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有这样一段描述仙人生活的语句:高山崖顶、白云深处、仙鹤飞翔、童子引路。


这短短十六个字所描绘出来的场景,也许是我们之人共同的梦想,得道成仙


成仙固然美好,至于其方法、途径该是如何,却历来是千人千语,各有看法。为了找到最终的答案,我们还需从道家经典中得到启示。


道家经典浩如烟海,对道家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必然有一些经典,面向普通民众,传扬教理,提出要求,以利于弘道


也就是说,要有一些“成仙指南”,所以《太上感应篇》应运而生。


道家对于个体生命的最终归宿,有一个根本的目标取向,即成仙。何谓“仙”?按我的理解,“仙”就是一种最回归本原的生命状态,而这个本原就是“道”,道家对于仙的生活状态的描述,向来是不吝笔墨的。


“得免生死、灾祸不及、黄金珠宝、皆由自取”,这样逍遥的美好生活,我想每个人都十分向往。


前面提到,成仙的道路众说纷纭,有说服食丹药可成仙,有说苦诵经文可成仙,有说斩杀妖魔可成仙,诚然,这些都可作为成仙的途径。


但真正有效的、符合普通民众生活的途径又是什么呢?其实,对于如何成仙,《太上感应篇》已经告诉我们答案,那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趋福避祸就是最直接有效的成仙途径。


《感应篇》全文不过千余字,而对如何做到趋福避祸,则提出了种类、时间数量、奖惩三大标准。


下面我们可以一一进行分析。



2


先说种类。


《感应篇》中对可招致福祸的善恶种类作了详尽的划分,全文共提出二十六条善行和一百七十条恶行,从治国平天下到人伦道德,从敬畏灵到生活起居,可以说是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


而且,《感应篇》中对最琐碎的个人生活习惯都作了善恶的衡量,这也说明了道家与民间生活的紧密结合。


比如这一段:井越灶,跳食跳人;损子.堕胎,行多隐僻;晦腊歌舞,朔旦号怒;对北涕唾及溺,对灶吟咏及哭;又以灶火烧,秽柴作食;夜起裸露,八节行刑;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春月燎猎,对北恶骂;无故杀龟打蛇。


从字面我们就可以看出,这里的恶行都是生活中最微小的细节之处。


但这同时也给我们纠正了一个误区,行善弃恶并非仅仅是我们平常所谓的一些“大事”,日常的起居生活才是真正考量善恶的基本之处。


都说功过相抵,实际上大善远不及平时小恶的累积。


所以,既想成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处处小心,因为善恶之事,就在一念之间!


要想趋福避祸而成仙,除了要了解有哪些福祸善恶之外执行时,还要掌握具体的时间和数量。宗教在教化人们行善弃恶的同时,也总会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这方面,道家就显得尤为细致。


翻开《太上感应篇》,有这样的一些文字:“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故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善恶的时间和数量标准,清晰明了,跃然纸上。


有一些看过《太上感应篇》的朋友,对这样一种明确的规定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行善弃恶,贵在有此意识,而至于行多少次善、弃多少次恶,则不必过于细究,可完全凭一时的事态来决定。对于这种观点,我也细细思考过,我想这几乎是一种惰性的通病。



3


其实,《太上感应篇》之所以对于善恶的时间数量有那么具体的规定,我想是符合道家教理教义的一种安排。


道家与其他宗教相比,最大的特色乃是重视生命,提倡今生的幸福和责任,成仙就是通过趋福避祸来达到一种今生的永续状态。所谓仙道贵生,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用具体的时间和数量来衡量善恶,实际上是为了突出一种催促人们及时通过行善弃恶来修道成仙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所以说,道家从来不是消极避世的,而是充满了对日常生活的热情、关注和责任。


豫皖一带的八仙传说版本中,就有这样一种描写:八仙之一的曹国舅,常年于身边带一金边小本,用来记录世人每日每月每年所行善恶次数,以便日后进行奖惩。


从传说中,我们确实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古语说得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量变促成质变,有时候追求时间和数量这样的细节,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好处,最起码这是一种道家倡导的认真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个标准,是关于奖惩的细则和执行者


《太上感应篇》开篇就进行了明确的描述:“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这样开门见山的写法,是一种突出道家神灵在日常生活中作用的手法,作为最后的标准,也是为了说明神灵是整个道家善恶体系中的裁判官和决定者。


