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讲座

「显示三乘」。「三乘」当然我们都很熟了,就是罗汉、辟支菩萨。「运载为义」。《法华》就是以羊车、鹿车、牛车这三种车譬喻小乘、中乘、大乘。这又说「方便」了,《法华譬喻品》说,如来有无量的智慧,没有畏惧,有诸法宝藏,能够给一切众生一佛乘的法,让大家都成佛的法,但是「不尽能受」,不是所有的众生都能够接受。
所以说到《法华》,最后最后,说法四十九年培养教育,还要有五千人退席,不能尽受。「舍利弗」,叫舍利弗「以是因缘,当知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因为这样「不能尽受」,所以诸佛就以这个方便之力,于一佛乘说成是「三」,有罗汉、辟支佛、菩萨,慢慢渐修,到最后成佛,这就是「善立方便. 显示三乘。」释迦牟尼佛也是这样显示三乘,一切诸佛也都是如此,一切大菩萨也是如此,方便诱引,救度众生。
以前这都是所谓「八相成」中的第七相,就是「转法轮」。这一切都是「转法轮」,怎么转呢,就是这么转,自己要自觉,自觉之后要觉他,觉他就善立方便了,而「显示三乘」来救度,使大家渐渐的都入一佛乘。
而这三个车,都出来之后,佛就把这个...,这也是方便诱引。这些儿子在火宅之中贪玩不肯出来,佛就告诉他,你们快出来,我这有羊车、鹿车、牛车,好玩极了,你们出来吧。这些haiz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孩子们就纷纷跑出来了,跑出来之后离开了火宅,父亲很高兴,就不至于在火宅里头烧死了。给他们的是什么?给他们是大白牛车超出他们所想象的,人人得大白牛车,成佛。这也显出「善立方便. 显示三乘的含义。所以这些诸大在家菩萨、出家菩萨都有这样的德来参加这个会,来听释迦牟尼佛说《无量寿经》,因此我们对于这个经也就知道珍重。

于此中下. 而现灭度。】
底下「于此中下. 而现灭度。」是紧接着的。现立三乘法,所以它有上、有中、有下,对于中根、下根的人才示现灭度。现灭度,「般涅槃」是第八相,所以这两句话就把第八相,所谓「八相成道」的第八相就点出来了。
「而现灭度」,「灭度」是「涅槃」两个字的旧译。原来它一来咱们就翻译了,翻成「灭度」,等到唐朝后来再译,译为「圆寂」。所以大家常常说某某和尚「圆寂」了,现在就做为成了死的一种好听的说法,其实这个名词非常高,「圆寂」者就是「涅槃」。所以现在底下把这两个名词,「灭度」和「圆寂」,底下做一个解释。「灭度」者,「灭」字就是「灭生死因果」,「度」是「渡生死之瀑流」。所以「灭度」两个字,就是生死的因果他都没有,也没有因了,也没有果了,他就出来了,这样的话就渡过生死的急流。中间是生死中流,此岸是生死,瀑流是烦恼,那边是涅槃,渡过烦恼的瀑流而登上彼岸,这是「灭度」的含义。
底下《涅槃经》说,灭诸烦恼,名为涅槃。离诸有者,乃为涅槃。」「渡」这个中流,就是烦恼,你灭了这些烦恼就叫做「涅槃」。离开一切有,三界之有都离开,一切有都离开了,就是「涅槃」。所以「圆寂」怎麽讲,《贤首心经略疏》上说,「涅槃,此云圆寂」,这是新译,古译就是灭度。「德无不备称圆。」德没有一样不具备的才叫做「圆」。所以《圆寂》两个字我们说很高就在这,没有一样德他不具备的。「障无不尽。」一切障碍没有一样不都除尽了的叫做「寂」。这是一个解释。

