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山,他们自己门派的传说是在闽江之底,凡人看不见,唯独精通闾山法,行高深的法师和有道缘的心善之人才能看到。

?

闾山派又称闾山道、闾山教,最早源于唐代巫觋信仰,属于闽越故地的原始民间法教

 

后来不断吸收与融合道教派系中净明道、灵宝派诸派的宗教形式,逐渐形成一个以福建为中心向外发展的一个派系,是中国民间法教的重要流派。

 

早期的闾山是江南巫系中之闽越巫法,供奉闾山九郎、临水三夫人(即陈靖姑、林九娘、李三娘)、张觅娘等诸

 

闾山派教法形态至今仍保留了许多闽越故地原始巫术的特征,闾山派学道教创立了自己的神灵系统,又学道教搞授箓奏职那套。

 

闾山一直是巫,在近年看道教势大,赶紧上岸抱大腿,打通关系并入道教净明宗坛,编个陈靖姑拜许真君为师的故事,然而历史无载,净明内也没有这回事,闾山内也无考证,闾山老法师也不认识什么许真君。

?

而闾山派虽然名说皈奉许797/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天师,其实实质还是法教,在正统道教之中并不被承认。

 

闾山陈靖姑

 

陈靖姑是福建民间普遍尊崇的一位妇女、尊称有临水陈夫人、倾天圣母等,俗呼娘奶、临水奶。据传陈靖姑于唐大历二年祖籍福州仓山下度,嫁于古田人刘杞为妻。相传靖姑曾赴闾山学法,一生“讲经行法,降妖伏魔,扶危济难”,尤以“救产护胎”著称,年方二十四岁时施法祈雨抗旱,为民除害而捐躯于古田县大桥临水。死后受到人们的敬仰,成为“妇幼保护神”。

?

陈靖姑自幼向往神仙之学,一心想学法。传说潭角水下就是闾山大法院,许九郎就是陈靖姑的师父。去闾山那里学得法术并获十部天书后下山,在她十六岁至二十四岁短暂的八年中,为地方除妖灭怪,特别保护妇女儿童,做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好事。陈靖姑的传说突出体现在她舍身祈雨的中。五代后唐天成三年,二十四岁时,福州地区久旱不雨,田园于裂,人民苦不堪言。这时已有身孕的陈靖姑,不顾个人安危,脱胎于家中,手执宝剑和号角,到龙潭角(今仓前路与江心公园之间江中)立于草席上祈雨,由于妖怪长坑从中作怪,顿时风浪骤起,正当危急之际,其师父派来四仙女,化作四鸭姆,衔住草席,顺水漂浮至鸭姆洲。台江鸭姆州洲地名由此得来。但是陈靖姑早产身体虚弱,结果为民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清代道光年间诗人魏杰《鸭姆洲》诗,就是讲述这件民间传说的。

 

绿鸭滩头聚一丘,渔村蟹舍乐无休。

 

路通河口水长绕,潮过江心沙不流。

 

柏岭樵歌吟上下,钓台月色照春秋

 

当时祈雨钟灵地,仙女直连螺女洲。

 

陈靖姑师父曾叮嘱她二十四岁时戒动法器,但却在明知自己未学护胎救产术带孕祈雨极可能遭遇不测的情况下,依然脱胎为之,并除妖降魔,终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靖姑三年学法将离开师父,尽管师父交待“此去万不可回头观望”,但三年师徒情,使她仅仅走了二十四级台阶,便不禁回头再望师父一眼,从而注定靖姑二十四岁必有大难。

 

邑人感其恩德,建殿崇祀,古田大桥临水宫,就是专门为纪念和供奉陈靖姑而建立的。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在古田临水祖宫正殿,有这样的一副对联:我本无私,毕竟代天行化;人毋求媚,当思惟德是馨。临水宫太保殿明示世人:为人正直,见吾勿礼何妨?心存奸邪,任你烧拜无益。 

?

抑恶扬善,是陈靖姑为人宗旨,陈靖姑一生降妖服魔,杀刘阎王,斩雄孤怪,焚蝴蝶妖,到处扬善抑恶。靖姑救过无数善良的人们,但对欺压乡邻、霸财占色、阳奉阴违的罗源白塔寺主持铁头恶僧则毫不容情地将其诛杀。靖姑还曾巧妙地教育一个伤害过女婿的老人,使其忏悔自新,在世上做了许多善事后才逝去。可见劝世为善,抑恶扬善乃陈靖姑之本色。

 

