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史记》的记载,《孙子兵法》诞生于春秋末期,想要理解《孙子兵法》原义,有必要充分了解当时的历史和相关背景,比如兵器状况、兵役制度和主要作战样式等情况,才能摸清孙武子写这部六千言的兵法要解决什么问题。

根据司马迁的描述,如果孙武子这部兵书没有独特的地方,只是现在人们理解的作战原则、思维方式,应该不足以打动吴王阖闾这个好战又善战的诸侯王,是什么让阖闾感兴趣?我们试着分析一下。

一、孙武给吴王讲兵独特之处在哪里?

吴王阖闾对孙武子的认可点,有两条线索值得思考:

线索一:《尉缭子·制谈第三》说明了什么?

《尉缭子·制谈第三》曰:

有提九万之众,而天下莫能当者,谁?曰:桓公也。

有提七万之众(魏武卒),而天下莫敢当者,谁?曰:吴起也。

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敢当者,谁?曰:武子也。

这里的“武子”就是《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他协助吴王阖闾组建了三万精兵,横扫楚国,攻入楚国都城邺都,为吴国称霸奠定了军事制度、制阵、训练方法等方面的基础

“三万之众”的说法,其实在《孙子兵法》中也有体现:

虚实篇曰:越人之兵虽多,亦奚于胜负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行军篇曰:并非多益,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

这充分体现了孙武子的精兵思想,他认为,兵不在多,而在于战斗力足够强大,在于战场上因敌而变的指挥,一方面通过分合为变,以分散敌人的兵力,而自己则“并敌一向”;另一方面通过集中兵力,准确掌握对方动态,加强内部团队的凝聚力、协同力而战胜对方。

提出精兵思想与当时的兵制有关,到了春秋时期,由于战争频次增多,先是继承了由齐桓公时期开创的带有世兵性质的改革,即把“国人”中适合服兵役的武士,单独划分一个阶层,与其他人员分区居住,专服兵役,世代相传;而且他们不参加劳动,专食田

后又把征兵范围扩大到“庶人”或“野人”阶层,即城里、城外的劳动者,既包含手工艺者,也包括种田的农民。

形成了一种“世兵制与民君制”相结合的诸侯国常备军制度。

实际上,周朝已经建立的常备军制度,但当时在营的人数并不多,专职的人数量也有限。而到了春秋时期,这种世兵制,划专区管理,不参加劳动,在营人员主要工作是训练,不在营人员也有时间和精力研究战术、战法等作战技术,士卒、官吏、将军之间的隶属关系明确、固定、熟悉,便于管理和领导,有利于战斗力的形成和提高。

既然常备军已经存在,如何打造一支“天下莫敢当”的精兵呢?或者说,如何让一定数量的常备军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呢?

线索二:吴王阖闾为什么让孙武训练女兵?

《史记》记载,孙武在伍子胥的强烈推荐下,吴王阖闾阅读了兵书十三篇,又面见了孙武,进行一番现场“问对式”的考核之后,貌似阖闾并没有完全信任孙武,而是让他训练后宫女子,他经过一番努力,将这些女子训练成军后,吴王阖闾才封他为将。

这种考验说明什么?

我们大胆推测一下,孙武子兵书十三篇所讲,或说在与吴王阖闾对问中他所阐述的内容一定与这训练后宫女子有一定关联,什么关联呢?应该是类似于【如何用平凡的人训练出不平凡的战斗力】或者【如何将现有常备军训练成极具战斗力的军队】这类课题,因为将女子训练成军,尤其是后宫女子,具有一定难度,与这类课题有一定相关性,故吴王用此考验他。

二、《孙子兵法》展示给吴王阖闾的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孙子兵法》中有两条主要线索可供我们参考。

1、线索一:“五事七计”小细节。

五事,一般认为是构建国防的基本要素,或作战力量、战斗力要素的基本内容。

七计,被认为是五事的细化,我认为是一个组织能力的具体体现,但也必然与五事有着密切关联,因为“七计”的主孰有、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赏罚孰明,就是“五事”中的道、天、地、将、法。多出来的“兵众孰强”、“士卒孰练”是什么呢?

