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庄子讲“真知”,什么人才能掌握真知?

庄子认为,真人掌握真知。

【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

一定是悟之后,成为真人,才能掌握真知,普通人私欲膨胀,有物、又分、有好恶、有是非则难以掌握真知,即便在某个领域成功了也未必获得了真知。

在营销领域,很多团队某个产品做得很好,但下一个产品则不一定同样做好,王老如此,六个核桃亦如此。

一个产品的成功,道、天、地、将、法同时达到条件了,才会有胜出的机会,即产品购买理由触动购买经、有天时、得地利、有良将、组织跟得上。

那么,真人什么样呢?

庄子给出了“真人”的四个表现。

其一。

【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事)。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

真人的第一个表现是视万物如一,王夫之说,这是真知之大用。

什么样呢?

不逆寡,不雄成,不谟事。

不逆寡,是说不违逆少数人,当然也不违逆多数人,对任何人的态度都一样,顺随众人,也就是对事物不加以区分。

不雄成,就是有了成就不牛气冲天,不夸耀成就。

不谟事,是说不用计谋、不斗心眼,对世事没有图谋之心,不计较得失。

像这样的人,犯了错,或错过了时机不后悔,做对了,赶上了时机也不得意洋洋;像这样的人登高不紧张,下水不怕湿;投到火里不怕热;他的知识智慧已经到达了这样的境界。

这样的真人,对待万物不加以区分,视万物如一,看少数人、多数人都一样;心中无功,成与败都能心安理得的接受;心中无是非,做事好不炫耀,犯错不后悔;心中无我,登高、下水、入火,都能够随其性。

表现其二。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jiào)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ài)言若哇(wā)。其耆(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真人第二个方面的表现是心中无欲望

具体如何呢?

睡觉不做梦,醒来没有忧愁。梦是人心理活动的一种反应,在某一方面思考、焦虑、忧虑过多,就会又梦的形式的表现出来。

真人无梦,也就是说没有过度思虑的事情。

人所有的焦虑都源自于欲望,嗜欲给人带来了各种焦虑、忧患。真人没有了嗜欲,也就不在乎吃什么了,故而在饮食上无追求;无嗜欲、无忧虑,其呼吸也就深沉了,直达脚跟。

真人与普通人的差别就是,真人呼吸从脚跟运气,气达全身;普通人从喉咙呼吸,就像在与人辩论词穷的时候,喉咙打结一样,气就不顺了。这都是嗜欲太深的缘故,嗜欲太深,他的领悟能力自然会迟钝。

王夫之说,这是真知藏于内的表现。

真知藏于内就会心中无欲,没有欲望就能够用平常心看待事物,不会受到人们中伪劣之风习的影响,合乎本性,发乎于心,顺性而为。

真人表现其三。

【古之真人,不知说(悦)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拒);翛(xiāo)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亡)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损}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王夫之说,这是真知之本。

关于生死的态度,是真知的根本,真人不知道珍惜生命,不知道厌恶死亡,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对生死抱着一个潇洒的态度,不因生而喜悦,不因死而过分悲伤。

自然而来,自然而去;不忘记自己如何来,不追求自己将要去哪里,赋予生命自然接受,失去生命看作是回归自然,何其洒脱!

这就是不以心机损害道,不以人为之力妄助自然。

真知之真人就是如此。

真人视生死如一,不恋生,不恶死,顺生死于自然,而不企图妄自人为的改变。

这样看透生死的人如何表现呢?

