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阳子心法下卷目录

第十一 报恩消灾

第十二 立志发愿

第十三 印证效验

第十四 保命延生

第十五 阐教弘

第十六 济度众生

第十七 智慧光明

第十八 通妙用

第十九 了悟生死

第二十 功德圆满

 

昆阳子龙门心法下卷

第七代律师西晋昆阳子王常月传

弘道教法孙 维阳子詹太林校

弘道阐教元孙 初阳子唐清善演

 

报恩消灾

大众,既是出家,以求出世,世法中所结的千生夙业,累代沉冤,都要忏除,从今消灭,后不复生,方能清楚,那酬偿报对之苦。这一说,乃是下乘穷根所为,乃是逃冤负债之徒,怕死贪生之类,小志无能之辈。此人心地不明,性天未现,只图眼下,不顾来生。我且把这一种的外道,说一件来与大众听。

大众,有一道人,半路出家,参访云游,遇见几个伴侣,同发下愿,结庵在山东崂山修行。后因兵乱,便仝下山,到河南王屋山下,住单打坐。五六个人,虽是有缘,却不同道,各各有个工夫的。住了一年,去了四五个人。只剩下三人,重发愿心,共求出世。后来三人中,先有一个坐化了,这两个越发有志气。又坐化了一个,这一个独自修行。打坐之时,魂游天台山,忽遇见后化的道友,二人甚喜。后化的便说:“正要对你讲,你可将前年发愿改一改。我当日发愿修行,要忏除冤业,以求解脱。谁知前日,尘数尽时,到了三天门外,考对曹司,高声吩咐说:‘某人冤根尚在,劫数难逃,天榜无名,丹台无位,不得前进,可至云台三元都会府受职。’随即罡风灏气,将天门遮蔽,不见其处,其神竟至三元府。三官大帝将簿子一查,说:‘汝乃下乘,旁门小法,妄想超脱。姑念迷途无知,天台山桐柏宫,山神缺职,汝且到彼,权署其事,待阴曹有缺,准汝实授。’我即哀求开示,以便阴修,三官大帝慈颜吩咐曰:‘汝在蒲团上打坐时,意想未净,心念未空,不曾看透色身是空,不曾悟到空中不空。只知道千生冤业忏除,累代怨仇消灭。从今灭后,不复再生。就不曾知道个,如何消灭,怎么忏除之法。难道你那多劫以来,积下冤根,就许你心中一想,口里一说,就消灭了么?上乘大器,凡心顿灭,则天地皆空,幻相成灰,则虚空一体,独有沉冤夙业,不能逃脱。所以如来祖,还偿夙业,丝毫不挂,方证释迦牟尼六祖大师,洗净沉冤,细微承受,方证西天大鉴。汝志小根穷,不肯酬还冤业,只愿逃脱者,只因把色身认真了,惟恐怕受苦报,打了他杀了他。汝一心只图安乐,这一点不肯受苦的心,就是穷根,这一点不肯偿还之念,即下乘了。冤不肯彻底清澄,则冤根不断,后劫复生,业不肯还偿报复,则业因尚在,他生又遇,生生果报,皆因智光浅而心念未空,名为逃苦,不名出苦。劫劫缠绕,皆因愿力薄,而志量不宏。名为修福,不名修道。汝本当复入轮回,转胎洪福。只因汝,曾诵上帝法宝一百卷、弥罗号三年,心诚念切,列御正乙真人,该实授地府曹官之职。今因汝在世,并不曾讽经错人因果。得人财物,施散同道,理合加功加一阶。该选充洞天山神副职,速去管理,阴加修炼去。’我便恍然自悟,自悔志气不宏。因浅则果浅,愿大则报大。悔已不及,正要入境对你讲,只因各守职掌,不敢离山界而游。道友来得正好,你可去重发誓愿。凡有冤亲,不辞报复,一心不退,方能苦少。存怖畏之心,则有逃脱之考。则你得了手,果位亦不能小也。”言毕不见。道人出静,自此方知,是个独善其身的下乘外道,将来还是守山。急急焚了草庵,背了团瓢蒲团,参悟心地上用功夫。忍一切辱,受一切苦,行一切行,磨折身心,驱除杂念,一心发愿,有冤者刀斧不避,照旧报酬,有业者水火不辞,照劫偿还。将这色身,视为外物;那法身清清静静,赤赤条条,无碍无遮,圆陀陀,光灼灼,去来自在。有福不愿受福,有苦不辞受苦了。此一念已经多年。忽又境中,见一道人礼拜。视之,即前化之道友也。形容照旧,面目惭愧,不敢仰视。问其来由,原是守中之邪道,不明中理,常以神气,注想丹田,久久功深,成一守尸鬼。其光只有一尺,只够照自己一身,一身之外,依然昏暗,不见一物。今因道友入静,光大了,摄入境中,道人少刻亦不见矣!只道人,越发解悟性理。原来命在性中,添一分解悟,则有一分光明;添一分光明,则有一分智慧;添 一分智慧,则有一分福德;添一分福德,则有一分果位。于是出静皈依常清常静天尊。次日到外护家说:“我今别过列位,要回首也。”众人曰:“为何速行?”道人曰:“我三业已偿,但少四恩未报,皆一念之差。” 此一念言毕,回向虚空礼拜毕,即坐化了。

