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字,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可以说,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汉字。我们每天都在使用键盘甚至使用语音输入汉字,但是您有多久没有拿起笔写字了?您真的了解它吗?今天,人文私享就跟您聊聊汉字的前世今生。

关于汉字的历史有这么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的黄帝时期,黄帝命令他的臣子仓颉创造文字,仓颉是一个长有八只眼睛的怪人,他用自己的八只眼睛观察八方,看见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把这些东西的形状简化后刻在龟壳、兽骨上,就成了最早的文字,仓颉被尊为“造字圣人”。这个神话当然是荒谬的,但也说明了一个事实——汉字是由象形字演变而来的。

甲骨文

 

西汉刘歆《七略》:“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这是对“六书”最早的解释,“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结绳记事

在几万年前的原始时代,远古人学会了用语言来表达意思,后来又学会了用手势,但有些事物用语言和手势是难以表达的,于是到了上古时代出现了“结绳记事”。《系辞》上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意思是上古时代没有文字,人们用结绳来帮助记忆,到了后世,圣人才用文字取代了结绳。结绳记事就是原始人用给绳子打结来记时间、人数、男人女人,打结的位置和不同形状,表达不同的意思,我国古书里有“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的记载。不仅我国,古埃及、波斯、非洲、澳洲的土人,都曾结绳记事,帮助记忆,传递消息。

 

画成其物,随体诘诎——象形字

随着记号越来越多,不仅容易忘记,并且难以区分。后来人们就用图形表达意思,比如“太阳”就画成一个圆圈的形状,“树”就画成树的模样,最早的象形文字就是这样演变来的。

说文解字》:“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诘诎”,即弯曲。意思是说,象形字就是字形画成字义所表示事物的形状,随着物体的外形而曲折字的笔画,“日”、“月”就是这种字。人们将象形文字镌刻、书写在龟甲与兽骨上,就形成了“甲骨文”。

甲骨文象形字

 

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指事字

人们逐渐发现象形文字很难用于表示意义抽象的或没有具体形象的概念,有很大的局限性,于是发明了指事字。

《说文解字》:“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视而可识”,是说一眼看上去就可以认识大体,“察而见意”是说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意义所在。

指事字所表示的东西是抽象的,或者虽不抽象,却是局部的,不便单独表示出来的。用简单的符号表示抽象的、复杂的、不能象形的意义,终究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汉字里指事字比象形字还少,《说文解字》中,指事字只有125个,汉代以后,基本上没有再造指事字。

指事字

 

比类合谊,以见指撝——会意字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进入了奴隶社会。到了这时,需要文字记载的东西就更多了,用一些图形符号来表示,显得太繁琐了。于是人们就简化了一些象形字,并把一些象形字组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字,让人能更容易看懂。这样又创造出了很多文字,形成了汉字的一个新类型——会意字。

《说文解字》:“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意思是,会意字是并列两个以上的字,会合它们的意义,来表现该字义所指向的事物,“武”、“信”就是这种字。

会意是为了补救象形和指事的局限而创造出来的造字方法,和象形、指事相比,会意法具有明显的优点:首先,它可以表示很多抽象的意义;其次,它的造字功能强,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合而成,组合的方式多种多样。这就是为什么会意字明显多于象形字和指事字的原因,《说文解字》收录会意字1167个,比象形字、指事字多得多,直到现在,人们还用会意的方法创造简体汉字或方言字。

会意字

 

以事为名,取譬相成——形声字

《说文解字》:“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形声字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其中的一个文或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而另一个表示事物的读音。例如:“忍”字,“心”是形,表示“忍”属于心理活动;“刃”是声,表示“忍”的读音。又如“和”字,“口”是形,“禾”是声。

形声字

 

形声字有两大优点:第一,它的造字方法比较简单,选择一个同音或近音字做声旁,再配上一个合适的形旁,就可以造出一个新字来;第二,它有表声成分,例如:“防”、“机”、“驾”、“枫”等字,我们只看字的一半,大概就能知这个字的读音。中国有句俗话说“秀才识字认半边”,这主要是对形声字而说的。

 

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转注字

《说文解字》:“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转注字是一种完全同义词,是用一个部首来统帅部内的字,意义相同的字之间可以互相解释。简单来说,转注字就是由原来的一个字通过改换声调,或者在字形上进行一些变化而得来的字。

转注字必须是一对或一组,不能是一个,转注字有三个条件:两字同一部首、两字声音相近、可以互相解释。例如“老”和“考”字,甲骨文的“老”字像一个长发、屈背老人扶杖的样子,后来“老”字的读音发生了变化,为了反映这种变化,成为“考”。“老、考”同属“老”部,意义相同,可以互相注释。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这是针对古汉语而言的,现代汉语中,“考”字已延伸出其它含义,意义用法已转移,解释“老”的含义,大多已经不用“考”字了。

转注字

 

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假借字

《说文解字》:“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假借字是本来没有造出那个字来,要记录时就从现成的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表示。比如“令”、“长”就是这样的。

假借字有两类:一类是本无其字的假借,例如“北”字是二人相背,无形无象,就借语音相同的“背”来表示北方的意思。另一类是本有其字的假借,本有其字的意思是在日常使用的文字当中本来有表示某个词义的字,但是在使用当中不用本来约定俗成的字而写为另外一个意义不相关而音同或音近的字,如借“汤”为“荡”;借“壶”为“瓠”。

本有其字,为什么还要另外写一个假借字呢?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古代写书者仓促间写为一个音同的字,历朝历代传抄者就照着抄写了,并没有改正;另一种是某一时期或某一地区,经常习惯以某字代某字用,后世传写也就仍然照旧。

假借字

 

我国古代,对上述六种造字法统称为“六书”,但由于“转注”和“假借”的方法并没有造出新字来,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至于“转注”和“假借”,应该属于用字方法。

 

汉字的统一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许多诸侯国,而这些诸侯国的文字又有所区别,于是出现了一字多义、多字一义的情况,这给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带来了困难。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令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太史令胡毋敬等整理文字,以秦国大基础制定出小篆,作为标准字体,全国使用。

小篆字体

 

汉字和书法的发展

小篆比以前的文字简化了许多,但仍有些繁琐,于是民间逐步兴起了一种俗体——隶书,不仅如此,东汉时出现了第一部书法专著《草书势》,陆续创造了草书、行书等各种字体。三国时期,魏国的钟繇又创造出了一种更为简便美观的文字——楷书,至此,汉字的演化已臻完善,确立了它的方块形态,开始有了间架结构。

三国时期政治家、书法家钟繇

 

楷书书法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

 

随着汉字的完善和书法的兴盛,涌现出了像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米芾、蔡襄这些举世闻名的书法家,汉字的发展逐步进入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

唐代名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

 

颜真卿书法作品《多宝塔碑》(局部)

 

随着汉字的不断完善,汉字的个数越来越多,于是就出现了便于人们查找汉字的工具,像《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小学生说文解字延伸阅读发布于2021-07-23 10: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