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他写了很久,我希望自己能读更久。更慢一些,不争一些,也许得到更多,到达更快。

——韩寒

上周五晚我拆封了这本期待已久的书,周末两天时间认真读完了《皮囊》。如同我上个视频介绍的,它一点不会让人失望。看完以后,心情久久没有平落:打开这层"皮囊"后,它内里最真实有力的内容"砰、砰、砰"直击我的内心。





任你"皮囊"多厚

任你"皮囊"多厚,每一个故事产生的画面感都能让我们产生浓厚的共鸣,对生活、对周遭的一切深入反思。

全书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夸张的修辞,不需要过度的渲染,就足以穿透"皮囊"抵达我们的内心深处!

白岩松说:崇达在这几年时间里从记者做到了主编,快却扎实。但这本书并不是与这种事业有成关联的成功学贩卖,他不写遥远的世界与远方的别人,而是在自省中退却回到内心,真正直视我们共同面对的问题。


"阿太"活出的不一样的生活姿态

九十九岁的阿太是故事主人公外婆的母亲,她看到有人杀鸡没割中动脉,她便狠狠将它往地上摔:"别让这肉体再折腾它的魂灵。"曾经,阿太又把自己的儿子扔到海里学游泳,邻居看不下去把他救起来,她只冷冷地说:"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

"如果整天伺候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

阿太过世后,主人公阿达才明白她的生活观: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

活得既实在又释然的阿太,即使九十多岁,依旧有自己很清晰、通透的观点见解。与很多只是高呼"注重皮囊"而又从不"修心"的人形成鲜明对比。(很多年轻人,尤是。)

不惧老,是她对"皮囊"很有力的驾驭。

"母亲的房子",看出上代人的委婉和执拗

在主人公阿达对母亲修建房子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老一辈那"不容说出口"的爱情,真真切切地落在了那些"砖红瓦绿"的辛酸中。那份挣扎和执拗,只有在被称之为"家"后,才让一切都真相大白,读者皆暗声。

"然后,我看见那笑容就这么一点点地在她脸上绽放开,这满足皱纹的脸突然透出羞涩的容光。我像摸小孩一样,摸母亲的头,心里想着可爱的母亲啊。"

"残疾的父亲",悲伤让天气更恶劣

主人公的父亲遇到了台风天,但是仍然不愿放弃拖着偏瘫的身体锻炼,以证明自己会好的。"生活中很多事情,该来的都会来,不以这个形式,就会以那样的形式。但把事情归咎于我们无能为力的某个点,会让我们的内心可以稍微自我安慰一下。"

阿达看在眼里,悲在心里。

"残疾父亲"多次在台风天尝试走路仍然失败时,"没有声息,但他的内心里某些东西确实完全破碎了。这声音听不见,但却真实地弥漫开。而且还带着味,咸咸的,漂浮在家里,仿海水的蒸汽一般。"


经历和朋友带来的思考

1.阿达在重症病房里当"残疾父亲"的陪护度过了圣诞节,在这次经历中,让他厌恶了按照自己的记忆走一条印象中很平坦的路,然后突然哪里凹陷了,一踩空,心直直下坠。

2.庙里的"明朋友"让阿达本着生活的乱流,丝毫不懂因而丝毫不惧,靠着生命的一点真气,混乱挣扎开一个方向,任性地摆脱一个可能的命运

3.他的朋友"天才文展"总是笑而不答的个性、眼里总有神圣的光芒......

"你得想好自己想要拥有什么样的人生,然后细化到一步步做规划。"

一句"按照生活一点点做好,生活会给你答案。"让阿达在文展面前落泪。到后来,生活把文展雕刻成另外的模样......那个文展或许破碎了,但他是在那身体里的......从此,两人各路天涯。在感叹的同时,又不禁想起他们都是既失去家乡又永远无法抵达远方的人。

4.他的朋友"厚朴"让我们看到:"生存现实和自我期待的差距太大,容易让人会开发出不同的想象来安放自己"......

