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计第一

都说孙子兵法始计篇是贯穿整部兵法的总纲,如何贯穿的呢?

从【力量建设与运用】的核心出发,

始计篇上半部分,即五事七计的内容,就是力量建设的五个基础要素(五事)和生成模式(七计)。

当然,基于我方而言是建设,从对方的视角就是分析和评估,反之亦然。

这也是孙子兵法的特点之一,故要用阴阳法来读。

下半部分的“兵者,诡也”,是力量运用的纲领。

诡道并非阴谋诡计,而是掌握主动权。

其内容——四诡八权(也可以理解为示形动敌)是掌握主动的方向,力量使用的主要方法。

“四诡”干的事是:示形动敌,迷惑敌人,使对方判断错误,以掌握主动权,这才是诡道也的正解。(另一种理解:与对方拧着来,也通)

八权,是因敌而动,对方什么动向,什么特点,就依据此而有所动作。

同时,还揭示了胜的核心——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中间那个——“计利以听”段,是承上启下,呈上评估彼我力量对比,启下基于实际用好自己的力量。

力量运用重点——势。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总之,成事的两个关键是:

第一,做己之常(力量建设),依据整体环境(行业、品类)做好自己的事,要适应竞争。

第二,因敌之变(使用力量),依据具体对手而做有针对性的动作。

 

作战第二

作战篇全篇分两部分讲预算管理

开篇讲预算内容:人、财、物等具体事项。

接下来提出预算管理需要高度关注的是:久师之弊。

操作要点:

1.速胜之用;

2.兵员的解决方案;

3.粮食的解决方案;

4.装备的解决方案。

下半部分:

具体讲远输之巨大消耗,百姓和公家十分之六与十分之七,据统计,一战、二战主要参战国的消耗平均68%。

接着给出具体操作办法:

1.士气激发的方法:杀敌者怒也。

2.粮: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箕杆一石当吾二十石。

3.装备:车杂而从之,而更其旌旗。

4.人:卒善而养之。

这篇还有两个辩证关系需要把握:

1.久与速;

2.利与害。

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关于久之弊,拙速之胜,这里需要把握一个关键,就是“机”。

否则,如俞大猷所说那样:噫!孙武子“兵闻拙速”一词,误天下后世徒读其书之人,杀天下后世千千万人之命,可胜恨哉!可胜恨哉!他采用持久战,屡战屡胜倭寇;后毛泽东又提《论持久战》,无不与此相悖。

然鹅,

孙武子之久与速,后世注家多未得其门,为施子美抓住了要点,我总结一下:

明乎速久之机,是知久速矣;

不惑利害之心,是知利害矣。

 

谋攻第三

谋攻篇,主要讲作战计划制定

第一,全与破,是目标或任务;国、军、旅、卒、伍亦是目标。不战而屈人之兵,也属于目标范畴。

第二,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是实现目标的策略组合,任何一场战役,或战斗,不可能用某一个手段实现。二战德国,宣传战、外交战、间谍战、闪电战组合使用;一战宣传战已经成为重要手段,传播学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从一战宣传中,建立了传播学体系。

第三,十围五攻,倍分敌战,少逃不若避,是资源配置手段,从读《论持久战》的分析看,这个内容还是彼我形势发展不同阶段过程的一个参考。

总之,识众寡之用很重要,有什么资源用什么战法,这触及到了《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

下半部分是,保障体系。

先要求君将之和谐,二者不同协调统一,指挥上必然出现混乱。

再者制定的策略、计划要通过“知胜又有五”这个分析模型,符合则通过,不符合则推倒重来。

最后要知彼知己,刘伯承元帅经典的“五行”法,任务、敌情、我情、时间、地点。

五行不定,输的得干干净净!

