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游刃有余

庖丁解牛

庄子·养生主》

【原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

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

曰:“然”。

“然则吊焉若此,可乎?”

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指穷于为蕲,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今译】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陷入疲困窘况中。

既已窘况中,还要汲汲不停地追求知识,那就会更加疲困不堪了!

做了善事,不要有求名之心;做了恶事,不致遭受到刑辱之苦。把顺应自然顺循天然正中之道,作为养生常法,便可以保护身体,可以保全生命,可以培养精神,赡养双亲,享尽天年了。

有个名丁的厨师,庖丁给文惠君(梁惠王)宰牛。他用手接触的地方,用肩倚着的地方,用脚踩着的地方,熟练地屈着一膝而跪着抵住牛,皮骨分离,发出砉砉的或轻或重的响声,轻快地进刀发出騞騞的响声,一切声响没有不合乎音律的节拍的。

那姿势的优美,比得上商汤时代的《桑林》之舞;那声音的动听,仿是尧时的乐曲《经首》乐章的节奏。

文惠君(梁惠王)惊叹不绝,称赞说:“咦,多妙啊!你的宰牛技术怎么会达到如此高超精湛神奇的境地呢?”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所掌握的宰牛规律,已经超过宰牛的技术。刚开始,我初学解牛的时候,眼里所看到的牛不过是一头囫囵的牛,不知道什么地方才可以进刀;三年之后,所看到的就不再是整个囫囵的牛了,对牛的全身结构完全摸清了,不再是一头全牛,而是把它看成可以拆卸的东西 —— 肌肉和筋骨的组合(目无全牛)。到了现在,我只用心神同牛接触,而不是用眼睛去细看,耳、目等感觉器官的作用停止了,但运用心神,精神的作用施展出来,指挥手脚的动作(得心应手)。解牛时,依照牛生理上的自然腠理,用刀击入牛体筋骨之间大的空隙,顺着骨节间的孔道进刀,一切动作都按照牛本来具有的自然构造进行。就连那些支脉、经脉、筋腱我刀从来就未曾轻轻触及,碰过,更不要说那些大的骨头了。那些技术高明的厨工一年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用刀切割牛肉;那些普通的厨工一个月就要更换一把刀,因为他是用刀去砍折牛骨。现在,我所用的这把刀已经十九年了,用它宰的牛已足有好几千头了,然而刀刃还是象刚刚在磨刀石上磨过的一样锋利。要知道,牛的骨节之间是有空隙的,而刀刃却很薄,薄得几乎没有什么厚度,用几乎没有厚度的刀刃切入有间隙的骨节之中,宽宽绰绰,运转舞动刀刃必然有回旋余地(游刃有余)。因此,我用了十九年,而刀刃还象刚磨过的一样。虽然这样,即使熟练到了这种程度,我也从不掉以轻心。每逢遇到筋骨交错盘结聚集的地方,见它难以分解,不好下刀,就小心翼翼地警觉起来,眼神目光专注,动作缓慢下来,刀子轻轻地移动。终于,牛体磔地一声,全牛霍然而解,牛的骨肉分开,牛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呢,就像土崩泥土溃散堆积在地(如土委地)于是我提刀站起来,环顾四顾,慢步徘徊,表现出安适而从容自得的样子,感到心满意足,为了这成功而志得意满(踌躇满志),再把刀子好好擦拭干净,小心地收藏起来。”

文惠君说:“好极了!我听了庖丁的这段话,明白了养生的道理。”

【赏析】

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限之生追寻无限之物必疲役身心,不因追名逐利殚思竭虑而伤身体,庄子将“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看成很高的智慧,认为人的生命由天所赐,人应尽其所能尽享天命。“养生主”即“养生之宗旨、要领,也就是养生之道。作者原意是用这则寓言故事来说明养生之道的,借此揭示了做人做事都要顺应自然规律的道理。

庖丁解牛的故事喻处世之道,以解牛之法写处世之法。庄子通过庖丁解牛时善于找空隙下刀,才能使他的刀刃保持锋利这件事,寓言以牛体比喻社会,以牛体中的筋骨比喻社会中的险阻,以刀比喻个体的生命,来说明人处于复杂错综的社会里,也应该象庖丁用刀一样,顺应自然,办事遵循客观规律,不可蛮干。才能“保身”、“全生”、“养亲”、“尽年”。

庖丁解牛技艺的养成过程说明,要认识和掌握规律,必须长期实践,刻苦磨练,对待任何一件工作,只要善于学习,反复实践,并且始终兢兢业业,就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善解牛者刀不折,善处世者人不易损。

在庄子看来,人生在世,会碰到各种矛盾,犹如用刀解牛,会碰到筋骨难为之处一样;想用求知和有所作为的办法去解决世上的矛盾,无异用刀在牛背上乱割硬砍,必然徒劳身心,有碍养生。

最好的办法是顺乎自然,依乎天理,无知无为,返朴归真,要纯任自然来保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避开社会险恶。就像庖丁解牛一样,只是“因其固然”,从不去碰一下“技经肯綮”,只是小心地在空隙间活动。这样,在人世间就能游刃有余,获得自由,达到养生的目的。

庖丁值得称赞,首先在于他善于解牛,即善于解决错综复杂的矛盾,他非常清楚地了解牛的自然形态结构,掌握了它的客观规律,他的成功不在于他无所作为,他的刀十九年如新,并不是置而不用的结果,而是他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能够不违反自然规律的结果。

后以“庖丁解牛”比喻养生之道,也用以赞美神奇精湛的技艺 skilled and magical craftsmanship.

“目无全牛”一头牛在他眼里都只有零散而连贯的骨节和肌肉脉络了。形容技艺超群,技艺达到了高明纯熟的程度。

“游刃有余”原指厨师宰牛时,刀刃在骨节的缝隙中运转,有大的回旋余地。handle a butcher’s cleaver skillfully ?and have plenty of room for play of butcher’s knife. 后用来比喻技艺纯熟,做事得心应手,轻松利落do a job with skill and ease.

“如土委地”就像土崩泥土溃散堆积在地。

“踌躇满志”心满意足,十分得意。多指对自己所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得心应手”手上的操作十分顺利,且与心中的意图配合得完全一致。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游刃有余《庄子·养生主》发布于2024-03-06 18:0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