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四月份系统学习《毛选》后,今年春节开始准备将其中几个经典内容再读一遍,已经完成了《实践论》的学习,总结如下:

一、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人类一切认识均来自实践,即人类的生产活动,也包含其他社会实践,其表现形式是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艺术活动等,也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工作经历。

可见,人的认识与生活经历、工作经历息息相关,甚至说,这些经历决定了每个人对事物认识的差异。

大家读《孙子兵法》会有各种解读,各种理解,主要原因是大家生活经历、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不同,故带来了认识事物的不同角度和立场,也就有了不同的认识。

或许《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讲的就是这个理,致知源自实践,因为原文这部分内容缺失,不知曾子是不是要表达这个观点,但张居正的解读是,一个事做透了,便可以通晓普遍之理。

这就有点“实践带来认识”的感觉了,而且这个思想也与先秦文化相符,那时讲“道”,该“道”是人行之道,不是后人所言的玄之又玄之“道”。

按照当时的理解,道是规律也说得通,事各有其道,不就是行动的路径么?这时候的人们更强调实践,而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发现了“理”,规律是始终存在的,缺少的是发现,故“悟”这个字流行了。

阳明朱熹格物致知之法去“格”竹子差点丢掉性命,是要去“悟”,结果并没有顿悟,而在经历发配贵州磨难之后开悟了,这大概就是王夫之的“力行而后知真”吧。

所以,道理,成为今天的流行词,说的也是实践决定认识;格物致知,大家都喜欢挂在墙上,说的也是实践决定认识。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客观规律相合)与否的唯一标准。

认识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多是表象的,理性认识多达于本质或接近本质,但都需要经过实践检验是否与客观规律相合。

只有与客观规律相符合的认识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成功,否则就会失败。而认识都是从表象认识开始的,也容让人们停留在表象的感性认识上,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让人们发现错误,修正认识,最终进入本质认识。

在企业实践中,经常遇到自己觉得认识深刻的道理,放到自己企业实践中时却用不上,或需要调整之后才能用。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点来理解。

第一,任何一种认识的落实都需要从试错开始。

试错,是实践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修正认识的一种有效路径,《孙子兵法》虚实篇的侦察四法与这个思想一致

孙子曰: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策之、作之、形之都是通过观察、相敌征候等实践掌握对方规律方面的信息,角之是通过火力侦察等小规模试错来判断虚实或形势。

在认识与实践中也如此,先了解规律性的内容,然后通过小规模的试错,修正认知,确定正确的认识,然后再大规模推广。

这是企业实践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先试错,检验认识逻辑是否与客观规律或环境相符;再试对,是总结经验、修正模式,验证是否具备大规律复制的条件;然后全面推广。

有点像食品研发,先小灶试验,再中试,最后再量产。

第二,与自身资源配置的实践。

认识都基于自己的知识结构、生活工作经历而建立,实践则基于现实资源而落实,任何脱离现有能力和环境的认识都难以实施。

很多管理思想之所以不能在每个企业都有效,是因为任何思想的诞生都有其背景和条件,条件不具备就难以直接实践。

《孙子兵法》能够时新,其核心在于它的操作体系要求充分考虑内外部条件的约束,比如军形、兵势、军争、九变、虚实是系统的谋势体系,而作战、谋攻给出的是内部约束条件,行军、地形、九地、火攻则是需要充分考虑的外部约束条件。

再者,《孙子兵法》开篇就讲一个团队要时刻评估自己的处地与能力是否匹配,即“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死生之地“地”是处地,组织所处环境,有关系生存的气候、地理环境,也有经济环境、人文环境,也包括技术环境。

存亡之道“道”是能力,组织所具备的能力由“七计”模型生成,具有什么样的战斗,拥有哪些优势都可以评估出来。

不可不察,是要充分考虑环境中有哪些红利,能为组织提供什么资源、能源,组织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能做什么,能创造什么价值。或说,你所拥有的能力是否与环境匹配?

所谓没有常青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就是要求组织始终保持与环境变化匹配,否则就会被淘汰。

从这两个角度看,实践是认识与客观规律合一的唯一路径。

三、离开实践容易走进信息茧房

实践是进入本质性认识的一条主线。

认识随着实践的深入而达于思维,到达了解内部矛盾、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阶段。

这个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开始,伴随实践进入概念性认识,然后经过判断、推理达到理性认识阶段。

从整个认识的过程看,是每个人在认识事物过程中必经之路,也为企业谋势指明的方向,为认识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划上了重点。

感性认识阶段,人们只看到事物的各种现象、片面的信息,看到的是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就像我们认识一个品牌,开始阶段也只是被它所创造的某方面效应或氛围、场景/体验所吸引,看到的只是一些产品包装、展示、场景、营销活动的方面,也包括一些企业理念方面的信息。

当把多个信息汇总起来,这些内容传播密度达到临界点之后,就进入了概念性认识阶段

就是说,经过持续的实践,这些信息交叉之后,人们的认识会逐渐深入,对这个事物产生了一个概念,比如大家会认为这个产品很好玩、很有面,或相关群体认为这个产品有市场、要流行、是下一个爆品等。

概念的产生,相比开始的片面、表象的感性认识又深入了一步,是认识质的飞跃,已经抓住了各种信息之间的联系。

继续实践后,经过判断、推理,深入了解事物内部的信息,比如了解老板的理念、企业组织、团队状态、运作模式等,进入了理性认识阶段,也最终形成了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决定了下一步的行动。

但是这个认识正确与否,还取决于判断、推理的能力,这个能力的形成是实践的总结,也有方法的问题,后文再详细讲方法。

从实践过程上讲,从片面、表象的感性认识,到概念性认识,然后达于本质的理性认识。

然而,在实践中,认识容易受到各种“示形”的影响,就是说,你所看到的信息,得出的概念可能是别人为实现自己意图设计的信息。

《孙子兵法》中讲“示形”,是让别人按照自己的要求来感知自己,以达到其战略目的。

因此,孙子兵法强调“知”,它不仅要知彼知己、知天知地,还要知战地、战日,更重要的是知虚实、知形势。

同时,孙子兵法中,不仅有“用间篇”这个信息系统的建设方法,还有军形、兵势、虚实、军争这个战场形势侦察、判断和试错的方法。

从孙子兵法的内容来看,与实践论的思想完全一致,这些方法皆为实践,首先是从自己角度的实践,即是你自己排兵布阵、造势用势的方法,然后再用这些方法去判断对方的虚实,角度的转换,就从实践到了认识。

当然,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试错、修正,最终才会达于符合规律的理性认识。

由此可见,所有认识皆与实践密切相关,都是从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文中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是一句空话,放在今天虽说可以知天下事,但多是别人“嚼”过的内容,经过别人之手的信息,已经有了立场、利益和目的。

今天的信息抓取技术也容易让人们陷入“信息茧房”中,没有实践的纠偏,会让你的认识越走越偏,那些读个什么经典就会“开悟”,就能够洞察到事物本质的说法多是忽悠。

所以,打开认识的门户,离不开实践。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作者,孙子兵法全文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实践论(上):建立品牌认知,绕不过认识与实践的三个路径发布于2021-07-01 11:45:4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