《甄解》是日本人的著作,說「義充法界,德備恆沙為圓。」這個「義」充滿了法界,「德」有恆沙的「德」都具備叫做「圓」。「體窮真性,妙絶相累為寂。」不要念「相(xiāng)累」,「相(xiāng)累」這個音一讀意思就錯了,妙絶相(xiàng)累。這個本體窮盡了真性,沒有一個地方還有障礙,就叫「體窮真性」。妙絶相(xiàng)累,很妙,絶了一切相的連累、累贅,一切相不能成為我的累贅了,它不能給我添麻煩了,不為一切相所累叫做「寂」。
所以就是說「於此中下.而現滅度。」為什麼對於中、下而現滅度呢?這在《法華經 如來壽量品》裡頭就說,「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貧窮下賤,貪著五欲。」佛要是久住於世,薄德的人就不去種善根,他說:「還來得及,不忙不忙。」;貧窮下賤他更是貪著五欲,奔吃奔穿,有一點錢就是買彩電、買電冰箱,就是忙這些事。他就「入於憶想妄見網中」,他整個都是在那想這些事,在妄想這個網之中不得出來,就好像魚進了網裡頭一樣,就是死了,它這個網出不來。這種人要看見如來常住不滅,他就更可以憍恣,原來的這些壞習慣他就任性的去做了,對於佛法就厭怠。「這個忙什麼?我且有的是時間哪,佛還老在,不忙不忙。」就厭怠,「不能生難遭之想」,他不能想是難遭難遇,「恭敬之心」。
你看看我們短短的時期,明真老法師、郭老師,這都不在了,所以實際是「難遭」。如果都是老住世的話,大家就不起難遭、難遇之想,你現在再找這樣兩個人就找不著,所以是難遭難遇。有的人也不起恭敬之心哪,就出這個毛病。

「是故如來」,所以佛雖不是實際真正的滅度,而說滅度。所以叫做「於此中下.而現滅度。」「現滅度」是示現滅度,對於上根他沒有示現滅度,對於中、下,他這是一種方便,讓你知道佛不在了,你知道難遇難遭,你得抓緊時間。而且人命只在呼吸間。真是在呼吸間,不知道今天出門,回頭回家不回家這是不知道的事情。所以我們要生起這種無常之心、難遭之想。
所以佛做這個示現是為度中、下的根機的。「若是上根,則見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本離生滅。」「何期自性,本無生滅」,這六祖的話。沒那,那還有什麼叫涅槃?再有,智者大師讀《法華》,他看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佛在靈山說法,那一個大的法會還在那照常進行,「儼然」就是整個清清楚楚的在那兒,沒有散會,所以何有滅度。
曾經你們第一班的一個人問我,他說能不能找出一部最準確的佛教史,講釋迦牟尼佛住世這個因緣?我說不行。你怎麼叫準確?當時的人各個看釋迦牟尼佛是不一樣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有的看見釋迦牟尼佛,那就是無量莊嚴、無量相好,「報身境界」,那是菩薩的境界;這些阿羅漢、聲聞看見佛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化身佛」的境界;有很多看見佛丈六之身,金色光明,顯異不同,這就是「等流身」;還有人就只能看見就是一個普通的和尚,黃面比丘;還有人看見就是一塊黑炭;有的看見是一條象的腿,哪還有一定呢?所以我們現在太有一種常情,太限於常識。所以他不同的根器,不同的所見。這個法會到底是多長,那照智者大師靈山一會儼然未散,你要寫這些傳記你怎麼寫啊?智者大師寫那還沒散會呢。所以我們不可以流入現在像日本、西歐的那些學者的辦法,又是考據,根據這些常識、世間有的這些書的記載做為證據來考證,因此對於龍樹入龍宮也不能信,等等都不能信,這個就太執著了。

得無生無滅諸三摩地。及得一切陀羅尼門。隨時悟入華嚴三昧。具足總持百千三昧。住深禪定.悉睹無量諸佛。於一念頃.徧遊一切佛土。
底下「得無生無滅諸三摩地。及得一切陀羅尼門。隨時悟入華嚴三昧。具足總持百千三昧。住深禪定。悉睹無量諸佛。於一念頃。徧遊一切佛土。」現在對於奇異功能大家就驚奇得不得了。這個你看,一念之間徧遊一切佛土。這就是與會的一切菩薩之眾都有這樣的通妙用。
底下我們講這一段,「三摩地」我們過去已經講過,主要可以翻為「正定」、「正受」。《智度論》說,「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不是別的心。現在外道許多修習,他們是一種「邪禪」,有時入的是「邪定」。所以我們不管他們這個叫做「三昧」。他是以善心,善心專住在一處而不動叫做「三昧」。所以《四十二章經》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它在一處,而且是善的心住於一處而無動搖,叫做「三昧」。
《智度論》又說,「一切禪定亦名定,亦名三昧。」真正入了這個禪定,這也叫做「三昧」。所以很粗淺地說,「三昧」就是純熟。「諸行和合,皆名為三昧。」一切的行能夠和合、能夠相應,和合就是相應,你所修之法與你所證之境得到相應,都叫做「三昧」。
「一切禪定」這兒說了,能攝心的,你心攝於你所入之禪而不動,這都叫做「三摩地」,也都叫做「三昧」。底下我們不多說了。