大众,你们听着,这三个人,其道邪正不同,其愿大小不一,则其回首果位,大小不一般了。大众,志大者为大人,志小者为小人。志不大,则心不广。心不广,则气不浩然。气不浩然,只充塞得皮袋子,充塞不得天地虚空万物也。

大众,天地盖载,日月照临,皇王水土,父母养育,为之四恩。若不答报洪恩,难逃灾苦。灾不消,则福不长;福不长,则慧不绵;慧不绵,则性天不能常清静了也。

大众,既皈依三宝门下修行,不知还夙债,凡有灾难临身,不可苟免,就要安心承受,一切冤家对头,皆不可动嗔,只是个解结,永不为冤。但冤家就是夫妻儿女的爱根也,为夙债。从此一刀两断,再不存那怜妻惜子之心。至于出了家的人,要把那住庙子,守山场的心,传徒弟,顾徒孙的心,一齐绝去,割断爱根,然后上报四大恩。这四大恩如何报呢?

大众,只要你心量光明,好生慈悲广大,性体法身清静明了,普为解脱,广行惠力,救度群生,便是报天。心界宽宏,忍辱受垢,护念万物,性海无边,便是报地。心性光明,智照万物,真言开示,指迷破暗,说法度生,无有障碍,便是报日月。心性光明,谨慎行持,常行良善,不敢非为,不犯国法,不但不敢欺人,亦不敢自欺。劝人行好,各安生理。敬君如天,不敢诳妄。守清规而遵教典,祝圣寿而保国祚,便是报君王。身体不敢毁伤,修身养性,消除人我之相,忏悔三世之愆,过去之父母,现在之椿萱,只愿尽此色身,多行善事,广行方便,心孝不为而孝,自度不敢度人,先度父母超升,然后普度一切。一切人之父母,皆我父母一般孝敬;一切人之子孙,皆同我类。普愿护念,宿殃解脱,则先亡升天,心性光明,则祖宗得度,七玄上举,三代高冲,便是报父母。

大众,心若有一毫障碍,见不得三清天尊、玉帝,如何唤得报天?一件事不能忍,一个人容不得,些儿肚量,狭窄心肠,惯发无明,常分人我,唤作甚么报地?必要我之身心,光明正大,才是报天地。若是那样心地不明,志量不大,不察来历,错误是非。智慧浅薄,没含容,少涵养,荣则喜,辱则怒的,算不得的。

