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城张氏宗祠位于奇山所时彦街121314号,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近三百年历史了。经过多次变迁,现基本保存完整。

建筑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张氏宗祠”整个建筑由大门、前院、中院、后院等部分组成,属于典型的北方殿宇式建筑群。大门外两侧原矗立着两根高达7米的旗杆,旗杆底座高约2米,由六块雕刻有花纹的青石垒成,坚固高大。


“张氏宗祠”示意图


进入宗祠大门穿过二门进入中院,映入眼帘的就是祭祀祖先的大殿。大殿翘角飞檐,柱粗梁壮,堂内宽大,气势雄伟。大殿的门楣上悬挂有一块精制匾额,上面书有孝思堂”三个大字。进入殿内,东、西两壁上,悬挂着两幅名画,一幅为墨,系清乾隆年间族人张懋修所绘;另一幅为师,传说来自故宫名作。抬头举目,崇敬之感油然而生。中院内东西两厢是族人议事的地方;后院是一个四合院,据说是当年看护宗祠的王姓家人居住的地方(现为所城图书馆租用)。整座建筑尽管年久失修,但是仍然能感受到建成时的威严与大气。几百年来,这里就是我们所城张家世代供奉祖先、祭祖议事之场所。

张家的祭祖活动

每年的祭祖活动,系由张氏各支轮流执行。进入腊月,就开始清扫卫生、整理庭院、摆放祭器、准备祭品,号称“忙年”,除夕前必须筹备完成。

一、家庙的神位、祭品的摆放

大殿中央北墙悬挂着宽大的宗谱,谱系最上面绘有男女彩色画像各一人,代表始祖、始祖母,向下依次为去世的人按照支系、辈份排列的名字。谱系下紧靠北墙是一条巨大的几,上面摆放的是“永乐诏书”、“封册”及历代祖先的神主牌位、牌楼。香几前是略矮于香几的数张八仙桌子组成的供桌供桌两旁供有全猪全羊并设有“肃静”“回避”牌,很是大气,其恢宏庄严令人肃然起敬。供桌前中央处是一个大香炉、一对高大的蜡烛台分放两边,各种祭器摆放有序。供桌的前脸被饰有金丝线龙凤图案的桌帷包住,挡住了所有的桌腿和供桌下面的地面。

 

大殿内摆放着的香炉上刻有“孝思堂张”字样

           

  我小时候多次去过祠堂,看到满桌子的盘碟,但并没有数过是多少,具体都是什么也记不清了,问过许多长者,但说法不尽相同。现将两个不同的版本介绍一下,供探讨。

一是芝罘奇山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春钺先生,在他的“古老建筑 张氏宗祠”一文中有详细记载,他写到:神主前第一供品是用一巨大浅盘状器皿盛的大米饭,上面插了许多筷子。第二道供品是由32个果碟组成的,每行8个果碟,共四行;供品是:八干果——柿饼、山楂糕、葡萄干、花生饯、核桃仁、大枣、板粟和瓜饯;八水果——荔枝、龙眼、金桔、青梅、青果、苹果、石榴和香蕉;八面果——蛋糕、云片、马蹄酥、核桃酥、芙蓉糕、沙琪玛、粗果和龙饼;四冷荤——酱牛肉、海蜇拌菜心、酥鱼和松花蛋;四糖果——冰糖、板糖、芝麻糖和青果糖;第三道供品是由十个大碗分两行组成,内有海参、鸡鸭、鲤鱼、猪肚、洋粉、酥肉、猪蹄和丸子等。有些供品还要进行造型,如,鸡做成孙悟空的形象、鸭做成八戒的形象,猪肚做成象的形象等;每一个大碗上还披有染红的龙须菜、用萝卜做的带色的萝卜花、飞金(赤金片)等。

二是芝罘区胜利路小学退休已过世的张春明老师曾经对我说:第二道供品是碟盘碗”24个。其一“看碟”8个,顾名思义,是为了好看,供人欣赏增加喜庆庄重的氛围。据说是由“大海阳张”专门提供。这是他们家的祖传手艺,传男不传女。就是用豆面等面粉为原料制作而成的手工艺品,有“大虾”、“鸡鸭”、“鲤鱼”、“西瓜”、“黄瓜”、“甜瓜”等各种造型,涂上颜色,像真的一样,非常漂亮;其二是“果盘”8个:桃梨瓜枣之类水果和干果;其三“摆碗”8个,是一些鸡鸭鱼肉、山珍海味等。其它几道菜与张春钺会长所叙基本一致(以上两组仅供参考)。

