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功德第三十一】

这一品也很重要。这一品是继续前面一品,说明自利利他的妙行。这都是说极乐世界的状况,换一句话说,与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的愿望,就是希望很快能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其智宏深,譬如巨海。菩提高广,喻若须弥。

这底下一共有十五句比喻,先从比喻上来说出极乐世界菩萨智慧德能。

第一句,他的智慧深广,就像大海一样,他的智慧那样的深广。其实大海要跟菩萨智慧真的来比,那差的很远很远。凡是比喻,只能比喻一个仿,没有办法是刚刚好。比得那么好,不可能的,只比一个仿佛,让我们从这个里面,去体会。

“菩提高广”,菩提是觉,觉悟。样样觉悟,没有一样不觉悟的,不觉就迷了。他为什么这样高度的觉悟呢?前面第一个不要忘了,智慧,智慧真的是根本。没有智慧,那你怎么会不迷呢?当然迷呀。怎么会迷,就是因为没智慧。智慧摆在第一句,它是很有理的,其后面统统要靠智慧,没有智慧全做不到,所以他这个觉悟高广。“喻若须弥”,就像须弥山一样。须弥山,佛说了,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最高的一座山,我们就称它做须弥山。“须弥”是梵语,意思叫妙高,这个山妙高,“妙”是众宝所成,这就妙,山非常之高。

自身威光,超于日月。

菩萨身上都有光明,我们前面见到过,读到过。他的光明超过日月,日月比不上啊,这显示出德高。

其心洁白,犹如雪山。

雪山,世尊常常用这个做比喻,就是喜马拉雅山,终年积雪,它雪不会融化,我们看去白白的一片,看起来很干净,用这个来比喻菩萨的心,清净,一尘不染。就像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这个心就干净了。

忍辱如地,一切平等。

这些地方我们统统要学,诸佛菩萨都能忍,我们为什么不能忍呢?忍辱要学大地,你看这个大地,你把水倒下去,它也并不觉得你对我很好,天天给我洒香水;你每天把大粪倒下去,它也不嫌弃,它也没有说你很可恶,你天天作贱我,统统能忍。我们的忍辱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一样不能容,没有一样不能忍,一切平等。

清净如水,洗诸尘垢。

这个是说心地的清净,要修清净行,把我们无始劫以来的污染,把它洗刷掉。佛在这个经上教给我们,“洒行”。

炽盛如火,烧烦恼薪。

炽盛,火是比喻智慧,智慧要常常现前。智慧现前,就能够灭烦恼。烦恼好像是柴火一样,火一烧就把它烧完了。把烦恼比做柴薪,智慧比做火,用智慧才是真正灭烦恼。定不能灭烦恼,定是伏烦恼,忍、定是伏烦恼,不能灭。慧开了,烦恼就没有了。事实真相明白了,烦恼就不会生了。

不著如风,无诸障碍。

不著就是不著相。内不著身心之相,外不著诸法之相,那就自在了,就没有障碍了。所有一切的障碍,都从执著生。你“著”就有障碍,“不著”就没有障碍了。不著像风一样,风不著,风一著,风就没有了,它就停了,著了。这是用这个来比喻。

法音雷震,觉未觉故。

这是说菩萨化他,教化众生,说法的音声像雷,雷的声音远闻,警觉那一些没有觉悟的人。

甘露法,润众生故。

雨水从天上落下来,树木花草都得到了滋润。这是比喻佛法,佛法能润一切众生的善根

旷若虚空大慈等故。

“旷”是形容心量,心量大,像虚空一样,所以对于一切众生是平等的慈悲,大慈悲。

如净莲华,离染污故。

就像清净的莲花佛门用莲花表法,莲出污泥而不染。污泥比喻六道的环境、境界,我们能在六道而不染六道里面的种种习气,就像莲花一样,离染污。

如尼拘树,覆荫大故。

“尼拘树”,尼拘是梵语,是印度一种大树,这个树荫很广,很广大,在这个树底下很荫凉。古时候翻译,翻做“无结树”,大概这树长得很高很大,很少枝结,翻做无结。这个比喻以大乘佛法来覆荫广大的众生,特别是指这个净宗念佛法门,九界有情众生有缘接触到,都得殊胜的利益,如果能信能愿能行,都是一生不退成佛,真的像是最大的一个树荫一样。

金刚杵,破邪执故。

这也是个比喻,像金刚力士手上拿的兵器、武器,金刚杵。在古代,这种武器是最锐利的,所有一切兵器碰到它都会损坏,没有东西能坏金刚杵的。金刚杵比喻武器里面是最锐利的,能破邪执。

如铁围山,众魔外道不能动故。

这个是比喻信心、愿心的坚定,所有魔外一切知见都不能动摇,这个人决定往生净土。以上这个十五句,都是比喻。我们从比喻当中去体会,菩萨德能不可思议,智慧、德能非常的广大。我们生到西方世界,都是这个样子,这都是得佛力的加持

其心正直,善巧决定。论法无厌,求法不倦。

这下面说明菩萨弘法利生的大德。“心正直”,真诚到了极处,这就菩提心。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给我们讲的,直心、深心、大悲心,直心是菩提心之体。世尊在《观经》里面给我们讲的“至诚心”,正直就是至诚、真诚到了极处。

