用符的方法为“用乳香汤调下,日三服或久服更妙”,治眼科多泪且视物昏花用符的方法为“用熟地煎汤送下”,治疮疡肿毒用符的方法为“用轻粉和灰调涂”……。可见,早期道医已把“祝由、符、咒、药”有机的统一起来加以运用于行医济世之中。

       另外,早期的道医无论在书符时或在给人治病却疾时还常用“沐浴”法。其将各种香料中草药煎汤熏洗,作用于辟邪驱秽,治病散瘟。如常用的“沐浴方”为:藿香、白芷、苓陵、茆香、桃皮等同煎熏洗。这些中草药的药性,据《本草纲目》说:藿香,主治风水毒肿,去恶气,止霍乱及心腹疼。脾胃吐逆为要药。助胃气、开胃口,进饮食,温中快气等;白芷则祛风燥湿,消肿排脓,有止痛、通鼻窍作用;苓陵可明目止泪,疗泄精,去臭恶气,伤寒头痛等;茆香能温胃止呕吐,疗心腹冷痛等;桃皮可治水肿、卒心痛、痧气腹痛、喉痹等症。

       此外,早期道医在行医治病时,还十分注重环境卫生,要求必须“洁净”,同时还要用醋熏等方法进行室内消毒:“于静室,毋令人往来,预期扫洁,临事时,以‘解秽符’用醋炭熏之”。

       用“醋炭熏之”的这一方法是进行室内卫生消毒的一种简便且非常有效的方法,能杀灭和抑制空气中的病毒,时至今日仍然是人们用来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常用方法。

       需要指出的是,在早期医疗水平、理论尚不发达之际,古人就认识到了,即使是同一疾病,而症状多种,即在每一个人身上的表现变化也是不尽相同。在辨证治病中,对药物的性质也要进行辨证分析,认识到同一药物会因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而产生相异的效果。如西汉初期的《淮南子》中就说:“人食鬻(yǜ)石而死,蚕食之而不饥。鱼食巴豆而死,鼠食之而肥”。

       通过以上的“祝由、书符、汤浴、用药”等一系列方法和程序,可以直观地了解古代道医在早期行医治病、预防等方面所使用的方法,作用及功效,是非常人性的、高明的。

159

《黄帝内经》是怎样的一部经典?

       《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之际,为黄老道派人士所著。其医学思想特别是“治未病”的养生思想,对推动传统医学,尤其在养生学、食疗学、预防学……等方面,时至今日,依然发挥着特有的重大作用及影响。

       关于《黄帝内经》及“黄帝”本人,该经开篇即讲:“昔者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黄帝内经》在传统医学方面,其中《素问》记述并包括了诸如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法等方面;《灵枢》则包括针具、刺法等方面的内容。

       《黄帝内经》充分汲取了阴阳学说及五行学说思想,应用于医学领域,形成了医学所特有的阴阳五行说。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的各个领域,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它是医学的理论工具和方法论。五行学说与阴阳学相结合,渗透到传统医学后,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说明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五行属性:即以五行相生、相克的制化关系来分析脏腑、经络之间和各种生理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及来阐释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

       通过《黄帝内经》的核心思想,不难发现,黄老道派学者不但吸收了五行学说及阴阳学说,也把老子的《道德经》发挥于传统医学方面,且显功备尽致。如《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的这一哲学思想对《黄帝内经》“治未病”的预防医学理论的确立有直接影响作用。《道德经》中有许多防微杜渐思想,如“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是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故《黄帝内经》说:“是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黄帝内经》不但是医学专著,引领中国医学长达两千多年。它还是一部“治未病”的养生巨学。如在《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中说:“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好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黄帝内经》的预防学思想,极大地促进了养生学的健康快速发展。其核心思想说明了养生的要诀在于“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即养生要取法于天地自然规律,顺应四时阴阳消长节律,从而使人体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的周期同步,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

       《黄帝内经》开创了中国医学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在中医典籍中一直高居于“众经之祖”的地位。

160

中医经典十大名著之一《黄帝内经太素》的作者是谁?