另外,供桌上的10个巨大的大枣饽饽令人称奇。这么大是怎么蒸出来的!我综合张春钺会长与张春明老师的说法,将其制作的过程说一说。蒸饽饽是一个很艰巨的工作,每个饽饽估计有二十斤重,有小圆桌桌面大,一锅只能蒸一个,还要加高笼屉为大饽饽提供空间;一个饽饽必须分多次蒸,要不然蒸不熟。程序是:先用几斤发酵好的硬面做一个光头饽饽(发酵蒸饽饽的面是越硬越好,因为面软了挺不起胎),放进加了茏屉的大锅里蒸,蒸熟后拿出来把饽饽外皮扒去,再在表面包上一层生面,放到锅里蒸熟,再拿出来去皮再包上一层面(去皮是为了让生面与熟了的饽饽面能粘牢固,以免出现两层皮),以此类推,直至达到标准,包上最后一层面,插上用面做的小鸡蛋大小染成红色的假枣(真枣太小,与大饽饽不成比例,所以只能用假枣),放到锅里继续蒸,蒸熟为止。上供需要十个大枣饽饽分成两摞摆放,每摞五个。垒法是:下面成三角形正放3个、中间反放一个、上面正放一个。(实际每年都蒸十一个,多出的一个备用)。

二、祭祖仪式

祭祖是春节期间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是表示对祖宗先辈的感恩和怀念之情,希望祖先神灵保佑子孙后代兴旺发达、幸福安康。

我的记忆中,每年大年三十家人都要守岁,大约在不到三更的时候,先行盥洗,穿戴整齐母亲为我们每人用开水“冲” 一碗桃酥先垫补一下,之后,在父亲带领下赶往宗祠(只有男的去宗祠祭祖,女人们在家接待起早来拜年的人和包初一的饺子等我们回来吃,这也是那个时代重男轻女的表现吧)。这时宗祠里已是灯火通明,祖宗神位前的香炉中,已经了轻烟缭绕的长香,红烛燃起辉煌的亮光,大殿空中的宫灯也已提前点亮。大家见面拱手致意,互相问好。族长与各支的尊长、长辈们在大殿里议事,晚辈们都聚在院子里等候,时辰一到,大家以辈份、长幼为序规规矩矩地排列在祠堂的大殿内外,面向宗谱肃立,等待祭祀活动开始。

三、祭祀的程序

1、上香

祭祀活动正式开始,排在最前面的族长将点燃的长香双手合拢擎在胸前,做了一个祭奠的动作,恭恭敬敬地将长香插进香炉里,然后,很虔诚的跪在供桌前的垫子上。这时,所有的人也随着跪下,虽然跪着,但身子是直立着的,两手下垂,目视着前方的族长、神主牌位和宗谱。

2、献

族长抬手从供桌上取下白酒一杯,双手高高举过头、然后做了一个祭典的动作,恭恭敬敬地将白酒洒到供桌桌帷前面一边的地面上,表示向祖先敬酒;接着又从供桌上取下一杯茶水(是不是茶我也不确定,也有说是黄酒的),同样高举过头,然后将茶水恭恭敬敬地洒到供桌桌帷前面另一边的地面上,表示为祖先奉茶。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屏住呼吸凝视着族长的一举一动,整个大殿内外安静得只能听到呼吸的声音

3、跪拜叩头

祭祖行三拜九叩礼,即每次跪地前,先合十作揖,然后跪地三叩首,起立,重复三次。大家随着族长行礼,族长叩首,大家随着叩首;族长站起身面向神位作揖,大家也跟着站起来面向神位作揖。之后平身复位,祭拜活动结束。

这时,各支各家的子孙在家长带领下离开祠堂,分头到各自亲朋好友家拜年。没有参加集体祭拜的人家,开始陆续来到祠堂,带领儿孙上香、烧钱纸、叩拜,有的还带来水果等祭品,可以摆放在东西两边的条几上。

天放亮了。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的一年开始了。


张氏后人续修张氏家谱

目前存世的《张氏谱书》是在宣统三年(1911年)续修的,距今已有110多年的时间了。为了整理、续修《张氏谱书》,2019年,我们成立了“所城张氏续修家谱工作领导小组”(我是成员之一),续修家谱是记载家族历史、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广泛联系海内外所城张氏后人,号召他们积极参与续修家谱工作。目前,续修家谱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欢迎海内外所城张氏后人与我们取得联系。

(续修家谱联系人:张春建  联系电话:15906384223


宣统三年续修的《张氏谱书》


2011年,随着烟台市政府所城街区改造项目的实施,古老的所城旧貌变新颜,政府也加强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力度。“张氏宗祠”再度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2021919日上午,张氏族人在“张氏宗祠”举行了庄重的悬挂“张氏宗祠”牌匾仪式。牌匾中“张氏宗祠”四个大字,以及大殿上的“孝思堂”都是由所城张氏十九世、我市著名书法家张德政先生书写。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张氏宗祠”的现状有望得到改善。据了解,“张氏宗祠房产管理小组”正在规划修缮张氏宗祠。我们期待不用很长的时间,一座雄伟壮观、原汁原味的“张氏宗祠”就会呈现在世人面前。宗祠修复后,我们将定期的在这里举办传统的祭祖活动,让后人了解自己的祖先和历史,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我相信“张氏宗祠”一定会成为进行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烟台旅游的一个打卡地。


参加挂匾仪式的部分张氏后人合影前排


(作者张昭璞先生是烟台市芝罘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所城“张氏宗祠”与祭祖发布于2023-03-04 22: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