“善巧决定”,这是智慧观机,应机说法,这就是善巧决定。这个人什么样的根机,给他说什么样的法,渐渐把他诱导净土。所以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到后来一定指归到净土。

“论法无厌”,这是觉他,这是给一切众生讲经说法,给人家讨论,不疲不倦,不厌。

“求法不倦”,这是自性,菩萨不断的去求法。实在说,教化众生也是在求法。古人常讲,教学相长。特别是在答问的时候,许许多多人提出问题,很多问题我们自己没想到,他一问,我们就明白了,智慧就现前了,所以教学相长。因此,菩萨不度众生,不能圆成佛道。为什么呢?智慧不能圆满。一定要接触广大的群众,才能够得圆满的智慧。

戒若琉璃,内外明洁。

这两句是讲持戒,严持戒律。换一句话说,菩萨无论在什么环境里面,他一定守法,决定不会犯法。持戒就是守法,这个我们一定要搞得很清楚。如果把戒跟法离开了,就大错特错了。戒就是法律,我们现在讲法律,这个里面还包括道德风俗、习惯,样样都遵守,决定不违犯,这是菩萨行。他这个守得很严,很如法,“内外明洁”。“外”是身形,“内”是心地,心清净。

其所言说,令众悦服。

菩萨的言论,众生听到了都欢喜,都很乐意的去接受,这个就是悦服。

击法鼓,建法幢,曜慧日,破痴闇。

这个四句,是形容,也是比喻。“鼓”的声音也听的很远,所以古时候战争的时候击战鼓,击鼓。冲锋陷阵的时候击鼓,能够振奋人心,能够远闻,这是比喻说法,比喻讲经说法。用这个击法鼓跟转法轮,都是比喻讲经说法的。“建法幢”,这是比喻建立道场。如果没有一个道场,佛法的修学没有中心,弘扬没有基地,所以道场非常重要。道场要是没有的话,这一个法门就不能算是建立在这个世间。所以中国,大乘许多宗派,诸位都晓得,有所谓的祖庭。祖庭就是他第一个道场,当年祖师所建立的。像我们净土宗,我们第一个道场,是庐山慧远大师建的,就是现在的庐山东林寺,是我们净土宗的开端,开始。以后,五台那边的玄中寺,是净土中兴的道场。到民国初年,清末民初,印光大师住在苏州灵岩山,住的时间很久,在那个地方专弘净土,所以苏州灵岩山寺也变成净宗的主要道场。所以现在净土宗主要道场有三个,这个就是建法幢的意思。

“曜慧日”,有了法幢,有了道场了,才能够把如来的智慧,也就是一切众生本具的智慧,显现出来,这要靠佛的佛法的教导、修学,我们的智慧才能现前。“破痴闇”,痴闇是比喻无明烦恼。这个里面意思很深很深。

淳净温和,寂定明察。

这是讲风度,菩萨处世待人接物表现的风度,内“淳”淳朴,淳正;外“温和”,这个叫淳净清净,淳朴清净。外面呢,温和,温良和睦。“寂定明察”,“寂定”一定要能做到知止,知足。知止、知足,这个人心自然就定了。定了以后,能生智慧,对于一切万事万物就看得很清楚。一般人为什么看不清楚呢?一般人迷在境界里头,他有得失,他有利害,这个东西就迷了。我们俗话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旁观什么?他里头没有利害,没有得失,他看的清楚。有得失、有利害,他总是把这个东西放在前提,拿这个做标准,所以往往事实真相就见不到了。菩萨内心淳净、寂定,所以他的观察就正确了,明察。

为大导师,

大导师是佛。菩萨可以这么说,因为菩萨有能力,应以佛身而得度者,菩萨就示现佛身来度化众生,他确实有这个能力,有这个本事。当然,这是菩萨三十二应的一个,他也可以菩萨身,也可以童男童女身,也可以任何一种身分,这个完全是观机,众生喜欢什么身分,他就用什么身分来示现。

调伏自他。

这个里头有“自”,就是菩萨度化众生是有自利的,自利利他。

引导群生,舍诸爱著。

这个是佛菩萨教导一切众生的原则。诸位要记住,假如这个菩萨“教化众生”,教你爱,教你贪恋,这不是佛法,这一定是魔。佛菩萨教你,一定是教你舍离爱欲,这个是佛菩萨,跟佛的教法相应。要是用爱欲来度你,说这个也能成就的,这不是佛说的。