 

 

军形第四

军形篇,十一家注版篇名叫:形;武经本篇名叫:军形。

一字之差,揭示了了对该篇理解之差异。

这篇误解、误会比较多,大多从文字角度,延伸、扩展“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思路,诸如,什么是先,如何不败,怎么等待云云。

不能说不对,但离孙子兵法思想还有一段距离。

军形,之所以加“军”字,跟阵有关系,各个兵种优化排列组合出来的军阵,而对外展示出来的阵形。

这个阵形组合的操作实务是:

1.立不败之地,战地很重要,不败是阵形的基本功能。

2.攻守功能设置,要能够协同一致,攻守自如。

这是上半部分操作要点,也强调了其根本保障,修道而保法。

下半部分的内容是布阵工具——“度地模型”,即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到了这个地方,在再讲国土面积大小,资源多少等似乎说不过去。故战地论比较实用。

这个工具的核心在人与地平衡。

不知各位有没有发现,《孙子兵法》牛的地方就在于,他每一篇都先讲操作要点,然后要么讲具体的方法或工具模型,要么讲保障内容(如果说保障,其本质是说,这个内容的操作对治兵要求很高)

另外,有人说,军阵、阵法属于军法范畴,实际上,我们学习兵法,这两个不能完全割裂。

补充一点关于兵阵的内容:

阵形的核心目的是【用平凡的人,创造不平凡的战斗力】!

兵阵,自古以来始终存在,无论国内国外,古代还是今天,没有不用其阵者,只是到了热武器、机械化时代,叫法多元化了,实际上,即便是今天的信息化时代,兵阵的思想依然存在,只是不这么叫了,因为其内容有所延展。

其主要作用是:

1. 统一指挥效率高(应对古代指挥系统落后)

2.协同一致

3.配合其战术使用

4.相互掩护,发挥士卒特长

5.提高整体战斗力

要求:

1.适应地形。

2.基于战术目的而布阵(战术要基于武器、目标、地形、对方而成)。

3.应对不同对手使用不同阵形。

 

兵势第五

战之胜在势,不在兵。势成则组织自然治,士气自然勇,战力自然强。

兵势篇,主要讲如何造势与用势。

分数、形名、奇正、虚实,是造势、用势的基本要素,四者紧密相连。当然,有人说,分数不是编制,分是分配任务,数是带多少人去干这件事。这样理解也有道理,跟我们看小说或影视剧中情节相似,谁带多少人,去干什么。

在兵势篇用很大篇幅讲了奇正之变,这是造势的基本方法,关键是因机而变,以实现机。

势险节短是用势的核心,当奇正创造出机以后,要能够以推枯拉朽之势打破平衡,打开突破口。

下半部分,就是具体实施的方法。

纷纭、浑沌,治乱、勇怯、强弱,以及善动敌者这段,都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奇正。

任势这段是告诉我们如何实现势险节短之不可挡之势。

 

虚实第六

虚实篇紧跟兵势。实际上,虚实篇是孙子兵法力量运用的最终目标,就是说,攻守之形,奇正之生,节险之势,分合之变,都是为了实现:在突破口、临界点上以我绝对优势的兵力冲击对方。

所以,

虚实篇,难点在于如何找到对方的“虚”,通常有两种路径:

第一,观形势以察虚实,主要操作方法是“军形篇”的度地模型。

第二,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由于不足之处。(竹简本作:绩之而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计之而知得失之策,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在我的《孙子兵法战术体系》中以这个版本展开的应用思考。)

总之,要想实现我实敌虚,须先“知战之地、知战之日”,调动对方,掌握主动。

虚实篇结构依然是,上半部分讲实现己实彼虚的操作要点,从知战地、知战日起的下半部分讲具体方法。

 

军争第七

军争篇,按照我所理解的孙子兵法操作流程,应该放在虚实篇之前。原因这里不多说了,主要是遵从银雀山竹简本的篇序。

理解军争,赵奢的閼与之战,曹操刘备这两个战例,有助于正确理解。

其实,军争篇核心在讲分合为变。

上半部分,两个核心内容,一是三种行军的方式,按照吴如嵩吴老结合当下行军的解读,即是常行军、急行军和强行军。曹操追刘备,这三种方式都用了;赵奢只用了强行军。

二是行动的节奏控制,即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这是实现迂直之计的必要手段,也是“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实现的最好诠释。

赵奢出城三十里扎营,二十八天送走秦军阙与间谍后强行军,距离阙与城五十里布阵,又占据制高点北山,均为这章之应用。

可细思。

下半部分讲治军思想,有治众之法,治心、治力、治气、治变之法。

 

九变第八

九变篇,是一篇有点让人摸不到头脑的一章。

变,是孙子兵法的主旋律,实际上也是应用任何知识的核心方法,书上的知识都是常法,只有变法才能用。

记得有人说过,读孙子兵法的目的是,不按照孙子兵法打法去打。

为什么?