在陈靖姑信仰中,保佑婴孩没有男女偏见。传说中世人皆从临水百花桥转世而来,请得红花到人间为女子,请得白花到人间为男子。陈靖姑与丈夫刘祀各有事业,靖姑忙时,刘祀帮之,刘祀忙时,靖姑帮助,互敬互爱,成为夫妻平等的典范。不仅如此,陈靖姑还严惩了一个苛待妻子的恶夫,使之成“蝉”(残)无妻,并解救保护恶夫的妻子另立家园。

 

善有善报,在陈靖姑传说中有这样的故事:一家有长次二媳,大媳貌美人恶,次媳貌丑人善。一次,次媳受长媳欺辱不过,欲寻短见,朝天悲啼:“临水夫人,做女人为何这么难哪!”陈靖姑见状赠予两包沐浴灰,次媳洗后貌美,大媳见状抢来洗后貌变丑。陈靖姑信仰文化教化人们为人需良善。在临水宫太保殿神龛前的弧形对联这样写道:“临在上,质在旁,声灵赫濯;善必昌,恶必灭,赏罚分明。”

 

陈靖姑的传说美丽、感人,经过千年的民间传颂,已成为海峡两岸甚至东南亚地区共同的民间文化现象之一。正如元朝进士张以宁在《顺懿庙》中写道:“英灵虽著于八闽,施及于朔南。”

 

许真君非闾山许九郎

?

?以上故事为闾山派编纂与民间流传,为何故事中用许九郎而不用许真君呢?因为许真君是晋代道士与唐代陈靖姑不是一个时代的,还有闾山许九郎者,是闾山传巫坛的祖师之一,并非许逊真君。

?

许九郎镇守闽江,而闾山在闽江江心,相传闽江大开之日,可以见真正的闾山现,闾山派弟子可以进入学法,闾山为道释巫三坛启教。

 

宋时期的道教,教徒皆修持雷法,徽宗甚信奉,时有金门羽客林灵素祖师,第三十代虚靖天师等,皆遵从教法,视闽南女裙祈祷者为巫师,皆为下下法,非太上正教,官府开始禁巫。

?

闾山穿扎头巾,穿红裙,上刀山,打油火这种法,与当时倡导的“三天正法”相违背。

 

为了不被定义为巫,火速向道教靠拢,追认祖师,二神一体化,糅合传说,选用律条。

 

刚好有个许九郎神,净明许逊真君也姓许,于是就追认了祖师。

 

这其实是很多法教的的故事,虽然法教也与道教有点关系,但是追求的境界不同,方向不同,道教终极目标是超凡入圣,法教弟子,朝法而不朝道 。

 

闾山是巫非道

 

白玉蟾真人的《海琼白真人语录》:

 

“元长问曰:巫法有之乎?其正邪莫之辩也。

 

答曰:巫者之法始于娑坦王,传于盘古王,再传于阿修罗王,复传于维陀始王、长沙王、头陀王、闾山九郎、蒙山七郎、横山十郎、赵侯三郎、张赵二郎,此后不知其几。

 

昔者巫人之法有曰盘古法者,又有灵山法者,复有闾山法者,其实一巫法也,巫法亦多窃太上之语,故彼法中多用太上语。

 

最可笑者,昔人于巫法之符下,草书太上在天,今之巫师不知字义,却谓大王在玄,呵!呵!”

 

…………

   
?

这是白玉蟾真人的话,最后几个呵呵,有点嘲讽。

 

法教是今天的称呼,过去更多是巫法,慢慢融合其他,成为今天的法教。深入了解自然就知道,法教和道教的本质区别,法师和道士的本质区别。

 

如果许天师是闾山九郎,那么,许天师就不是神仙了。

 

四个字总结:德位相配。

 

什么境界,就干对应的事。神仙不会去做法主。而各位法主,各位阴神,千百年后,若境界提升,也就不再是法主了,也不传这些法了。

 

闾山编故事不靠谱

 

去看闾山派的故事,就不说什么依附道教了,就以上的故事,多少就已经不靠谱了,感兴趣的可以去多搜搜多看看,看完了也就知道为啥不靠谱了。有个故事就把两个不相干的人互相结合,然后吹嘘自己的门派的人物

 

这个记载是这样的:“其兄陈守元有道术,隐居山中。陈靖姑曾进山饷兄,年十三受闾山道法,三年学成归里,奉亲命适古田县刘杞公为妻”。

?

陈守元真人一看与陈靖姑同姓,不知道的还以为真是她哥哥,陈靖姑公元(767-791)生于公元767年,而陈守元真人是羽化于公元939年,很明显陈靖姑比陈守元真人早出生,中间相差172年,陈守元真人固有长生之术,能住世一百七十三年,但这想想也不可能,如果是的话历史或其他书中早就大吹特吹了。真不知道他们编个故事不动头脑不看历史的吗。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成功上岸的民间法教——闾山派发布于2023-07-01 17:4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