大概就是孙武子打动吴王阖闾将其有限的常备军构建强大战斗力的核心要素吧!

怎么理解“兵众孰强、士卒孰练”?

兵,这里指武器装备,是战斗力生成的核心要素,无论是冷兵器时代、热兵器时代、机械化时代、信息化时代,武器装备技术的变革与发展都直接影响着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变化。

在春秋时期,合金冶炼技术得到一定的发展,兵器也有了新样式,那时已经出现了弩机、戟的新型兵器,其效能较戈、矛等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在《孙子兵法》中也有所体现,“兵势篇”曰:势如彍弩,节如发机。体现的就是这种新式武器的威力与孙武子思考的其应用延展。

众,指士卒。

所谓的“兵众孰强”可以理解为“人与武器”的结合程度,要想人和武器之间完美结合,所必须做的就是训练。

故有了“士卒孰练”,只有强化训练这些新式武器的使用,提高其使用的熟练度和技能,只有强化训练其战术、阵形,才能在战场上协同一致,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

2、线索二:制阵之法。

春秋时期,已经形成了以车兵为主,步兵为辅的成熟作战样式,这点在《孙子兵法》中也有体现,“作战篇”先说: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

又说:故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无论从物资准备上,还是战场缴获上都体现了“车兵”这个兵种,足以说明这是当时的主流兵种。

这个时期,以车兵为主力兵种,并实现成熟的车步协同的作战方式,而且采用了方阵或圆阵为主的作战队形,后来又发展出了十种阵形,战国孙膑的战法中就讲了“十阵”。

从《孙子兵法》军形篇的制阵方法看,阵形的变化主要基于“战地”,以实现军阵内车兵与步兵有效配置和协同作战,形成了兵器与人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兵器、兵种的效能和战场机动性。

某种意义上讲,《孙子兵法》在当时成熟车阵的基础上,更多体现了其机动性、灵活性的战场指挥,这主要体现在“兵势篇”,既有战阵运作的基本要素,即分数、形名、奇正、虚实,也有造势之法,还有用势之效。

“七计”中之所以在“法”这个层面讲了“法令孰行”之纪律,“赏罚孰明”之激励,都与实现军阵最大效能有关,因为要想让军阵在战场上将人与武器协同发挥到最佳状态,战场指挥、战场纪律、士卒士气都至关重要,可以说,这是战斗力生成与转化的核心环节。

没有纪律、士气的军队就是“乌合之众”。

离开对这种背景的了解,今天则无法准确理解《孙子兵法》思想,尤其是“军形篇”的制形方法,孙武子在这里要解决的是兵种之间基于战地地形优化配置,人与武器配合而最大效能提高战斗力的问题,即“兵众孰强、士卒孰练”的本质内涵。

可见,时代背景的武器、主力兵种、作战样式这些战斗力要素,决定了当时战斗力生成的主要模式,孙武子献上兵法十三篇被吴王阖闾所认可,更多是看到这十三篇可以将吴国现有战斗力要素转化成更高的战斗力。

尤其是当时吴国地盘和人口并不占优势,故孙武子这种【精兵+兵众+训练+阵法】的高效军队战斗力生成方式与吴国现状比较契合,故而任其为将。

——全文完——

   本文生成,受汪翔、霍得森、刘雪涛三位老师2012年所撰《论三代至春秋车阵时代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发展》论文启发非常大,背景内容多采用此论文内容;结合《孙子兵法》内容为本人随想,特此说明。)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作者,孙子兵法全文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吴王看重孙子兵法的是什么?为何用训练女子的方式考验?二者有何关联?发布于2021-07-01 11:49:5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