我想,这里有两层意思。


第一是为了说明道家的行善弃恶理论是一个完整的道德体系。这个体系中,世间凡人是执行者,需要对照善恶的种类,按照一定的时间和次数来执行趋福避祸的标准;而神灵则是公正的裁决者,需要用客观的记录和评判来决定芸芸众生是否可以成仙。


任何一个完整健康的道德体系,都需要这些因素的存在,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执行有方法、评判有规章,民主公开透明缺一不可。


第二是规范人神之间的关系。


道家提出这点,其实是为了纠正国人诸如逢事烧高香、临阵抱脚的功利思想。神灵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有求必应,来者不拒,而是赏罚分明的。


道家提倡的人神关系,其实是一种颇具现代感的契约关系,《太上感应篇》就是用太上道君的名义来阐述这种关系,正所谓“天人感应、因果报应”。



4


对照这三条标准,我们对于如何成仙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读经,即为明理。我们读《太上感应篇》,是要领悟其“劝善灭恶”的宗旨。如何使个体生命更有意义?《太上感应篇》给了我们“趋福避祸”这个答案。其列举的善恶行为,实际是告诉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给我们的人生指出了一条正确道路。


对于健康生活的人们来说,《太上感应篇》是提振生活信心的明灯。我曾经接待过一位年轻的信徒,他每日都坚持诵读这部经典,对其中的教诲牢记在心。


如今,他是世博盛会的志愿者,秉承“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的服务理念,用优质的服务笑迎八方客。


虽然每日工作辛苦,但他说是《太上感应篇》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动力。这里,经典的劝善功能体现无遗。而对于被不良心态控制的人们来说,《太上感应篇》又是治疗心理顽疾的良方。


当代,各地道家均重视对信徒精神生活层面上的关怀。


通过主动走访困难人群,采取开坛讲经、组织读经等一系列方式,及时为信众送去心灵慰藉。用《太上感应篇》的感化力量,使人们摆脱不良情绪,在困境中见到希望的曙光,这就是这部经典的“灭恶”所在。做到劝善灭恶,个人身心的和谐才能达成,个体生命自然更有意义。


任何一部道家经典都会传递一种信念,《太上感应篇》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对生活细化的标准,也是一份对生活的强烈关注。







































以“道”相通,未来世界宗教革新(人类和谐共存)纲要性探析


首先阐明,人类存在“概念固化”的共性弊端——人为设定一个概念,就概念而概念,限于概念之中,错失对事物真相和自然大道的完整认识与实践,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以此,对待“概念” 应当遵循“立足本原,着重内涵,与时俱进,动态变化,解决问题,实事求是”原则。本文“宗教”及“道教”概念即如此,并以道教思想为基——大道相通,就未来世界宗教革新(人类和谐共存)进行纲要性初步探析,体现出“道”本身“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所不在”的内涵特征以及宗教“继承传统、与时俱进、生存为本”的革新观,简述如下:


1、科学、民主是历史进步的产物,和谐、自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但是,历史今天,人类生存面临重要问题:人本侵犯自然,物欲腐蚀心灵,多元各自政,信仰错乱方向……使得科学脱离人文,民主徒有虚名,和谐无从奠基,自由异化泛滥……人类生存所有问题归结起来表面看已经造成“天怒人怨”,实质则为“心灵劫难”。


2、宗教以探寻宇宙、生命、社会真相为本——唯有发挥宗教心灵导向、化解及抚慰作用——教化心灵,启发智慧,鼓励自由,约束放纵,消除愚昧,拯救狂妄,与政治、法律等社会诸多机能协调统一,促进构建人神共治,才是人类社会最终出路。但是,宗教内涵与形式两方面同时需要传承革新,与时俱进,以体现人文与科学、精神与物质、信仰与修炼、智慧与道德、治国与平天下相统一,而辩证处理宗教“教化”、“教会”及其与社会、国家、民族对应关系,探求并致力于实现人类生存之身心自由。


3、“人神共治”不同于历史上狭义宗教凌驾于政治之上的政教合一,而依据信仰、修炼与秩序管理的统一进行设定——立足自然整体观,既是原则,又是方法,还是目标,在精神纯美与世俗需求之间建立平衡,实现人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就是说,以人、神、自然共同智慧立足解决人性弊端,实现信仰、修炼、道德、良心、法律、秩序、民主、制衡等一系列社会目标的完善管理。


4、无论个体的人,还是社会群体,唯以“天、地、人”三道(规律、原则、方法)制衡才能够实现“人神共治”——“天道”代表心灵(心性)修炼,符合自然大道,“地道”代表不同地域、民族、国家历史传统,“人道”代表当前社会世俗需求。遵从三道统一,使得人类在满足世俗需求和拯救灵魂之间建立平衡能够实现。


