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主最后一个寓言故事,用以来诠释“缘督以为经”则“可以尽年”。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

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

曰:“然。”

“然则吊焉若此,可乎?”

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背)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悬)解。”

老聃,即老子,姓李,名耳,楚人,周朝国家档案馆馆长,著有《德经》。

秦失,老子的好朋友,虚构人物

这个故事也庄子虚构的,老子骑牛西去,去了哪里没有知道,故老子去世也没人知道,庄子讲老聃死的故事则为虚构。

老子死了,好朋友秦失去吊唁,象征性的哭了几声就出来了。

老子的弟子看到这种情况,就问秦失:“您不是我们老师的好朋友吗?”

秦失说:“是啊!”

老子弟子说:“那这样吊唁可以吗?”

秦失说:“可以啊。”

“开始我以为你们进入师门已经得道了,”秦失开始讲他的思想:“现在看来,你们还没有。刚才,我进去吊唁的时候,看到老年人哭他,好像哭自己的儿子;年轻的人哭他,好像哭自己的母亲。这些人之所以感触这么深,一定是老聃的死让他们情不自禁的嚎哭,情不自禁的流泪,这就失去了天性,违背了真情,忘记了人所接受的天性。古人称之为逃避自然所带来的惩罚,该来的时候,老聃应时而生;该走的时候,老聃顺命而去。安心适时而顺应变化,哀乐之情就不会侵入心中,古人称之为解除自然的倒悬。”

这就是庄子对待生死的态度,后文还有庄子老婆去世的时候,庄子在那里唱歌,也体现了庄子的生死观。

【指(脂)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庄子之所以有这样的生死观,是因为他认为,人应该薪火相传。

薪,烛薪。

穷,尽。

烛薪的燃烧是有穷尽的,火可以传续下去,没有穷尽的时候。

也就是说,人会死,形骸也会有尽,但人的精,道之精神是可以永续的传承下去的。

这也是,秦失说老子的弟子没还有得道的原因,如果得道,就应该知道老子形体尽了,但其学问、精神则可以传承,没有必要纠结于形式上的那些东西。

从秦失的表现上看,他既遵从于世俗,又强调于“道”的传承。

可见,正确的生死观,对于养生的重要性。就像我们今天所讲,很多癌症的病人,不是因病而死,是被吓死的。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作者,孙子兵法全文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走进庄子(29):庄子的生死观发布于2021-07-01 11:58: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