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实在难能说一“定”


    前面研究讨论的,是“知止”的“止”是属于“内明”学问的“止”。


等于学所说的“制心一处”和“系心一缘”的“制止”的“止”是都属于佛家小乘观心地法门的原则。


如果从整个地球的人类学立场出发,认真研究这些学问,你可发现在公元前四五百年之间,同时同样地,讲究人类自己身心性命的修养学问,只有中国印度,有这一门的科学同步发展。


其他职埃及、巴比伦、希腊,虽然早已有了哲学的雏形,但仍似依稀仿佛,具体而微,后来渐渐形成以宗教为主导的西方前期文化


    但讲究“止、定、静、安”的具体研究,毋庸讳言的,以印度佛学为最精祥,也最科学


(注意,我说的是指这身心性命修养的一门科学。并非说它就是自然科学,如声、光、电、化等应用科学一样。这个观念,不可以随便混淆)。




    “止”与“定”的因果关系


    因此,我们现在继续研究下去,便须从“知止而后有定”这句话所指出,由“止”到“定”的两个层次来讨论。


简单地分别来说,“止”是“定”的因,“定”是“止”的果。


也可以说,“止”是“定”的前奏,“定”是“止”的成效。


    因为照这样的思路来讲,我认为对孔门心法大学》的研究,比较更有价值,而且对上古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更显出特色。


但这不是从民族国家意识立场来强调其说,事实确实如此。


不过,这样一来,不从佛学,或者说不借用佛学来说明,仍然还是含糊不清。


宋、元、明、清以来的儒家理学家们,就因为困于门户之见,死守固有藩蓠,不但无法发扬光大,反而纯置儒所长于无用之地,很是可惜!


    大小乘的佛学,它的修证原则,最基本的,便是“戒、定、慧”三学。


所谓戒学,犹如中国上古文化中的礼学,所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是属于由心理行为起点,推及到立身处世,甚至和世间生物的整体道德息息相关。


它和人类世界所有法律的法理哲学,有很重要的密切关系。但是人们很随便地把它归入宗教的档案里了,真也一言难尽。


在这里,我们不能离题太远,暂且不论。


    至于关于“止”和“定”的修证学问,更是佛学求证大觉的中心。


从印度梵文翻译成中文,流传影响最广的,就是“定”这个名词。


其实,梵文的“禅那”(dhyiana)含有寂静精思的内涵。而魏晋以后初期的翻译,便借用《大学》的“知止而后有定”,保留原来的“禅”音,配合一个“定”字,因此就叫做“禅定”了。


到了初唐,玄奘法师又改译作“静虑”,这样一来,更明显地是借用“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充分表达出是“思维修”的内涵。


    可是,在佛学修证上,严格说来,“止”和“定”,它的作用和境界,又各有界别、功果的不同。


例如佛说:“如象渡河,截流而过。”这是很恰当的形容,人们要把这个纷纷扰扰的心思暂停“止”下来,就必须如力大无比的大象,有能从奔涛滚滚中,截断众流,横身而过的大勇才可,这便是“知止”而“止”的状态。


    至于“止”的外用方面,大略说来,每个人立身于这个社会,都要给自己定位,也就是自己要确定这一生要干什么。


在做一件事的时候,要知道自己怎么做,“止”于这一理念上,才能处变而宠辱不惊,处事而无悔。


如能做到这个样子,在滚滚红尘里,也算得是一等一的人了。




南怀瑾简介南怀瑾南禅七日南怀瑾全集

南怀瑾简介南怀瑾南禅七日南怀瑾全集南怀瑾视频儒释道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儒&原本大学微言】定于止发布于2021-07-07 21:52:4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