5、面对人性“概念固化、执偏概全、欲望过度、元气损耗、言行不一”的共有弊端,人类遵从三道统一即在真理与邪说、正义与邪恶之间做出选择和平衡——培本固元,扶正祛邪,造福人间,减少灾难,体现出天有好生之德。


6、当前宗教及整个人类出现问题积弊已深,非“多元一统”不能解决问题。多元化的思想混乱——“百家争鸣”时代如何实现“一统”?唯有宇宙之“道”贯通天地,贯通万物,贯通多元化思想,冲破概念固化,萃取内涵实质——实施革新,才能够在人类文明的继承中糅合当今成就得以实现——既尊重生命个体、各文明及宗教“多元”存在,又使生命个体、各文明及宗教回归(遵从)同一大道真理,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民族、国家或共同体的“一统”。否则,各自站在自我立场,各自服务自我利益,只能导致意识形态和社会秩序的混乱。


7、革新在于应用。应用在于适宜。适宜在于立足现实,体悟大道,传承历史,糅合文明,开拓进取,不拘一格,相对圆满有效解决人类当前及未来存在问题。


8、道教以宇宙之“道”为最高信仰和教化依据。“道”做为万物诞生的本原,不仅是意识形态的概念存在,而且是超越意识形态的客观独立存在——其前者存在远远不能够真实反映后者,决定人类现实问题永远需要不断调整、补充和完善。所以,“道教”做为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客观独立存在,远大于概念存在,不应被概念束缚和局限,而立足真实体验及当前状况,并以历史传统为依据,做以调整、补充和完善。


9、道教即中华祖先以“道”的理念赋予子孙后人(的传人)之教化,包括狭义道教——具有特定教义、教规、仪程、团体性质与广义道教——具有民族、国家意识形态实施全民教化性质的统一。史实证明,道教源自中国远古文明,自盘古开天至三皇五帝以来形成整个中华文明史“道统”传承——正是中华民族早期祖先对“道”的天人合一的实践、认识与教化,才形成并维系中华博大文明。如果脱离狭义与广义道教的存在,中华民族及文明将不复存在。以此,完整、真实的道教概念与“无神论”及社会学者通常所谓“道教”概念有本质差异,前者认为道教由中华早期祖先人神直接沟通直接创立并演变,后者则狭义认为由张道陵创立,并是人类意识形态的产物,形成对道教的割裂认识。


10、世界各宗教、人类各族群、宇宙各万物以“道”为存在根本和演化,顺则生,逆则亡。“道”的实质即具有“阴、阳”两种相对属性平衡一体的混元真炁(气)——同时具有物质、能量、信息(灵性)的统一,造化生成万物,化身宇宙至尊,世界各宗教、人类各族群、宇宙各万物依据不同体悟对其称谓不同,如“盘古、盘古老祖、鸿君老祖、玄天老祖、皇天老祖、元天真人、天真皇人、无极老祖、无极老母、无量天尊、祖始爷、老天爷、天帝、上帝、真主”等,凡蕴含“开天辟地创世纪、宇宙永恒至尊大神——造物主”之称谓,概指其也——智慈兼备,威仪大方,法力无上,人神共仰。人类信仰其,与其能量和智慧沟通,既祈保平安,又实现心灵回归终极价值,等同追求与遵循自然大道——高扬真知与慈善(顺从自然规律),力挽无知与卑劣(违背自然规律),体现出信仰与修炼、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具有教化及拯救人类普世价值。


11、道教对混元真炁具有独到而系统认识,认为混元真炁不仅孕育造化最初生命盘古,而且对于“开天辟地”起主导作用,称谓“先天元炁”,《道德经》描述为“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天地生成之后阴、阳二气交合形成“后天元炁”,《道德经》描述为“三”,具有诞生生命万物的本原能量和信息,称谓“灵魂”——灵魂元炁相对宇宙而言属于“后天”,但相对生命肉体而言又属“先天”。同时,生命肉体由父母阴、阳精气物质交合之元炁(受精卵)孕育生成——两者“元炁”对于生命体而言同属“先天”,共同构成生命体具有能量与智慧的本质存在和有机运转。但是,大多生命体失却清静心,不认识生命本质与修行,对于元炁只知用而不知节,更不知养,造成身心疲惫,愚昧昏沉,害己害人,苦不堪言。另一部分生命体心态清静,静则阴阳平衡合于元炁特征,元炁得以节、养,生命体获得运转必须的能量与信息(灵性、智慧)。以此,以提升灵魂能量和信息的修炼称谓“修真”,修到一定程度即所谓“明道”或“得道”,并以炁的是否充足反映出“道行”高低。


