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孟子是同一时期的人,孙膑应该早于孟子,他指挥的桂陵之战是在齐威王时期,马陵之战是在齐宣王时期,齐国在马陵之战后几乎再无大战,设置了稷下学宫,孟子主要活跃于这个时期。

之所以将他们放在一起,是因为都有一个“见王”的立论见解,而且主张完全相反,应该也是当时的一种争论。

孙膑见齐威王,提出了“以战止战”的观点,并批驳“以仁义止战”的观点。

在《孙膑兵法·见威王》中用大量史实证明“以战止战”的观点,并对“以仁义止战”的说法提出批驳,文末他说:

故曰,德不若五帝,而能不及三王,智不若周公,曰我将欲责仁义,式礼乐,垂衣裳,以禁争夺。此尧舜非弗欲也,不可得,效举兵绳之。

意思说,功德不及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另一说是伏羲氏、农氏、黄帝、尧、舜),才能比不上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智慧不如周公的人,却说“我要依靠仁义的方法,用礼乐的理,采取恭敬礼让的方式来制止战争”,这是很可笑的。尧舜那些德高望重的君王,并不是不想用这样的办法让天下没有战争,而是这个方法行不通,因此,不得不用战争的手段来使天下臣服

从孙膑见齐威王的论述看,应该是当时就有这样的争论,或者是孙膑弟子记述时针对当时比较盛行的观点进行了批驳,亦或者马陵之战后孙膑在整理其兵法时,提出的这种观点。

孟子作为当时的辩论高手,在稷下学宫中推广其观点,应该在齐国还是比较盛行的,齐宣王也比较“器重”孟子,因此,才针对“仁义”的观点提出反对意见。

有考证说,田忌在马陵之战后受到陷害,逃往楚国,孙膑应该随行一起了楚国,并在楚国著成了其兵法。

孟子的立论体现在《孟子·梁惠王(上)》中:

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yan)。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意思说,孟子不远千里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从邹到大梁,不远千里而来,有什么策略,有什么方法,可以有利于我的国家

孟子说:大王,何必一定要谈利呢?我这里只有爱人利物、施德推恩的仁义。

然后孟子转移话题说:王如果说怎样才能对我的国家有利,那么大夫就会说怎么对我的封地有利,一般的士子及老百姓就会说怎么才对我本身有利,这样,上下都相互追逐私利,国家就会发生危险了。

那拥有一万乘兵车的国家,杀到那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掉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

这些大夫在万辆兵车之国中拥有一千辆兵车,在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拥有百辆兵车,十中取其一,这数量可真不少啊!如果本末倒置,把义放在利益之后,那么他们的欲望就不会满足,行为就不会停止。

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遗弃了他的父母,也没有讲义的人,却对君主怠慢的。所以啊,王只讲仁义就好了,为什么要讲利益呢?

孟子这段解释,也是说,作为领导者,你就是下边人的表率,你追求利,大家都跟着你追求利,你仁义,大家也仁义。

实际上,孟子所言与梁惠王所问或需求完全不一样,既然双方谈不到一起,因此就没有聘请孟子这个顾问。

历史进程来看,以战止战对国家更有利,同时孙膑也告诫国君和将领,不可以好战、穷兵黩武,亦不可以过分追求战功

而孟子仁义之说,也并非就不对,他更适合于和平时期的统治工作,在上位的要修身,在下位的人效仿之。

亦或者,仁义之说适合于管理(统治)工作,以战止战之富国强兵思想适合于国防建设工作,二者结合起来更适合。

正如《吕氏春秋·不二》所讲,各家观点都各执一说,不够全面,如果不加选择的使用,专用一说则容让国家遭遇危险。

企业也是如此,外脑的咨询公司多各执一说,专用一家也容易让企业陷入困境,这需要老板高度警惕。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作者,孙子兵法全文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孙膑与孟子观点对决,到底是以战止战,还是以仁义止战?发布于2021-07-01 11:3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