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逍遥篇”的结构一样,先阐述“理论思想”,然后讲几个故事来说明这些思想;“齐物论”也是这样的结构,前文是“理论思想”部分,后边讲几个故事来说明。

尧舜对话的故事,我们单独拿出来学习,这个故事历代注家争议争议比较大,有认为是说明“无是无非”的,也有认为应该归于“理论”部分,是阐述“葆光”的案例

沈善增认为,“葆光”是“齐物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的象征。也就是说,以上部分都是庄子借子綦之口来阐述“吾丧我”,而且外在形象的表现就是“葆光”。

葆,《说文》:“艸(cao)盛貌。”郭象注曰:“任其自明,故其光不弊也。”

可见,“葆光”就是从茂盛的草丛中发出来的光,有点《老子》“光而不耀,和光同尘”的意思,其光内敛其明,而事实上,光不因草茂盛、草密而变少,也不会因草稀疏而增加。

这也体现了对万物的一视同仁。

【故昔者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脍(kuài)、胥(xū)敖(áo),南面而不释然。其故何也?”

舜曰:“夫三子者,犹存乎蓬艾之间。若不释然,何哉?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

认为这个故事属于“理论”部分,主要源自于开头这个“故”字。

宗、脍、胥敖,尧时的三个小国。

蓬艾之间,是指面积狭小。

故事比较简单,从前,尧跟舜说要去讨伐宗、脍、胥敖这三个国家,理由是每当上朝的时候,心里总是耿耿于怀,也不知是什么缘故?

舜说,那三个小国面积狭小,你在意它们做什么呢?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地上万物无不被照射,何况您的德行比十个太阳更光亮。

这就是体现了“葆光”的特点:“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今天我们提到“十个太阳”都认为是灾难,而庄子则认为是“万物皆照”。

其实,这恰恰体现了庄子的“齐物”思想,他关注的大生命,从而体现了他对生命真正的热爱。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作者,孙子兵法全文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走近庄子(21):庄子对生命真正热爱发布于2021-07-01 11:59:4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