       杨上善,隋代道士、著名医学家、道教学者。据《古今医统》载说:杨上善曾担任过隋大业年间的太医侍御,感其“能起沉疴笃疾”。《旧唐书?经籍志》说他著有《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黄帝内经明堂类成》十三卷等医书。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自《黄帝内经》问世以来,由于“其文古,其理奥”,加之唐以前的古籍,多为简书、帛书,历代在传写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佚失或损坏,造成文讹义失。杨上善有感于当时《黄帝内经》传本在内容和体例编排的繁杂,使究学医理者陷于茫然无序、问津无门的弊端,遂将《素问》、《灵枢》的162篇全部拆散,最后按其内容的不同性质,归纳为摄生、阴阳、人合、脏腑、经脉、腧穴、营卫气、身度、诊候、设方、九针、补养、伤寒、寒热、邪论、风论、气论、杂病等十八个大类,并于每一个大类之后又分若干小类,详加注解,名之为《黄帝内经太素》。该书共三十卷,在体例上自成体系,有纲有目,子目章句秩序井然,使原书在理论上更具系统性,便于习医者掌握《内经》的理论及要领。这种对《黄帝内经》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补充和排序,杨上善实属历史第一人。他所著的《黄帝内经太素》一书,时至今日,仍被医学界视为中医经典中的瑰宝。

       除以上医学成就外,据《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志》记载,杨上善还著有《老子注》二卷、《老子道德指略》二卷、《略论》三卷和《庄子》十卷等。

161

为什么说“医道通仙道”?

       “医道通仙道”、“医道同源”,这是对医术和道术相融、互渗高度统一的反映。明代医家龚延贤曾指出:“医道古称仙道也”,并说“今世之医,多不知此义”。那么,医学为什么能和道术相融互渗,并且长期共生发展呢?据著名学者盖建民先生研究认为:我国的“长生”信仰由来已久,随着医药学的进步,至迟在春秋战国时,人们便萌发了“长生”与“不死”的观念。此乃古人在经验知识的基础上经过逻辑推理得出来的。因为在古人看来,服用药物既然可以治病,可以使人不病,那么就可以延年,甚至长生不死。

       盖先生的这一研究论断,一方面解析了古代先民对“道”的信仰是由来已久,根深蒂固的;另一方面也指出我国的医疗技术、理论等方面,在这一时期就已经具有相当水平了。同时,通过该论断也得出之后“秦皇汉武”的求仙问道的这一心理活动和现实的精神诉求,是客观真实的,是敢于向死亡做斗争的有力回应及对长生久视的最大渴望。

       由于人们对神仙的崇拜,医道的希求,使得春秋战国时期神仙学说大兴,从而出现了许多以求仙、成仙为目的的各种方术,继而形成以求仙成仙为目标修炼各种方术的方术组织——方仙道。方仙道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先民的神仙信仰和当时的医学有了进一步的碰撞,并由此而产生了一种新的思维、方法和精神上的又一转变及认识。

       医道同源的脉络主要表现在医、道两家有着共同的思想渊源。其中易学思想、阴阳五行说、老子哲学思想都是传统医学和道教各自理论体系建立的活水源头。如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论》自序中就将医药与方术、方技并称:“当今居世之士,会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其养生”。

       如果从古代文献的分类内容来看,可以更多的得出医术和道术的历史渊源。如根据马王堆出土医书共十四种,其中帛书有《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乙本、《脉法》、《阴阳脉死候》、《五十二病方》、《却谷食气》、《导引图》、《养生方》、《杂疗方》、《胎产书》等十种;竹简出土2000支,分别为《十问》、《合阴阳》、《杂禁方》、《天下至道谈》等四种。按照《艺文志》的分类方法,它们皆列入《方技略》之中。而“方技”类,恰恰又是古代文献把医术命名为方技,医家经典著作入选方技传的一种分类法。这也就是历代所说的“医道同源”、“医道通仙道”的最好解读了。

162

为什么历代道教徒都有习医的传统?

       历代道教徒为何都善于医道,这似乎和其它宗教教义有很大的不同,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大致有三:一是自伏羲画八卦,神农尝百草,黄帝制九针以来,三皇五帝皆以“道、医、易”为中华文化主流息息相关;二是道教强调内修必须与医学紧密结合,医理是道教内炼养生的理论指导和基础,即所谓“先明脏腑,次说修行”;三是医药的作用正是在于预防和治病,延长人的寿命,是道教的重要教义之一。掌握一定的医药知识和技能是道教徒进行“自救”并进而“济人”的基础和前提。因此,道教提出:欲修“仙道”,必须先精“医道”。

