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行》是当代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1965年首次连载于《东南亚周刊》。

《侠客行》主要叙述一个懵懂少年石破天的江湖经历。《侠客行》有许多耐人寻思之处,潜隐着许多玄机,体现着金庸对于人生人性生命宇宙的新的体验。

对读者来说,何尝不是对目前所学的很多玄机的一种体验和感悟呢。


尤其对金庸对剧中人物的命名,绝对是反应出金庸先生知识水平、学问渊博!


电视剧开头,便是一场残杀,江湖中人只为争夺一个玄铁令。(因为玄铁令的主人会为得到玄铁的人办一件事,无论这件事有多么难。)而玄铁令主人叫谢烟客(谢烟客,这名字本身就有很多寓意“谢烟”:连烟都谢绝的人,更何况人,不是谁想见就见的。所以玄铁令的第一拥有者吴通(这名字也很有寓意。“无道通”:没有通的道。结果可以想到的。),自己得到玄铁令了,可不仅没找到谢烟客,反而引来了江湖人的争夺,自己被杀死。


然后玄素庄的黑白双剑,石清、闵柔夫妻二人登场。(这个名字也非常有意思。石清:水落石出,水落石自清。黑白分明。也对应“玄”,闵柔:‘门’里住着一个温‘柔’的‘女’人。对应“素”。)

然后出来一个人物:“狗杂种”、“石中”、“石破天”,其实是同一个人。

“石破天”和“石中玉”,这两个人必须要一起介绍,才能表现出金庸的智慧


石破天:石破天惊。名字已预示一切。


石中玉:石中有玉,华而不实。石成不了玉,本来就是假的,但‘石’和‘玉’向来不分家,只是需要时间,所以这个玩劣的小子最后被谢烟客还去磨练,说不定他日也可以,石中变玉,像石破天一样。但需要时间,需要磨练,需要等待。


梅芳姑:和闵柔都喜欢石清,但是梅芳姑这名字也预示了她的结局。梅花孤自赏”,最后一集,表明石破天不是她的亲生儿子(守宫沙,死时还在),冬天的梅花虽傲雪群花,但高处不胜寒,孤独是一定的。

自在:雪山派掌门。(名字寓意:白自在,即不自在,头发胡子白了才悟出,什么叫真正的自在。)



贝海石:反派大人物。这名字也有寓意,不管是石破天,还是石中玉,都是被贝海石压在海底的一块石头。要想真的石破天惊,或顽石变玉,必须要突破贝海石。

丁不三,丁不四,丁丁当当(丁不三的孙女):百科解释——她喜欢年少英俊、轻薄浮浪、叫她丁丁当当的石中玉,不喜欢善良诚实的石破天。也注定了其结局,也是历来很多花样年华少女的写照,跟不三不四的爷爷学习,自己也会变得不三不四,反应了家庭教育很重要。自己天天叮叮当当,吊儿郎当,结局自然好不了。最后,石破天是别人的,石中玉还是一个轻浮的小混混,见一个,爱一个,还是烂石不是玉。好的得不到,坏的看不上。荒废了自己的年华。


史婆婆:石破天的师父,石破天唯一的拜师磕头的师父。(名字寓意,“始婆”:开始。)

谢烟客传授石破天两种极阴、极阳的内功,欲让他走火入魔而死。后来偶遇‘常帮’堂主展飞的铁沙掌,帮助石破天打通了任督二脉。不仅活了下来,而且内功大进。(展飞:助石破天‘展翅飞翔’;常乐帮:真的常乐吗?)

至于金乌派和雪山派:乌是黑色,雪是白色,寓意很明显。

最后面的赏善罚恶二位使者,为善受奖,为恶受罚。【付出是一种能力】

全剧的脉络非常清晰。

以上是剧中的情节和剧中主要人物的介绍。

 


 

下面我要做一些展开,并进行深一层次的解析

金庸的小说,还是非常有文学根底,文化底蕴的!

