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简史:原来如来这么来 

日怎么定的

所谓的“佛成道日”,有资料说,官宣时间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为什么是十二月初八?其实早在先秦华夏先民就有在农历十二月进行祭祀的古俗,叫“腊日”,但这一天是不固定的,只是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即冬至后第25天到36天之间。佛教传入之后,为了吸引更广大民众,便将腊日和佛成道日结合,定在十二月初八,也称“腊八节”,同时把古印度煮粥敬佛的礼俗也拿过来,这就是腊八粥。

 

到了唐代,江西百丈山怀海师为禅宗立的戒律《禅门规式》(后称《百丈清规》),在其卷二就正式把这个时间写了进去:“腊月八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成道之辰。”《百丈清规》后来被收进《大藏经》,这就相当于有官方认证了。

 

只是,应该没有人会想到,这么干,其实是等于指着佛祖说:“我说你在哪一天成道,你就在哪一天成道。”


善哉,欺负我佛慈悲不会跟你们计较是吧。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佛诞日也好成道日也罢,跟七月半盂兰盆节的来历一样,是有利于佛教的北传东扩的,在吸引更多汉地民众参加佛教组织方面,也起到了一万卷佛经都起不到的作用。

泡在蜜罐里的小王子

 

佛有十个尊号,我们比较熟悉的,有释迦牟尼如来佛陀佛祖世尊等,其中“释迦牟尼”是比较正式、官方的称呼,释迦是族名,就像匈奴、犬戎等;牟尼,是当时对出家修行成就者的尊称,相当于圣人大师等。合起来,释迦牟尼,就是释迦族的圣人。

 

如来呢?“如”是指真如,即不生不灭的实体,也可理解为佛性;“来”是指从佛性出发觉悟成佛的过程。所以严格来说,“如来”跟“佛”是并称的关系,不能连在一起使用。

 

一般来说,越伟大者,称呼越简单。当然,有人非要称呼“世尊释迦牟尼如来佛祖”,那也是他的自由。《西游记》里还有人叫“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呢,那又怎样,被猴子闹得没辙,不是还得去请如来来。


释迦牟尼出生地蓝毗尼园内外实景,现位于尼泊尔境内。其内严禁拍照


大家都知道,释迦出家前是个王子,俗名达摩·悉达多。乔达摩是姓,有说是族姓,有说是母姓,不管。“悉达多”这个名,应该是他父亲净饭王给起的,有功成名就之意。

 

净饭王也只是一个译名,千万别以为跟我一样只会吃饭的意思。公元前五世纪左右,在中国是春秋时代,古印度大大小小也有十六个国家,成天不是你怼我就是我怼你,跟中国一样一样的。净饭王名义上是王,实际上他领导的迦毗罗卫国小得可怜,还是另一个北方强国憍萨罗的藩属国,地位,估计连在晋楚大国夹缝中求生存的郑、宋、曹、陈都不如。

 

所以后来有一种说法,释迦弃王位而出家,是害怕战争,逃避责任,因为当时谁都看出来,迦毗罗卫国肯定逃不了被吞并的命运(后来确实如此)。当然,历史是不是这样,我们无法求证。

 

迦毗罗卫国虽小,毕竟是王子,释迦一出世,就过着顶级豪奢的生活

 

关于他的出世,有许多奇的故事,比如他母亲摩耶夫人是站着从肋下把他生出来,他出世后一步一莲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什么的。你信就好,反正这种事哪个宗教都玩得很溜,连中国的正史《史记》,帝王本纪中也充斥着不少这样的神迹。


释迦出生地蓝毗尼园的纪念雕塑,再现了传说中释迦一出生就一步一莲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情景


还有一传说,他出世没多久,一个相士对净饭王说,王子将来必定是个有修为的成道者。净饭王吓坏了,开始严防死守,专门为儿子建了夏宫、冬宫、雨宫,让他在不同的季节里都能住得舒服;从他几岁开始,就有意识地把他往接班人的方向培养,练文习武两开花;刚十六岁,就为他娶了一个城主的女儿耶输陀罗为妻。