       道教与医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历史悠久的。道教从一开始,也可以说从先秦时期的方士乃至上古的“巫”时期,就一直和医学相互交融互渗,并借着以医传教、治病救人为宗旨。此正如盖建民教授所说“早期道教采取以医传教、借医弘道的创教模式,在宗教实践活动中获得了巨大成功。……这也是方术发达,所内蕴的医药及天文、地理等科技含量一直高居其它宗教之上的一个重要因素”。

       道教于东汉末正式形成教团组织后,就提倡和承继“以医弘道”、“济世利人”的优良传统。如张道陵天师在《老子想尔注》中指出:“道人宁施人,勿为人所施”。这一信条长期以来为道门所尊奉。此外,道教认为修炼成仙必须做到功行双全,而医药济世则是其中的一个主要方式。道门将各种炼养方术统称为“功”,并认为在炼功的同时应广泛行善施仁积德,即所谓“行”,只有做到“功行圆满”方能得道成仙。

       东晋道教著名学者,医学家葛洪认为:人之寿命长短寿夭操之在我,可以通过药物来养身、方术来延命,改善身体状况,做到内疾不生、外患不入。故他提出:“为道者必须兼修医术”的主张。

       道教的宗教愿望,无论是长生还是济世度人,都离不开医术和方药,故说:“自医又复医人,医医不已;达道堪传妙道,道道皆通”。道教将医药作为“自救”与“救人”的前提,积极精究医道,从事炼丹实验,既扩大了药物的来源和品种,促进了药物学的发展,又在医学思想和医学成就等方面,成为推动我国传统医学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163

道教医学的现代意义是什么?

        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危及人类生命的致病因素也在发生变化。诸如在本世纪初各种传染病、流感、肺炎、结核和胃肠道感染而死亡的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随着医学科学家积极开发、研制各种消灭、抵抗种种病毒、病菌的化学药物,在短短十几年间,人类就使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了明显的下降,烈性传染病也逐步减少或被消灭。而现在主要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是脑血管、心血管、恶性肿瘤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当然,这些疾病的产生是和环境,乃至社会、个人心理以及情绪,生活习惯等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现代社会生存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许多疾病的产生与心理因素关系极大。而对于当今世界医学界头痛的是,诸如性病、艾滋病的防治。盖建民教授认为:“这绝不是单纯药物就能解决了的。要想预防、控制乃至消灭这类疾病的蔓延,其根本出路还在于改善人之心理状态,增强社会伦理道德,突破生物医学模式的狭隘观念,建立起综合地从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来阐述健康和疾病的医学观”。

        在对各种疾病的治疗、恢复期间,如能结合心理疗法、精神疗法、信仰疗法及至养生疗法,必将起到医药所不及而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盖建民先生说:“在道教生命哲学观的指导下,道门在治病防病时,能广泛而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措施进行医治。不但善于运用传统医学的本草、汤液、方剂(各种膏、丸、丹、散)及针灸手段,而且能够临床证候,选用导引、吐纳、行气、服食、辟谷、存思、按蹻、房中、守一、制魂魄等内修外养之术,辨病施功;并且配合以符水、祝由、斋醮仪礼等对疾病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治疗和预防。其治病养生,既采用常规药物疗法,也采用心理疗法、信仰疗法,将生理治疗与心理治疗、社会治疗结合起来,治疗与养生预防相结合”。他认为:道教这种医学模式,具有重要潜科学价值,对当代医学有借鉴和启迪作用。

        日本学者曾根据道教医学与现代中医学在内容上的差异程度,以现代中医学为参照系将道教医学区分为三个不同层面,即中心圆部分,如本草、针灸、汤液等,与现代中医学大致相同;中间圆部分,包括导引、调息、内丹、辟谷、内视、房中等,是道教医学最具特色的部分,这一部分的“内力”倾向极强;外周圆部分,其内容包括符、占、签、咒、斋、祭祀、祈祷等,这一部分与民间信仰、民间疗法有密切的关系,包括在戒律、伦理和“他力”的范围之内。

        这些多功能全方位的治疗方法,完全能够对病者的心理、精神上乃至病情的治疗上,均能起到调动机体自愈能量,改善心理、精神状态,促进身体状况及时恢复的效果。

164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什么意思?

