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历史“春秋战国人物故事”,春秋五霸




二、孙叔敖出身平民:虞丘子(沈筮)让贤于孙叔敖。


(一)沈尹筮为相


前文:春秋战国49——古来循吏第一人“孙叔敖”(一)


(二)沈尹筮让贤


虞丘子推荐孙叔敖令尹,见于《说苑》《新序》《列女传》等著作。他认为自己的治理能力有限,国家进步不显著,自己应该为君王着想,选拔年轻有为的贤能来治理国家,主动推荐孙叔敖当令尹,自己从令尹这个重要领导位子上退下来。

 

 


《说苑》




虞丘子为楚令尹,知孙叔敖之贤,荐于庄王曰:“臣闻奉公行法,可以得荣。能浅行薄,无望上位。臣今为令尹十年,国不加治,狱讼不息,处士不升,淫祸不止。久践高位,妨群贤路,尸素餐,贪欲无厌,臣之罪当稽于理,臣窃选国俊下里之士曰孙叔敖,秀羸而多能,其性无欲。君举而受之政,则国可使治,而士民可使附也。”庄王曰:“子辅寡人,寡人得以长于中国,令行于绝域,遂霸诸侯,非子而何?”虞丘子曰:“久固禄位者贪也,不能进贤者诬也,不让以位者不廉也。不能三者不忠,为人臣不忠君王,又何以为臣,愿固辞。”庄王从之。赐虞丘子采地三百,号曰“国老”,以孙叔敖为令尹。少焉,虞丘子家人干法,孙叔敖执而戮之。虞丘子喜见王曰:“臣言孙叔敖果可使持国政,奉国法而不党,施刑戮而不骨丸,可谓公乎?”庄王曰:“夫子之赐也。”

 

译文:虞丘子对庄王说:“我认为能以公心行使权力可以使国家繁荣,没有能力的人不应该占有很高的领导位子,我当令尹很长时间了,治理国家并没有多大的成绩,有用的人才没有得到及时的选拔任用,社会治安、洪涝灾害等方面不尽人意,按理说我应该负主要责任。我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平民中有个叫孙叔敖的,年轻而且非常有才干,没有贪欲,修养非常好。如果让他治理国家政务,他一定能行,并且会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庄王说:“在你的帮助下,我的楚国发展的很强大,哪个国家也比不了。我将继续扩大疆域,要称霸诸侯,你不当令尹怎么能行呢?”虞丘说:“长期占据高位就会产生贪心,容忍不下贤良就会发生诬陷,说坏话,不提拔任用贤良是不公正廉明,认识不了这三点怎么能说自己是个忠臣呢?所以,我坚决辞去令尹的职务。”庄王听了后允许他辞职,又增加他三百户采地的待遇,授于他“国老”的荣誉称号,提拔孙叔敖当了令尹。

 

过不久,虞丘子家人做了违法的事,孙叔敖把这个家人抓起来杀掉。虞丘子见了庄王向他恭喜说:“我说孙叔敖可以治理国政吧?他秉公执法不徇私情,打击犯罪决不手软,是个一心为公的好官吧?”庄王说:“这是你推荐的好哇。”

 

 


樊姬论贤



 

《列女传》、《韩诗外传》、《新序》等:庄王时期的楚国能在生产、经济、军事等方面得到发展,继而称霸诸侯,不仅有孙叔敖相楚善于治理的功劳,也应该有虞丘子退位让贤,正确选拔使用人才的功劳。

 

樊姬,是楚庄王的夫人。楚庄王登上王位之后,喜欢打猎,樊姬不断规劝楚庄王,可是楚庄王依然喜欢打猎,于是樊姬就不吃禽兽肉。楚庄王改正了过错,处理政事很勤敏。楚庄王曾经上朝,散朝很晚。樊姬下殿来迎接他,樊姬问:“为什么散朝这么晚?也许饥饿疲倦了吧?”楚庄王说:“跟贤人在一起,就不知道饥饿疲倦了。”樊姬问:“大王所说的贤人是谁啊?”楚庄王说:“是虞丘子。”樊姬听了,掩着嘴笑起来。