很多人脑子里都偷偷藏着很多个世界。但我们应该警惕处理:任何不合时宜的想象都是不需要的,现实的世界只有一个。

"厚朴"的想象力让阿达看到:"多么贫瘠的想象力,连想象的样本都是中学课本里的。"

这不得让很多人反思:我们也不是自以为的"马丁?路德?金"啊!

每个人都有各自天马星空的愿望和想象,在现实中因或多或少的原因和困难"正在筹备"或者"暂缓执行"......他们的故事又让我们看到许多事情上对自己或他人的误解。

"他以为自己做着摧毁一切规矩的事情,但其实一直活在规矩里。我以为自己战战兢兢地以活在规矩里为生活方式,但其实却对规矩有将其彻彻底底摧毁的欲望。"

在"厚朴"的经历中,阿达没把握当自己看到梦想背后芜杂,繁琐的要求时,是否会有耐心和能力,接受梦想原来是卑微的执着。或许,能真实抵达这个世界的、能准确抵达梦想的,不是不顾一切投入想象的狂热,而是务实、谦卑的,甚至你自己都看不起的可怜的隐忍。因为外部的挫折,"厚朴"越来越投入对梦想的想象,也因此越来越失去和现实相处能力

最离奇的理想所需要的建筑素材就是一个个庸常而枯燥的努力!


藏不住的海

主人公的父母因为自己曾经的伤痛和自以为的呵护,硬是要掩饰海在附近的事实。但海是藏不住的,生活中很多时候遇到的坎也是如此。

"我因而听到海浪声,以为是风声,闻到海腥味,以为是远处化工厂的味道。然而,那庞大的东西还一直在涨落着,而且永远以光亮、声响在召唤。我总会发现的,而且反而因为曾经的掩饰,更加在意,更加狂热。"

海藏不住,也圈不住。对待海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每个人自己去寻找到和它相处的方式。每片海,沉浮着不同的景致,也翻滚着各自的危险。生活也是,人的欲望也是。

"我期许自己要活得更真实也更诚实,要更接受甚至喜欢自己身上起伏的每部分,才能更喜欢这世界。我希望自己懂得处理、欣赏各种欲求,各种人性的丑陋与美妙,找到和它们相处的最好方式。我也希望自己能把这一路看到的风景,最终能全部用审美的笔触表达出来。"

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

生活从来不是简单的梦想以及磨难,不是简单的所谓理想还有阴谋,生活不是那么简单的概念,真实的生活要过成什么样是要我们自己完成和回答的。

或许,生活就是这样的问卷,你没有回答,它会一直追问下去,而且你不回答问题,就永远看不到写一个问题。

旅途的风景在哪

"虽然我反复告诉自己,既然人生真是个旅途,就要学会看风景的心情和能力。"

或许不仅是我一个人在大呼小叫,那些静默的人,内心里肯定和我一样的潮汐,我不相信成熟能让我们接受任何东西,成熟只是让我们更能自欺欺人。

人生或许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携带着一颗心的羁旅。心醒着的时候,就把皮囊从内部照亮。荒野中就有了许多灯笼,灯和灯由此辨认,心和心、人和人由此辨认。《皮囊》是认心、认人的书。

——李敬泽

后记摘录

1. 理解是对他人最大的善举。

2. 路过我们生命的每个人,都参与了我们并最终构成了我们本身。

3. 写作不仅仅是种技能,是表达,而更是让自己和他人"看见"更多人、看见"世界"的更多可能、让每个人的人生体验尽可能完整的路径。

4. 或许只有当一个写作者,彻彻底底地解剖过自我一次,他书写起其他每个肉体,才会足够的尊敬和理解。


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

——马塞尔?普鲁斯特

文学名著,世界文学名著, 中国文学名著, 古典文学名著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皮囊》14个精短故事,穿透皮囊,直抵内心!愿这盏明灯点亮你们发布于2021-07-27 09:39: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