永离三垢,

三垢是贪、嗔、痴,永离贪、嗔、痴。

游戏通。

在这个世间,我们是业报之身,自己作不了主宰。他游戏神通,他能做得了主宰。喜欢来就来,喜欢去就去,来去自如。这是我们前面都曾经读过了。

因缘愿力

佛法自始至终离不开因缘。不但佛法不离因缘,世法也不离因缘,佛尤其重视缘这个字,因缘愿力,

出生善根。

这个是佛法的因缘,会叫我们出生善根。

摧伏一切魔军

魔军是比喻一切邪魔外道。

尊重奉事诸佛

在这个地方,我们必须要认清,什么是魔。如果你不认识魔,你就会落在魔的圈套里面,我们常讲,你脱离不了魔掌。你要想脱离魔掌,你一定要认识魔。什么是魔?我们要牢牢的记住,《八大人觉经》上为我们归纳了四大类别:五阴是魔(五阴是什么?色、受、想、行、识。色是什么?色身,我们这个身体就是魔。你看看,一天要吃三顿饭,辛辛苦苦工作来养它,魔啊,这不是好事情啊。那个想就是妄想,妄想是魔啊),烦恼是魔,生死是魔,还有外面种种境界,人事环境、物质环境,都在那里引诱你,那都是魔,那叫天魔。天魔不是天上青面獠牙的,不是说的那个,天是讲的除了这三种之外的,凡是一切能够诱惑你的,让你身心不能定下来,不能开智慧的,统统是魔。魔太多太多了,就像军队一样。军队多,所以把它比喻作魔军。一定要有定、要有慧,你才能够降伏他。

“尊重奉事诸佛”,我们能够降魔,就是说内不动心,外不受诱惑,这就降魔了。然后一心一意学佛,跟诸佛菩萨学习。我们今天是跟弥陀佛学习,阿弥陀佛就在这一部经典之中,依照这经典学习,就是跟阿弥陀佛学习。

为世明灯,最胜福田

能够这样修学的人,他是世间的明灯。世间人都迷惑颠倒,他不迷,他不染、他不邪、他不颠倒,可以给世间人做榜样,指引世人一条光明幸福的道路,这就是世间明灯,最殊胜的福田。

殊胜祥,堪受供养

“堪受供养”里面的意义很深,为什么呢?因为他是最殊胜的福田。我们想种福,想修福,说实在的话,不晓得哪里是福田。往往我们发了好心,想去修福,结果做了坏事,不知道。以前,道远老和尚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就是比喻愚痴人修福,错种了福田,他用比喻来说:有个主人,养了一个宠物,这个宠物是个猴子,主人非常喜欢它,非常爱护它,这个猴子对主人也非常好,也非常懂得主人的意思。有一天主人在睡午觉,有一只苍蝇叮在主人的鼻子上,猴子看到了非常生气,就拿石头打那个苍蝇。猴子好心,拿石头赶苍蝇,没想到苍蝇没赶到,把主人的鼻子打破了。这就好比愚痴没有智慧,种错了福田了。可见得种福田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这样的大德,有智慧有德能的菩萨,我们去依靠他,我们去供养他。供养他什么呢?他替我们种福,我们自己不会种福,他会替我们种福,这个意思在此地。他是最殊胜,最吉祥了,“堪受供养”。佛这里鼓励我们应当供养这些菩萨,他做的种种事业,我们都沾光,我们都有一分真实的功德利益

赫奕欢喜,雄猛无畏。

“赫奕”是炽盛的样子,是形容勇猛无畏。

身色相好,功德辩才,具足庄严,无与等者。

没有人能够跟他相等,实在是,不但这些菩萨自分修行精进勇猛,而且又得弥陀威神加持、十方如来的护念,跟一般菩萨来比,当然是超胜。阿弥陀佛跟诸佛比,超胜诸佛嘛,西方世界的菩萨跟他方菩萨比,想必也超胜了,“无与等者”。

常为诸佛所共称赞,究竟菩萨诸波罗密,

极乐世界旳菩萨,常常得到十方一切诸佛如来的赞叹。在菩萨道里面,他的确是相当的圆满成就。“诸波罗密”,就是圆满成就。如果刻指菩萨行呢,就是六度,从布施、持戒到般若,都做到了很圆满。

而常安住不生不灭三摩地。行遍道场,远二乘境。

这是菩萨果证的成就。“常”,不是一般作意入定。定功浅的人,必须要入定,他才能入定界。定功深的人,行、住、坐、卧,都在定中,不必要入定。“常”就是这个意思,行、住、坐、卧都在定中,住三摩地就是定中。“行遍道场”,道场是十方一切佛刹,菩萨经常不断的去游历。“远二乘境”,他绝对不会堕到二乘,二乘就是小乘人,只有自利,不肯利他。极乐世界菩萨没有这个念头,念念利益一切众生,念念劝人往生净土。只有往生净土,才是真实究竟的利益,是立刻就得到的利益,这个要知道。

阿难,我今略说,

佛叫着阿难尊者,在这个大会上,只是略略的介绍,

彼极乐界,所生菩萨,真实功德,悉皆如是。

这是告诉我们,所生的菩萨,我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真实功德就像佛所说的。

若广说者,百千万劫,不能穷尽。

佛是简单介绍,如果细说那就太多了,说不尽啊,百劫千劫万劫都说不尽。西方世界的殊胜,我们从这个地方多少能体会到一点了。


极乐净土&净土宗&净土法门&净土五经一论&一方净土&梵天净土&佛教净土宗&净土宗祖师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无量寿经》讲记之【真实功德第三十一】之175发布于2023-12-05 20:39: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