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62-260年的秦赵上党的长平之战, 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战役,可以说是迄当时为止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也是战国后期政治、军事、外交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战争的结果大家早已熟知,那就是凶猛的秦军大胜, 赵军大败。从此秦取得对向关东诸国进行军事行动的重要前沿军事据点, 稳定了其战略进攻的态势。为取得最后统一中国奠定了很重要的作用。

关于长平之役,历来有很多的说法,尤其是秦将白起坑杀赵军的事情,大量的史书典籍都众说纷纭,有不同的记载等, 有说赵军差不多四十五万军队全军覆没, 其中近四十余万降卒被秦坑杀;有说赵军在长平之战中并没有投入这么多的兵力。那么真实的长平之战中,秦赵双方投入的兵力有多少呢?有没有坑杀四十万的赵军呢?为什么会出现后世这样的不同说法呢?下面我们就来聊聊。

1、史书的记载

关于长平之战最早最详细的记载是司马迁的《史记》。而后世史家在记述长平之战杀赵降卒一事时, 也基本都信从司马迁的说法。在《史记.秦本纪》中写到:

“(秦昭王)四十七年,……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

在这里司马迁明确了“四十余万尽杀之”, 但没有写到如后世所传的其中有四十万降卒。《另外,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写到:

“ (赵国) 括军败, 数十万之众遂降秦, 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


在这里则明确的说了了赵军总损失45万, 被坑杀的降卒达数十万人, 但也没有说秦将白起坑降卒有40万。最明确的篇章是《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该传说:

“括军败, 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 ......赵卒反复, 非尽杀之, 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 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在这里司马迁写明了赵军总损失45万, 其中降卒40万全被坑杀, 仅放回年少者240人。后面又写到秦昭王五十年 (前257) 白起被秦王赐死。白起自刎前叹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沉思良久, 又曰:“我固当死, 长平之战, 赵卒降者数十万, 我诈而尽坑之, 是足以死。”遂自杀。

这是司马迁对前面所记最终确定。但这个数字实真性非常的可疑。而且还有点不太符合实际。

2、皆坑杀?杀了多久?

史书记载有四十万赵军被坑杀,通常来说,如果战争中因为大规模屠杀的话基本或采取多种手段同时进行的,而不可能以一种方式,试想要是以一种方式进行的话得要多长时间啊。因此秦军必然是多种手段并用。因而这一点是有很值得商榷的。

再者,秦军到达花了多长时间才把这些赵军杀完呢?史料上好像并没有详细记载。40万人不是几天甚至一两周杀得尽的。在当时种环境和生产力的情况下,没有像我们现代化大规模的屠杀工具, 诸如二战期间德国用机枪、毒气、喷火器、焚尸炉、炸药包等。也是花了很长的时间才能够杀死那么多人的。即便是在南京大屠杀的时候,日本法西斯也是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杀了30多万的中国同胞

我们都知道,投降是为了活命。赵军因箭尽粮绝而选择缴械投降, 那么在心理上应该认为我最起码可以活命。如果知道降后还要被坑杀,那赵军降卒势必会奋起反抗。因为这是人的本能,是求生欲所支配的。试想一下,当有人要将你准备活埋了的时候,你不会反抗?虽说此时手里没有兵器啥,可是完全有可能从对方的手里夺取(古今中外大批投降的兵卒战俘是不被捆缚的)。而且史书也没记赵降卒被捆缚。当然了史书没说有赵军反抗之事。

司马迁在最后写到了白起说自己使了“诈”, 但这个“诈”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方式才能使40万人“尽坑之”而不引起反抗?史书没写,因而这种史料记载的说法很值得商榷。

3、赵国的人口和兵源数

打仗需要士兵,尤其是在那个冷兵器时代,可以说战争的胜负很大程度上在兵的寡众,即使到近现代也差不多是这个规律。按史书记载,长平之役赵国投入了那么多的兵力。那么赵国的兵源应该是很充足的。这从侧面也反映出赵国当时的人口也是很多的。但是实际上真的是这样的么?