上面是「三昧」,底下「陀羅尼」就是「總持」。以前也講過一點,這次我們再補充一點。《智度論》說,龍樹菩薩的話,「陀羅尼」是什麼?「秦言」就是中國,他那個時候管中國叫做「秦」,我們就把它叫做「能持」、「能遮」。
所以「陀羅尼」的含義,「陀羅尼」不只指的是,咒也在「陀羅尼」裡頭,「陀羅尼」這個意思比較廣。現在比方「大悲心陀羅尼」,就是大悲咒。當然「陀羅尼」裡頭有一個意思是咒,但是不能說咒就是「陀羅尼」,其餘還有是陀羅尼的,就是這樣,就是「能持、能遮」,「能持」就是它能夠持住。「持」是我們拿住、抓住、保持住種種的善法,能讓它不散不失。你這個善法能把它保持住、維護住。好像一個整的碗你裝了這杯,這杯茶它要保持住。它要是摔了裂了口了,這茶就漏了,就不行。所以「陀羅尼」的意思,一個是「能持」。
「能遮」,就是不好的東西,要動惡念要想去做壞事,它這個陀羅尼總持的力量能夠使得你不去做。所以得了陀羅尼就是好在這,你的功德、你的善能讓你相繼續保持不失,你要想做壞的事情、相反的事情,他自己能防止你不去做。這就把陀羅尼的含義就解釋了,有「能持」、「能遮」兩個意思。
「三昧」,常說「三昧」跟「三摩地」。「三昧」是「定」,「定」的力量要發生了智慧就叫「陀羅尼」,所以它比「定」多了智慧。《大智度論》講,「是三昧修行」,你入了正定來修行,「習久後能成陀羅尼」。所以我們知道「陀羅尼」是得「三昧」以後的事。
這些三昧跟諸法實相的智慧相共,所謂「共諸法實相智慧」,這個「共」字是個動詞,這些「三昧」與「諸法實相」的智慧相共,就能夠生「陀羅尼」。所以「三昧」加上「諸法實相」智慧就出生「陀羅尼」,這個是龍樹菩薩的話。

還有「陀羅尼」殊勝之處,「三昧」是「心相應」法,「陀羅尼」是「心不相應」也可以。什麼叫「相應法」?就是說你必須心專注在你這個法上,你這個「三昧」才出現。比如說你這要入定,你一定攝心,入了你這個定了,某一個禪定,這個時候定中的這些清淨,甚至於種種的神通才能出現。
釋迦牟尼佛曾經的一個師父,他得了五種神通,能夠飛行。他去受供,那天國王不在,讓國王的女兒,公主給他上供,公主接引他。公主給他頂禮的時候摸他的腳,給他頂禮,他的凡心一動,一動他飛行的神通就沒有了。這個就是不相應就不行了。「三昧」就是相應法,必須跟它這個境界相應。他這個時候一個不相應,一動了凡心就飛不起來了。他就跟她說,今天我不飛走了,我去找個地方去轉個彎什麼的,他就撒個謊。
「陀羅尼」就不是這樣,「陀羅尼」就是你心這個時候在那兒生氣,你在罵人,你什麼什麼,它不丟;你心裡不清淨,你心在煩惱,可是「陀羅尼」中所有的功德你不丟。所以你一證到「陀羅尼」,你這事就好辦了。

