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平治天下》 (101-150) 

101、《吴志下》说:“兴国之君,乐闻其过。荒乱之主,乐闻其誉闻其过者,过日消而福臻。闻其誉者,誉日损而祸至。”

102、《孔子家语》通行本上也有类似的教诲,即“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君无争臣,父无争子,兄无争弟,士无争友,无其过者,未之有也。”

103、《文子·微明》中还有一句话:“国之将亡也,必先恶忠臣之语。”

104、《群书治要·晋书上》中讲:“三代之兴,无不抑损情欲三季之衰,无不肆其侈靡。”

105、《礼记》说:“欲不可纵,傲不可长,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106、《群书治要·商君子》中说:“乱世之君臣,区区然皆欲擅一国之利,而搜一官之重,以便其私,此国之所以危也。”

107、《吕氏春秋·论人》上所言“八观”,即“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近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

108、《·系辞下》有言:“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109、《群书治要·中论》云:“夫利口者,心足以见小数,言足以尽巧辞,给足以应切问,难足以断俗疑,然而好说不倦,谍谍如也。”

110、《群书治要·傅子》中有段话,“上好德则下修行,上好言则下饰辩。”

111、《论语·卫灵公》中,孔老夫子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12、“君以世俗之所誉者为贤智,以世俗之所毁者为不肖,则多党者进,少党者退,是以群邪比周而蔽贤,忠臣死于无罪,邪臣以虚誉取爵位,是以世乱愈甚,故其国不免于危亡。”

113、《贞观政要·求谏》中说,“若人主所行不当,臣下又无匡谏,苟在阿顺,事皆称美,则君为暗主,臣为谀臣。君暗臣谀,危亡不远。”

114、《群书治要·孙卿子》上说,“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智,必求贤师而事之,择贤友而友之。”

115、“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

116、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者焉

117、晏子说:“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分,贫则视其所不取。”

118、《格言别录》中说:“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119、所谓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思虑通明而辞不专,笃行自强不息,油然若将可越而终不可及者,此君子也。”

120、所谓圣者,德合天地,变通无方,穷万事之终始,协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明并日月,化行若,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此圣者也。”

121、《傅子·举贤》中说,“圣人者,不世而出者也,贤能之士,何世无之”。

122、《群书治要·新语》中说:“夫善道存乎心,无远而不至也恶行著乎己,无近而不去也。”

123、《群书治要·三略》中有这样的阐述:“有清白之志者,不可以爵得;有守节之志者,不可以威刑胁。”

124、《孔子家语》中曾有这样的记载:“为政在于得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125、《孙卿子》中有这样一句话:“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嫚贤者亡。古今一也。”

126、《吕氏春秋》中也曾讲:“贤主必自知士,故士尽力竭智,直言交争,而不辞其患。”

127、《尸子》中有这样一句话:“下士者得贤,下敌者得友,下众者得誉。故度于往古,观于先王,非求贤务士,而能立功于天下,成名于后世者,未之尝有也。夫求士不遵其道,而能致士者,未之尝见也。”

128、《傅子》中说:“凡欲为治者,无不欲其吏之清也。不知所以致清而求其清,此犹滑其源,而望其流之洁也。”

129、《典语》中有这样一句话:“敬一贤则众贤悦,诛一恶则众恶惧。”

130、《尸子》中讲道:“有大善者,必问孰进之;有大过者,必云孰任之。而行赏罚焉,且以观贤不肖也。”

131、《中论》中也曾言明:“故明主之得贤也,得其心也,非谓得其躯也。”

132、《吕氏春秋》中也说:“行德爱人,则民亲其上。民亲其上,则皆乐为其君死矣。”

133、《群书治要·管子》中曾言:“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利之道,莫如教之。”

134、《群书治要·汉书五》中,董仲舒曾对汉武帝说:“臣闻尧受命以天下为忧,而未闻以位为乐也。故诛逐乱臣,务求贤圣。是以教化大行,天下和洽。”

135、在《政要论·政务》中有这样的记载:“故君子为政,以正己为先,教禁为次。若君正于上,则吏不敢邪于下。吏正于下,则民不敢僻于野。”

136、《群书治要·傅子》中对这方面的解释更为具体,“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身正而后左右正,左右正而后朝廷正,朝廷正而后国家正,国家正而后天下正。”

137、《群书治要·毛诗》言:“任贤使能,周室中兴焉”。

138、《群书治要·汉书七》云:“任贤必治,任不肖必乱,必然之道也”。

139、《群书治要·典语》亦云:“夫世之治乱,国之安危,非由他也。俊乂()在官,则治道清;奸佞干政,则祸乱作”。

140、《文子》中指出了国家不任用贤德之人的原因:“上多欲即下多诈,上烦扰即下不定,上多求即下交争。不治其本,而救之于末,无以异于凿渠而止水,抱薪而救火也。”

141、圣王在上,明好恶以示人经,非誉以导之,亲贤而进之,贱不肖而退之,刑措而不用,礼义修而任贤德也

142、《体论》中说:“是以为政者,必慎择其左右,左右正则人主正矣”。

143、《尸子》有言:“夫用贤,身乐而名附,事少而功多,国治而能逸。”

144、《袁子正书》中说:“夫处天下之大道而智不穷,兴天下之大业而虑不竭,统齐群言之类而口不劳,兼听古今之辨而志不倦者,其唯用贤乎”。

145、《体论》中说:“夫人生莫不欲安存而恶危亡,莫不欲荣乐而恶劳辱也。终恒不得其所欲,而不免乎所恶者何?诚失道也。”

146、《群书治要·后汉书三》讲“秦之将亡,正谏者诛,谀进者赏;嘉言结于忠舌,国命出于谗口。”

147、祝雍就说:“使王近于仁,远于佞,啬于时,惠于财,任贤使能。”

148、《孝经》中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149、《潜夫论》云:“夫贤者之为人臣,不损君以奉佞,不阿众以取容,不堕公以听私,不挠法以吐刚,其明能照奸,而义不比党。”

150、《群书治要·孙卿子》云:“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逆命而利君谓之忠;逆命而不利君谓之篡;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谓之国贼。”


延伸资源下载(命理经典古籍汇总、四库全书、杨公风水经典古籍、玄空风水古籍、八宅古籍、生基秘法道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读书笔记 2023056】刘余莉《平治天下》(101-150)发布于2023-12-16 20:28:5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