故事或许不复杂,也会有很多打打杀杀的场面,但主要是为了说明一些道理。

把自己的感悟,通过一种方式表达出来,只于别人的感悟,那是别人的事了。

中国的古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西方的俗话就: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莫雷特。

谈到文学文化,中国几千年的文明,都是从“儒、释、道”支撑和传承下来的。


而金庸的小说,无论哪一篇小说,本质上,离不开‘’和‘道’。


这部《侠客行》中的男主角呢,在金庸的其它小说里,也能找到些影子,当然不会完全相同,但,大道同源。道理都是通的,也就是西方常说的:条条大道通罗马。



男主角-石破天。《射雕英雄传》里郭靖的傻(不同:郭靖的傻是天性;石破天的傻是没读过书,心地纯正。),《倚天屠记》里张无忌的内功深后(不同:张无忌的内功深厚是九功加上后面的乾坤大挪移;石破天的内功深厚是阴阳失调没死,反而打通了任督二脉。)。


天下所有的英雄都不多的,狗熊就和有各的不同了。

列夫·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差不多,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表达方式不一样,但意思都是一样的。

也是这部作品是金庸先生比较早的一作品,别人打男主角,不仅打不伤,自己会被自己打伤。

后来的作品更邪乎,比如《天龙八部》,像段誉和虚竹,别人打他,对方功力全跑他身上了,比石破天这个可厉害多了。段誉是各种吸,最后把人家鸠摩智辛辛苦苦几十几学的武功,他分分种把人家全偷走了。虚竹就更过分了,把逍遥三老近200年的功力全偷走了,事后还不副不情愿的样。没办法,天意,哈哈。说远了。

到了最后,可以升华到非常高的境界。

石破天不识字,根据图形或字的形状,靠自己的想像,结合自己身体感应,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世人多被武功里的注释讲解所误导,而长达四十年,无人能破,越是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的聪明人,差的越远。


道家,不管是《经》还是《道德经》,后世很多聪明人,大学者的注解,实际上99.9%误导了很多读者和学者。因为《易经》成书之时,还没有标准的文字呢,别说繁体字,还记得电影《英雄》里的战国七雄各个小国家使用的文字都不尽相同么。而《道德经》的原版成书,根本就没有标点符号。一切根据自己的理解。你理解什么,就是什么。


比如,白岩松的《白说》一书中,提到了他对《道德经》的理解,第一句,他就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通常我们所言:道可道,非常道。而白岩松的见解是:道可,道非,常道。也可以解释的通呀。


有点佛法谈悟,你悟到什么,就是什么。

最后石破天就是这个样子的,别人看的是字,他看的不是字,他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刚好匹配上了,合二为一,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

是天意,一切皆命中注定

随缘一切皆是顺其自然。

这不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家”、“”和“”的精髓么。


    奇学是指侠客岛上的二十四座洞窟之中的李白古风《侠客行》中所包蕴的奇功绝学,这一套功夫究竟如何破解探究,也成了一个谜。

    可以说这是一个谜中之谜。

    因为侠客岛上的龙、木二位岛主之所以要滞留侠客岛,并且每隔十年广邀高手前来参研的便是这首《侠客行》。而这些被邀来的高手,一沾即痴,有来无回的原因,亦正在于这套《侠客行》的奇学实在是魅力非凡。

    说来惊人,这套《侠客行》的武功,历四十年之久(从龙、木二岛主发现开始) ,集数百人之力,居然无一人真正解得。更为惊人的是,数十年来在数百位杰出的武林高手之中,居然没有任何二人的见解是完全相同的。几乎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各人有各人的收获,只是谁也不敢说自己是真正地悟到了正道,自己得到的是真知灼见。

    然而,这正是这套武功的高妙之处。哪有什么绝世武功是能轻易得到的?再进一层,在形而上的层次而言,这正是一种寓言。即一个关于追求真理的寓言。

    亦即,人类关于真理以及科学等的探寻,本来就没有一条固定明确甚而唯一不二的道路可走,只不过如西方哲学家波普尔所言,所有科学与真理的发现与探寻的过程,只不过是一些猜想及其对某种猜想的反驳的过程,所有的意见,都不过是一种猜想或者反驳 ,谁也不能、也不可能掌握终极真理。以至于科学与真理的发展道路,便是这样不断的猜想与反驳 ,以至无边无际, 无终无了,永无止境。

    小说的结尾再一次大大地出乎于人们的意料之外,即这一套《侠客行》的绝世武学,明明来自李白的古风长诗,并且配以图画与注解,以至大家纷争迭起而无法统一,这理当是有文化的人干的勾当,但结果却被小叫化这位没文化、一个字也不识的少年所破解。而其奥秘,则正在于他不识字。书中写道:

    这些剑形或横或直,或撇或捺,在识字之人眼中,只是一个字中的一笔,但石破天既不识字,见到的却是一把把长长短短的剑,有的剑尖朝上,有的向下,有的斜起欲飞,有的横掠欲堕,石破天把剑一把剑的瞧将下来,瞧到第十二柄剑时,突然间右肩巨骨穴间一热,有一股热气蠢蠢欲动,再看第十三柄剑时,热气顺着经脉,到了五里穴中,再看第十四柄剑时,热气跟着到了曲池穴中。热气越来越盛,从丹田中不断涌将上来。石破天暗自奇怪:我自从练了木偶身上的经脉图之后,内力大盛,但从不像今日这般劲急,肚子里好似火烧一般,只怕是那腊八粥的毒性发作了。他不由得有些害怕,再看石壁上所绘剑形,内力便自行按着经脉运行,腹中热气缓缓散之于周身穴道,当下自第一柄剑从头看起,顺着剑形而观,心内存想,内力流动不息,如川之行。从第一柄剑看到第二十四柄剑时,内力也自迎香穴而至商阳穴运行了一周…

......

当下寻到了图中笔法的源头,依势练了起来。这图形的笔法与世上书画大不相同,笔划顺逆颇异常法,好在他从来没有学过写字,自不知不论写字画图,每一笔都该自上而下、自左而右,虽然勾挑是自下而上,曲撇是自右至左,然均系斜行而非直笔。这图形中却是自下而上、自右向左的直笔甚多,与书画笔意往往截然相反,拗拙非凡。他可丝毫不以为怪,照样习练。换作一个学写过几十天宇的蒙童,便决计不会顺着如此的笔路存想了。

......

    他幼时独居荒山,每逢春日,常在山溪中捉了许多蝌蚪,养在峰上积水而成的小池中看它们生脚脱尾,变成青蛙,跳出池塘,阁阁之声吵得满山皆响,解除了不少寂寞。此时便如重逢儿时的游伴,欣喜之下,细看一条条蝌蚪的情状。只见无数蝌蚪或上窜,或下跃,姿态各不相同,甚是有趣。他看了良久,陡觉背心至阳穴上内息一跳,心想:原来这些蝌蚪看似乱钻乱游,其实还似和内息有忽听得身旁一个冷冷的声音说道:石帮主注目太玄经,原来是位精通蝌蚪文的大方家。石破天转过头来见木岛主一双照耀如电的目光正瞧着自己,不由得脸上一热,忙道:小人一个字也不识,只是瞧着这些小蝌蚪十分好玩,便多看了一会。木岛主点头道:这就是了。这部太玄经以古蝌蚪文写成,我本来正自奇怪,石帮主年纪轻轻,居然有些奇才,识得这种古奥文字。

    如此等等。石破天(应叫小叫化)时时处处歪打正着。上文那位木岛主对石帮主注目太玄经’”不识蝌蚪文显然是态度轻蔑,大有冷嘲之意,不屑一顾的了。然而任他想破脑袋也不会明白,这一壁所谓太玄经者,其破解之秘,原正是在于蝌蚪而不在其

    小叫化不识一字居然全部破解《侠客行》的全部武学奥秘。这看起来是不可思议,至少是过于奇巧之事。然而,仔细思之,又会觉得其中大有深意在焉。

    自然地,这一过程及其结果又是一个寓言。又是一个谜。谁也不会去想《侠客行》怎么会包含一套武功,谁也不会去想一套武学为什么一定要绘在了这首《侠客行》中,谁也不会想,这位绘制此书此图的前辈为什么要故意地将不必由文字而来的武学之图深藏在一片文字与图画之中,以至于识字会图之人相互之间纷争不息,无数聪明才智之士皓首穷经而不能索解。

    这不是大开玩笑,而且是恶性的玩笑么?