 

这么干,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用世俗的幸福把他困在温柔乡里,让他别往出家的“邪路”上走。



思想是高墙拦不住的

 

公元前五世纪前后那一两百年,全人类都在打仗。奇怪的是,那也是哲学大爆炸时期,东西南北,希腊有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东亚有老子孔子等;南亚次大陆,则有释迦的横空出世。

 

当时古印度的主流宗教,是婆罗门(即今天印度教的前身)。婆罗门教既是众神教,又有一位创世的万能主神梵天。同时,这个教是建立在种姓制度的基础上的,即把人分为四等,尊卑依次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政教合一,只有婆罗门才拥有宗教的最终解释权。

 

释迦族是刹帝利种姓,地位不算低,但王子肯定是了解到低种姓百姓的悲惨生活,后来才会极力宣扬“众生平等”的价值观。

 

在流传甚广的佛本生故事中,触发悉达多王子出家念头的,是说他在难得的四次出行之中,分别在四座城门外看到了人类的生、老、病、死四大苦,而他也了解到,这四种痛苦,跟种姓、地位、财富无关,上至最高统治者,下至最卑贱的百姓,没人逃得过。

 

包括他自己。

 

他不相信这是有一个神在主宰着这一切。后来他说过:“若有万能之主存在,支配一切众生之苦乐善恶,此天主沾满了罪恶。人类只能按其意志行事。(《大菩提本生》)

 

那么,我们所处的世界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人类怎么样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从这些苦痛烦恼解脱,得到真正的安乐

 

正是这些没人能解答的终极问题一直困扰着他,直到29岁那年,已经是一个三岁孩子父亲的释迦王子,终于在一个夏夜逃离了束缚他思想的高墙广厦和池肉林,到外面去寻找答案。



悟道过程众说纷纭

 

刚出家的释迦,先来到古印度的文化中心摩竭陀国,那里有点像中国战国时代的稷下学宫,汇聚着很多有另类思想的奇人异士。但是,在听了几位大师的几节知识付费课之后,释迦就发现,这些人徒有虚名,只会夸夸其谈,于是他毅然决然离开,决定谁也不靠就靠自己。

 

除了主流的婆罗门教,当时还有另一些智者(沙门),认为让肮脏的肉体受苦,就可以清洁高尚的灵魂,从而得到真正的解脱,于是放弃尘世间的物质生活,到荒无人烟的地方进行苦修,具体怎么做?就是挨饿受冻,自己找抽——真抽,用带刺的鞭。我甚至怀疑SM就是这么来的,毕竟,都是在皮肉之苦中寻找通往极乐之路。

 

释迦也尝试过这样的办法,不过他没找抽,而是在尼连禅河边的一座山上找了个洞,躲进里面苦修,一进就是六年不出来。


位于印度比哈尔南部菩提伽耶正觉山上的洞,释迦苦修六年处


你没听错,是六年。那平时的吃喝拉撒怎么办?据说,有五个随从跟着他。这五个随从,本来是他父亲派来劝他回家的,劝不了反被释迦感化,便一路跟着照顾他。

 

六年的时间里,据说,释迦每天只吃最少量的粮食(最夸张的说法是一粒麻一粒麦)。但是,六年过去,他发现,除了饿得皮包骨濒临死亡,他根本悟不出什么哲理来——这是肯定的,饿成那个样子,脑子里整天想的只有吃的,怎么还可能去思考宇宙人生


正觉山龙洞内的释迦修道纪念雕像,再现了当年释迦被饿得皮包骨的情境


释迦再度放弃。他走出山洞,走到恒河的支流尼连禅河边。一位好心的牧羊女见他饿得不成人形,就给了他一碗粥吃(有说是羊奶,有说是她自己挤出来的奶)。释迦接过来,美美地喝了,然后跳进河里,痛快地洗了个澡。

