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平治天下》 (051-100)   

51、《礼记·礼运》说:“夫礼者,先王以承天之,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
52、《礼记·乐记》上有一句话:“是故先王之制礼乐,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
53、《论语·学而》上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54、安不思危、治不念乱、存不虑亡
55、 尚书》中说:“安民则惠,黎民怀之。”
56、《六韬》中也说:“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家安而天下治。祸福在君,不在天时。”
57、《群书治要·说苑》中还明确讲道:“明主者有三惧:一曰处尊位而恐不闻其过;二曰得意而恐骄;三曰闻天下之至言而恐不能行。”
58、《论语·阳货》中,孔子说道:“鄙夫可与事君也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59、 《孟子·离娄下》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之君如寇雠。”
60、《群书治要·新序》上说:“为人君而侮其臣者,智者不为谋,辨者不为使,勇者不为斗。智者不为谋,则社稷危。辨者不为使,则使不通。勇者不为斗,则边境侵。”
61、《群书治要·汉书五》上也说:“文王好仁,故仁兴。得士而敬之,则士用。用之有礼义。故不致其爱敬,则不能尽其心,则不能尽其力,则不能成其功。故古之贤君于其臣也,尊其爵而亲之。疾则临视之无数,死则吊哭之,为之服锡衰,而三临其丧。未敛不饮食肉,未葬不举乐,当宗庙之祭而死,为之废乐。故古之君人者于其臣也,可谓尽礼矣。故臣下莫敢不竭力尽死,以报其上。”
62、《群书治要·六韬》上说:“所谓天子者,天下相爱如父子,此之谓天子。”
63、《群书治要·盐铁论》中说,“治民之道,务笃于教也”。
64、《群书治要·傅子》上说:“古之仁人,推所好以训天下,而民莫不尚德。推所恶以诫天下,而民莫不知耻。”
65、《群书治要·说苑》上说:“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
66、孟子曾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67、《群书治要·政要论》上说:“君子为政,以正己为先,教禁为次。”
68、唐太宗深知“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于是,就诲谕太子“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
69、《尚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尽心下》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群书治要·贾子》中亦讲:“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
70、《管子·桓公问》中所言:“人主能安其民,则民事其主,如事其父母。故主有忧则忧之,有难则死之。”
71、“舜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汤文用伊、吕,成王任周、邵,刑措不用,用众贤故也。”
72、“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以覆舟。”此语出自《孔子家语·五仪》.
73、“治国之道,劝之使谏,宣之使言,然后君明察而治情通矣。”
74、《群书治要·汉书五》亦云:“古者,圣王之制,史在前书过失,工诵箴谏,庶人谤于道,商旅议于市,然后君得闻其过失也。”
75、晏子接着说:“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76、“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治也,民贫则难治。”《管子·治国》。
77、孔子说:“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矣。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
78、正如《礼记·乐记》中所言:“君好之,则臣为之;上行之,则民从之。《诗》云,诱民孔易,此之谓也。”
79、《元史·志第四十二》上讲:“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80、《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说:“知天之天者,王事可成。不知天之天者,王事不可成。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81、《群书治要·汉书二》讲,“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82、《管子·治国》中指出:“先王者善为民除害兴利,故天下之民归之。所谓兴利者,利农事也;所谓除害者,禁害农事也。”
83、《孔子家语》中也说,“治政有理矣,而农为本”,“反本修迹,君子之道也”。
84、《群书治要·汉书二》中继续说道,“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其为物轻微易臧,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无饥寒之患”,“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85、《群书治要·汉书二》中说,“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民哉”。
86、《管子·牧民》中有句千古名言:“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87、《孟子·梁惠王上》云:“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因无恒产,则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矣。”
88、《孙卿子》云:“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不能使之凶。”
89、《群书治要·汉书二》中说,“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故甚贵与甚贱,其伤一也。善为国者,使民毋伤而农益劝。”
90、群书治要·傅子》中指出商人的职业,是“众利之所充,而积伪之所生,不可不审察也”。
91、唐太宗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92、《群书治要·崔寔政论》中讲:“凡天下之所以不治者,常由人主承平日久,俗渐弊而不寤,政浸衰而不改,习乱安危,逸不自睹。或荒耽嗜欲,不恤万机;或耳蔽箴诲,厌伪忽真;或犹豫歧路,莫适所从;或见信之佐,括囊守禄;或疏远之臣,言之贱废。是以王纲纵弛于上,智士郁伊于下。悲夫!”
93、 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中写道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94、 《春秋左氏传·哀公元年》中说:“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
95、 《六韬》中也有一句话:“善为国者,御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慈弟也。”
96、《吕氏春秋·骄恣》中说:“亡国之主必自骄,必自智,必轻物。自骄则简士,自智则专独,轻物则无备,无备召祸”。
97、“欲无壅塞必礼士,欲位无危必得众,欲无召祸必完备,三者,君人之大经也。”
98、《群书治要·中论》中有这样一段阐述:“凡亡国之君,其朝未尝无致治之臣也,其府未尝无先王之书也,然而不免乎亡者,何也?其贤不用,其法不行也。”
99、《群书治要·典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夫世之治乱、国之安危,非由他也。俊乂在官,则治道清;奸佞干政,则祸乱作。”
100、《吕氏春秋》中又有这样一段话:“亡国之主似智,亡国之臣似忠。似之物,此愚者之所大惑,而圣人之所加虑也。”


延伸资源下载(命理经典古籍汇总、四库全书、杨公风水经典古籍、玄空风水古籍、八宅古籍、生基秘法道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读书笔记 2023055】刘余莉《平治天下》(051-100)发布于2023-12-16 20:28:5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