【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颡(sǎng)頯(qiú);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

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利泽施乎万世,不为爱人。故乐通物,非圣人也;有亲,非仁也;天{失}时,非贤也;利害不通,非君子也;行名失己,非士也;亡身不真,非役人也。若狐不偕、务光、伯夷、叔齐、箕子、胥余、纪他、申徒狄,是役人之役,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

像这样的人,从外在上看,随遇而安,容貌安详,额头宽大,表情严肃犹如秋天,温和犹如春天,外在的喜怒变化与四季相通。

这也是内心安静的表现,我们常说“临大事要有静心”,就是这个道理,只有静下来,才能深思熟虑,才能看透事物本质,理清事物中的脉络。

因此,真人顺随人心,用兵不失人心,灭掉敌国却能够得到人们的欢迎,就像《论语》中讲商汤一样,带兵去攻打东方,西边的人民不高兴了,为什么不先来解救我们呢?

这样真人的恩泽流于万世,而没有偏爱。

因此,有意识的与外物打交道,就不算圣人;讲究亲疏远近,就不算仁人;算计时运机会,就不是贤明;区分利害,就不是君子;行为与名义不一致,就不能算士人;丧身忘性的,就不是役使他人的人。像狐不偕、务光、伯夷、叔齐、箕子、胥余、纪他、申徒狄等人,都是只能被人役使,让别人快活,而不能让自己快活的人。

可见,圣人、仁人、贤明、君子、士人、役使他人的人,都属于真人。这真人处理世事,完全可以做到“德充符”篇所讲“有人之形,无人之情”,即恰到好处的与人相处,完全融入与众人之中,却以无物、无分、无是非、无我之心对待万物。

真人表现四。

【古之真人,其状义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与乎其觚(gū)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邴(bǐng)邴乎其似喜乎{也}!崔崔(我德也;厉{广}乎其似世乎{也}!謷(áo)乎其未可制也;连乎其似好闭{闲}也,悗(mèn)乎忘其言也。

真人的第四个表现,是无我顺人,天人如一。

什么样呢?

与人合群,但不与人结为朋党,好像有所不足,却不受外界影响;悠闲独立、虚怀若谷,却不固执浮华;怡然欣喜,好像很高兴,一举一动又像不得已。

他的容颜和悦有光,让人喜欢亲近;他的德行宽和,让人愿意归附;他的胸怀宽大,就好像世界一样博大;他的精神高远,不可驾驭;他沉默不语,犹如将感觉的通路封闭一样;他漫不经心,似乎将要说的话忘记了。

这段描述,也体现了“有人之形”,忘我顺人,所有的表现,都与常人一样,都是常人中所常见的,但有截然不能,他“无人之情”,没有区分,没有是非。

运用真知,如果做好“人”的事呢?

【以刑为体,以礼为翼,以知(智)为时,以德为循。以刑为体者,绰乎其杀也;以礼为翼者,所以行于世也;以知(智)为时者,不得已于事也;以德为循者,言其与有足者至于丘也;而人真以为勤行者也。】

他把刑律当主体,把礼仪视为辅助,智慧运用适合恰当的时机,以自然的德行为原则。

以刑律为主干,就是要依法杀人,而不随自己的好恶杀人或判人以刑罚;以礼仪为辅助,就是要顺其自然的行于世,而不必强求;智慧运用顺应时机,就可以顺物而行,顺性而行,不必人为干预、强求;以德行为原则,就好像让有脚的人走到山上一样容

他这样可以轻松建立社会秩序,建立规矩,而世人还以为他得费多大力气呢!

运用真知,如何做好“天”的事呢?

【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

所以,在真人的认知中天人是合一的,你喜欢它,它是合一的,你不喜欢它,它也是合一的;你将其看做是合一的,它是合一的,不将其看做合一的,它也是合一的。

真人与普通的人区分就是,领悟到天人合一,就能像自然一样思考;不能领悟到天人合一,就像常人一样思考;真人是不会把天和人对立来看的。

所以,不把天和人对立,就是真人。

天人本来一体,如果你将其区分,则就是用“成见之心”,人为的将其区分了,也就失去“齐物论”所讲的“无封”。

真人,不区分事物。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作者,孙子兵法全文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走近庄子(45):庄子讲真人的四个表现,你沾边吗发布于2021-07-01 11:55: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