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播放列表

象数1 象数2 象数3

 

数千年来,学者代不乏人,《周易注解之书亦可称汗牛充栋,绝不为过。《四库》更有两派六宗之分,或为象数、或为理学。实则自汉易象数之后,中国的官方学术舞台上是没有象数学的。

史所能考证者,上古之轩辕、唐虞、重黎、羲和,巫咸、商周之箕子、姬昌、春秋战国之裨灶、石氏、梓慎、唐昧、汉之甘公、刘向、孟喜、焦赣、京房、魏晋之谯周、管辂、吴范、郭璞,此皆治象数之表率;其后,几无也。      

《周易.系辞》云:”形而上者谓之,形而下者谓之器”,可谓至理。理学即是形而上者,象数学即是形而下者。清轻者无形无质为上,重浊者形体兼备为下。理学为以象数为本体而抽象、提炼出的哲学、道理。二者是一对阴阳关系,相辅相成。无象数之体,则理成虚空无理之升华,则象数蒙昧拥塞。诚如尚秉和先生之言:大抵深于易理者。望而知其所谓。易理不精者。愈读注释愈不得要领。离象而演空理则非矣。有泛言易理者。求解而必于象则执矣。何为易理?易之为学,朴素务实。所谓易之理,包含天地万物,博物以达理,是为易理。

中国为何没有产生近代自然科学,即源于“形而上”之理。理学崇上而卑下,重精而不重物质,有理学而无实践。以致理成虚空而不能格物,则象数自然不能存在了。其理虚而无象数之本,故而可左可右,喋喋不休之理。西方之所以能产生近代自然科学,即源于“形而下”之理。以万物实践为本体,发挥之理学即为诸多定理、公式,自然无可辨之余地。这也是象数理的一个最大实证!

往往理学大盛之时,便是象数穷途之时。所以有汉唐盛世,而无汉唐理学,是象数万物和理学相附和的原因;有宋明理学,而无宋明之盛世,是理虚高和象数万物分离的原因。至清中后期,宋明之理学盛行,故有百年之乱。清晚期始,西学东渐,即是象理融合;象数可以渐而入理,理学无以伸而象数,故东学不可以西行,现代理学之式微也。

以易言之,法相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象数理和,则万物生长;象数理分,则万物闭藏。象数为体、为地;理学为用、为天。春之时,万物萌生,则天理有序,故有和风细雨;夏之时,万物繁荣过盛,则天理几无存,故有不时之水火;秋之时,万物退平,则天理亦平,故节令准时;冬之时,万物闭藏,理之盛也,天地之至理可见,故冬至为天地之正,夏至可左可右,两分一前一后。是故冬夏之时,象理之盛衰,一胜一负;春秋之时,象理之两平,一进一退。

山川地形,亦无它理,形(象)胜则理乏,有不时之存亡,当时之夏;形衰理胜,当有发挥之机存;故地理之辩,要在两平,即时之春秋,象理执平,审其进退也。

动物者,阳,理之属;静物者,阴,象之属。静者象多而不可动,动者象少而可左右。故动物肢体少以存理;静物杆枝繁以存象;人居有无之间,动静有常,故象理兼备。骨肉过者,象胜理乏,故多愚;骨肉不及者,理胜象乏,故多智;中平者,一春一秋。

至理者大无,天也;至象者,大有、地也;和则理统象,分则象存而理亡。民众为象,君寡为理;故民为体而君为用,分则象存而理亡,上患有而下患无。象胜当穷理以和之,理胜当制象以和之。故制众者多智而少形,制于人者多形而少智。

上古之期,象数生而初附理,故万物蒙昧,当时之初春;夏商周时,象数长而和理,故秩序始而教化开,当时之春;先秦两汉乃至唐,象数繁荣而理之机藏,而正夏之时;宋至明清,理长而象数消,当夏暑序乱之始也。其后,当秋之平。

象数理部分明细分类简表

象数

春夏

秋冬

木火

金水

《周易》本经

十翼

《周易》《焦氏易林》《京氏易传

道德经》《论语》等儒、道学专著

天文、地理、干支五行、阴阳、二十四节气等皆象数理兼备之。


延伸阅读(儒释道古本民间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象数理辩(五)发布于2021-04-19 22: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