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用三个有残疾的人来讲德充于内的重要性,又讲了一个完美的至人,但其外形却丑陋无比。

【鲁哀公问于仲尼曰:“卫有恶人焉,曰哀骀(tái)它(tuó)。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未尝有闻其唱者也,常和(hè)人而已矣。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无聚以望人之腹。又以恶骇天下,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域,且而雌雄合乎前。是必有异乎人者也。

寡人召而观之,果以恶骇天下。与寡人处,不至以月数,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不至乎期(jī)年,而寡人信之。国无宰,寡人传国焉。闷然而后应,泛而若辞。寡人丑乎,卒授之国。无几何也,去寡人而行,寡人恤焉若有亡也,若无与乐是国也。是何人者也?”

恶,丑。

鲁哀公请教孔子,说卫国有个长得非常丑的人,叫哀骀它,这个人虽然长的丑,男人与他相处,就会思恋他不想离开;女子见了他,就会请求父母说:与其当别人的妻子,不如当他的妾。这样的女子有不下十位。

可见其人格魅力啊!

要知古代,妻和妾的地位完全不一样,一个是主,一个是奴,《金瓶梅》中西门庆死后,他的妾都由其妻吴氏做主给卖了。

按常理,这样有魅力的人,应该会有所作为才对,但他却什么都没做,这让鲁哀公疑惑重重。

鲁哀公说,我不曾听说他倡导过什么,只是应和别人而已;他也没有权力挽救别人的性命,也没有多余的钱财让别人填饱肚子。

这样一个长得丑陋,只应和别人而不倡导,才智又跟世人差不多,然而男人、女人都亲近他,这样的人一定有不寻常的地方。

于是,鲁哀公召见了他,对于这样一个有传说,有故事的人,鲁哀公自然很期待,尽管传说中说他很丑,也想象了他的丑,但一见面,其丑还是让鲁哀公大吃一惊,丑的程度完全在想象之外。

但接触了一个月,鲁哀公说,我就欣赏了他的为人,不到一年,我就非常信任他了;当时国家正好缺个主政大臣,我就委托他来主持政府工作,他淡淡的回应,漫不经心的说些推辞的话,我觉得很惭愧,但最终还是让他来主持了工作,可是,不久他就离开了我,我很郁闷,如同丢了魂一样,就好像在鲁国再也没有人同我一起欢乐了。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您说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仲尼曰:“丘也尝使于楚矣,适见豘(豚,tún)子食于其死母者,少焉眴(shùn)若皆弃之而走。不见己焉尔,不得类焉尔。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战而死者,其人之葬也不以翣(shà)资;刖(yuè)者之屦(jù),无为(wèi)爱之;皆无其本矣。为天子之诸御,不[爪翦]翦爪,不穿耳;取(娶)妻者止于外,不得复使。形全犹足以为尔,而况全德之人乎!今哀骀它未言而信,无功而亲,使人授己国,唯恐其不受也,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

孔子没有直接回答鲁哀公的问题,举了个栗子,孔子说,我曾经出使楚国,碰巧看到一群小猪在一头母猪那吃奶,一会的功夫,他们发现母猪已经死了,就都惊恐的跑掉了。这是因为小猪发现母猪已经与自己没有感应了,已经不是同类了。

“可见,小猪爱母猪,爱的不是外形,而是爱那形体的活力和感应。”孔子接着说:“这就像战死沙场的人,不需要棺椁装饰;失去脚的人,没有理由再爱惜原来的鞋子。”

孔子认为,形体是基于根本而存在,这些都是因为失去了根本。做天子的妃子,不修剪指甲,不穿耳朵眼;结了婚的内侍,就不能在进皇宫,不能再被役使。为而来使形体得到保全尚且这样,更何况品行完备的人呢!

而哀骀它呢?

不说话就能被他人信任,没有功业也能获得他人亲近,使别人能把国事交给他,还担心他不接受,这一定是因为他是一个德行完备而不外露的人。

也可以说他是一个“才全而德不形”的人。

哀骀它的德行体现在哪里?从文中可见,他心无好恶,对什么人都不加以区分,一切顺任自然;他宠辱不惊,与国君交往,不卑躬屈膝,委以重任,也不恃宠而骄。

【哀公曰:“何谓才全?”

仲尼曰:“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窥)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gǔ)和,不可入于灵府。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悦);使日夜无郄(隙)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是之谓才全。”

鲁哀公还有点不明白,问孔子:“什么叫才全呢?”

孔子说:“好比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能与不肖、诋毁与称誉,饥渴、寒暑,这些都是事物的变化,都是自然规律。他们日夜相互更替,出现在人们面前,但以人们的智力,却无法得知它们的起始。正因为如此,这些变化也就无法影响我们的内心,也不能扰乱我们的天性;让心保持平和自在,通达万物而不失愉悦之情;使日夜运转不断,与万物和谐变化,接触外物就就像时时源自心中一样,没有任何分别,这就是‘才全’。”

那么,什么叫“德不外露呢?”

“何谓德不形?”

曰:“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

关于的不外露,孔子解释说:“平,是水静止的状态。它可以作为我们取法的标准或准则,让内心保持静止的状态,就不会因为外物的变化而摇晃。德,就是保持内心平和本性修养。德不外露,则内心平静,万物自然不会离开他。”

可见,才全是无分,没有分别之心,无好恶,无是非,这样外在的变化,就不会影响自己的内心;德不形,是内心平和而不显露,看上去跟普通人一样。

听了孔子这番话,鲁哀公开始反思自己了。

反思的结果是什么呢?

【哀公异日以告闵子曰:“始也吾以南面而君天下,执民之纪而忧其死,吾自以为至通矣。今吾闻至人之言,恐吾无其实,轻用吾身而亡其国。吾与孔丘,非君臣也,德友而已矣。”

有一天,鲁哀公向孔子的学生讲了一番话,是他对孔子关于“才全而德不形”的理解。

哀公说:“我一直以国君的地位治理天下,因为掌握国君大权而忧虑百姓的死活,自我感觉已经很明达了。现在我听了孔子关于哀骀它的评论,才发现我并没有真正为百姓考虑,反而因轻举妄动,而让国家陷入而来危险之境。我与孔子啊,并不是君臣关系,而是以德相交的朋友啊!”

按照老庄的思想,真正关心百姓,就给他空间,激活个体!

老板也是如此,真有父母心,就给员工空间,人尽其才,物尽其性就可以了。

人,是群体动物,需要环境、氛围,故而团队管理,管理者需要首先做好的是环境、氛围的营造。

孙子兵法》九地篇讲“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置之死地而后生”,今天理解,应该将“死地”、“害”理解为环境。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作者,孙子兵法全文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走近庄子(41):完美的人是如何炼成的发布于2021-07-01 11:56: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