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赤文洞古經註

金末元初全真士龜山長筌子註。校對版本:《中華道藏·第六冊·太上赤文洞古經註》



太上老君寶誥

至心皈命禮

隨方設教,歷劫度人。為皇者師,帝者師,王者師,假名號。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隱聖顯凡。總千二百之官君。包萬億重之梵炁。化行今古,著道德凡五千言。主握陰陽,命雷霆用九五數。大悲大願,大聖大慈。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太上赤文洞古經全文
操真章上
有動之動,出於不動。
有爲之爲,出於无爲。
无爲则归。神歸則萬物云寂。
不動則氣泯,气泯則萬物無生。
神神相守,物物相资,厥本其根。
默而悟之,我自識之。
入乎無間,不死不生,與天地爲一。
入聖章中
忘於目,則光溢無極。
泯於耳,則心識常淵。
兩機俱忘,絕眾妙之門。
純純全全,合乎大方。
溟溟涬涬,合乎無倫。
天地之大,我之所維。
萬物之眾,我之所持。
曷有窮終,以語其弊哉。
住世章下
養其無象,象故常存。
守其無體,體故全真。
全真相濟,可以長久。
天得其真,故長。
地得其真,故久。
人得其真,故壽。
世人所以不能長久者,
爲喪其無象,散其無體,
不能使百骸九竅與真體并存,
故死矣。


太上赤文洞古經註

夫至道無言,真空非色,思之者莫能知,觀之者不可見,赜之不可得,行之不能到,陶鑄天地,率循造化,寂而不動,應滿六虚,令萬物蒙休,羣生復命。巍巍乎至矣哉!非聖人孰能通之者耶?况元始大聖,慈心廣布,慧照十方,觀見眾生忘歸失本,宛轉世間,輪迴不息,長劫受苦,不能自明。遂感法雨敷滋,宣揚妙道,引接有情,出生死海,游清虛之境、恬惔之鄉,超乎塵垢,步乎寥廓,逍遙獨化,微妙玄通,無爲自然,返於纯素冥極混茫者也。


操真章上

有動之動,出於不動。

有動者,应機也。无動者,抱元守一也,歸根復命也。故經云:清者濁之源,静者動之基。唯精唯一,允執厥中。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静,至静不動也。

有爲之爲,出於无爲。无爲则神归。

神本湛寂,感而遂通,不得已而后起,随機接物,妙用無窮。去智與仁,故循天之理。淡然無極,而眾妙歸之。

神歸則萬物云寂。

專气致柔,能如婴兄。抱守冲和,真气氤氲,萬物皆長生也。知和曰常,心使氣曰强。强者堅强壮老,死之徒也。

不動則氣泯,气泯則萬物無生。

氣絕神逝,九竅百骸,變滅塵土也,更何疑之。

神神相守,物物相资,厥本其根。

以虚养虚,以實养實。何以故?忘形養氣,忘氣養神,忘神養虚,虚室生白,祥止止,神氣冲寧,靈根深固,故成長生久视之道也。

默而悟之,我自識之。

至道之玄。不假外物而得。默默昏昏,無應無問,靈光獨耀,迥脱根塵。體露真常,不随萬法,可以全生,可以復本也。

入乎無間,

無間者,無有也。是不言之教,無爲之益。圓通无礙,應化無窮,遍滿十方,時時運動,無有間斷也。

不死不生,

玄珠燦燦,今古常明。萬物混成,法法平等。非静非染,無始無终,故曰不死不生者也。

與天地爲一。

天道清虚,所以能長。地道寧静,所以能久。人能悟理,達其妙道,致虚極,守静篤,恬惔寂然,不爲萬物之所累,清净無爲,可以與天地爲一者哉。


入聖章中

忘於目,則光溢無極。

五色亂明,令人目盲。色者,彰也。色色者,未嘗顯。何谓也?法眼圓通,明照十方三界,觀物無物,觀空不空,視之冥冥。杳冥之中,獨见曉焉。靈光充塞,無窮極也。

泯於耳,則心識常淵。

五音亂聪,令人耳聾。心是清淵,本自湛澄。是非言语,美惡聲音,皆爲妄情偽物。飘风骤雨,動擾心源,神室不靈。若能泯绝是非,不受於中,無聲之中,獨聞和焉,然後可以聽玄歌白雪,不鼓陽春,仙音之曲调也。

兩機俱忘,絕眾妙之門。

聲色雙泯,動静兩忘。聽之不以氣,視之不以神,是謂太玄之妙,虚曠之靈。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无爲之爲,不知而知。靈明曠徹,廣大虚寂,妙無邊际也。

純純全全,合乎大方。

物我俱忘,有無不立。昏昏默默,杳杳冥冥。無边無际,非外非中。其游無端,其出無方,化育萬物,不可爲象,混成無方隅也。

溟溟涬涬,合乎無倫。

至道重玄,浩浩蕩蕩,理無等倫;藏之則爲元精,用之則爲萬灵,含之则爲太一,放之则爲太清;無相無名,至尊至貴,迷之則凡夫,悟之則圣贤

天地之大,我之所維。

古今聖賢、得道真人,提挈天地,把握陰陽,雕琢萬物,澤及羣品,不爲难乎?

萬物之眾,我之所持。

宇宙在乎其手,萬化生乎一身。

曷有窮終,以語其弊哉。

聖人直說妙道,普现普光,惟恐後世凡夫不信疑惑,大發謙辭,若言不盡其理,以語爲弊,惡舛訛之說也。


住世章下

養其無象,象故常存。

真氣熏蒸,而時無寒暑。純陽流注,而民無死生。故曰心燈朗照,法身長存。慧烛不明,道容岂載?

守其無體,體故全真。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滋榮羣品。人能安静和暢,寶瓶堅固,玉漿美,真水下降,滋養妙體,返老如童孩,不亦善乎。

全真相濟,可以長久。

水火既濟,魂魄相守,鉛汞相凝,鍊成大药,结就金丹,燦爛光輝,無幽不燭,純白入素,无爲復朴,长生不滅,没身不殆,號曰真人者也。

天得其真,故長。

天得純粹不雜之道,则故能覆蓋羣有,包羅萬象,歷劫清凝,鑒物無私,不言而應,妙用無穷,高虚長遠,大無不包,久而不易也。

地得其真,故久。

地得其真,則育养万物,深根固蒂,安静無爲,乃長久也。

人得其真,故壽。

死而不亡者壽。但世人悟其真趣,得其妙元,與道合真,沒身不殆,同其聖賢,令後代祭祀不輟,何以加此焉。

世人所以不能長久者,爲喪其無象,散其無體,

五味濁口,五臭熏鼻,聲色閼塞耳目。取捨滑心,使性飞揚,迷情徇物,念念相婴,使心智游乎外,神入其内,是非寵辱亂擾靈源,與物相刃相靡,终身疲役。區區業網而不知其歸,可不悲乎?身適美厚,錦繡羅縠,意迷邪見,颠倒妄想,至於窮年,不知天命。喪己於物,失性於俗者,謂之倒置之民,可不哀哉!

不能使百骸九竅與真體并存,故死矣。

内本清静光明,虚白晃耀,奈何爱染萬缘,不生返照,飘飘一性之散,沉沉萬劫之迷,難省真身,遷於别蜕,迷其真源,壞其内也。萬劫輪迴,生死海中,不能超度,甚可哀憐矣。


太上赤文洞古經註終


读传世经典 汲圣贤智慧 尊道贵德 知行合一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德经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张至顺炁體源流交流平台


延伸资源下载(道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炁體源流丨太上赤文洞古經註发布于2022-04-28 15:40:4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