因为你读,对手也在读。

这种说法尽管不全面,但体现了“变”的意思。

九变的核心在:得地之利,得人之用。

全篇依然分为两部分。

上半部分讲得地之利、得人之用的价值、作用。

下半部分讲具体方法。

第一,杂于利害。通过利害的应用与转化,调动对方掌握主动权。

第二,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这个误解比较多,都整到战略层面去了,讲李冰消耗秦国国力。其实,这是讲通过这三个方向创造一种心理效应对其施加影响。

第三,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这是创造权变的基础。

第四,为将五危。这是利用将帅的性格偏差而创造战胜的机会。

这四个方法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任何常法的背后都有无数个变法,关键看你咋用。

比如,利的背后是害,反之亦然;强大、优势的背后往往是弱点;无备的背后是时刻准备;将之五德的背后是性格的偏差。

 

 

行军第九

行,读杭。在竹简本孙子兵法中位于势篇、形篇、作战篇之后,在军争、虚实、九变篇之前。

其实,从内容上看,把它放在这个位置也合理。

行军篇结构清晰,上半部分讲处军相敌,下半部分讲治军。就是说,处军相敌这个版块的操作对治军的要求很高。

处军,有点形篇“先为不可胜”的意思。

相敌,有点形篇“以待敌之可胜”的意思。

就是说,这篇要开始在自然地形上列阵了。所谓,处军,主要讲营地环境与方位的选择。

四军之地的选择,就是营地环境的选择与应对,核心在有利于作战。

“好高恶下、贵阳贱阴、养生处实”这是方位选择的问题,要解决生活健康,以保持战斗力。

六害五险之地侧重在防卫上。

用在营销上,就是在哪里选择你的战场?

前几年一次春季会,跟很多老板喝酒聊天之后,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大家做着做着找不到自己战场了。

怎么解决?

施伟老师有个三度空间模型,即认知、交、关系,我改造一下就可以用在这儿。

要清楚找到自己认知的主战场,交易的主战场,或关系的主战场。

这三个战场不一定合为一体,可能是分开的。在某个领域宣传做认知,而交易的实现却在另一个战场,顾客关系的建立又在另一个空间。

江小白的这三个主战场在一起吗?没有,学习者多分不清,按照这个分析一下,或许可以找到感觉。瑞幸、拼多多、美团、钉钉他们的三个主战场都不一样哦。

 

地形第十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

孙子兵法六千言,有四分之一的篇幅在讲“地”,其中,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是主线。

“地”是作为将领的必修课,操作实务中两个核心点,一是六地,一是六败。

六地,是要求将领能够度地之宜,抓地形之利,把握兵之机(因地制宜,谓兵之机也)。

这六种地形,概括了平原、半平原、丘陵、入山隘口、高山峻岭、边远地区这几种常见地形。

作为将领,除了料敌制胜之外,还有能够在地形上抓住便利,充分发挥地之势。

当然,仅这些还不够,还要注意人与人结合之关系的影响,六败的内容开头结尾两个是料敌之情的问题,中间四个都是管理问题。

可见,作为临战指挥,审地度势、因地制宜,料敌与团队动员与发动力是关键。

下半部分保障部分,是教一个将领如何才能带好兵打好仗。

第一个素质,职业素养问题,为谁打仗,代表谁的问题,为谁争取利益。

第二个素质,对待士卒的问题,这是发动力的根本,也是管理的核心。用儒家的观点就是,对待下属要有父母心。听说,曾国藩初期战役之后报功名单太少,很多人投奔胡林翼,胡最多报功三千多人。

第三个素质,知彼知己,知天知地。

第四个素质,会指挥,善于把握战场机会。识彼我之虚实,顺天时得地利,晓攻守之战术,故胜不殆、不穷。

 

九地第十一

九地篇,占整部孙子兵法六分之一的篇幅,开始了去国越境的作战。

理解九地核心在: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注意:在孙子兵法中,讲到“不可不察”这个字眼,都说明这个内容很重要。)

结构上,九地篇也分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均以“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为中心展开。

上半部分,主要讲常规战法,也分两部分,一部分先定义九地,然后讲九种战争进程阶段的常规处置方法,以及屈伸之利的方法,人情之理,即士气的控制方法;另一部分讲保障要素,一是协同问题,一是保密问题,一是将军素养问题。

下半部分,主要讲临战变法,去国越境之后,会出现各种极端情况,怎么做?