12、人类战争、冲突不仅发生在同一宗教与文明之内,而且发生在不同宗教与文明之间,反映出人类本身对绝对永恒“大道”真理认识及实践的局限性与悲哀性,同时反映出人类所认识及实践的永远只能是相对真理,即世界各宗教、人类各族群、宇宙各万物永远不能代表绝对真理,唯有宇宙至尊能够代表,但其隐于无形,从来不曾直接临世,仅以派遣使者方式传播文明,形成相对真理。以此,对“道”的虔诚、虚心信仰和修炼必将成为全人类共有课题(任务),而使得人类有神论、无神论以及各宗教信仰、修炼者走到一起:同根同源,道炁相连,感应无形(大道),实践有形,克服小我,存异求同,共同谋取和谐生存最大福祉。


13、宗教以“人、神”共同存在为存在——依据“阴阳互根、对应并存”原则,人的灵感反映来源于神,有什么样人就有什么样神。反之亦然。人、神表现为同一生命本体的“阴”、“阳”形态。由于“阴”、“阳”形态不同,人、神以“灵魂感应”、简称“灵感”沟通。“灵感”来自于个体的人的灵魂反映,与个体的人“道行”——真实反映“道”的能力有关,仅代表个体的人的认识。以此,神既是客观独立存在,又是人类意识形态的反映——人即神,神即人,人、神既独立又统一,辩证表现为神支配人,人体现神。而可以说,一个人、一个民族的文明与智慧代表其人、其民族之神的法力与智慧——在世界范围,神不是永恒唯一的概念,而具有民族性、宗教性、历史性。不同宗教信仰的神,与不同民族或人群有直接文明渊源,或有一定血统渊源。同时反映出,人类文明复杂历程代表神界复杂历程——神界与人间大致对应。也就是说,人、神虽然“意识形态”和“生存方式”不同,但是共同遵从同一“大道”真理——只有“大道”永恒,人、神以“道”相通,共同遵从。


14、在世界范围内,一定意义可以说,神话传说或宗教神学诞生一个民族,或者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神话传说或宗教神学,就没有传承生命力!而值得自豪的是,唯一仅有中国“盘古开天地”神话传说或道教神学具有思想性、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完整统一,反映中华文明对于世界(宇宙)本原高度认识,成为世界上唯一未曾断线的文明。因此,中华民族无论将盘古做为“中华根祖”景仰,还是做为“天帝至尊”景仰,都具有“法力无边,智慧无上”史实依据,使中华民族自尊、自强、自信、自豪、自责、自励,屹立世界东方。以此,道教“培本固元、扶正祛邪、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以己为本、以外为用、本用结合、和谐共存” 思想,称谓“道德文明”——不仅以“道”的真理认识直接转化为科技与文化艺术生产力,而且以“德”的人文实践直接决定社会和谐与进步发展,谋取实现人类生存身心自由,树立人类文明典范。


15、客观而言,地球生命、包括人类如何诞生及确切诞生时期,今人难以考证。也就是说,没有充足理由断定人类是地球最初及永恒生命——以及万物之灵。但是,可以断定,人类是自然界诸多生命曾主宰地球之后优胜劣汰——“合道则生,背道则亡”的成就——反映出天帝造化万物,并选择遵从其旨意的不同生命主宰地球。以此,可以说,只有人类诞生之后,才有人格化的天帝存在。如果人类违背天帝旨意,必然有其他生命以“道”的原则和方法取代人类主宰地球,人类或者不能够存活,或者任由其他生命支配和奴役——既是天帝旨意,又是大道选择。


16、依据能量不灭定律,如果人类不能够存活地球,则灵魂必然向其他时空转化。如何转化?能量及智慧低者,转化地球,为其他生命(邪灵动物)所主宰。绝非虚言,现实生活“邪灵”附体祸害人类事例——各类精神病、顽固绝症、流行疫病等比比皆是。只不过人类主宰地球,这种事例还相对属少数。另如人类历史上暴政者,除自身邪淫外,受“邪灵”支配造成人类大范围劫难。只有提升灵魂(元气)能量和智慧,向地球以外适宜生存的时空转移才是出路。以此,人类有生必然有灭,没有绝对永恒,人类生存唯一重要意义在于立足世俗需求实现灵魂升华,相对实现身心自由。


