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段恢弘的历史,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讲三国,说三国,从民间到学界,三国的话题总是为人津津乐

文人墨客赋以诗词, 民间艺人说戏文,每个人都在自己心里演绎着属于自己的“三国梦”。

三国的诗词浩如江水,可是,只有下面10首被公认是绝唱,喜欢三国的人一定不能错过。

  • 最恢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被贬到黄州,游览赤壁矶,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逝,因写下此词。

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被誉为“古今绝唱”。

  • 最哲理: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临江仙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作为《三国演义》的开篇词,随着《三国演义》,这首词家喻户晓。

三国已成为历史,英雄人物已变成尘土,可江水不息,青山常在。历史的兴亡总会成为过去,就不必耿耿于怀、斤斤计较;不如寄情山水,托趣渔樵,与秋月春风为伴,自在自得。

  • 最大胆: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对于三国历史,杜牧大胆假设: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面对既定的历史,我们总会反过来想,如果当初,然后如何。他之假设历史,其中暗含有阮籍登广武战场时所发出的“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那种慨叹在内,不过出语非常隐约,不容易看出。 

  • 最无奈: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晚年,有很深的“孙权”情结,南宋朝廷一味苟安求全,不图进取。辛弃疾怀念孙权,他是小小年纪,便固守江东,保国家安宁,令人佩服。

全词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 最惋惜: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非常欣赏诸葛亮,他写下很多名作,这就是其中之一。

杜甫赞颂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

杜甫在为诸葛亮惋惜,并在这种惋惜之中渗透了杜甫“伤己垂暮无成”的抑郁情怀。

  • 最叹息: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蜀先主庙》

唐·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刘禹锡赞扬了刘备的功业,慨叹蜀汉事业后继非人,总结蜀汉亡国的历史教训。

怀古诗,多是伤今,唐王朝有过开元盛世,但到了刘禹锡所处的时代,已经日薄西山,国势日益衰颓。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使刘禹锡感慨万千。

  • 最感慨:武帝宫中人去尽,年年春色为谁来。


《登古邺城》

唐·岑参


下马登邺城,城空复何见。

东风吹野火,暮入飞云殿。

城隅南对望陵台,漳水东流不复回。

武帝宫中人去尽,年年春色为谁来。


邺(yè)城:春秋齐邑,战国魏都,三国时魏置邺都。开元二十七年(739)春天,岑参自长安往游河朔途径邺城时写下此诗。

诗人登临邺城,唯见荒草野火,昔日英雄已淹没于历史的滚滚尘埃中。春色依然,人事非,这两句又是对春色的感叹,实际是对古人不常在,事业不常在的感叹。

  • 最嘲讽: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过五丈原》

唐代:温庭筠

马云雕久绝尘,柳营高压汉营春。

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国卧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

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234年)春,诸葛亮率兵伐魏,在五丈原屯兵,与魏军相持于渭水南岸达一百多天。八月,遂病死军中。一代名相,壮志未酬,常引起后人的无穷感慨。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锐志以殁的惋惜与竭智尽忠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对后主刘和谯周的投降误国作了辛辣的嘲讽。

  • 最感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已经成为咏叹、伤怀诸葛亮人生命运的绝唱。后代的爱国志士及普通读者一吟诵这首诗时,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不禁黯然泪下。

  • 最忧虑: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满江红·赤壁怀古》

宋·戴复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

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

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

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

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

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

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词的上片缅怀三国赤壁之战,盛赞周瑜”气吞区宇“、火烧曹兵的雄才大略。下片寻访遗踪,感叹兴亡,抒发忧时伤世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深深忧虑。词的风格豪健,语言朴素、自然,是怀古词中的一篇佳作。

人纪昀在《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方回《瀛奎律髓》评论:至《赤壁怀古》之类,豪情壮采,直逼苏轼,又集中之变调也。

文学名著,世界文学名著, 中国文学名著, 古典文学名著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写“三国”的诗词那么多,只有这10首是公认的绝唱发布于2021-07-26 23: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