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策的第二个案例。赵武灵王先前曾派使臣楼缓出使秦国搞好关系,楼缓从此就一直留在秦国,在秦国发生继位之争时,还担任了秦国的宰相,稳定了秦国内政。赵武灵王去世之后的赵惠文王对楼缓有成见,认为楼缓是背叛了赵国,所以就派使臣机郝出使秦国,想要秦国罢免了楼缓,另外任用秦国的魏冉为宰相。


机郝面临两难——真去劝说秦昭王罢免楼缓,如果秦王不听,则得罪了楼缓,也得罪了魏冉,如果秦王听了,还是得罪楼缓。反正对自己不利。这时候,他的门客宋突建议,你去了秦国,先去找楼缓,说出实情,然后告诉楼缓,我会建议秦王不要急于免了你而任命魏冉


这样说的好处是,秦王看到赵国并不着急,很可能不会免掉楼缓,这样楼缓就会感激机郝,如果秦王免掉了楼缓,任用了魏冉,那么魏冉会感激机郝,楼缓也不会怨恨。同时,机郝也算是完成了赵惠文王的命令。


同一件事,总有缓和的做法。

第三个案例。燕王姬哙位给宰相子之,导致燕国内乱,齐宣王(就是演义中娶了钟离无颜丑娘娘那主)发动突然袭击,吞并了燕国。赵武灵王发现自己东面国境全部都是齐国,受到威胁,就想着要去反击齐国,拯救燕国。


这时,尚在赵国任职的乐毅建议——不要以赵国一国去讨伐齐国,那样就把本来一件拯救燕国的正义行为变成了土地之争,要造势,要让其他国家都参与进来——这在国际政治上叫分势——不把矛盾集中在自己一个人身上,而是分散。——又不得不提到当下,现在的我们动辄就与多个发达国家同时矛盾,而美国对付中国从来不单挑,是拉一帮人围攻。我们只是关起门来觉得自己有理,把信息对称了,放到国际上,别人可不一定认为你有理。究竟是谁学历史学得好,搞外交得是对外造势,而不是对内控制信息搞宣传。


燕国地处最东北角,对于赵国和齐国之外的国家而言,其实并没有什么直接影响,那么怎样造势,让其他国家都愿意一起讨伐齐国呢?乐毅的建议很牛——大王,你用赵国靠近渤海和齐国的土地,与齐国刚刚占领的燕国首都——包括北京在内的河北之地,相交换。这样大王你可以得到离自己更近的燕国土地,同时,还能给其他国家造成赵国被迫拿渤海土地去壮大齐国的表象


赵武灵王照做,齐宣王也同意交换。于是魏国楚国两国都认为齐国太过于霸,纷纷出使赵国联络共同伐齐。


这一策,也可以用博弈论,或者简练揣摩思维来解析——从想要的结果倒推每一步策略。要让其他国家都主动伐齐,那么就要造势让齐国很霸道,怎么造势呢,出让土地让齐国看起来得实惠,出让那块土地呢,当然是对赵国影响最小的土地——渤海土地,


很有意思。这才叫韬光养晦,韬光养晦不是装孙子,赵国本就是要打击齐国,韬光养晦地打击齐国,就是要学会造势,把齐国置于大家共讨之的境地,利用大家的力量去讨伐齐国。而不是傻帽战狼似的,自己一杆枪上去跟一堆人去单挑

第四个案例。赵惠文王时,秦国白起与赵国长平一战,几乎消灭掉了赵国主力,本来要直接灭掉赵国,受到韩赵两国说客的影响,秦国宰相范雎出于自保,要削弱白起的战功,因而劝说秦昭王撤回了白起。秦王要求赵惠文王割让六城土地给秦国。


割不割,两个大臣发生了争执——楼缓倾向于割让,虞卿倾向于不割让。楼缓的意见是,秦国之所以退兵,乃是因为兵疲,并不是打不下来赵国,你现在不割让罢兵,就给了秦国明年再攻的理由。虞卿则认为,本来打都没打下来,现在没有打了,你反而送给人家,这不是示弱吗?


楼缓继续争论——现在正是赵国最弱的时候,就应该认怂与秦国和好,如果没有这样的和好动作,其他诸侯国可能对赵国产生觊觎之心,万一趁火打劫都来打赵国怎么办?


虞卿继续争论——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割让土地本身就是示弱行为,就给了其他国家更好的口实,那人家都陈兵到边境,来问你割让土地,你割不割?


虞卿最后给了个建议——大王您一定要割让,不如出使齐国,说要还不如割让五座城池给齐国,与齐国交好。这样,秦国看到赵齐联手,一定会惧怕,很可能就会主动来与赵国和好


赵惠文王采纳了虞卿的建议——结果是,赵国派去齐国的使者还没有回来,秦国派来交好赵国的使者就到了。


争论——常常是麻烦事,把我们换位到赵惠文王视角,确实楼缓和虞卿都有道理。但虞卿最后出了关键的一招——双方角力,一方不足以抵抗另一方时,最好的办法是跳出两方相争的圈子,把问题扩大化,引入第三方力量,把问题复杂化。这是当前国际政治乃至国内政治斗争时常用的办法(这一点,说实话,朝鲜做得比中国聪明