    我们可以设想,这一奇想乃金庸编制与创造。

    写此奇学及其破解奇法,决非仅仅在于游戏与消遣大家一通。其间,又包含了一种极深极大的寓意。即有如佛学之中的所谓所知障”—佛学的八正道的第一条乃是正见,即无明亦即求得真知识。然而另一方面,求知过多过甚过死便会形成所谓所知障,亦即成见是也。人生在世,求知学习经历体验,接受和积累各种各样的知识与见解。这些知识与见解在一般的范畴内对人们当然大有益处,然而如若固执己见亦即所知而成障 便会适得其反。因而如要得到最后的真理,势必需要抛弃所有的成见,因为这些成见都会成为通向真理的障碍。这就是佛家所谓的所知障。其中哲学及语言学的深奥道理,至今仍为哲学家们热衷探讨的话题。

小说《侠客行》中的小叫化,之所以能够破解《侠客行》的武学奥秘,其根本原因乃在于他既有武学根基、深奥内功,但同时又因一字不识而不存在所知障之类的任何成见。所以他所能选择的路子只能是看图不识字的路子,而这竟然恰恰是最为正确的路子。而那些识文识字、知识渊博而又聪明伶俐的武林高手,正因所知成障,这才即便皓首,也不可能穷经的,正如书中的龙木二位岛主。

因而,小叫化之破解《侠客行》奇学,决不只是一般的歪打正着,亦不仅是一般创造性的误解,不是一般大巧若拙、大智若愚、踏破铁鞋无觅处、有心栽花花不发……以及福至心灵,茅塞顿开等的写照。

而实是一个极深刻的有关人类真理与知识追求的哲学寓言:最简单、最明白的东西常常是最本质的东西。

从而,《侠客行》之谜,是这部小说中最深刻的一个谜。

    联系到书中人们把小叫化当成石中玉的误解、人们对侠客岛的误解……这些无不是所知障在作怪。


 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这便是李白的那首侠客行,也可说是李白永远的少年行,无论我们爱过多少人,终究有一天我们会爱上李白,爱上李白那一颗永远不老的少年心。

谁还没有年少轻狂过,谁还没有意气风发过,遥想当年诗佛也曾五陵年少新丰,也曾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也曾熟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可是到了后来他幽居于辋川,他是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他真的成了一尊佛,拈花而笑,禅心似月,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每当读着这些恬静深美的诗篇,我在充分享受那份梦落闲潭般的幽美禅境的同时,心中也不免会生出一丝惘然,曾经那个风一般俊逸的少年再也不会回来了,他的少年意气真的如风一般散去了。

杜甫也曾年少过,否则他也绝不会写下那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流光般一闪而念的万丈豪情似乎也不输太白,然而他更多的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他担荷的使命太过沉重以至于未老先衰,过早的就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在人们的眼里杜甫似乎从未年轻过,他似乎永远是一个满面愁容的老者,憧憬着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人们亲切的称呼他为老杜,亲切中带着敬重也透着一丝调侃。


可是从来没有人称李白为老李,人们称他为谪仙,谪仙是不会老的,可事实上李白比杜甫还要大上十几岁。

每个人都提到了自己的暮年,暮年的那份晚景凄凉。

蒋捷老了,曾经的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到而今暮年听雨僧庐下,鬓也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那份孤寂苦索,蒋捷真的是老了。

易安也老了,曾经的那一段倚门回首的青梅往事,终究也到了有一天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纵使豁达洒脱如东坡者也会老,与李白相比东坡是盛年是壮年,然绝不是少年,他的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分明是参悟人生百味后的一种通透与旷达,那是只有暮年才能抵达的一种睿智与清醒,却独独不是少年的那份潇洒不羁。

所有的人都不可避免的老去了,唯独太白,仍是那个飘逸的追风少年,他仍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他不是没有困惑,他也曾拔剑四顾心茫然,然终可期长风破浪会有时。即使是在他最为落魄之时,他也能自带豪情,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天生自带发光体,他就是这么自信。谁能有他这般自信?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是飞扬洒脱的,他的那份恣肆汪洋完全不同于儒家的内敛含蓄,屈原同样浪漫,然他的瑰丽浪漫中有一种深重的苍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相比于屈原的深重,李白则是飘逸的,空灵的,李白在气质上是最接近庄子的一位诗人,逍遥无极道法自然,庄子不但是个哲学家,还兼有诗人的豪兴与情怀,所以他才有那篇瑰丽驰骋的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所以也才有了李白的那句横绝千古的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或许在诗歌艺术成就上,李白尚且比不过李商隐王维,但是李白就是有一种气质,有一种自信,唯有他最能体现盛唐的气质,他是激扬的,洒脱的自信的张扬的,这就是李白的人格魅力,诗人中大概没有谁如他这般迷人魅力四射。