還有,這個「三昧」你今生得到,來生就沒有了,所以你不往生,你不得了啊。雲門是禪宗五宗的祖師,一花五葉,五宗的祖師,他三次當了國王,第四世就沒有神通了,他就是不能老保持。所以往生法門之殊勝,大家慢慢體會體會。「陀羅尼」就不是這樣,你今生一得,以後不管你多少生你永得。所以得到「陀羅尼」有兩個特點,一個是今生你雖然不清淨,你動了凡心,你或者在煩惱之中,你這個「陀羅尼」的功德不失。「三昧」你就顯現不出來了,今生你有,來生有時就失,那是「三昧」;但是「陀羅尼」多少生也不失。
所以他們都得到了無生無滅的種種「三摩地」,又得了一切「陀羅尼」,這就很了不起了。來會的這些人,這十六位在家居士為代表的一切在家優婆塞、優婆夷,比丘、比丘尼,現這種身的一切大菩薩都是這樣。
「及得一切陀羅尼門。隨時悟入華嚴三昧。」他就不需要我入了禪定之後才出現「三昧」,隨時都能悟入「華嚴三昧」。就好像《首楞嚴經》,楞嚴大定沒有出入,隨時都在大定之中,這是入了「華嚴三昧」。
我們就是要來說這「華嚴三昧」了,「華嚴三昧」全稱應該是「佛華嚴三昧」。這個「三昧」是一真法界,一切法界稱之為一真法界,這個一切皆入這個「一」之中,而且真實無妄所以稱為「真」。一真法界無盡的緣起,法門都是從因緣生,緣起之法,有無窮無盡的緣起。一真法界就一切本空,以無盡的緣起就出現無盡的國土、無盡的眾生、無盡的事相,以這個為理、為趣;「理」是本體,「趣」是趣向,就是以這個為本末、為始終、為因果、為理趣。開達了這個理趣,「躡解而起萬行。」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學教?就是為了我們要躡解起行,不然你是盲修瞎練。

最近有一個氣功師,他是……(嚴新很有名,嚴新兩次病得要死,昏迷過去了,都是他給看好的),這個氣功師很有名。最近他來看我,我就告訴他,你就去念念經去吧。他就是想學密,他看了《金剛經》非常歡喜。「唉呀! 我要是不看,我就變一個糊里糊塗學密的人。」你要「躡解起行」,不然就盲修瞎練。盲修瞎練的結果就不是自覺覺他,是自誤誤他,耽誤的誤。所以就是「一盲引眾盲,相將入火坑」,一個瞎子還領著一群瞎子,「你們跟我走吧!」走到哪去?都掉到火坑裡去了。有很多人他熱心極了,其實他的最後目的就是要達到「一盲引眾盲,相將入火坑」,只能如此。所以我們就是要「躡解起行」,我們要從這些殊勝之解、從這個解上起行。
底下還有一句話,「行起解絶」,這更不是這些學者所理解的了。一個他就用了解,他就是解,他不起行;一起了行之後他還是這些解他都背著。「行起解絶」,這才是善於修學的人,真正起了正行之後,這些個解沒有,可是從解上起的行,這就是對了。
所以「華嚴三昧」就是這樣,以這樣的一真法界無盡緣起,從這個理趣能夠通達,從這個解上起「萬行」,以這個「萬行」,「萬行」是因,拿這個「萬行」來莊嚴佛果,這個叫做「華嚴」。所以「華嚴」兩個字的含義,什麼叫「華嚴三昧」?先解說「華嚴」兩個字的含義,「華」就是開花的花,「嚴」就是莊嚴的嚴,把我們這個「萬行」如花拿來莊嚴佛果,所以叫做「華嚴」;一心修持,你一心一意的,不是散亂、昏沉,一心一意的來精修,就叫做「三昧」,「華嚴三昧」的含義就解釋了。

《淨影疏》說,這一個「三昧」就「統攝法界一切佛法,悉入其中」,這「華嚴三昧」,這是《華嚴經》的話。《八十華嚴》也說,「普賢菩薩入廣大三昧」,這個「三昧」就叫做「佛華嚴三昧」。《六十華嚴》翻的最早,晉朝翻譯的。《華嚴》有三種:《六十華嚴》、《八十華嚴》、《四十華嚴》,《四十華嚴》是最後。《六十華嚴》說,「普賢菩薩,正受三昧,其三昧名佛華嚴。」所以「佛華嚴三昧」就正是普賢菩薩所入的,也就是現在一切這些菩薩,「德遵普賢」的菩薩,都隨時悟入「華嚴三昧」,他們所入的。
底下《法界記》的解釋,說「華嚴三昧」是什麼?「華」就是開的花,就是菩薩的「萬行」,開的花就種種莊嚴,花,眾生都是最喜歡,這做為譬喻是最恰當,一切善行。「華有生實之用」,花要能結果實,開桃花還要結桃子,是不是?這是果實。咱們的「萬行」,咱們的行要有果,這不就相同嗎?花要結果,咱們「行」也要有果,雖然「花」跟咱們的「行」,一個是內,一個是外,咱們的「行」是內,那個「花」是外,但是它所生的感應的作用是相似的,都要得果。所以就以這個法托事,用這個事(開的花)來表達這個法,叫做「華」,「華嚴」就是這個意思,都可以感果。

