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身的寒热,摸一下手心,额头,看一下面色,基本上能判断。内里的寒热,看一个穿的衣服和常人比较起来观察评断,还可以问这个病人,内心是想喝凉水还是想喝热水,这样基本上能判断内里的寒热。


这里说明了表里寒热分化,阴阳不通。一则可能是,循环出了问题。有淤堵。如痰湿或血瘀(《论中医痰病学说》读书笔记 | 百病多由痰作祟此篇文章有谈论);二则可能是有外邪,或者阳明燥结,便秘或宿食。整体上,就是循环有障碍,不通畅,导致了表里不平衡。这种情况,我们一般以里为准。表寒里热,就是热证。表热里寒,则为寒证中国人的讲求表里如一,以表知里,更看重里,这是我们的思维习惯。

 

再看,八纲辩证——辨寒热,是很重要的一点。所以遇到真寒假热,或者真热假寒的时候,一定不能被外在的给蒙住了。这里也分出了表里,八纲辩证是后人的总结。仲景也没提六经辨证,甚至也没专门提辨证,在第16条,有这样一句“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在语句上,体现了这种辨证思想。而整部伤寒论看过来,是浑然一体的,犹如混沌


记得庄子里有一篇寓言故事:浑沌之死——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我们后人在《伤寒论》的条文的基础上,做了不少的理论研究,以各种理论体系来解释《伤寒论》,到底是对呢,还是错呢?在做《伤寒论》的笔记时,我也避免他人的定论,也避免自己大言不惭的定论,可暂且这样理解,让临床来验证,即便验证过了,也是针对一人或一类人的。


你看倏忽这两大帝,合起来就容“疏忽大意”啊,这对于我这样纸上谈兵的人,是特别要注意的。不能把方便当究竟。


我们这前十一篇,是太阳病篇的总论。


接下来到了桂枝汤出场了,到了《伤寒论》最精彩的地方了。春节也即将到了。《伤寒论》笔记的写作,大概会暂停一周的时间。接下来也更难写了。就如同第12条,要吃透,一篇文章是不够的。十二篇估计都嫌少。桂枝汤,可谓国医经方之首,把这一个方子吃透,得下大功夫的。我的想法是先把桂枝汤吃透,看看仲景怎么说,再看看后世各个医家怎么说,如果有什么好的文献,材料,欢迎留言。很希望能坦诚地交流,如有疏漏,也请方家加以指出。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术数中医:古典读书治学生活


延伸资源下载(中医理论中药词典、中医文献古籍中医经方学、麻衣神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伤寒论》笔记:外热内寒·外寒内热(八纲辩证萌芽)发布于2021-05-10 11:23: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