17、本质而言,人类劫难唯一归结为心灵(灵魂)劫难,元气耗散,不知亦不能回归,坠入“邪气”侵袭苦海之中,非天帝所代表正神拯救与自我修炼不能免除。所以,人类虔诚信仰天帝(及神界)价值和意义在于人类以“心灵回归——清静”方式获取造化人、神共同的本原——元气(混元真炁),以修持生命必须的能量及智慧。接下来,人类又持续以“阴阳平衡”为特征的元气相对持久维持心灵清静,提升道德素养。所谓“人不远道,道不远人”,以实现“我生存,众生亦生存;我自由,众生亦自由”,而实现人类生存(和谐秩序)良性循环。以此,体现出(宗教)信仰与(元气)修炼的统一,具体表现为天帝教化,启发智慧,清静自然,节制欲望,化解仇恨,宽恕博爱……


18、关于正、邪——天道循环,宇内没有绝对存在——“正、邪”只是概念上的划分和相对存在,正中有邪,邪中有正,正、邪象征生命或者事物生长、化育及衰败、消亡自然规律的内在因素及表象存在,并且相互转化,对生命存在或事物运转发挥相互依存重要作用——现代科学证明有“正、反”物质同时存在。对生命体而言,正、邪有内外之分。并由于生命存在“有诞生必然有消亡”自然固有规律,邪气通常不同程度胜过正气,以邪气占主导,所谓“十人九邪”。这是任何生命包括人、神不可完全扭转的。只有发挥人、神做为主观能动性,修养补充先天元气,才有可能相对改观——人、神元气充足,代表其“道行”或者说“功力”高深,也就是说元气造化万物、所固有阴阳平衡“清静”的能量和灵性相对较大,大于人体内邪(气)与外邪(气)总和的能量及灵性,而使正气暂时胜过邪气,即正气上升,邪气下降,使生命体身心相对逍遥自由。以此,即便是神、更何况人唯有修持元气、超越“正、邪”才能相对持久实现身心自由,而摆脱或延缓正(神)转变为邪(魔)的生死轮回


19、宗教对人类生存发挥重要积极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由于人性弊端)人类在宗教信仰过程中始终不可避免存在“不求真而信,不务实而信,不全面而信”—— “迷信”及宗教异化变质问题。也就是说,迷信及异化不是宗教本质,而是宗教产生、传播、信仰过程不可避免的衍生品——有正信必然有迷信,有正统必然有异化,宗教必然存在某些不完善以及败坏声誉的诸多事例,或使宗教脱离“教化”内涵实质,仅存“教会”外在形式,产生“伪宗教”或不完善宗教,或严重发展到宗教对立面,产生所谓“邪教”——具有“精神鸦片”——欺骗性及伪科学性特征,极大伤害人类信仰情感及需求。以此,世界任何宗教都存在宗教本身的两大派系或者说两大属性:“正教”与“邪教”,中国神话作品《封神演义》所谓“阐教”与“截教”——其不是某一宗教称谓,而是宗教本身“正、邪”两大属性的相对概念,核心问题在于是否遵从大道真理。


20、宗教代表不同地域文明及相对真理。世界宗教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于对信仰(宇宙)至尊的割裂认识与专制独断——“唯我信仰才是真神,唯我信仰才是最高”。同时,正是由于交流传播过程中“反客为主”的状况激化与挑起宗教冲突。


21、世界上任何一个宗教(只代表地域文明及相对真理)都不能独立解决世界问题。世界宗教和谐共处在于遵从道德文明:培本固元,扶正祛邪,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以己为本,以外为用,本用结合,和谐共存——体现出人类为同一“大道”所生、世界宗教和谐共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22、世界宗教“阐教”派系需要交流合作,条件成熟时召开“弘扬大道精神,树立宗教正信,共谋人类福祉”世界宗教大会,承担世界宗教和谐共处主导责任。


23、宗教信仰者以信仰与修炼的统一,人神沟通,道炁相融,追求自由而无时无刻不自由,消除愚昧而无时无刻不愚昧——永远是“道”的谦卑信仰、修炼者。

我们道门中人的修行,其实也是对普通生活的一种改造,使之更接近于道的标准,并要把这种无限接近于道的标准的生活向天下推广。这就是“人人皆可成仙真”的理念,我想,弘道度人,就在于此!



您的每一次转发就是一次蝴蝶效应,会有更多的人因您而种下一颗善的种子,您也因此结下一段善缘。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转发者及阅读者


      





延伸资源下载(道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想成仙吗?道长送你一本《成仙指南》!发布于2024-03-10 16:39:5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