大众,你报天地之恩,须要明天地之道,开天地之心。只要自己无欺,一切私情都扫绝,自家心性放光明,藏污忍辱,能容物不自居,功效地灵,方是报天恩地德呢。至于我的工夫切笃,智慧发生,照见山河大地,万物人情无有隔碍,方是报日月呢。至于我心绝妄存真,道高德重,神钦鬼服,上可感通帝座,下可役使雷霆,旱则祷雨润苍生,涝则求晴消水厄,福德可消兵火,正道可伏妖邪。上保皇图永固,上祝圣寿无疆;天下太平,万民安乐,方是报皇王呢。若是混混的,随波逐浪,念经礼忏,不修道德,不依戒律,不行好事,不积功行,临坛则鬼神不降,符法难行。遇劫则逃避深山,贪生怕死,如何报得皇王?至于我身,出于父母,应该竭力尽心,孝养父母,不足为奇的。你本分内该尽的不可不去做,但是父母有疾,父母有难,虽有那孝子代为承受的,但那一点心,到底不如那父母的真切。

大众,家人在家人不同。既已出家,便要真真的行出家的事,超度宗祖父母方好。若是出了家,终日胡行乱走,竟把父母忘记了,如何还说恩要报呢?大众,爱要割,恩不可忘。爱系妻儿,以至万物,恩乃天地日月,皇王父母。若不是四恩高厚,连你这身子总是没有的呢。四恩能报,则要你先灭三毒,贪嗔痴除净,则身心意三业净。三业净,则三灾八难,九横五苦,悉皆随心消灭,方能上报四恩也。大众,灾难来,不思自己,不曾行好,反怨天怨地的,这一等罪,越发深了。犯了法,遭了刑,不思自己,不遵法度,反骂官詈府,这一等罪越重了。不能孝养父母,不能尊敬父母,不能超度父母,反忤逆不顺;出家人,又不行持戒律,立志修行,专行痴愚背道之事,拖累父母祖宗,这罪一发大得无边了。

大众,四恩不是乱说的,先尊敬师长,明了这个道理,然后孝父母,则能竭力以尽子职了。能尽子职,则能忠君王,以致其身,尽臣节了。能尽臣节,方是无私。无私光明正大,报日月了。光明正大之人,必有宽宏广博之量,必存仁义道德之心,必存慈悲普利之念,必有容忍包含之德,必有尽性立命之功,必有出生死之道,必有度人济世之法,这方能报天地之恩。四恩报尽,五福自增,生死两途,轮回可息,从遵师明理而来。

大众,若欲消灾,先尊道德,道高德重,灾难方消,不可自悮性命也。四恩高厚未能酬,还是迷人不肯修,若有男儿心量大,包罗万象上丹邱,尊师问道出尘埃,尘念丝毫性不开,若能无念常清静,跳出圈儿再不来。

 

大众:

四恩未报心惭愧,三业难消道不成。

欲报四恩先守戒,要消三业且修真

守戒自然行正道,修真究竟悟浮生。

浮生既悟无常透,三业空时报四恩。

 

立志发愿

大众,自古圣贤仙佛,看破世间一切有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便欲出世超凡,了悟生死,深入山林,忘身殒命,以求至道。

大众,你们只知圣贤仙佛之名,而不知圣贤仙佛之实;你们皆有要成圣贤佛之心,而无圣贤仙佛之志;你们皆欲证圣贤仙佛之果,而不修圣贤仙佛之因;你们总要到圣贤仙佛的地位,总不发圣贤仙佛之愿力。所以说得行不得,只因口明心不明。道之不明者,在乎不遇明道之人。道之不行,在乎不得行道之士。所以名称道士,何曾知道士之精微?号作全真,那个行全真之实际?无怪乎教门颓败,祖道凋零。你们今日,既皈依三宝,受持戒律,可谓得其明道之人了。但要依我真言,去行那圣贤仙佛之事,方唤作行道之士。

