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助 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今译】

孟子说:“得天时不如得地利,得地利不如得人和。

周围方圆三里那样小的城,它的外城墙长也只有七里,敌人包围攻打这座小城,但是都不能取胜。

既敢包围进攻,得到有利于进攻的天时了,就一定有上天赐予的取胜机会,然而不能取胜,未能攻克,是因为上天赐予的机会比不上有利的地形,说明得天时不如得地利。

又有一城,它的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兵器和甲胄并非不坚固锋利、结实,粮食并不是不充足;而敌人来了,守城的还是见敌而弃城逃跑,是因为有利的地形比不上众志成城,这说明得地利不如得人和。

所以说,限制百姓要使人民定居而不迁到别处去,不能单靠划定的边疆界限;

巩固国防,保卫国家不能单靠山河的险要;

震慑扬威天下,不能单靠兵甲的坚利。

拥有正义的行仁政者就会获得的帮助多,没有正义的不行仁政者获得的帮助少(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受到的帮助少到了极点时,连亲属都要背叛他,就会众叛亲离;

受到的帮助多到了极点时,天下的人就都会跟从归顺他。

让天下人都归顺他的人去攻打(连亲属都背叛他)众叛亲离的人,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战则必胜,打起仗来一定会取得胜利。”

【赏析】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support of the people or human conditions,

地利,指有利的地理条件。geographical conditions or geographical position,

天时,时令、气候,乃至政治形势等条件,古人往往认为非人力所能及,或者用迷信观点来理解,笼统地称为“天时”。

favourable climate,timeliness,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the time isn't as important as the terrain,but the terrain isn't as important as unity with the people,

文章强调了战争的性质和人的因素的重要性,认为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后人把“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用为成语,也作“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指坚持正义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必然陷于孤立。a just cause has many helpers while an unjust one finds few followers,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符合道义,站在正义方面,就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与帮助;违背道义,就很少有人帮助,就连亲属都要背叛他。a just cause enjoys abundant support,while an unjust cause finds little support,

孟子是战国时的儒学大师,他主张施行“仁政”,反对诸侯的武力兼并和虐政害民,认为“仁者无敌”,“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孟子名言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 《孟子.公孙丑上》

【今译】

用强制的办法不能使人心服,这是力量不足的表现;

用德行使人服从,才能使别人心悦诚服。

孟子名言: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 《孟子.梁惠王下》

【今译】

以老百姓的快乐为乐的人,老百姓也会以他的快乐为乐;

以老百姓的忧愁为愁的人,老百姓也以他的忧愁为愁。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篇发布于2024-03-06 19: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