 

楚庄王问:“你笑什么?” 樊姬说:“虞丘子算是贤臣了,但不能说是忠臣。”楚庄王问:“为什么这样说呢?”樊姬说:“我伺候大王十一年了,派人到郑国、卫囚寻求贤女献给大王,现在比我贤良的有两人,跟我并列的有七人,我难道不想独占大王的爱宠吗?我听说堂上女子多,就可以用来观察她们的才能,我不能固守私情蒙蔽国事,想让大王多见到一些人,了解别人的才能。我听说虞丘子担任楚国丞相十年了(前609―前599),推荐的不是自己的子弟就是同族的兄弟,没有听说他推荐贤人斥退不贤的人,这样做是蒙蔽国君而堵塞贤人进身的路。知道贤人不推荐,这是不忠;不知道那些人是贤人,这是不智。我笑这些,不也是适宜的吗!”楚庄王听后很高兴。

 

次日早朝,楚庄王把樊姬的话告诉了沈尹筮,沈尹筮离开座位,不知道怎么回答。于是让出自己的房子,派人去迎接孙叔敖,把他推荐给楚庄王。楚庄王让孙叔敖担任令尹(前599),治理楚国三年,楚庄王得以成为霸主(前597,邲之战后)。楚国史书这样记载:“庄王成为霸主,是樊姬的功劳。”说的就是这些情况。

 


《韩诗外传》




说孙叔敖当令尹并不是虞丘子推荐,而是沈令尹沈尹茎推荐的。沈尹茎在《吕氏春秋》各篇里多次提到,《当染》作沈尹蒸,《察传》作沈尹筮,说他是孙叔敖的朋友,《吕氏春秋·赞能》记载:“孙叔敖,沈尹茎相于为友……沈尹茎游于郢五年,荆王欲以为令尹,沈尹茎辞曰:期思之鄙人,有孙叔敖者,圣人也,王必用之,臣不若也。荆王于是使人以王舆迎孙叔敖以为令尹。”一些学者认为,沈尹茎就是虞丘子,这是有道理的。

 

 

楚王任用孙叔敖为令尹后(前599),沈筮则仍在相职(司马),相当于令尹之副,甘居其下。

 

孙叔敖为令尹后,不负众望,在好朋友沈筮的协助下,自奉极俭。曾规划开掘芍陂(今安徽寿县西南),辟雩娄(今河南商城东)之田,发展农业灌溉。


加强战备,制定兵法,规定行军时,车右要抓住车辕,车左要跑在前面找寻干草以便宿营之用,先锋负责观察有无敌人,中军策划战略战术,殿军都用精兵,百官分类任职,军中政事不必命令就已准备好了。由于其治军有方,楚军空前强大。

 

楚庄王十七年(前597),庄王举兵伐,饮马黄河。继齐国之后的霸主晋国救援郑国,从而引发了两大强国的争霸战争——楚、晋“邲之战”。在这场战争中,楚庄王和孙叔敖皆亲临沙场,楚国中军主帅便是沈尹筮。兵贵速,由于沈尹筮按照楚庄王、孙叔敖的布置怯防勇战,摧坚陷阵,向立足未稳的晋军发动迅猛进攻,将晋军主帅荀林父吓得不知所措,下令北渡黄河撤退,于是中军和下军皆抢船渡黄河,先上船的把后来抢上船的人手砍断,船下被砍下的手指成堆,晋军溃不成军,大败而归。此战楚国取代了晋国的霸主地位。

 

沈尹筮虽然出身于沈国贵族,但没有贵族子弟傲世轻物的纨绔之气。其知识渊博,明哲保身,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为楚庄王所垂青器重。相楚二十余载,勤理政务,功德昭著,辅佐楚庄王建立霸业。

 


 