       “已病”意指已得之病;“未病”意指未得病之前。

       《黄帝内经》告诫人们要重视疾病的预防工作,也就是说疾病尚未发生之前就要积极进行预防,这就是道教所说的“不治已病治未病”。如果平时不注意养生和保健,当病已经发生了,再去医治,这只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就指出此弊端:“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道德经》说:“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故道教在对待病者病情的态度时,是预防重于治疗,养生重于吃药。

       东晋著名道医葛洪看到瘟疫流行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病厄时,他深刻指出:对疾病的治疗首先是防止疾病的发生,要把病患消灭在未发病之前,即所谓“消未起之患”和“治未病之疾”。葛洪还主张对疾病的预防和日常生活习惯、养生保健结合起来,要在无病、年轻体健时就及早进行。如在《抱朴子内篇》中说:“故治身养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凡聚小所以就大,积一所以至亿也。若能爱之于微,成之于著,则几乎知道矣”。

       唐代著名道医孙思邈在对待疾病预防上,在《千金要方》中也说:“勿以健康便为常然,常须安不忘危,预防诸病也”。他甚至还把是否懂得预防疾病以及是否擅长治疗未发之疾作为划分、衡量医师医术水平高低的标准。《千金要方》卷一说:“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这是因为“五脏未虚,六腑未竭,血脉不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势已去,命将难全”的道理。故他认为:只有那些善于医未病之病的医师,才算是上医、良医和大医,而那些只会医已病之病的医师,只能算是下医了。

       预防疾病,当从日常生活中,卫生习惯中加以防范和提高。根据天气、四时的变化,及时调整穿着与饮食的习惯。不能暴饮暴食,要注意休息,加强身体锻炼。心理上要充实、自然,精神上要排压、释然。要抱守恬淡、知足常乐,要心胸宽大、处事豁达。能依此而行,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道理,也就不言而自明了。

165

什么是“太上老君说百病”?

       据《云笈七签》卷四十《说戒》中说,老君曰:救灾救难,不如防之为易;疗疾治病,不如备之为吉。今人见背,不务防之,而务救之。不务备之,而务药之。故有君者不能保社稷,有身者不能全寿命。是以圣人求福于未兆,绝祸于未有。盖灾生于稍稍,病起于微微。人以小善为无益,故不肯为;以小恶为无损,故不肯改。小善不积,大德不成;小恶不止,以成大罪。道教根据“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并结合“戒律”及“导人向善”的普世思想,有机的加以融合,应用于济世利人的教义中。信徒如能日诵此“百病”戒条,即是体现对道祖虔诚的信仰。通过此奉道守戒可以有效地预防诸如“喜怒无常”、“忘义取利”、“好色坏德”之类的“百病”滋生。


太上道祖说:

喜怒无常是一病

忘义取利是一病

好色坏德是一病

专心系爱是一病

憎欲令死是一病

纵贪蔽过是一病

毁人自誉是一病

 擅变自可是一病

轻口喜言是一病

快意逐非是一病

以智轻人是一病

乘权纵横是一病

非人自是是一病

侮辱孤弱是一病

以力胜人是一病

贷不念偿是一病

威势自胁是一病

语欲胜人是一病

曲人自直是一病

以直伤人是一病

恶人自喜是一病

喜怒自伐是一病

愚人自贤是一病

以功自与是一病

念人是非是一病

以劳自怨是一病

以虚为实是一病

喜说人过是一病

以富骄人是一病

以贵轻人是一病

以贫妒富是一病

以贱讪贵是一病

谗人求媚是一病

以德自显是一病

败人成功是一病

以私乱公是一病

好自掩意是一病

危人自安是一病

阴阳嫉妒是一病

激厉旁悖是一病

多憎少爱是一病

评论是非是一病

推负着人是一病

文拒钩锡是一病

持人长短是一病

假人自信是一病

施人望报是一病

无施责人是一病

与人追悔是一病

好自怨诤是一病

骂詈虫畜是一病

蛊道厌人是一病

毁訾高才是一病

憎人胜己是一病

毒药鸩饮是一病

心不平等是一病

以贤唝嗃是一病

追念旧恶是一病

不受谏谕是一病

内疏外亲是一病

投书败人是一病

谈愚痴人是一病

烦苛轻躁是一病

擿捶无理是一病

好自作正是一病

多疑少信是一病

笑颠狂人是一病

蹲踞无礼是一病

丑言恶语是一病

轻易老少是一病

恶态丑对是一病

了戾自用是一病

好喜嗜笑是一病

喜禁固人是一病

诡谲谀谄是一病

嗜得怀诈是一病

两舌无信是一病

乘酒歌横是一病

骂詈风雨是一病

恶言好杀是一病

教人.堕胎是一病

干预人事是一病

孔穴窥视是一病

借不念还是一病

负债逃窃是一病

背向异辞是一病

喜抵捍戾是一病

调戏必固是一病

故迷误人是一病

探巢破卵是一病

刳胎剖形是一病

水火败伤是一病

笑盲聋哑是一病

教人嫁娶是一病

教人擿捶是一病

教人作恶是一病

含祸离爱是一病

唱祸道非是一病

见便欲得是一病

强夺人物是一病

       太上道祖说:如能口诵心维,恭诚奉道,念此百病者,则无灾累,痛疾自愈,济度苦厄,子孙蒙佑矣。

166

什么是“太上老君崇百药”?

       “崇百药”和“说百病”相反,其要求奉道者信仰虔恭,抱守此一百良药信条,口诵心维,践行无上大道。此百药为修身、进业、处世之津梁;信道、成道之梯航也。

太上道祖说:

体弱性柔是一药

行宽心和是一药

动静有礼是一药

起居有度是一药

近德远色是一药

除去欲心是一药

推分引义是一药

不取非分是一药

虽憎犹爱是一药

好相申用是一药

为人愿福是一药

救祸济难是一药

教化愚蔽是一药

谏正邪乱是一药

戒敕童蒙是一药

开导迷误是一药

扶接老弱是一药

以力助人是一药

与穷恤寡是一药

矜贫救厄是一药

位高下士是一药

语言谦逊是一药

恭敬卑微是一药

不负宿债是一药

愍慰笃信是一药

质言端悫是一药

推直引曲是一药

不争是非是一药

逢侵不鄙是一药

受辱不怨是一药

推善隐恶是一药

推好取丑是一药

推多取少是一药

称叹贤良是一药

见贤自省是一药

不自彰显是一药

推功引苦是一药

不自伐善是一药

不掩人功是一药

劳苦不恨是一药

怀实信厚是一药

覆蔽阴恶是一药

富有假乞是一药

崇敬胜己是一药

安贫不怨是一药

不自尊大是一药

好成人功是一药

不好阴私是一药

得失自欢是一药

阴德树恩是一药

生不骂詈是一药

不评论人是一药

好言善语是一药

灾病自咎是一药

苦不假推是一药

施不望报是一药

不骂畜生是一药

为人祝愿是一药

心平气和是一药

心静意定是一药

不念旧恶是一药

匡邪弼恶是一药

听谏受化是一药

不干预人是一药

忿怒自制是一药

解散思虑是一药

尊奉老者是一药

闭门恭肃是一药

内修孝悌是一药

蔽恶扬善是一药

清廉守分是一药

好饮食人是一药

助人执忠是一药

救日月食是一药

远嫌避疑是一药

恬淡宽舒是一药

尊奉圣制是一药

思神念道是一药

宣扬圣化是一药

立功不倦是一药

尊天奉地是一药

拜谒三光是一药

恬淡无欲是一药

仁顺谦让是一药

好生恶杀是一药

不多聚财是一药

不犯禁忌是一药

廉洁忠信是一药

不多贪财是一药

不烧山林是一药

空车助载是一药

直谏忠信是一药

喜人有德是一药

赴与穷乏是一药

代老负担是一药

除情去爱是一药

慈心愍念是一药

好称人善是一药

因富而施是一药

因贵而惠是一药

       道祖说:此为百药也。人有疾病,皆有过恶。阴掩不见,故有疾病。因缘饮食、风寒、温气而起,由其人犯违于神,致魂逝魄丧,不在形中,体肌空虚,精气不守,故风寒恶气得中之。是以圣人,虽处幽暗不敢为非;虽居荣,不敢为利。度形而衣,量分而食。虽富且贵,不敢恣欲;虽贫且贱,不敢犯非。是以外无残暴,内无疾病,可不慎之焉!太上道祖说此“百病”和“百药”,乃太清之宝章,度世之灵文。能戒此百病,守此百药,方不失信道之初心,成道之奇志。阶登云汉,客至逍遥之乡,得闻正法,永脱轮迴之苦也。

道教创始人道法自然道教四大名山道教三清道教名山道门法则


延伸资源下载(道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中华道学百问》第六章(143-166)——道教医学发布于2021-06-13 12:4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