 

这时候,五位随从觉得释迦变了。说好的苦行呢?怎么就守不住了?于是带着鄙视,纷纷离他而去。


上:尼连禅河边现状  下:牧羊女献粥纪念雕塑


恢复了体力和精神的释迦,上了岸,一个人走到不远的菩提迦耶城,找了一棵婆罗树(即菩提树),盘坐在下面,再次进入了冥想。七天之后(有一说是七七四十九天),用佛经的说法是,释迦终于悟出了无上正等正觉

 

说人话,就是悟出了宇宙真理,成佛了。


就在这棵菩提树下,释迦悟道成佛


这一次的冥想,跟山洞里的六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次就能成道?有一种说法是,释迦牟尼少年时期曾和父亲外出主持农耕祭典时,别人在忙,他坐在一棵菩提树下,看着周围的一切,突然心中有了一种澄明禅乐的感觉。所以,他感觉到菩提树能让人静心禅定,思维能神游十方。


据介绍,此树是第四代,现在依然枝繁叶茂


早期最接近释迦思想的《阿含经》,对他的悟道,就有“苦集灭道”四谛说、十二因缘说等十五种说法。而那些真假难辨的大乘佛经,则是什么说法都有,怎么神奇怎么来。

 

有一种说法比较容让人接受:释迦在菩提树下打坐的时候,听到远处传来的隐约琴声,于是福至心灵,豁然开朗——琴弦绷得太紧,它容易断;放得太松,根本无法弹奏。只有在松紧恰到好处时,才能弹奏出美妙的乐曲。


正觉塔菩提树下,每天都有僧人在捡掉下来的菩提叶,防止被人带走


我们无妨按俗人常理来推断:从锦衣玉食到忍饥挨饿,人类物质生活的两个极端,释迦都有过最深的感受。也只有在经历了这样的极端体验之后,他才明白了,只有在不喜不悲的“平常”之中,才能找到通往“常乐我净”之路

佛经是怎么产生的


那么,释迦悟出的究竟是什么宇宙真理?佛经数以万计,个人心得,大概以下几点:1.没有创世之神,没有主宰之神;2.众生平等,众生皆有佛性;3.世间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4.无常是万物的本质(空即是色),由无常而导致的欲求不满,正是苦痛之源;5.觉悟无常,破除我执,方能离苦得乐。


位于印度联合邦的拘尸那迦,释迦牟尼灭度后火化处


释迦悟道之后,开始广收弟子进行传道。条件所限,那时候的传道,全凭一张嘴。释迦逝世后,大弟子迦叶组织了五百位同学,让大家把老师说过的话在贝叶(贝多罗树叶,形像棕榈树叶)上记下来,结集之后,才有了佛经。那时的佛经就跟《论语》一样,只记语录,不涉生平。所以,后来那些被神化了的释迦牟尼事迹,绝大部分都是佛教徒们为了宗教发展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

 

中国的佛教徒就更厉害了,把印度人都不知道的佛诞日和佛成道日都给指定了。

 

佛说:你开心就好。

***



生命的三个层次和开悟

当你知道你在哪里

才能去到你想要去的地方


第一层


一直活在物质的世界里

一辈子被物质假相迷惑所困

全部精力去追求财富名利欲望

身体消亡那一刻也没弄明白为何而来

回归何处

这一世等于白来

85%的人活在这个层?

标签

恐惧   焦虑   贪婪   自私  

愤怒   悲伤   冷漠   羞愧   

内疚自责  轻狂傲慢  自以为是


第二层


开始了舍外求内

逐步脱离部分物质控制

有意识的选择放下一些

开始回归到身体本质层面

明白身体是修行的根基

开始了爱自己

花精力去修复还原自我的身体和心灵

这些人已经懂得了回归生命

进入到本源

世界11%人在这个层?

