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当巴桑杰 著 顶果钦哲法王 论释
修行百颂》
是十一世纪的伟大学者帕当巴桑杰的心灵证言,由顶果钦哲法王加以论释。帕当巴停留在西藏和尼泊尔边境的听瑞地区很长一段时间,拥有无数个弟子。有一天,一个亲近弟子在久违之后,抵达听瑞,看到上师如此年迈而感到非常悲伤,于是他问:「胜者,当你离开这个世间的时候,毫无疑问的,你将从一个净土到另一个净土,但我们将会如何?我们能够信任谁?」面对热泪盈眼眶的弟子,帕当巴教导了修行百颂。

《修行百颂》意义深奥又简明懂。诚挚认真的修行者将发现,这些偈颂中的所有教导,都是正统修持不可或缺的精髓。
55、轮回涅槃的根源都存在于你的心中,听瑞的人们啊,心是离于任何真实存在的。
是我们自己的心,带领我们陷入轮回之中。我们无视于心的真实本质,反而把焦点放在念头之上;事实上,这些念头纯粹是心之本质的化现。我们执著于念头,结果使纯然明觉“冻结”起来,转变成为“自我”和“他人”、“可爱的”和“可恶的”等坚实的概念。这即是我们创造轮回的方式。

如果我们能够遵循上师的教导,来融化这些执著之冰,那么纯然明觉就会重新回复到本然的流动状态。换句话说,如果你从树根砍断一棵树,那么树干、树枝和树叶会一起倒下。同样的,如果你从念头的根源来斩断念头,那么所有轮回的迷妄都将瓦解消融。

我们体验到的每一件事物---所有轮回与涅槃的现象---都像彩虹一般生动明晰地显现,然而它们也如彩虹一般,不具有任何真实的存在。一旦你认清现象的本质---既明晰又虚空---你的心将远离迷妄的专横。

了悟心的究竟本质,即是证悟成佛;无法了悟心的究竟本质,即会陷入无明。不论是哪一种情况,它都是你的心。你的心既可以让你获得解脱,也可以让你深陷轮回。

然而,这不表示心是一个可以被操作的实体,如同一块陶土可以被陶工捏塑成任何形状。当上师教导弟子心的本质时,他指的不是一个实体。当弟子寻找并发现心的本质时,他不是在执取一个可以被执取的实体。了悟心的本质,即是了悟心的空性。就是如此。这种了悟是一种直接的觉受,无法形诸于文字。

如果你期待这样的了悟带来通、神力及其他超凡的体验,那么你就是在自欺欺人。你只要把全副心力投注在了悟心的空性之上!
56、贪爱和嗔恨会显现,但它们应该如同鸟飞过一般不留痕迹,听瑞的人们啊,修的时候,不要执著於任何觉受。
一般来说,我们执著于家人、财产和地位,憎恨任何伤害或威胁我们的人。试着转移你的注意力,不要把焦点放在诸如此类的外境之上,并检视那个把外境认定为可爱或可恨的心。你的贪爱和嗔恨是否具有任何形状、颜色、实体或位置?如果它们没有形状、颜色、实体或位置,你为什么会如此轻易地被这种情绪力量所击败?

之所以会如此,乃是因为你不知如何释放这些情绪。如果你让念头或感觉自行生起或消融,它们会穿过你的心,如同一只鸟飞过天际,不留下任何痕迹。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贪执和嗔恨,也适用于禅修时生起的觉受---大乐、明晰和无念。这些觉受是精进修持的结果,是心本俱创造力的展现。这些觉受如同阳光照在雨幕上所形成的彩虹一般显现。而执著于这些觉受,将如同追逐一道彩虹,希望能够把彩虹穿在身上一般徒劳无益。只要让你的念头和觉受自由来去,不要执著于它们。


禅修禅学禅宗禅语公益讲堂
禅修禅学禅宗禅语 心无限
身可快 心要慢
寂静里 抚纷扰
清凉处 息苦痛
独无二 你和我

禅修禅学禅宗禅语 佛家经典禅语心灵禅语
微信号:
禅学入门禅宗公案禅宗思想

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佛家经典禅语心灵禅语佛心禅语禅学入门禅宗公案禅宗思想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在俗世修行的101个忠告:《修行百颂》55--56发布于2021-06-25 15:19:5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