另据《吕氏春秋·尊师》记载:“神农(以……为师)悉诸,黄帝师大挠,帝颛顼师伯夷父,帝喾师伯招,帝尧师子州支父,帝舜师许由,禹师大成贽,汤师小臣,文王、武王师吕望、周公旦,齐桓公师管夷吾,晋文公师咎犯、随会,秦穆公师百里奚、公孙枝,楚庄王师孙叔敖、沈尹筮,吴王阖闾师伍子胥、文之仪,越王勾践师范蠡、大夫种。此十圣人、六贤者未有不尊师者也。今尊不至于帝,智不至于圣,而欲无尊师,奚由至哉?此五帝之所以绝,三代之所以灭。”

 

译文:神农以悉诸为师,黄帝以大挠为师……楚庄王以孙叔敖、沈尹筮为师……越王勾践以范蠡、大夫文种为师。这十位圣人、六位贤者没有不尊重老师的。如今,(人们)地位的尊贵没有达到帝王,才智没有达到圣人,却想不尊奉老师,(那)通过什么能达到(帝王圣人的境界)呢?这就是五帝废绝、三代灭绝的原因。

 

《吕氏春秋·赞能》记载,沈尹筮楚庄王介绍时说“期思之鄙人有孙叔敖者”。蔿贾,前605年被杀,年龄约41岁。南宋郑樵《通志》卷九十二载:“庄王九年(前605),蔿贾(约41岁)见孙叔敖(约25岁)于王,既而隐于民间,不仕。”这是惟一一条蔿贾与孙叔敖在一起的史料。《吕氏春秋·尊师》所载:“楚庄王师孙叔敖、沈尹茎”,孙叔敖曾为楚庄王老师。

 

墨子·所染篇》云:齐桓公称霸,受管仲、鲍叔的熏陶;晋文公称霸,受舅犯、高偃的熏陶;楚庄王称霸,受孙叔敖、沈尹筮的熏陶。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关于孙叔敖的记载有380多个字,仅记载“孙叔敖者,楚之处士(即隐士)也。”《楚史檮杌·虞丘子第三》云:“下里之士曰孙叔敖……”荀子·非相》更确指:“楚子孙叔敖,期思之鄙(郊野)人也。”很显然,这些史料,是支持孙叔敖为出身贫寒人士的。

 

结合以上资料(还有更多的就不一一列举了)孙叔敖的出身,很大可能来自于“期思邑的平民”。由沈尹筮推荐给楚庄王,从而仕于令尹之位,于蒍贾不一定为父子关系,即并不一定为蒍氏。

 

 

三、孙叔敖出身楚郢都贵族:获罪迁于期思

 

孙叔敖因父亲获罪的缘故,举家迁期思邑,力耕自食,成为“期思之鄙人”(见《吕氏春秋·赞能》)。

 

虽然公族出身的孙叔敖生在楚郢都,但更有可能因生有异相而迁居(或流落)期思。事实上孙叔敖长相丑陋,身体消瘦,五短身材,还是一个秃子。更为奇怪的是,他左手长右手短,使身体失去了平衡,左高右低,走起路来很有些滑稽。及至孙叔敖在期思长大后,由于早年见识过治理洪水,故“决期思之水(今河南固始县境的史河),而灌云雩之野”(见《淮南子·人间训》),这是他作令尹之前在治水方面的政绩。



……未完春秋战国……


炎黄子孙获得

更多精彩

 

你能收获的


1

春秋战国49——古来循吏第一人“孙叔敖”(一)

2

春秋战国47——薳氏和蒍氏古时通用么?

3

春秋战国46——当今的哪些姓起源于周公?(一)

4

春秋战国46——当今的哪些姓氏起源于周公(二)


分享春秋故事,传承中华文明



春秋战国地图,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游戏,春秋战国历史,春秋战国电视剧,春秋战国故事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春秋战国49——古来循吏第一人“孙叔敖”(二)发布于2023-08-22 09:5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