第一,首要问题是士气。

其次,快速到达目标地点,或某个战略要地。

第三,建好自己的朋友圈,破坏对方的朋友圈。

第四,要采用特殊战法,即斩首行动的闪击战。

原文中都有详细的操作方法,这里不在详细解释了。

九地之地,与行军、地形两篇的地不同,这里更多是指战场进程的阶段,就像我们创业,企业发展到什么阶段相似。

企业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学习,企业处于不同阶段,团队文化、士气建设的重点不一样,九地之士气管理可参考。

另外,九地的士气管理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一个团队,士气是第一战斗力

士气怎么来?

用在营销上,消费品要营造势能,创造氛围,热销的氛围,这样才能创造相关群体的信心,提高销售者的士气。

工业品则需要构建江湖地位,建立采购商的信心,降低他们的相关风险。

 

火攻第十二

火攻篇,银雀山竹简本位于末篇,传本等其他版本位于第十二篇。内容结构上的两个部分非常鲜明,上半部分讲火攻作业指导书,下半部讲之慎战。

上半部分,先确定火攻目标,然后讲火攻条件,接下来讲火攻策略(需要外部兵力的配合),最后讲火攻与水攻均为佐攻手段。

其实,五行(金木水火土)皆为助攻,邓廷罗这个说法也对,武器、装备、水、火、地均为助攻。

这五点孙子兵法中也均有所体现。

下半部分来个大转弯,讲慎战,明君贤将对战争这事或火攻这事都要慎之、警之,要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要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之所以将慎战放在这里,大概是基于《左传》所言: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是说用兵要适可而止,否则不仅烧掉敌人,自己所有的投入、收益也都白费了。

一方面是说火攻毁灭性比较大,另一方面用兵之破坏性也比较大,二者放在一起,同时告诫君将警之慎之。

这样看,这篇放在最后一篇,或许更好些。结束部分也正好与始计篇开篇“兵者,国之大事也”遥相呼应。

营销在这篇主要用其火攻作业指导书思想,其实施核心在条件允许、时机得当。

也就是借天时。

营销要善于借船出海,其目标,其试用借势之条件,其操作方法皆要连接紧密。杜蕾斯社会化营销做的牛,同一个团队为可口可乐操作,两三年的时间也难以达到杜蕾斯的状态。

产品特性、话题关联性的条件完全不同,简单模仿,得到的只能是误会。

 

用间第十三

用间篇,孙子十三篇最后一篇,既是独立的系统,又贯穿于其他十二篇,主旨在构建系统的情报信息体系。

这是先知的关键,孙武子不信经验,不信,不信算命,信谁呢?

知敌之情者。

谁知?

底层、体制内、情报工作者;很全面的情报网。

结构上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讲情报系统构建的操作要点,下半部分讲情报组织的运作与管理。

上半部分主要讲五间俱起,定义每一种情报组织,以及他们的职责范围,形成一个全覆盖的情报网络。

下半部分讲运作和管理,核心在用好反间,以及对方核心人物身边的人。

管理上要求很高,须是圣智(仁义)之人,才能用间使间,并高度重视间、给高待遇。

同时,也要有见微知著的观察力和洞察力,才能有效的用好情报。

还讲了保密的纪律。

用间之所以说有其独立性,他与战场上将领的情报获取有些区别,将领既可以通过整个国家情报网获得信息(部分将领有自己的内线情报网,通常而言,于己来说这是件危险的事),更主要是以侦查、向导的方式获取,以判断战场形势。

企业情报信息网的构建,可以从两种行业来讲:

一是消费品行业,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建立。

内部主要从销售系统(业绩分析系统、市场上竞品、促销信息等)、市场部门(趋势变化、传播工具变化、需求变化、活动反馈等)、用户反馈(用户好评、差评、体验等信息)等方向构建。

外部主要从终端数据(今天完全可实现)、经销商数据分布、第三方数据分析等。

二是工业品的大客户公关,要找到大客户内教练、决策者信息、基础信息等,需要在大客户内部构建一个有效的情报网络,与孙子兵法这篇高度契合。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作者,孙子兵法全文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微解《孙子》:十三篇精要合集,揭示孙子兵法应用要点,值得一看发布于2021-07-01 11:3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