「嚴者,行成果滿,契合相應,垢障永消,證理圓滿。」就是你「行」都成就了,果實都圓滿了,契合相應了,垢障永遠消除了不再生了,「證理圓滿」。我們現在常常就是時進時退,所以我常說扭秧歌,前進幾步就後退一步,這還是好的,有的後退幾步才前進一步,反正總是有退。這個他「垢障永消」就不退了,所以到了「華嚴三昧」,這一切都功圓果滿,「垢障永消」,我們以這個來讚歎,所以稱之為「嚴」。就解釋「華嚴」兩個字的意思。
「三昧者,理智無二。」本體跟智慧是一個,就跟珠子發光;珠子發光,光所顯出來就是本體,所照的又是本體。光就是珠子(珠子是本體)所生,這個光生出來之後首先是照到本體,把珠子顯出來。所以珠的本體跟珠的光不是兩件事,你說是兩件事,實際也不是兩件事。理和智也是如此,也沒有二,就跟珠子和珠子的光,一樣的。
「交徹熔融,彼此俱亡,能所斯絶。」這個解得很深,到了這個時候,這一切都不二,所以說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那還有什麼叫「二」?所以就沒有彼此了、沒有能所了。所以我們要到了離能所,這個是非常關鍵的問題。現在外面這些人修得非常熱鬧的,他們都是在這個「所」字裡頭,都有一個「所修」,一個「所觀」、「所照」、「所覺」、「所得」、「所顯」,這個「所」。當一有「所」就有「能」。當然首先你怎麼知道你這個問題還是在初步,還遠遠的不行呢?就你都在「所」字裡頭。所以一部《楞嚴》就說「所」要一立就沒有「照」了,觀世音菩薩的修行首先是「入流亡所」,把「所」字忘了。

底下是為什麼本來是佛而成為眾生?就是因為一有「所」就沒有「照」了。《心經》是「照見五藴皆空」,你有「所」,你所得、所體會、所什麼,所什麼…,所得的神通,還是有「所」,所得的境界,身體又怎麼樣了、怎麼變化了,這兒又什麼周天了、又什麼出了丹、出了嬰兒了,小孩出來了,都是「所」。那小孩不就是「所」生出來的嗎?這是明顯的「所」,那這都不是都不是,都是妄。
所以到这个就「彼此俱亡,能所斯绝。」「能」跟「所」都絶了,所以叫做「三昧」。这是殊胜的三昧,不是一般的三昧,所以称为「华严三昧」。底下,《华严经》本身也在赞叹「华严三昧」。「一切自在难思议,华严三昧势力故。」由于「华严三昧」就一切都自在了。
《合赞》,《合赞》也是日本的书,他这里赞叹「华严三昧」也很深,他说「法界唯心,名佛华严。」这是他特殊的。所以我们现在就在中间的删掉一点,大家自己看书了,有些新的地方,这个重要的地方,我们就拿出来讲了。《合赞》提出来「法界唯心,名佛华严。」这是他独特的一个见解,指出「佛华严」就是法界唯心。一真法界,什么是一真法界?「一真」是什么?就是每个人当人你自己的本心。所以一真法界就是自心,于这个了达就是「华严三昧」。所以用「三昧」来庄严法身,法身就是本来的妙明真心,就是自心。
「故知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出,复又会归此法界。」一切法没有不是从自心所流出,还又回归于自心。这是《合赞》的,前头和后头我们可以合参,种种的。它是一真法界,无尽的理趣,这个就偏于说到一真法界,说到根本上了,一真法界就是真心。这个就解释了「随时悟入华严三昧」。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黄念祖|盲修瞎練的結果就是自誤誤他,耽誤的誤发布于2023-03-15 14:46:19

相关推荐