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喻

清代. 钱大昕《潜研堂文集》

【原文】

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

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假于镜而见焉。

镜之贵,不如目;镜不求于目,而目转求于镜。

然世未尝以镜之助目而咎目之失明。

镜何负于目哉!

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

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己若。”

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

(选自清代嘉定籍著名学者钱大昕《潜研堂文集》)

【今译】

人的脸部五官之中,没有哪一个比眼睛更明察的了,然而脸上有黑斑,眼睛却看不到,它的明察表现在哪里?

眼睛能看到别的东西,可以看见其他物体,却看不到自己的脸,只有借助于镜子才能见得到自己的脸。

镜子的珍贵程度不及眼睛,但镜子不需要借助于眼睛,而眼睛却需要借助于镜子。

然而世人不曾因为镜子帮助了眼睛,就责怪眼睛不能够明察。

镜子有什么对不住眼睛的地方呢!

有一位只相信自己的眼睛而讨厌镜子的客人,他说:“这东西(镜子)喜欢照出我的缺点,使我好难受。我本来自己有眼睛,何必要用这镜子呢?”

很久之后,他看到举世称赞人们所共认的美人,很少有中意、合自己意的;却不知自己脸上的黑斑极多,还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美,泰然自若的说:“没有比我美的。”

左右旁边的人都偷偷笑他,他却始终没有感觉到,一直不醒悟,真是可悲呀!

【赏析】

人们应该经常照照镜子,应该接受旁人的批评。

“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人应有自知之明,应借助外力,以人为鉴,对自己有个清醒的全面的认识与了解。

需要寻求其他的参照来更好的了解自身,不能过于主观自我,盲目自信。

钱大昕(1728~1804)。

字晓徵﹐一字及之,号辛楣﹐又号竹汀,晚号潜研老人

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

清代史学家、汉学家。

一生著述甚富﹐后世辑为《潜研堂丛书》刊行。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镜喻,清代. 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发布于2024-03-06 18: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