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所受获  信戒闻舍慧

常守其少分  是则为住相


在修行上略有心得的人,或者是信心坚固的人。


比如我刚才讲你天天照时间打坐,这没有错,是信念的作用。


或者是守戒的作用。


或者是看经典教理、正思惟。


闻也包括了思想的任用。


舍:有些人不看经典,坐在那里求空,随时求空掉。慧是智慧的观察。


这五个不管是哪一个,经常的守住其中一少部分,认为是在修行了,也是永远停留在那个境界里。这些境界是感受上、感觉上起来的。


有住缚比丘  往到阿难

迷于所住相  是今当略说


他说譬如住世的时候,有一个停留在这个境界上的比丘,来见阿难。


迷于所住相:他自己迷惑了,进步不了。


这种现象我要大略的讲一下。


得无相三昧  六年住所缚

乐欲闻所说  常随逐阿难


不能进所业  亦复不退转

住于住境界  不得解脱


他说这个比丘跟着阿难,他停留无相三昧的境界中。三昧是定,也是功夫


无相:他一切都是空的。


空是空哦,无相是无相,现在对你们这些外行的人只好随便乱讲。无相是空的,实际上空是无相的。


什么是无相?


讲了你们也不懂,因为我吃过,你们没有吃过嘛。


他说这个比丘得到无相三昧,这个无相,你说是不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那随便你去猜吧?


他六年都在这个定境,停留在这个境界。


乐于闻所说,阿难去讲经说法,他也跟去听,而且喜欢。


经常随逐师父阿难。


可是他永远没有进步。不能进所业。


虽然他没有进步,永远停留在无相三昧中。住在所住的境界。


这只能讲是在进修的功夫中,没有证得罗汉的果,没有解脱。


不来亦不去解脱已而住,住已复解脱,解脱已还缚,他永远在这个境界,一切相无所动心。


不来也不去,好像很高明,得中道观了。


自己也觉得很解脱,也无烦恼也无忧愁。


住已复解脱:认为这个是解脱,实际上给解脱绑起来了,被解脱的见解绑起来了。


或有修行者  住在不退地

微细烦恼起  而不能觉知

不觉烦恼故  不能到胜处


有一些修行人功夫也好。也没有退步。


最微细的烦恼,第六意识的根据所起来的烦恼,人我之见,人我是非的观念,八十八结使等,就是微细的烦恼习气起来,自己不能觉察到。


不觉烦恼故,不能到胜处:所以佛法是唯心的。


心里的观念转不过来,永远不能到达道的境界。


于地无分别  亦无有退过

地诸过不起  如是止于住


地地不能上进,可是也没有退步。


地诸过不起:地就是初、二禅等。


爬楼梯一样,一层一层上升。


如是止于住:停留在这里。讲了半天你要注意哦,都在感受的境界里头停留住了


什么叫做感受?


感受是感觉的部分。


你说是生理的呢?

还是心理的?


要严格的检查清楚。有时候感受是生理的,有时候是心理的,很微细。


你分别不清楚修行就不要谈了。


或于住分中  而失众妙相

众妙相虽灭  意犹顺彼地


或者停住在这个境界里头,在定的境界有很多的妙相,会转变。他没有,甚至于有些退掉了。


可是他意识境界也有,因为他尝过了。


意顺彼地时  余力乐相生

已有少乐故  心依寂止住


因其寂止心  自谓作已作

安止不具足  不得具足果


由于意识带有这个经验,生理上有一些乐感也会发起来。因为在意地上也觉得有修行的境界。


我看现在有很多出家、在家学佛的人,都称大师了。徒弟也很多。


你说他有东西没有?


也有一点。真正是道吗?


不是的。就是这个道理。


他心里头也有一部分很清净的感受。


他觉得也是定的境界。因其寂止心,自谓作已作:自己认为已经到家了,可以作明师了。


安止不具中,不得具足果:自己停留在这个不圆满,不具足的境界上,所以不能证果。


无智翳心目  而自谓为智

修行无智障  不觉所应用

觉所应用者  于地能究竟


所以修行重点,虽然讲出入息作功夫,那是个方便法。后来还是要了心地法门


修行如果没有智慧,无智就是一种障碍。


不觉所应用:不管任何功夫,它的重点是知时知量。


觉所应用者:自己随时调换方法来用,于地才能达到究竟。





南怀瑾简介南怀瑾南禅七日南怀瑾全集

南怀瑾简介南怀瑾南禅七日南怀瑾全集南怀瑾视频儒释道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释&达摩禅经讲解】困在境界里发布于2021-07-07 21:54:4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