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每一篇都分两部分,一部分讲理论,一部分用故事人物间的对话,来说明这个理论思想

宗师的第一个故事,是两个虚拟人物,讲如何悟

【南伯子葵问乎女偊(yǔ)曰:“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曰:“吾闻道矣。”

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学邪?”

曰:“恶!恶可!子非其人也。夫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吾欲以教之,庶几其果为圣人乎!不然,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矣。

吾犹守而告之,参(三)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

南伯子葵,成玄英认为是“齐物论”中的南伯子綦,也有注家说是虚拟人物。

女偊,成玄英说是古之怀道之人。

这两个人,都可以理解为虚拟人物。

南伯子葵见到女偊,观其外在形象,说:“看你年龄很大了,为什么能够做到鹤发童颜呢?”

女偊说:“我悟道了。”

南伯子葵说:“道可以学吗?”

女偊说:“不行,那怎么能行呢?你不属于学道之人啊!”

看来学道就像练武术一样,要具备那样的骨骼,才能练就出入化的神功,否则秘笈给你看也练不出来。

女偊接着说,就说那个卜梁倚吧,他虽然有圣人的才能,却没有圣人的道性,而我呢,虽然有圣人的道性,却没有圣人的才能;如果我想教授他,或许他真的可以成为圣人吧,即便不能成为圣人,以圣人之道,传授圣人之才,也能有很大的提升。

这里庄子又创造性的提出了两个概念,一个是圣人之才,一个是圣人之道。可见,才与道不一样。

才,可以理解为业务能力,处理事情的能力。

道,可以理解为悟性、素质。

就像我们常见的,有人业务能力、专业能力很强,但离开企业自己创业,就不行了,这似乎就有点缺乏“悟性”、“素质”的感觉,只能停留的专业领域,难以悟道。

同样,很多人区域经理做得很优秀,但做不了营销总监,管不了人,这也可以理解为有能力,没有道性。

但庄子在讲“庖丁解牛”的时候,也说了“道由技入”,专业领域做到了极致,也既可以入道,但来看需要具有“圣人之道”的人指点一下。

指点一下会怎样呢?

女偊说,按照我传授的方式,三天后,他可以把天下置之度外了;七天后,他就不再执着于外物了;九天后,就不记得自己了,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了;已经忘我,就能够通达万物之性了,然后就无所依赖了,到了逍遥之境;无所依赖,也就么有时间限制了,视生死如一。道让物死而自身没有死,让物生而自身没有生,道对于万物而言,无不相送,无不相迎,无不损坏,无不成全,这就叫做撄宁。所谓撄宁,就是在变动、变化中保持宁静

撄宁,还是指道性,搞乱之后得到安宁平静,动而后静,乱而后定。或者可以理解,动到极致,也就能够静下来了;乱动极致,必然平定下来。

可惜,庄子创造的这个“撄宁”,没有被后世所接受。

这段也说明了一个修道的过程,即三天忘天下,忘掉世俗习惯,达到无是无非的境界;七天忘外物,不在执著于外物,也就是“齐物论”中的无封;九天忘自身,达到忘我的境界,也就是“逍遥游”中的“无我”。

这个过程从世俗达到无我,这是一个门槛。

无我之后,进入通达万物之性,再到无所依赖,再到无古无今,再到不生不死,就悟道了。

那么,悟道也是有路径的,就像儒家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样。

【南伯子葵曰:“子独恶乎闻之?”

曰:“闻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洛诵之孙闻之瞻明,瞻明闻之聂许,聂许闻之需役,需役闻之于(wū)讴,于讴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参寥闻之疑始。”

南伯子葵又问:“那您是如何悟道的呢?”

女偊说,我先从副墨之子来,即从笔墨书写和一代代传下来的文墨中得来;文墨又是从哪里得到的大道呢?从反复诵读言说中来;言说从哪里获得信息呢?从眼见中来;眼见又从耳闻中来;耳闻又从力行中来;力行又从情感驱动中来;情感驱动又从用心体悟中来。

这是得道的一个完整的过程,与儒家的“八目”一样,正反都能行得通。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而庄子给出的悟道程序也可以正反相通:悟道来自文墨→文墨来自诵读→诵读来自目视→目视来自耳闻→耳闻来自力行→力行来自情感→情感来自用心体悟→心悟来自旷阔空无→旷阔空无来自终极的推敲与斟酌。

反过来亦然,终极的推敲与斟酌→旷阔空无→心悟→情感→力行→耳闻→目视→诵读→文墨→大彻大悟。

也可以把这些理解为切入点,每一个接入点都可以通往悟道之路。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作者,孙子兵法全文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走近庄子(48):悟道之路发布于2021-07-01 11:54:5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