这是一个得分点,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就是手法——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把利益直接给对方,让对方招致其他人的嫉妒或者防备,成为矛盾的焦点,通过给与利益把对方推上大家的对立面,也是一个常用的斗争手法。三家分晋时的魏文侯,为了对付最强大的智伯,也是在智伯向他索要土地时,主动送出土地给智伯,引发赵家和韩家对智伯的反感,从而推动智伯走向了其他所有人的对立面,最终被大家合伙灭了。


再就是,即便认怂,也有很好的方法认怂,而不是直接去跪地求饶或讨好,用技术认来的怂,维持的关系也会要长久很多。

6.魏策部分

第一个案例。田子方说领导与管理。魏文侯和大臣田子方一起听音乐喝,喝着喝着,魏文侯突然说,好像左边的钟的声音有点偏高,不协调。田子方听了大笑,魏文侯问他笑啥。田子方说,大王您对音乐这么了解,还能听出细节的协调问题,说明您对乐官的能力一无所知啊。魏文侯一听就明白了,说我懂了。


懂啥了?田子方说的就是领导和管理的问题,领导人最重要的问题是用对人,知人善用,而不是对具体工作和具体工作方法了如指掌,因为那属于下面的官员应当操办的事。如果领导对管理事项细节都掌握还要过问,那只能说明他没用对人


第二个案例。魏国犀首公孙衍的迂回术。公孙衍是一个能耐极强的犀首,实际上,他才是与张仪对抗的合纵战略创始人——早于苏秦。他之有名,到犀首本来是个官名,后来变成了他的专有名词,谈及战国犀首,就是指公孙衍。


公孙衍在魏国任职时,大臣史举一直跟他作对搞不来,总是在魏王面前诋毁他。公孙衍要搞掉史举,不过可不是直接去魏王面前诋毁,他走的路子很迂回——他先给魏国宰相张仪建议,说想办法让魏王禅让王位给张仪,然后让张仪拒绝,这样魏王能得到尧舜之名,张仪也能得美名。张仪很高兴,就派史举去与公孙衍讨论具体实施办法(史举是张仪属下)。


公孙衍每次都敷衍了事,喝酒娱乐,史举一连去了好几次。魏王看到史举一面成天说公孙衍的坏话,又常常到公孙衍家里去娱乐,就感觉史举这个人口是心非,不再信任了。史举自觉没有前途,就离开了魏国。——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人,看不来谁,为什么非要对着干呢?为什么不能韬光养晦地迂回整丫呢?

魏惠王老病,不久去世,魏襄王继位。齐国趁魏国内部不稳,虎视眈眈。此时,公孙衍已是魏国宰相,魏国大臣田需和周宵和公孙衍作对,要搞掉他。公孙衍想除去此二人,当然也不采用直接去魏襄王面前告状的方法。他跑去跟魏襄王说,现在国家安危问题是第一位的,我们所担心的就是齐国,不如干脆让齐国靖郭君田婴的儿子——孟尝君田文过来兼任魏国宰相,这样田婴不就会在齐王面前说咱的好话了吗。


公孙衍本人跟田文关系很好,魏襄王觉得不错,就把孟尝君田文请来当魏国宰相。田文很高兴,公孙衍顺带着就告诉田文,应把田需和周宵两人免掉赶走。田文照做了。


政治斗争的高超技巧,就在于不让斗争公开化,避开正面对决,而是顾左右而言他——像公孙衍这样的,总是貌似一颗公心为国家为组织,这样就把自己的政敌置于只顾私利和争斗的地位,反而达到自己驱逐对手的目的。

第三个案例。魏国的使臣芒卯利用秦魏之间的斗争,为自己谋取高位。这种情况在战国时期很常见,渴望位的微末之人,通过造势,挑起一些本来没有的矛盾,以来凸显自己的价值而获取权位。


芒卯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外交官,被魏国派往秦国出使。他看到了秦国连年对魏国的蚕食,有三座城池已经处于秦国势力的包围之中,他看到了机会


芒卯对秦王说,我愿意充当秦国在魏国的眼线,提供核心情报,并且让您不费一兵一卒得到那三座城池,条件就是,您得劝说魏王给我司徒之位。秦王答应了。


芒卯回到魏国,游说魏王,那三座城池已经在包围之中,被秦国拿下是迟早的事,与其被动被抢占,不如主动送给秦国,以此与秦国交好。交好秦国之后,借力秦国军队,向东打击齐国,抢占更多的齐国土地不是更好吗。


魏王就答应了芒卯。三座城池拿到手,秦王也没有食言,立刻派人去游说魏王,给芒卯以司徒之位。当然,魏王感觉到被芒卯耍了,很不高兴,不愿意给。于是芒卯又去解释,秦国尚且对我还比较尊重,我作为大王您的臣子,一心要给魏国解决后顾之忧,怎么就不能得到您的重用?其后,秦国有什么变故,需要我去解决问题的话,我啥职位也没有怎么弄呢?


魏王于是就让芒卯当了司徒。接着就发兵攻打齐国,久攻不下,而秦国也没有派兵来支援。魏王叫芒卯去秦国要兵。芒卯跑到秦国,游说秦王,魏国已经是秦国的附属国,可以说是大王您攻打齐国的先锋,现在您不派兵支援,今后东边这些国家会怎么看您呢?


秦王认为有道理,赶紧派兵支援魏国。芒卯就此稳固了自己在魏国的位置,做到了宰相。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术数中医:书虫小记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读书随笔:战国策(7)发布于2021-05-18 11:3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