大众,圣贤仙佛,未成道之先,也与你们一般的凡夫,没曾多个眼睛,添着只手。只因他能立志,要求出世之法,明生死之机。这个志气,便与凡夫高明百倍,广大千分。身子虽系凡夫,心念已具圣体了。但圣人不是空空的,口里说要出世,他便真真的,心里便行那出世的事。所以唤做有大雄力,存大悲心,大丈夫,天人师,总只是个立志,来的不凡,所以行事,行得不小。轰轰烈烈,慧剑横肩,竖起眉毛飞闪电;威威赫赫,戒刀齐颈,睁开眼目动雷霆。外道心寒,悉皆远遁;邪风胆颤,总愿皈依。高登九品莲台,直上法王宝座。口出语言音响,闻者皆是清静法音。使一切天人,醍醐灌顶。身出梵炁妙音,见者皆得普蒙解脱。使无鞅数众,酥酪成河。得道之后,大志已遂,又发大愿,不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愿自度,惟愿度人。以自度之法,普度众生。而不以自度之心,呵责众生。以百姓之心为心。百姓,即众生之别名也。众生即我之同类也。以同类之法,救同类之人。不度众生,不愿成道。《清静经》:“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大众,圣贤仙佛,不异于人。这不同处,只在公私二字。圣人只是公平正大,为人不为已;凡夫只是私偏邪狡,为已不为人。圣贤是清明沉静,凡夫是浊暗浮躁。圣人是内用刚以制己,外用柔以服人;凡夫是内用柔以恕已,外用刚以责人。圣人不知他人之非,凡夫只认自己之是。圣人越到荣处,常思辱处;凡夫越到辱处,常想荣处。圣人未曾死,先明死后之机;凡夫死在目前,尚且只图生计。圣人要出世法,将世法炼心,为人子则尽孝,为人臣则尽忠;凡夫不但不知出世法,连世间的法尚且不知,那得忠于君王,孝于父母。可怜那昏迷不悟的众生,既不知世法,又不知出世法。终日醉生梦死,虚生浪死,朝生暮死,盲生瞎死。把一点真性,沉沦万劫,不知颠倒,翻来复去,改头换面,轮回不已,不知何日才得出头呢?

大众,既已受了戒,便是出了头也。出了头,便可出得苦。出得苦,可出得世了。大众,要出苦,先受苦。不受苦,难出苦。须要依那圣贤仙佛的实话,不要图圣贤仙佛之虚名。须要立起圣贤仙佛之志,不要空说圣贤仙佛之言。须要修下圣贤仙佛之因,不要指望圣贤仙佛之果。须要种下圣贤仙佛之根,自然有那圣贤仙佛之报。须要积下圣贤仙佛之德,自然得那圣贤仙佛之道。须要行下圣贤仙佛之事,自然成那圣贤仙佛之身。若是行不顾言,言过其实,就是不长进的凡夫。要想圣贤仙佛之道,岂是这等没志气的人,行得的么?

大众!须要立下大志,发下大愿,方能出世呢!

大众,听我吩咐那立志偈、发愿颂云:

戒子志心听我说,立志能将生死脱。先须受苦制身心,苦尽甜来死复活。

自心立志除尘埃,世法凡情逆转来。倒拈斗柄巍巍立,不动真空白玉台。

不愿有为成外道,不愿无为迷异教。不无不有愿中和,非有非无修觉照。

立志不随境界转,境界险危心不乱。能将心法转境界,智能光生灯不断。

立志不随事物移,被他移动泄真机。威权一失他人手,转轮由他悔是迟。

立志不被事理障,执滞存留并着相。理明事彻障成空,解脱真空消幻妄。

立志不随耳听声,耳根内听见真宗。精防耳泄迷真性,忍辱先须塞而聪。

立志不随目视色,含光内照虚生白。神防眼泄丧元神,目不见时心不触。

立志不随口出言,希言合道归自然。说法无声说法竟,无说无言气自绵。

立志不随舌尝味,害命杀生无限罪。琼膏玉液并金浆,神水甘泉生智慧。

立志不随鼻嗅,人心动念坏真常。自从解脱天香后,各有心香献上苍。

立志不随身乱动,常守威仪学沉重。不教秽污坏灵根,道体端严休放纵。

立志不随心触物,动怒生嗔没来历。降伏其心顺理行,明了此心寻恍惚。

立志不随意改变,诚意恒常时刻念。心无二念意无他,慎独存诚归一愿。

立志不随缘爱牵,爱缘牵绊索绳缠。须将爱缘齐根割,割爱方能脱缚粘。

立志不随狂劣友,劣友狂友心不久。退人道念丧真心,败教如何同伴走。

立志不被盲师误,六根六尘心不住。不依一法见真机,外道旁门身不度。

立志先受初真戒,十戒能持心不坏。降心守律不迷真,四大威仪勤不怠。

立志进受中极戒,密行微功观自在。色身解脱法身成,了证三身超劫外。

立志报恩心念切,四大恩深须了结。能将身命报深恩,孝子忠臣天地悦。

立志修身先去假,不敢推聋并学哑。真心实意不欺瞒,些须假即牛驴马。

立志断除杀盗淫,色财气贪痴嗔。六欲七情三毒业,永不复起迷自心。

立志不修中下乘,不离福报堕圈中。大乘清静解脱道,最上一乘志愿成。

立志苦修心不退,灭却千愆并万罪。罪灭福生性自明,福德积深生大慧。

立志皈依戒定慧,无上法门无障蔽。无遮无碍大光明,无垢无净无怖畏。

无生无死出世法,无增无减无比对。无为无相无所说,至极至尊并至贵。

超离三界上三清,梵炁弥罗登宝位。立志皈依元始尊,道经师宝鉴臣心。

臣心立志超尘劫,了悟身心不转轮。志心发愿愿我等,从今立志除虚诳。

愿将身命付虚空,心念真如非假妄。愿学最上一乘法,愿心不着一切相。

六根清净六尘空,谨奉帝经先断障。愿消情识悟真宗,不将至宝随魔丧。

愿将心念等虚无,不将性命随波浪。愿明生死超世界法界宽洪法身大。

法身圆满法界空,法界真空大无碍。愿度自身出生死,自度度人无彼此。

唯愿普度一切人,一切众生如自己。愿心坚固得圆满,愿得真机能逆转。

刀斧伤身身不辞,水火漂焚心不软。三灾八难并五苦,但愿担承休逆忤。

九魔十试百六灾,一切妖魔难隔阻。愿身虽坏性不坏,愿力虽穷志不败。

死亦不忘发愿心,万劫千生休懈怠。设使沉沦无间狱,定业难逃无退缩。

愿将自造罪恶根,忍辱苦心受满足。愿明无始沉迷性,愿入无边大静定。

愿将肝胆布施人,愿入无遮大明镜。愿将悲念救众生,愿化良医疗世病。

愿渡苦海驾宝筏,普接众生离幻境。天地万物一切真,元始祖炁一切神。

唯愿圣贤仙佛道,普同解脱出凡尘。

大众,你们各去寻思,早早的去修的是便宜。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你们自出家到今,耽延岁月,捱误年光,头发如霜,皮肤纹皱,齿牙渐落,骨软筋硬,则足不能远行;血耗,则力不能持重。精枯肾败,则两眼无光;神疲心迷,则智慧不生。魄壮魂消,则两耳渐不听了。大众,色身有死的日子,只是迟早不同。像这耳聋眼昏,口干舌燥,牙落齿摇,须枯发白,筋骨硬了,手足痹了,志气短了,心念灰了,都是阎王送下的邀帖,恭候早临。你们休得只顾老婆心肠,豆腐生意,孩子家见识,畜生样意念,只图目下,不顾来生。假如今日今时,鬼来勾你,你只得去。难道躲避得的?何不看透些,早早解脱,临行一着,撤手便行,方见得是个丈夫男子,立志气,有手段的,不然,唧唧哝哝,飘飘荡荡的,少不得到地狱里去呢!

大众,立志方能出世间,若无志愿万分难。谁能立志修真道,大力神通不等闲。

修行不立志,却似傀儡戏。

戏场锣鼓歇,看你何处去。




编者微信号


中华道藏,正统道藏,道家文化,道家祖师,道家思想万寿道藏美利坚


延伸资源下载(道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龙门心法》第十一报恩消灾第十二立志发愿发布于2021-07-23 12: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