关于战国时期各国的总人口数以及各自有多少因为没有文献的具体记载,所以不是很清楚,只能通过后世资料间接去反推。这里根据杨宽先生的《战国史》和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分析。彼时各国总的人口数大约在2000万左右。《汉书·地理志》记载 :汉平帝时期,全国人口约有5900多万,而原来的秦国的疆域内大约有5700多万人。粗算一下,从战国到西汉末年的这段时间内,在同一地域内,人口自然增长了约为百分之一百八十多。

以此推算赵国(按《 汉书 · 地理志第八下》所载极盛时代的疆域)的人口 ,在汉平帝时期约有643万人口 , 减去百分之一百八十多的自然增长数,则赵国在战国时期的人口约为220多万。

战国时期各国基本实行的郡县征兵制,即凡年15至60 的男子都应服兵役。据此 , 再参照现代人口有机构成的规律: 把赵国的总人口剔除一半女性 、再在男性人口中剔除40%到50 %的15岁以下、 60岁以上的老小和其它的残疾人口。那么在长平之战前, 赵国应服兵役的人数撑死在60万左右。

4、赵国投入的兵力

上面说到赵国的兵力最多也就60万左右,但是这60万左右的兵肯定不能都去作战,必须有很大一部分人(一半,甚至三分之二)来从事农业生产和其它的诸如采矿、铸造兵器等。如果没有这一部赵军,后勤补给啥的肯定是跟不上,也就不可能和秦军相持几年的。

另外,由于赵国的特殊地理位置关系,使得其实一个“四战之国“,既赵的北面有匈奴,南面有韩、魏,东有齐、燕,西面有强秦。此时即便是和秦国对战,也不可能不派兵驻守东、南、北三面吧!我们说少一点,三个方向加起来10万人应该要吧,


其次,赵国的后勤补给又要翻越太行山,相持几年肯定也需要一部分的兵力来进行军需输送,这样前线的兵力明显会更少。此时满打满算,长平之战中赵国的军力也就二十万左右。

白起作为秦国的战将,历来作战都是所向披靡。能在长平之役中打败赵军,而且杀戮也很多,这应该是没问题的。但是如果赵军有四十余万的话,那么秦军最起码也要同等数量的军队来围困,并且才有可能将所有人都“坑杀“。

孙子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按照这样的方式,秦军最起码要投入百万之众,而战国时期投入兵力最大的战役是在秦始皇时期。史书记载60万左右,所以“坑杀“40万赵军显然是不可能的。因而史书记载的数字肯定也是不准确的。

5、历史的真相

关于是否坑杀了四十万赵军,其实唐杜佑在其《通典》中已说,他说道:“其时马服子 (赵括) 与锐卒 (亲) 自搏战, 秦军射杀之。(赵) 军大败, 卒二十余万人降, 皆 (被) 坑之。”这就表明秦军不可能坑杀40余万的赵军。司马迁是汉代人,按理说他的史记记载更加的准确,可是司马迁记述战国史多采《战国策》。

在该书中涉及白起坑杀赵军四十万的记载是游士蔡泽曾语,他说道: “ 自起率数万之师, ......又越韩、 魏攻强赵, 北坑马服诛屠四十余万众”。《战国策》这本书在言战国时的战役 , 常常每战一方就用兵十几万、 几十万,这往往使人很难以置信的。

另外,长平之战之所以被描绘成大惨案,应该是与秦末汉初人民痛恨秦政从而夸大秦的残暴有关。秦时的焚书和项羽焚秦宫室后,大量的先秦典籍荡然无存 , 汉代史学家在诵记的时候难免掺杂个人之见。

或许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记原本是“十四万”, 后来传抄刊刻时被讹写成“四十万”。因为类似现象在《史记》其它的篇幅中也出现这样的情况。

综合以上来看, 长平之战赵军投降被俘然后被秦军坑杀的至多也是二十余万, 甚至可能只有十四万余。不肯能是史料所记载的四十万余人。




获   取   不  靠  谱  的  知  识 

往期文章:

孙权报聘辽东,是历史的误读?还是真的是他的刚愎自用

诸侯争雄、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秦人为什么选择了法家变法强国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摘抄


延伸资源下载(命理经典古籍汇总、四库全书、杨公风水经典古籍、玄空风水古籍、八宅古籍、生基秘法道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名将白起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赵军?最多二十万,很可能只有十四万发布于2023-11-15 15:13:4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