标签

中庸淡    积极进取    自主承担

理智明智  随缘随性  责任担当 

大爱大德



第三层


上升到灵性境界

此阶段终于悟到

一切遇到的人

一切创造的事

一切经历的情

都是为了帮自己完成这一世的修行圆满

没有好与坏

没有对与错

你看清了自己经历的一切痛苦

都来自头脑的判断分别

这个世界本是一个幻象

再也不为一切所困扰

没有了执着

也没有了痛苦

神性意识与身体完整合一

体会到了所谓的极乐世界

基督者为有福

修道为得道

学佛为开悟

灵修为觉醒

终获真正解脱

大自在

世界仅有4%的人在这一层次?

标签

无条件的爱  喜悦  和平  

宁静   开悟   觉醒  幽默

而开悟,看起来既神秘又神圣,这和历史、宗教的原因很有关系,你也常常容易把你知道的圣人、开悟者和开悟状态联系起来,认为开悟应该是如此或者那样。





其实开悟是一个人的自然本性,一个人的一生中总会有几次体验过本性流露的时刻,只是你不会认为那就是开悟,因为对你来说99%的时间都活在头脑世界里,那是从过去到未来的一个接一个的梦,那1% 的没有梦幻的世界就像远处模糊微弱的光影,看起来不似真实甚至让人有点害怕。






所以,开悟不是成为一个你理想中的人,而是认出它就是真正的你并活在里面。当那1%反过来,变成99%的体验,它就会变得非常真实,现实世界和头脑世界才会显示它梦幻的本质,当你还活在梦中你是不可能知道的。


而这种真实是非常明晰、带有光亮的,它充满你的个人世界。


当你能随时随地认出自己的自然本性,你了解了你一直是神的最高潜力。?








同时你会在三个主要层面经历转化:

因为你已经证悟到自我的活动是一场梦,一个投射,是没有根基的,你看到心的本质就是空。所有的善恶、好坏、对错,主观客观本质都是心的投射,也是空的显相。


你体验的不再仅仅是身体里的一个固着的我,由于心完全温柔地向周围世界开放,和空融为一体,失去边界感。你对空的实相觉知会变得越来越大,而这个身体及其自我就是你可以使用的化身工具。


同时你获得直接感受幸福的能力,这种幸福感是随时可以感受的,而且超越世间所有类型的幸福。你的心不仅可以很幸福,你的肉体因为振动得很轻盈,也会很喜悦。这种幸福的感知不会轻易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如果不如此,那么开悟就是不值得渴求的事情。?









启用你的高级心智和能力。

所谓看见,是看和发现同时发生的事情,你是透过你的前额中心去看,而普通人是只使用肉眼看,只能看到表象,然后依赖储存在大脑中的记忆、经验来感觉、定义、投射所看到的事物。但是开悟的人是直接看进事情里面,或者直接看进一个人的内心深处。


这种直接看见本质的智慧是真正的智慧,和靠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得来的智慧是完全不同的。?









你成为一个真正的服务他人者。

世界对于你不过是海市蜃楼,如梦如幻,无论你追求和获得的是什么都没有真实意义,而且因为你的强烈幸福感、智慧、力量光明的境界,你游戏和享受着生活、从生活经历中体验神性的创造势能,你也很乐于去分享和服务。你对别人的痛苦感同身受。


至于你选择以扮演圣人、宗教家、神秘家、导师、公众人物、平凡人来服务完全是个自由的选择。


之前,无论你怎样宣称自己是服务世界、他人者,你的自我总是有机会诱骗你认为它才是给出者、控制者、服务者。可是当你的自我从主角的位置让出,你的服务能力可以源源不断从空性中产生,不会损耗你自己,不会为期待有个好结果而沮丧,这都是你证悟空性、无我、超越二元对立的缘故。?

《佛说无量寿经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网络



点击“ ”

禅修禅学,禅文化,禅宗公案, 禅宗六祖,禅宗思想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原来,如来是这样来的!!生命的三个层次与觉醒开悟,看看你在哪个层次??发布于2021-06-24 23:34: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