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傅众咻

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谓戴不胜曰:“……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注】

庄岳 —— 庄是街名,岳是里名,都在齐国都城临淄城内繁华喧嚣区。

【今译】

(有一年,孟子听说宋国的君主说要施行仁政,这正是孟子所竭力主张的,所以特地专程前往宋国。

孟子在宋国都城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了解了一个时期,感到情况并不是像宋国国君说的那样,便打算到别国去游历。

宋国的君主听说孟子要离去,便派大臣戴不胜前去挽留,并向他请教治国的方法。

戴不胜说:“请问,怎样才能使我们宋国的君王贤明?”)

孟子对宋国大夫戴不胜说:“……(先生要使贵国的君主贤明吗?我可以坦言相告,不过我先问一件事:)如果这里有位楚国大夫,想让他儿子说齐国语,据您看,是让齐国人来教他呢,还是让楚国人来教他呢?”

戴不胜说:“当然是要请齐国人来教他。”

孟子说:“对的,那位楚国大夫请来了一个齐国人,来教儿子说齐国话,可是儿子仍然生活在楚国,周围的人都是楚国人,一个齐国人教他,众多的楚国人吵吵嚷嚷地干扰他(一傅众咻),即使天天鞭打他,要他说齐国话,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如果把他带到齐国临淄热闹的庄街岳里的街巷里住上几年后,即使天天鞭打他,要他说楚国话,也是不可能的了。”

【赏析】

傅:教导的意思。

咻:喧嚷、喧扰。

“一傅众咻”:一人教,众人扰,终无所成就。one teaches him and all babble of him , fruitless teaching,

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可忽视。

“一傅众咻”

一个人教,许多人扰乱。with one teaching and many disturbing,

意思是楚国大夫要他儿子学齐国的方言,让一个齐国人教他,而生活环境中的许多楚国人却都在干扰他,这样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齐国方言,也是办不到的。

这则寓言说明,周围环境,特别是身边的多数人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学习语言是这样,在品德修养上也是这样的。

后来人们用“一傅众咻”成语表示环境对人的干扰。也比喻不能有所成效。

too many detractors can undo the teaching of the wise, —— fruitless

孟子(约前372 ~ 前289),

战国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孟子名轲,字子舆。

邹(今山东省邹县东南)人。

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

他幼年丧父,母亲把他抚养成人。传说他母亲为了对他进行教育,曾三次搬家择邻,以便使孟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最后,她迁移到学宫附近,孟子在那里耳濡目染,受到了许多教育。

以后孟子又向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受业,继承了孔子的儒家学说。

孟子成名后,也像孔子一样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向各国统治者宣传他的仁义德等政治主张,但各国都不采纳他的主张。

最后,孟子只好讲学著书来传播他的学说。

《孟子》记载了他的活动和思想。

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提出了“仁政”的主张。

他主张对人民实行让步,给农民划分土地,减少赋税,使人民有生活的最低物质条件。

这目的虽然是为了统治阶级的长治久安之策,但客观上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孟子为了实行他的“仁政”,激烈地反对兼并战争。

他还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注重人心的向背。

他把人分为“君子”和“野人”;“劳心者”、“劳力者”,说封建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是天经地义,…

他的文章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

他还善于譬喻,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一傅众咻,战国.孟轲《孟子.滕文公下》,“孟子”发布于2024-03-06 19:06: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