我有时甚至会怀疑,写诗只是李白的副业是无心之举,他真正的职业乃至向往是成为一名剑侠,就如这首侠客行。事实上李白真的会剑术,他的剑舞如同他的诗篇,同样是飞扬的洒脱的,所以说李白是青春的少年的激扬的逸兴神飞的,他天真赤诚,有一颗不老的少年心。


我想起梁启超的那篇少年中国说,梁启超在十九世纪的那个末世对少年发出的激赏与赞叹,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可见具有一颗锐意进取的少年之心是多么可贵的一种品质。

无论我们爱过多少人,我们终将会爱上李白,就如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侠客梦。

作为金庸武侠的侠客行同样是一部少年行,


侠客行在金庸诸书中并不出众,甚至有些另类,当年它之所以能够进入我的视线完全是因为李白的这首诗。然而它却是金书中最特别的一部,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完全没有时代背景,它犹如石破天惊横空出世的一个故事,就如书中的主人公石破天,这在金庸武侠中是不多见的,甚至是仅见的,与其他行侠仗义扶危济困的英雄主义民族大义相比它更像是一部童话,一个寓言。

书中叙述了两个少年英雄的个人成长之路,不再沉重,不再肩负家国使命,民族大义,而是个体的成长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因而它显得轻松随意,然而却又意味深长,极富寓意。

首先体现在名字上的轻松惬意上,这么一个人人闻风丧胆的侠客岛,每十年派出的赏善罚恶二使其尊讳竟然叫张三李四,极富喜感又极具寓意。可见任何骇人的名头也只不过是一个称呼而已,你真的可以是张三李四,就如同路人甲路人乙大可不必将它看的过重。还有就是丁家庄的那对老顽童不丁三丁不四,雪山派的掌门人白自在,都透着一种幽默谐趣与轻松的调侃。


写过了那些大勇大义,到了侠客行金庸真正地进入到了一种返璞归真,从心所欲这样一种自然的境界。

文中还有一个名重江湖的玄铁令的主人谢烟客。这个名字确实是有说教的,这位谢大侠身居摩天崖,人称“摩天居士”, 他发出的玄铁令有诺必行,在江湖上是一言九鼎的人物,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的那枚玄铁令,有了它便拥有了一份重如泰山般的承诺,就如李白诗中所说的“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再遥不可及的梦想,谢大侠也会帮你完成。

云雾飘渺的摩天崖直接青天,人们谈起他颇有一种“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的意味,这让我不禁想起李白的那首梦游天姥吟留别,“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这分明写的就是摩天崖的景色嘛,而这位谢公非是旁人,便是那位东晋山水派的大诗人谢灵运。


而谢烟客这个名字的由来便取自于这位魏晋名士,当年谢灵运少时曾寄居他人家中,世人称其为谢客,而设置这么一个极具神仙人品的一个人物不知是否是作者对魏晋风流的一种向往。

而体现在男主人公上的名字就更富寓意,更具浪漫主义色彩,故事的主人公一个叫石中玉,一个叫石破天,一个是具有补天之才的美玉,颇让人想起石头记的开篇那块石头的由来。一个就是石破天惊,犹如石猴的横空出世,荒诞不稽。

本是一母同胞的两个兄弟却因为境遇不同遭际不同而导致最后的成就不同,我不知道名字对于一个人的意义究竟有多么重大,或者说名字对一个人的暗示究竟有多重要,从不名一文,无人问津的狗杂种到一代长乐帮帮主,到最后一举破解侠客岛至高武功秘籍的石破天。

这部武功秘籍便是李白的这首侠客行,天下至高的武功绝学就藏在那首诗中,它的破解就如同天龙八部中虚竹破掉的那个珍珑棋局,所有顶尖高手都破解不了却被两个无名小辈轻松化解,因为他们无知他们天真,正是由于这份无知勘破了众多绝顶聪明的武林高手数十年未能勘破的武功秘窍,所谓无招胜有招,无便是有,不遵常规独辟蹊径终成就大道,大道至简,真理往往是最朴素的。


所谓不破不立,他们不因循守旧,善于打破常规,这就是少年身上的可贵品质,也许这真的是金庸兴之所至写下的一部作品,轻松惬意,它并不宏阔,却发人深省。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三盛堂


延伸资源下载(道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儒家”、“道家”和“佛家”精髓的《侠客行》发布于2021-05-08 15: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