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用兵要善权变,做营销也需要懂得变通,《孙子兵法》还用一篇专门讲了“变”,即九变篇。

那到底什么是“变”,该怎么变?很多人读完依然一头雾水,读完《孙膑兵法》突然明白了,《孙子兵法》所讲的“变”,实际上就是《孙膑兵法》中的:

积疏相为变!

《孙膑兵法》的“积疏篇”是一篇哲学性非常强的内容,它先讲六个兵力法则,即积胜疏(集中胜分散)、兵力充实胜兵力空虚、突然到达胜常行到达、行动迅速胜行动迟缓、兵力众多胜兵力寡少、安逸胜疲劳。

这六点是打胜仗的基本规律、基本常识,但它又告诉我们,知道这些常识不一定会用,要想学会用,首先要基于现实,自己处于众、强的形势,还是寡、弱的形势;其次这些法则中集中与分散、实与虚、突然到达与常行到达、迅速与迟缓、众寡、劳逸之间会在某种条件下相互转变;然后讲创造条件改变它。

就是说,一味的强调以多胜少、以强胜弱没有价值,这是永恒的兵力法则,自古流传下来被验证无数次的有效真理,关键是要掌握众寡、强弱之间的相互转变的规律,这样才能将这些法则用在自己的生活工作中,否则当自己处于寡、弱时容不知该怎么操作。

用孙膑的话说,如果这些兵力法则不会发生转变,兵力多就一定胜,武器装备强就一定胜,经济好就一定胜,那双方摆摆小棍胜负就确定了,也就没有战争发生了。

而事实和现实都并非如此,强弱、众寡、劳逸、疾徐、饥饱等这些要素都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强会变弱、弱也会变强,众会变寡、寡也能变众等,关键在于将领们的主观努力。

三国时,东吴面对曹操的八十万大军,内部有主战派有投降派,投降派多教条的认为“众必胜寡”、“强必胜弱”,而忽视了众寡、强弱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规律。

当然,也可能不是认识规律的问题,而是立场问题,如毛选《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所讲:对于农民革命运动的看法,“好的很”与“糟得很”之间不是事实,是立场问题。

抗日战争刚开始时,面对经济、军事都强大的日本,也有主战派、投降派,除了立场问题外,也是对“强弱相为变”认识的问题,《论持久战》有理有据的将这个道理讲明白了。

《孙膑兵法》中在讨论面对各种情形下敌强我弱的解决方案中,并不是孙膑倡导“以弱胜强”、“以少击众”这样的观点,而是他在教我们如何实现“强弱”、“众寡”之间的相为变。

《孙子兵法》中讲“我专而敌分”、“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等“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方法也是教我们“相为变”的方法。

怎么用“相为变”?

全局上强、众,对于寡者、弱者而言,就要在局部上创造众和强,实现局部的优势,再通过局部优势的不断扩大,实现全局优势的逐渐形成,从而实现全局优劣势之间的转化。

就是说,强胜弱、众胜寡、集中胜分散、饱胜饥、佚胜劳等这些兵力法则不变,但在用的时候,可以基于现有资源和自身所处的形势,找到“相为变”的条件,比如不同空间、时间、地形、天气、阶段等,在这些条件下实施“兵力法则”来获得最终的胜利。

以众寡、强弱为例,“相为变”之用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以利诱之,或以害阻之,或夺其所爱等方式,形人而我无形,调动敌人分敌,让其众变寡、强变弱。

第二,敌不知其所守,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让敌由众变寡。抗日战争结束,国民党美国的帮助下,运兵到被动,开始占据优势,而后逐渐分兵守备,由众变寡。

第三,借助地形或天气条件,让其先进的装备发挥不了战力,可以使其由强变弱,解放战争时粟裕借助雨雪天放水,让国民党机械化部队无法发挥作用,缴获大量装备。

《孙子兵法》谋攻篇的“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战之;少则逃之,不若则避之”,也将彼我处于不不同形势下采取策略讲清楚了,甚至将转化过程都讲了。

十围五攻,是处于绝对优势的状态,这时候要围、攻;倍分敌战是处于均势状态,要调动敌人分他兵力,然后战胜他;少逃不若避是处于弱势情况,要逃和避。

转化的过程是,如果处于弱势则要先在逃、避中创造局部的均势,再创造局部优势;然后形成全局均势,再由均势逐步转化成全局优势。

当然,你在努力对手也在努力,在哪个阶段成功比拼的是双方的布局和实施能力。

可见,强弱、众寡都是相对概念,所谓以多胜少、以强胜弱,或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等说法都不准确,而应该给这些概念加一个条件或范围,才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掌握。

所以:

只强调这些永恒的原则、哲理,都是讲鸡汤。

只有掌握“相为变”的规律,才能基于自己现有资源和所处形势而用活这些原理和法则

这也是《孙子兵法》变的本质。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作者,孙子兵法全文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原来《孙子兵法》的“变”,是讲“相为变”发布于2021-07-01 11:51:3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